1. USB接口技术是谁发明的
USB : USB发展到今天,总共有三种标准:1996年发布的USB1.0,1998年发布的USB1.1以及刚刚发布的最新标准USB2.0,此三种标准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数据传输率方面,在其它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总体来说,就目前的USB2.0而言,已经十分完善了,速度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下表为大家列出了USB各种标准的技术参数以及与IEEE1394的对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USB的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最多可连接127台外设,由于USB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的优点,所以USB接口已经成为扫描仪的标准接口。USB有两个规范,即USB1.1和USB2.0。 USB1.1是目前较为普遍的USB规范,其高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2Mbps,低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5Mbps。注意:这里的b是Bit的意思,1MB/s(兆字节/秒)=8MBPS(兆位/秒),12Mbps=1.5MB/s。目前,家用低端扫描仪主要为USB接口类型。 USB2.0规范是由USB1.1规范演变而来的。它的传输速率达到了480Mbps,折算为MB为60MB/s,足以满足大多数外设的速率要求。USB 2.0中的“增强主机控制器接口”(EHCI)定义了一个与USB 1.1相兼容的架构。它可以用USB 2.0的驱动程序驱动USB 1.1设备。也就是说,所有支持USB 1.1的设备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而且像USB 线、插头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现在主机均带有USB接口,因此USB光储应用极其方便,作为外置式光储设备的接口,应用相当灵活,而且不必再为接口增加额外的设备,减少投入。 详细请看下文 PC外设接口的革命——IEEE1394与USB 在数据交换量越大的今天,传统的外设接口EPP、ECP逐渐感到力不从心,难以撑持,为了缓解此种矛盾,各厂家纷纷推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其中以VIA威盛电子倡导的 IEEE1394与INTEL公司推崇的USB最有竞争实力;在目前看来似乎USB略占上风。因此我们的视线自然也就瞄准了它们,今天就由笔者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它们的风采吧! 1 、技术基本资料与发展历史 USB,是 Universal Serial Bus 的缩写,如果按中文直接翻译就是“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它是一种串行总线系统,带有5V电压,支持即插即用功能,支持热拔插功能,最多能同时连入127个USB设备,由各个设备均分带宽。它诞生于1994年,当时是由 PC 界的几位“巨人”——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共同推出的,旨在统一外设如打印机、外置Modem、扫描仪、鼠标等的接口,以便于安装使用,取代以往的串口、并口和PS/2接口,可是 USB 标准真正颁已经是1996年了,当时的标准是 USB1.0,不过我们清楚一种接口的普及必须三个条件:统一的标准、流行操作平台的良好支持以及支持该标准的大量产品,要知道Win95是不支持USB的。因此,96年颁布的USB标准也就成了一张废纸。因此,虽然98年以前的不少主板芯片组也能对USB提供支持,但是主板厂家无一例外都没有提供USB接口,连主板上都没有USB口,那么USB产品就更是找不到了。直到1998年,USB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首先是业界巨头们坐下来制定了USB1.1标准,使USB技术更加成熟可靠;接着Win98发布,宣布正式对USB接口提供支持,USB才真正发展起来(注:在Win98之前,Win97(Win95 OS/2 )也能支持USB,不过没有广泛使用。) IEEE1394,又称作“ Firewire ”即“火线”。早在1985年,苹果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火线”技术,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这个标准正式确立,却是10年之后了。它是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于1995年正式制定的总线标准。IEEE组织曾经成功的制定了业界的许多重要的标准,IEEE1394也是其中之一。由于IEEE1394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当快,因此有时又叫它“高速串行总线”。比之USB总线,IEEE1394的速度显然要高出一大截,可是目前在PC方面尚未形成气候;在操作系统方面,Win98已经提供了对它的支持,效果不错;但是IEEE1394推广的最大障碍在于产品,因为主板芯片组直接对IEEE1394提供支持的几乎没有,要实现它必须靠外接控制芯片,这样无疑大大提高了产品成本,这是厂家与顾客都不希望看到的;如此一来,市场上支持IEEE1394接口的主板便是十分稀少了。主板不支持,IEEE1394接口的产品即使买回来也是当摆设,自然是无人问津;当然也就没几个厂家肯动它了。所以目前看来,IEEE1394似乎情况并不容乐观。但是IEEE1394在其它方面却比USB更受青睐,例如信息家电和高端服务器等领域,IEEE1394就以其超快的速度成为该领域的唯一选择。 2 、详细技术资料 USB : USB发展到今天,总共有三种标准:1996年发布的USB1.0,1998年发布的USB1.1以及刚刚发布的最新标准USB2.0,此三种标准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数据传输率方面,在其它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总体来说,就目前的USB2.0而言,已经十分完善了,速度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下表为大家列出了USB各种标准的技术参数以及与IEEE1394的对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USB1.1 USB2.0 IEEE1394(1995版) 传输速度 1.5Mbps 480Mbps 400Mbps 支持长度 5米 5米(Hub30米) 4.5米 支持系统 Win95 OS/2及Win98 Win98 Win98 支持特性 PnP、热拔插 PnP、热拔插 PnP、热拔插 支持设备 127个 127个 63个
2. u盘是那个国家发明的,发明人叫什么名字。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U盘,全称“USB闪存盘”,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个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可以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U盘的称呼最早来源于朗科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存储设备,名曰“优盘”,使用USB接口进行连接。USB接口就连到电脑的主机后,U盘的资料可与电脑交换。而之后生产的类似技术的设备由于朗科已进行专利注册,而不能再称之为“优盘”,而改称谐音的“U盘”。后来U盘这个称呼因其简单易记而广为人知,而直到现在这两者也已经通用,并对它们不再作区分,是移动存储设备之一。
3. u盘是谁发明的
中国的朗科科技是U盘发明者。
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
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
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
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
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发明者。
4. u盘是谁发明的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闪存盘,是中国在计算机存储领域二十年来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
5. U盘是哪个国家制造的发明人叫什么
是中国的朗科公司。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明了USB闪存盘。包括中国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获得U盘基础性发明专利的却是中国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专利号:ZL
99
1
17225.6)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权。该专利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领域20年来发明专利的空白。该专利权的获得引起了整个存储界的极大震动,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无效复审,一度成为全球闪存领域震惊中外的专利权之争。
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获得美国国家专利局正式授权的闪存盘基础发明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这一专利权的获得,最终结束了这场争夺
——
中国朗科公司才是U盘的全球第一个发明者。美国时间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国摩根路易斯律师向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递交诉状,控告美国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与PNY达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签订专利许可协议,PNY向朗科公司缴纳专利许可费用1000万美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本土收到巨额专利许可费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朗科是U盘的全球发明者。
闪存盘,是中国在计算机存储领域二十年来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
6. USB是中国发明的吗
USB是美国微软等几家巨头联合搞的高速传输接口技术协议,利用这个接口,加上闪存,搞出U盘是中国最早商业化的。
7. U盘是谁发明的
现在这东西不可能是一个人发明的,一定研究内存条的公司研究出来的。
8. USB接口是谁发明的什么来历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通用串行总线”,也称通用串联接口。也许对于这个称呼你并不熟悉,直接称呼“USB”你就应该听说过吧。那么USB又什么功能?它为什么现在能为人们所青睐呢?
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外围设备日益增多,键盘、鼠标、调制解调器、打印机、扫描仪早为人所共知,数码相机、MP3随身听接踵而至,要真有了这么多的设备,该接到计算机的哪儿?USB就是基于此产生的。USB是一个使计算机周边设备连接标准化、单一化的接口。USB的规格是由Intel、NEC、Compaq、DEC、IBM、Microsoft、NorthernTelecom联系制定的。
USB标准接口传输速率为12Mbps。但是请读者注意,一个USB设备最多只可以得到6Mbps的传输频宽。因此若要外接光驱,至多能接六倍速光驱而已,无法再高。而若要即时播放MPEG-1的VCD影片,至少要1.5Mbps的传输频宽,这点USB办得到,但是要完成数据量大四倍的MPEG-2的DVD影片播放,USB可能就很吃力了,若再加上AC-3音频数据,USB设备就很难实现即时播放了。
一个USB接口理论上可以支持127个装置,但是目前还无法达到这个数字。其实,对于一台计算机,所接的周边外设很少有超过10个的,因此这个数字是足够我们使用的。
USB还有一个显著优点就是支持热插拔,也就是说在开机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安全地连接或断开USB设备,达到真正的即插即用。
不过,并非所有的Windows系统都支持USB。目前,Windows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在这些版本中,只有Windows98以上版本的系统对USB的支持较好,而其他的Windows版本并不能完整支持USB。例如Windows95的零售版是不支持USB的,只有后来与PC捆绑销售的Windows95版本才支持USB。
目前USB设备虽已被广泛应用,但比较普遍的却是USB1.1接口,它的传输速度仅为12Mbps。举个例子说,当你用USB1.1的扫描仪扫一张大小为40M的图片,需要4分钟之久。 这样的速度,让用户觉得非常不方便,如果有好几张图片要扫的话,就得要有很好的耐心来等待了。
用户的需求,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动力,厂商也同样认识到了这个瓶颈。这时, 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这7家厂商联合制定了USB 2.0接口标准。USB 2.0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SB 1.1标准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对于用户的最大好处就是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设备,而且具有多种速度的周边设备都可以被连接到USB 2.0的线路上,而且无需担心数据传输时发生瓶颈效应。
所以,如果你用USB 2.0的扫描仪,就完全不同了,扫一张40M的图片只需半分钟左右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USB2.0可以使用原来USB定义中同样规格的电缆,接头的规格也完全相同,在高速的前提下一样保持了USB 1.1的优秀特色,并且,USB 2.0的设备不会和USB 1.X设备在共同使用的时候发生任何冲突。
另外,在软件方面,Windows是完整的支持USB 1.X,对于USB 2.0,系统可以认出,而且能够正常工作,但是USB 2.0并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系统检测到USB 2.0的设备后,会提示说你的USB设备需要优化。现在还没有完全支持USB 2.0的WINDOWS系统,而LINUX、MACOS、BEOS到是走到了前面,都有了相关的软件支持或者系统程序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带有USB 2.0规格的产品出现的时候,Windows会非常快的跟上的。现在WINDOWS XP已经会完全支持USB 2.0设备,不过当系统主板一旦支持USB 2.0的时候微软将会很快推出USB 2.0的补丁。所以我们可以说,由于得到INTEL和微软的支持,USB2.0标准已成为下一代周边设备接口的重要趋势。
USB2.0兼容USB1.1,也就是说USB1.1设备可以和USB2.0设备通用,但是这时USB2.0设备只能工作在全速状态下(12Mbit/s)
USB2.0有高速、全速和低速三种工作速度,高速是480Mbit/s,全速是12Mbit/s,低速是1.5Mbit/s
其中全速和低速是为兼容USB1.1而设计的
因此选购USB产品时不能只听商家宣传USB2.0,还要搞清楚是高速、全速还是低速设备
USB总线是一种单向总线,主控制器在PC机上,USB设备不能主动与PC机通信
为解决USB设备互通信问题,有关厂商又开发了USB OTG标准,允许嵌入式系统通过USB接口互相通信,从而甩掉了PC机
9. U盘是谁发明的
其创始人、发明专利持有者之一、哈尔滨朗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吕正彬,在创业之初,就在哈尔滨开发区海外学人创业园安了家,并与深圳朗科公司一道领导着全球移动存储行业的发展潮流。 朗科公司推出的以优盘为商标的闪存盘(OnlyDisk)是世界上首创基于USB接口,采用闪存(Flash Memory)介质的新一代存储产品。闪存盘,是中国在计算机存储领域二十年来唯一属于中国人的原创性发明专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