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原文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原文

发布时间:2021-06-23 06:40:42

『壹』 正气歌原文,作者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贰』 “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故事 1、中国古代的要原文、翻译、出处 2、国外的直接原文、出处

女娲造人 出自山海经
原文: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女娲造人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人也。
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叁』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中的想象活动有什么不同

论及诗的欣赏,有一点是不可忘记的,也是别的语言艺术所缺乏的,即多数的诗是一种韵文,而且所有的诗都有节奏感。这样就使诗有异于其他文学品种:它大体能唱,即使不能唱,也大体可吟、可诵。我们读诗,除了求得内容的了解,还要求得语言形式的音乐美的感受。好的诗,反复吟哦是必要的。一首优秀的唐诗,可以千古流传,代代传诵。记得小时候,南国秋夜,一张竹椅,一把蒲扇,虫鸣遍野,银河在天。不知有多少次,我吟诵着杜牧的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小诗的内容,我已熟知,为什么要反复地吟它,咏它,而且一再沉浸在一种忘我的境界之中呢?为什么我们对于即使是最优秀的小说或散文也不会这样如醉如痴地反复地阅读它呢?这是由于诗的语言有浓厚的音乐性,除了内容,语言上也有足以唤起欣赏趣味的无穷魅力。你信上说,你特别喜欢含蓄的诗。含蓄的诗经得起反复咀嚼。但明朗的也有它的好处:当诗歌表现一些重大和热烈的题材,明快而激昂的调子容易收到效果。而当诗用来传达心灵隐秘的声音,含蓄在这里将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欣赏方面,你当然可以有偏爱。但是,我建议你可把欣赏的范围弄得宽广些,各种各样的诗都不拒绝阅读。这样,你就会开阔自己的视野。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诗歌的素养,而宽广的兴趣将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肆』 谢冕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读后感

论及诗的欣赏,有一点是不可忘记的,也是别的语言艺术所缺乏的,即多数的诗是一种韵文,而且所有的诗都有节奏感。这样就使诗有异于其他文学品种:它大体能唱,即使不能唱,也大体可吟、可诵。我们读诗,除了求得内容的了解,还要求得语言形式的音乐美的感受。好的诗,反复吟哦是必要的。一首优秀的唐诗,可以千古流传,代代传诵。记得小时候,南国秋夜,一张竹椅,一把蒲扇,虫鸣遍野,银河在天。不知有多少次,我吟诵着杜牧的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小诗的内容,我已熟知,为什么要反复地吟它,咏它,而且一再沉浸在一种忘我的境界之中呢?为什么我们对于即使是最优秀的小说或散文也不会这样如醉如痴地反复地阅读它呢?这是由于诗的语言有浓厚的音乐性,除了内容,语言上也有足以唤起欣赏趣味的无穷魅力。
你信上说,你特别喜欢含蓄的诗。含蓄的诗经得起反复咀嚼。但明朗的也有它的好处:当诗歌表现一些重大和热烈的题材,明快而激昂的调子容易收到效果。而当诗用来传达心灵隐秘的声音,含蓄在这里将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欣赏方面,你当然可以有偏爱。但是,我建议你可把欣赏的范围弄得宽广些,各种各样的诗都不拒绝阅读。这样,你就会开阔自己的视野。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诗歌的素养,而宽广的兴趣将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伍』 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800左右读后感

论及诗的欣赏,有一点是不可忘记的,也是别的
所缺乏的,即多数的诗是一种韵文,而且所有的诗都有节奏感。这样就使诗有异于其他文学品种:它大体能唱,即使不能唱,也大体可吟、可诵。我们读诗,除了求得内容的了解,还要求得语言形式的音乐美的感受。好的诗,反复吟哦是必要的。一首优秀的唐诗,可以千古流传,代代传诵。记得小时候,南国秋夜,一张竹椅,一把蒲扇,
遍野,银河在天。不知有多少次,我吟诵着杜牧的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
。”这首小诗的内容,我已熟知,为什么要反复地吟它,咏它,而且一再沉浸在一种忘我的境界之中呢?为什么我们对于即使是最优秀的小说或散文也不会这样如醉如痴地反复地阅读它呢?这是由于诗的语言有浓厚的音乐性,除了内容,语言上也有足以唤起欣赏趣味的无穷魅力。
你信上说,你特别喜欢含蓄的诗。含蓄的诗经得起反复咀嚼。但明朗的也有它的好处:当诗歌表现一些重大和热烈的题材,明快而激昂的调子容易收到效果。而当诗用来传达心灵
的声音,含蓄在这里将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在欣赏方面,你当然可以有偏爱。但是,我建议你可把欣赏的范围弄得宽广些,各种各样的诗都不拒绝阅读。这样,你就会开阔自己的视野。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诗歌的素养,而宽广的兴趣将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陆』 艺术天地手抄报内容

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艺术文化的本质特点,就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发生的基础是人类的语言,有效的艺术创造必须完全借助于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不借助语言的所谓艺术创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戏创造。在娱乐功能的层面上,艺术与普通的娱乐游戏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然而,艺术与普通的游戏在文化形态上毕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在文化的社会功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被认真关注的必要。

『柒』 求下面一段话的英文原文,是阿加莎的《无人生还》里的。

But I now know how, no artist could content to simply create art.He is eager to own art will be recognised by the world, the nature is unable to overcome.

『捌』 天地苍茫一根骨的原文有没有啊……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 进

骨是人和脊椎动物支持身体的坚硬组织。

人无骨不立。

有关骨的说词是很多的,骨气、骨血、骨节、骨架、骨肉相连;刻骨、露骨、彻骨、切骨、毛骨悚然;软骨、耻骨、脆骨、短骨、奴颜媚骨;风骨、傲骨、钢骨、铁骨、铮铮硬骨……

——题记

在我的求知生涯中,“司马迁”三个字是三十多年前就知道了的。和一般人读《史记》与读司马迁同步的方式有别,司马大人来到我面前时拐了个弯儿,我们先是在读另外一个人的著作时见到了他。那时候我十岁左右,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风暴乍起,大家把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许多人的许多书都烧了、撇了、藏了,一窝蜂地读(不仅仅是读,还背,像背经典一样地背,争着比着赛着跳着唱着背)一个人的书。好在这个人还喜欢引用点文史,于是,在背“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时,年幼的我们就在了解到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别时,知道了中国古时候还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

后来复课了,经大红色的过滤网滤了再滤的课本已是薄薄的了,薄薄的课本里竟然还能留下一两篇古文。这样,我们在记“要斗私批修”、“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等最高指示的同时,也记下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等名言,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当然,这个时候的注意力在字句文章上,对作者其人还是知之少少,而对这个古代人和一个叫庞进的当代人有些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就连想都没有想过了。

引起心灵震动的时刻在读大学以后。那是入校不久的一个晚上,能容纳五六百人的联合教室座无虚席,当时在历史系任教的孙达人先生为同学们做关于司马迁的报告。我去得比较早,选了一个靠前的位置。孙老师那时候四十岁出头吧,头发不浓密,目光却是睿智的。他不用讲稿,顿挫有致的声音些微沙哑却极富感染力。我听得很专注,专注得两个小时好像只有二十几分钟。末了是鼓掌,掌声雷动。真是打心眼里感佩孙老师,这是有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报告了。是啊,历史长河滔滔奔流,淹没了多少帝王将相!但是,司马迁站了起来,在污泥浊水中站了起来,站成了一座山!一座高耸入云、风光无限的山!中华民族不缺少汉武帝这样的皇帝,但中华民族不能没有这座山啊!

之后,我开始拜谒这座山,阅读这座山。《报任安书》是太史公的剖心沥血之作了,其中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一节,是我读得最多的段落了。每读一遍,胸中都要涡起一种悲怆的旋流,似乎看到那一个个壮烈沧桑的容颜,那一副副伤残而刚毅的身影,正在司马大人的带领下,一步一步地向我走来,也隐隐地听到了他们的召唤:庞进呀,到我们行列中来吧!——当然,体会一个人,秉赋一种精神是需要时间的——不光需要时间,还需要磨难,异乎寻常的磨难。

司马迁是我们陕西乡党,他的墓祠在东府的韩城市。去司马祠看看的愿望是早就有了的,成行却在九八年五月中旬的一天。省文联组织一批作家艺术家赴韩城发电厂采风,归途中我们登上了芝川南原。西枕梁山,东望晋土,石桥贯通,松柏掩映,悬崖峭壁上的太史公祠墓真可谓雄奇壮观。眼下芝水环绕而去,是一抹淡淡的银白;阡陌间田畴连片,已是绿意盎然。举目远眺,黄河连天,苍茫无尽。我们踩着一块块白净的大石朝上走,过“高山仰止”牌坊,进“史笔昭世”门楼,然后是著名的“九十九级台阶”。上一级台阶,我的崇高感就增加一层,我明白,这是我走近一个令我从骨头里敬仰的人时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特别的,不常有的,因为很可惜呀,在地球东方这块幅员辽阔的土地上,能使我从骨头里敬仰的人,毕竟太稀少了。

匾额和对联很多,还有不少题刻着诗词的碑石。尤其醒目的是“文史祖宗”一额和“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联,以及郭氏沫若“龙门有奇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古,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的题诗。平心而论,郭先生的这首诗是题得不错的,字也写得潇洒漂亮,以至于吸引着不少游客摸着这块碑石照相留念。然而,很遗憾,作为一代文豪,郭氏没有继承太史公身上最根本的东西,他的骨头太酥软了——你的骨头为什么那么酥软呢?你不酥软不行么?唉——!

太史公的塑像就安坐在这些匾额、对联和题词的后面。老人家束高发,着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受过宫刑的人胡须会随之脱光的,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永远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河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建在三十里外北原上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滞留北方,正是司马迁罹祸的缘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报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咪咪的,公卿王侯们也都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受降。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刘彻的妻弟,没有战绩却想捞取功名的贰师将军李广利大概就持这样的看法。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示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刘彻将玉案一拍:下狱治罪!

是啊,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尾巴可以摇,屁股可以舔,让你咬谁就咬谁,想杀你了就杀你,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谁给你的权利?哼哼,你司马迁不是钟灵毓秀才识过人抱负不凡吗?不是要秉笔直书立德立言吗?没料到吧,我刘彻早就想收拾你了,只是没有机会,现在好了,你自己撞上来了。收拾了你这个文坛领袖也就敲打了整个文人,什么社会良心,狗屁!我定你个“诬上”的死罪,料你无重金赎身,若想苟延活命,我就宫刑伺候!我要让天下人看看,看我大汉皇帝刘彻,怎样收拾你这么个顶尖级的文人!看到底是我厉害,还是你厉害!?

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司马迁遭难,天下寒心,众生落泪。然而,弹冠相庆者也大有人在,如大大小小的李广利以及张广利王广利刘广利赵广利之流。你司马迁不是很有才华吗?不是自视清高,将我们看作奸佞小人吗?现在好了,叫皇帝把你给阉了,看你还张不张?看你还傲不傲?时间过了两千多年,我还能清晰地听到这些人从庙堂一角发出的哼哼嘿嘿的笑声。这笑声使我重重地打了一个寒噤,一丝悲凉由下而上穿透我的脊椎。是啊,两千多年了,我们大国泱泱,我们族众浩浩,我们前赴后继,我们继往开来,我们却一直没有好办法制约刘彻那样的和比刘彻更差劲的皇帝。他们一己的心性好恶,便是普天下的法绳准则,想收拾谁就收拾谁,想打击谁就打击谁,想残害谁就残害谁。是真的没有好法子,还是我们不愿意借鉴不愿意丢弃?于是,在司马迁之后,我们看到了杨修、韩愈、柳宗元、苏东坡、袁崇焕、储安平、王实味……

一个并不高强的歹徒手持刀刃抢走了我的传呼机和几十块钱,事后每每回想起我都有一种耻辱感,尽管时时用不和小人计较的话来安慰自己。想想看,我的这点小耻和太史公的大辱相比,真是一粒土坷垃比一座大山。你能想象一个七尺男儿遭受宫刑时的心情吗?生殖器是男性的根,没有了根这棵树还怎么站立?当寒光闪闪的斧刃斫向我的性根时,我不知道我会怎么表现,目瞪眦裂?血口碎牙?昏天黑地?司马大人啊,你是怎样度过那些不堪忍受的时光啊!“身残处秽,动而见尤”、“刀锯之余”,“大质亏缺”、“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这些话语今天读来,依然悲风千里,苦情汹涌。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是抱有幻想的。接续父职,做了太史令后,司马迁是异常勤奋的,他起早睡晚,全力做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下狱后,家中贫困,所有的财产加起来不足以赎身,平时交的朋友也难以救助,“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指望皇帝宽宥吗?看样子是连门都没有的。皇上是借机会致我于死地啊!司马迁终于明白了,明白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他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对正直的文人而言,这个转变太宝贵了,尽管付出了血泪穿石的代价。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这是社会良心和专制皇权的对立,是柔弱却有无限生机,和强横却注定要消亡的对立。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报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站在被众多的脚印磨光了的大方砖上,隔着一道栏杆,我们向太史公深深地鞠躬,鞠躬,再鞠躬。塑像在玻璃框内,站在格子门外朝里瞻望,我的并不英俊的形象映在了司马大人的身上。这是一个颇有趣味的叠印。塑像的左下方斜立着一块木牌,是一篇介绍文字。起首处有一幅图案:小毛驴在远行的间歇低首觅草,司马大人背手挺胸,头颅高昂,面对苍天。从短短的介绍文字里,我注意到了一个时间:司马迁是四十二岁时开始写作《史记》的,而我今年正好四十二岁。四十二岁,不惑之后的年龄;四十二岁,我伫立在太史公像前;四十二岁,我将司马迁和庞进联系起来思考了一番。我想,世界上的文人有许多种了,司马迁是特别难做的一种。唯其特别难做,才特别值得去做。时序变迁,才力有限,我们大概很难有做一个完整的司马迁的机会了,那么,我们的身上,就不能长一根司马迁的骨头吗?但愿。

『玖』 山东人民出版社 高中语文第五册2010 目录

第五册(上)
第一单元
1 人生的境界
2 人是什么
3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4 *孔孟
第二单元
5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6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7 *谈中国诗
8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三单元
9 阿Q正传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第四单元

10 变形记
11 *墙上的斑点
12 等待戈多(节选)
13 *百年孤独(节选)
第五单元
14 蜀道难
15 将进酒
16 *兵车行
第六单元
18 齐桓晋文之事
19 庄暴见孟子
20 *孟子见梁襄王
21 *短文两篇

『拾』 高中所有散文目录

一册
5.荷塘月色…………………………………………朱自清
6.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
7.*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8.*花未眠……………………………………… 川端康成
二册
第二单元
5.拿来主义……………………………………鲁 迅
6.我若为王……………………………………聂绀弩
7.*庄周买水………………………………… 刘 征
8.* 剃光头发微………………………………何满子

第三单元
9.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10.《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
11.*神奇的极光………………………………曹 冲
12.*这个世界的音乐…………… 托马斯?刘 易斯

第四单元
13.咬文嚼字……………………………………朱光潜
14.读《伊索寓言》……………………………钱钟书
15.*说“木叶” ………………………………林 庚
16.*米洛斯的维纳斯…………………………清冈卓行

三册
第三单元
9.记念刘和珍君………………………………… 鲁 迅
10.故都的秋…………………………………… 郁达夫
11.*道士塔……………………………………… 余秋雨
12.*泪珠与珍珠………………………………… 琦 君
散文的艺术魅力………………………………佘树森
第四单元
13.灯下漫笔(节选)………………………… 鲁 迅
14.漫话清高……………………………………金开诚
15.*巴尔扎克葬词………………………… ……雨 果
16.*短文两篇
美腿与丑腿………………………………富兰克林
我为何而生……………………………………罗素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刘锡庆
四册主要是戏剧。散文貌似没有。
五册
1.人生的境界………………………………………… 冯友兰
2.人是什么…………………………………………… 赵鑫珊
3.*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鲍鹏山
4.*孔孟…………………………………………………黄仁宇

第二单元
5.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
6.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宗白华
7.*谈中国诗…………………………………………… 钱钟书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谢 冕
六册
第一单元
1.数学与文化………………………………………齐民友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 里夫金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4.*宇宙的未来…………………………………… 霍 金

第二单元
5.语言与文学………………………………………王 力
6.语言的演变………………………………………吕叔湘
7.*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张志公
8.*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叶蜚声 徐通锵

我只是把我认为的是散文的贴了过来。可能有些是社科类说明文,有些是杂文。

阅读全文

与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原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