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帝国时代之罗马复兴
古罗马历史
2005年05月09日19:45
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意大利半岛处于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织的时期。 “古意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铜器时代,他们穿越北部和东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到达意大利,并残暴地迫使许多当地土著部落迁徙他乡。他们起初过着游牧生活,但已经具有制作铜器、使用马匹和带轮子的大车的技能。抵达意大利之后,他们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成为随后几个世纪其子孙后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罗马文明的衰落。“古意大利人”是由几个民族构成的,包括萨宾人、翁布里亚人和拉丁人。
公元前9世纪和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半岛上出现了两个新民族:埃特鲁斯坎人和希腊人。古人认为埃特鲁斯坎人来自东方的安纳托利亚,今天的一些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从起源看,他们似乎不是古意大利人,正如他们的语言也并非印欧语系一样,他们的文明混合了来自东西方的各种因素。著名的维朗诺瓦文明代表了埃特鲁斯坎人的最初发展阶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新领土上所取得的非凡的文化进步。这片新领土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及亚平宁山区和第勒尼安海之间的沿海平原地区。埃特鲁斯坎人居住在独立的、强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间通常结成联盟。这些城邦最初由一个君主统治,后来变成通过议会和选举出的官员施行统治的寡头政治。埃特鲁斯坎人本来是农耕部族,拥有组织严密的军队,他们用这些军队来统治周边民族,同时他们也喜欢经营商业和从事手工业。托斯卡纳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区应该是埃特鲁斯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这片领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里最终建立了罗马城。因此,在埃特鲁斯坎文明鼎盛时期还只是村民的罗马人,与埃特鲁斯坎人的语言、思想和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埃特鲁斯坎人对罗马文化向文明的转化产生了独一无二的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的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带纵横航行,随后停滞不前的时期才使得他们的航行告一段落。迫于在西方贸易线路上与腓尼基人的竞争,他们建立了新的贸易基地,接着在公元前8世纪使殖民地得到全面发展。他们最初在意大利的匹兹库萨 (在那不勒斯湾的伊斯基尔岛)建立殖民地,之后又把势力稍微地向北推进到西西里岛的库米大陆以及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随着与希腊人的接触,埃特鲁斯坎人很快变得更加成熟起来,他们根据希腊文字创造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绘画风格,发展了以希腊拟人神为基础的宗教信仰,并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未来的仪式。所有这些后来都被罗马人继承了下来。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罗马历史学家提图斯·李维这样描述这个神话故事:这对孪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罗马东南部阿尔班山区阿尔巴国的国王。国王邪恶的兄弟阿穆利乌斯将国王驱逐出境,还让国王唯一的女儿雷娅·西尔维娅做贞女以阻止她生儿育女(贞女是不准生育的),以防止国王的子孙报仇。但是雷娅·西尔维娅违背了他的约束,与战神马耳斯相爱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当这对双胞胎被遗弃在台伯河畔时,一只母狼哺育了他们,后来又被一位牧羊人发现,他的妻子将他们抚养大。长大后,这对孪生兄弟成为了绿林首领。在瑞摩斯被俘、带给国王阿穆利乌斯后,罗穆卢斯带领手下救出了他,并杀死了阿穆利乌斯。此时,孪生兄弟身世大白,他们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复了王位。兄弟俩离开外祖父,在被牧羊人发现的地方创建了自己的城市。在决定谁来做城市的主宰时,神谕告诉他们要由看到的预示成功的飞鸟来决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只秃鹫,罗穆卢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只秃鹫。后者的数字更幸运,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征兆的人。结果兄弟间发生了争吵,罗穆卢斯最终杀死瑞摩斯,成为新城的国王。他统治了很长时期,死后被接纳到诸神中,成为受人尊敬的战神奎里纳斯。
在罗马发展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过程中,罗马人仿效了其邻近的埃特鲁斯坎文明。意大利现存最早的文字发现于公元前8世纪初罗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奥萨客栈大墓地。陶罐上刻画的4个希腊字母表明,刚刚建立罗马城的拉丁人在希腊人采用腓尼基字母后不久就学会使用了这种文字。罗马早期政治是王政时代,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是大立法官、军队的首领、大法官和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议会,由不同部族首脑组成。按照宪法和传统习俗,元老院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按照亲缘关系分成30组;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而这一点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随着罗马权力和影响的增长, 财富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贵族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的成员,他们控制着大部分的贸易、行政管理和军队,而且只有他们才能够进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选举为官员。平民主要是小农场主、劳动者和手工艺者,他们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却几乎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罗穆卢斯(在位统治37年)之后,传统上记载还有另外六位国王:奴玛·庞皮利乌斯(在位43年)、图卢斯·霍斯提利乌斯(在位32年)、安库斯·马蒂乌斯(在位44年)、L.塔奎尼乌斯·普里斯库斯(在位38年)、赛尔维乌斯·图里乌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乌斯·休珀博斯(在位 25年)。在王政时代,罗马极大地扩大了对周边领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确目的就是提供稳定和安全,而对周边领土的征服就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罗马人似乎对领土和财富并不特别贪婪;他们的征服主要为了防范周边民族对自己安全的威胁。随着领土范围的扩大,罗马人引起了北方强大的埃特鲁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世纪中叶,埃特鲁斯坎人攫取了罗马的政权。一时间,埃特鲁斯坎君王统治了这个城邦,这使得罗马人愤恨不平。终于因为埃特鲁斯坎国王塔尔文强奸了一个贵族的妻子卢克蕾蒂亚,罗马人在公元前509年奋起反抗,推翻了他的统治。尽管强奸卢克蕾蒂亚以及朱尼厄斯·布鲁图斯推翻塔尔文可能是演绎的故事,但塔尔文政权被推翻无疑标志着埃特鲁斯坎政权和文明的衰落。
罗马人没有再推选出一位拉丁人的君主,而是彻底摒弃了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政体,这预示着罗马势力得到最大扩张时期的来临。罗马由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统治。执政官执掌最高权力,由推举出来的两名贵族担当,一年选举一次。他们行使最高权力,创建立法,充任大司法官和军事首脑及大祭祀长,与罗马王政时代的国王一样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他们甚至像君王一样着装,穿着紫色大袍,坐在传统上君王使用的象牙宝座上。不过,他们的权力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他们只执政一年,以后供职于元老院;他们是两人执政,任何一名执政官都可以凭借简单的否决有效地阻止对方的行动或决定。这样,由于执政官没有太多的展示进取心、发挥创造性的机会,罗马政府趋于保守和谨慎。
在两名执政官之下是两名财务官员,称为度支官。随着共和国的发展,还出现被了称为普雷艾特的官员。它起初是司法官,后来成为军队长官。另外,根据财富和纳税额来划分公民等级的工作,原是执政官的职责,最终由两名被称为监察员的新官员来承担。
有效的权势全部集中在贵族手中引起了平民的愤懑。自公元前509年共和国创立到公元前1世纪在凯撒手中结束,这两个阶级之间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具体表现为贵族对权力攫取不放,而平民也锲而不舍地追求社会和政治的平等。当时,平民生产食物并提供劳动,使得罗马经济得以发展,他们还是罗马军队的来源。可以说,离开平民,贵族就无法生存。公元前450年颁行的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就试图平息这两个阶级间的斗争。公元前445年,平民获得了与贵族联姻的权力;公元前367年,平民获得当选为执政官的权力,随后获得进入元老院的权力。公元前300年,平民获准参加所有等级的祭祀活动,这使得他们在宗教事务上与贵族享有同等的地位。公元前287年,平民大会的立法和决定被认定对所有罗马公民(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有约束力,这是平民最后在权力和影响上取得的最大胜利。这些改革是在没有战争或流血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他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阶级间的争斗,却避免了内战的发生。
在改革政治的同时,罗马人建立起领土霸权。起初,共和国的战争大多是防御性的,但不久罗马人就开始控制周边领土来消弭遭受进攻的威胁。这样,罗马人占领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是地中海世界。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期间,罗马人逐步占领了所有拉丁人和埃特鲁斯坎人的领土。与此同时,他们受到了高卢人的挑战。这些高卢人系凯尔特人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侵入意大利半岛,在公元前387年占领罗马城,将其夷为平地。公元前295年,罗马卷入了与居住在亚平宁山脉的萨莫奈特人的战争,残余的埃特鲁斯坎人的城市、高卢人部落和一些反叛的意大利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战争中。战争的结果是,罗马在公元前280年控制了意大利中部。罗马人继续南下征服了南部的希腊城市,在公元前265年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罗马人精于管理被征服的领土,他们使用了开明与独裁相结合的政策。他们通常并不破坏被征服的城市,而是给与它们一定的权力。一些城市,尤其是罗马附近的那些城市,全部被授予罗马公民权。还有一些城市被授予自治权,而另外的则结成同盟。不过,所有的城市都要向罗马缴税并派遣军队。另外,罗马士兵驻扎在部分被征服的地方,其军费由当地支付。在这些地方,罗马得到了实惠,士兵们获得了有价值的财物,并成为该地永久的军事居民。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在被征服的每个地区都保持了一个永久的军事基地。为巩固这些基地,罗马人开始了雄心勃勃的筑路工程。他们修筑的道路质量高,笔直如线,甚至径直穿过山区,确保了士兵和供给可以快速地运抵反叛之地。通过实施授予被征服地区的权力和公民权结合在一起(或者允诺他们在将来有公民权)的政策,建立确保对于反叛地区快速严厉的反应通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上创立了一个持久的和平的帝国。
公元前3世纪,罗马和迦太基之间发生了冲突。迦太基位于非洲北部,是腓尼基人建立的城邦,位于今天的突尼斯附近,拥有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当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扩张时,迦太基人正把他们的统治扩展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区,他们还控制了从西部利比亚到直布罗陀海峡沿岸和西班牙南部的大部以及科西嘉岛、撒丁岛。这两个民族以前曾经有过零星的接触,但从来没有一方感觉到对方的威胁。当时迦太基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强国,控制了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商业贸易,很多民族屈从隶属于它,向它提供士兵和给养,而它从西班牙金矿和银矿开采中聚敛了大量的财富。
公元前3世纪,当罗马的势力到达意大利南端、与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的领土接壤时,这两大强国有了接触。公元前264年,罗马与迦太基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战争的焦点完全在西西里岛。罗马人在岛上围攻几座迦太基城市,并凭借自己的海军彻底摧毁了迦太基前来解救的战舰。尽管这次战争没有明确分出胜负,但这是自迦太基帝国建立以来腓尼基人第一次在地中海地区丧失霸权。公元前241年,迦太基人和罗马人签署条约,他们不得不放弃西西里岛,并支付战争赔偿。公元前238年失去科西嘉岛后,迦太基人开始加强自己在欧洲的统治。到公元前218年,他们在西班牙建立了强大的帝国,财富和权力都得到增强。随着迦太基势力的日益强大,罗马人忧心忡忡,他们强迫迦太基人签定协定,允诺其领土扩张不能越过埃布罗河(位于西班牙北部)。公元前218年,罗马人联军攻占了西班牙城市萨贡图姆,引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驻防西班牙的迦太基军队在年轻统帅汉尼拔的率领下穿越欧洲。公元前218年9月,他率军穿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打败了遭遇的罗马军队。罗马人在绝望中任命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为独裁者。他采取避免与迦太基直接作战的策略,试图通过不断侵扰他们,使他们疲惫得不堪应战。但当汉尼拔军队在公元前216年到达意大利南部的坎尼并开始在乡村肆意蹂躏时,费边派出8万大军前往迎战,结果全部被歼灭,这是罗马从未有过的惨败。意大利南部的罗马同盟倒向汉尼拔一边,整个西西里岛也都与迦太基人联盟。统治着大部分希腊大陆的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乘机与汉尼拔结盟,在公元前215年开始了与罗马的领土之争。
形势对于罗马人似乎没有多大希望了,但汉尼拔同样面临军队后继无援和给养的匮乏,这使得他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围攻类似罗马这样的城市。罗马人因而有了反攻的机会。由于殖民地总督普布利乌斯·科内利乌斯·西庇阿的英明战略,罗马人重新占领了西班牙。公元前204年,西庇阿穿越非洲,直逼迦太基城墙之下。汉尼拔被迫离开意大利半岛。当他返回迦太基后,迦太基人重新振作起来并于公元前202年与罗马人展开最后的搏斗。在非洲北部的扎马,汉尼拔第一次被西庇阿及其军队击败。罗马将迦太基变成了一个属国(迦太基城于公元前146年最终被毁灭),从而控制了包括非洲北部的整个地中海西部。
由于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与汉尼拔结盟,罗马兵锋东指,发动了征服菲利普随后征服其他希腊王国(叙利亚、帕加马和埃及)的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使罗马统治了已知的世界。首先,在公元前197年,罗马将军提图斯·奎恩科提乌斯·弗拉米尼努斯在希腊东部的色萨利击败了菲利普,并宣布希腊所有城市为自由城市。叙利亚国王安条克,曾试图从罗马人手中夺取希腊,但是他的军队在公元前189年小亚细亚的马格尼西亚战役中被歼灭。最初,罗马人认为希腊的城市作为自由城市不会对罗马构成威胁,而把自己看作希腊的“保护者”,能够阻止任何对罗马安全构成威胁的集权的产生。但当平定马其顿王国珀耳修斯叛乱(公元前168年)以后,罗马对同盟和隶属国开始实行霸权统治,以防备叛乱的萌生。与此同时,罗马社会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强加给战败国家的赋税和来自被占领城市的战利品,充溢于罗马的国库。在个人生活中,以传统农耕为基础的避免铺张浪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经历着剧烈的变化,人们效仿古希腊时期,把奢华和美好当作地位的象征。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帝国是一架巨大的造钱机器,创建帝国是一件极其划算的事情。
第二次布匿战争造成了巨大的财富不均。罗马城内的财富堆积如山,而成千上万依赖农耕为生的平民,其土地和房屋却被战争损毁。原本富有的人们又发了战争财,变得更加富有,他们把土地全部买下来,以至于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庄园在罗马农业中居统治地位。这些大庄园为暴富的土地所有者拥有,由布匿战争和马其顿战争后被带回意大利的无数新奴隶来耕种。事实上,公元前2世纪,罗马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劳动力经济转变成奴隶经济。这也造成大量的无业游民涌向城市,大批贫穷、不满和愤怒的罗马自由人就集中在罗马城中。公元前133年,这种情形终于引发了内战。提比略·格拉古在公民大会上被选为保民官,提出拥有土地的数额应限制在640英亩,这样就可以从富豪手中剥夺出大量的土地。罗马富豪和元老院反对提比略·格拉古的改革,他们发动暴乱,一群元老院贵族乘机刺杀了提比略。十年后,提比略的弟弟盖约·格拉古也当选为保民官,他要求公民大会通过与其兄相似的土地法。公元前121年,他被元老院宣布为国家的敌人而自杀身亡,成千上万的追随者也被杀害或处死。这标志着格拉古兄弟叛乱的结束。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罗马平民和富豪之间的冲突仍连续不断,主要表现为出身普通家庭的罗马统帅、执政官盖尤斯·马略(公元前157年—前86年)和出身豪门的罗马统帅、独裁官科内利乌斯·苏拉(公元前138年—前78年)之间的对立。公元前88年,双方的敌对状态引发了内战。马略的军队主要募自最贫穷的阶层,他承诺将战利品和土地分给他们作为服役的代价。这样就造就了一支新型的军队,士兵效忠的不是国家而是他们的统帅。最后苏拉击败了马略,被元老院赋予统治罗马事务的全部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官。其后几年,他把权力归还给元老院,结束了公民大会的权力。
苏拉的改革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公元前70年,克拉苏和庞培这两个野心勃勃的人当选为执政官,他们迅速废除了苏拉制定的宪法。由于在亚洲打了胜仗,庞培在罗马大受欢迎,而克拉苏尽管镇压了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却不受欢迎。庞培与其他有前途且日渐重要的将领结盟,这些将领中最得人心的就是出身于贵族世家的才华横溢的统帅盖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0年—前44年)。克拉苏、庞培和恺撒,这三人达成协议,建立了“前三头政治”,这标志着共和国开始走向灭亡。恺撒在北部的法国、比利时和大不列颠南部打了大胜仗,但在他返回罗马之前,“前三头政治”已经不复存在。克拉苏在与中东帕提亚人的战争中死去,而庞培则转而对抗恺撒,怂恿元老院反对恺撒,并将恺撒宣布为国家之敌。在强大忠诚的军队的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49年攻入意大利,穿过意大利中部的鲁比孔河,一场新的内战开始了。公元前48年,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斯被击败,不久在逃亡地被埃及人暗杀身亡。公元前46年,恺撒回到罗马,授意元老院任命他为可以执政十年的独裁者。他被授予统治罗马国家的绝对权力,在任何实际需要时可以不受法律和宪法的约束。两年后,他被任命为终身独裁者,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恺撒的绝对权力,使他成为绝对统治者、古罗马皇帝、最高统治者,他看起来更像一个君主。一些以罗马共和国为荣的罗马贵族,对他的权力极为愤恨不平。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盖尤斯·卡修斯·隆吉努斯和马库斯·朱尼乌斯·布鲁图为首的一群阴谋家,刺杀了恺撒。
但是,反叛者企图和平回归共和制的梦想却在现实中变成了另外一场长达十三年的残酷的内战。恺撒的追随者们建立了“后三头政治”,他们与那些阴谋反叛者斗争并在希腊菲力皮获胜。“后三头政治”由恺撒收养的甥孙马可·屋大维(自称卡尤斯·尤利乌斯·恺撒·屋大维)以及恺撒的部下马可·安东尼和马可·艾米利乌斯·李必达组成。然而得到元老院支持的屋大维不久就与在埃及得到女王克莉奥帕特拉支持的马可·安东尼发生了分裂。双方的战争于公元前31年结束,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莉奥帕特拉在海战中失败,两人于次年在亚历山大城自杀。
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的灭亡。屋大维夺取了恺撒曾经拥有的所有权力,只是在形式上没有作任何关于共和国制度的改变。他确定自己为绝对的统治者,最初他自称为“元首”(罗马的首席公民,这个词就是现代词汇prince的由来),后来称为“奥古斯都”(威严或最高的)。在遗言中,他自诩完成了恢复帝国和平与秩序的使命。他把士兵重新安置在农田里,使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平等拥有土地的梦想几乎变为现实。他将罗马军队由志愿军变成了常备队。这些军队遍及帝国大地,他们把罗马语言和罗马文化传播到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最后,奥古斯都开始了一个巨大的建筑计划,并充任艺术的保护人,从而使罗马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杰出的作家得到元首本人和其助手梅塞内斯的资助,这些人包括著名的维吉尔(公元前70年—前19年)、贺拉斯(公元前65年—前8年)和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他们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推动了奥古斯都的政治改革,其中维吉尔创作的罗马文学巨著《埃涅阿斯纪》是关于英雄埃涅阿斯创建罗马文明的史诗。奥古斯都还以赞助文学的热情同样慷慨赞助艺术和雕塑。他实施了包括巴拉丁山上的阿波罗神庙和其他各种神庙以及罗马广场等许多大型建筑项目。
公元14年奥古斯都死后, 罗马经历了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从奥古斯都到图拉真时代(公元98年—117年),罗马统治了北非更多的领土、不列颠的大部分、德国的局部、东欧濒临黑海地区,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阿拉伯半岛的北部地区,帝国变得更加强大。在本土,罗马努力建立自己新的准君主统治制度。奥古斯都宣称自己为“罗马的首席公民”,他的继任者们则揭掉了虚伪的面纱,直接称自己为“恺撒”,用以表明他们的皇族血统。奥古斯都死后,罗马的政体更像君主制。尽管奥古斯都由元老院选举出来的做法依旧保持着,但事实上掌权的皇帝在死前就选好了自己的继承人。
早期罗马的皇帝全都是恺撒的子孙。奥古斯都的继承者是提比略(公元14年—37年在位),其后的继承者是盖尤斯,史称卡利古拉(公元37年—41年在位),其后是克劳狄(公元41年—54年在位)和尼禄(公元54年—68年在位)。提比略和后来卡利古拉的统治证明了皇帝的专横霸道。尤其是卡利古拉,其残暴和疯狂的统治在整个罗马历史上臭名昭著。公元41年卡利古拉被刺杀后,克劳狄被罗马禁卫军拥戴为皇帝,所有共和国统治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当军队可以使皇帝的统治合法化时,那些野心勃勃的将军们就利用他们的军队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了。
在尼禄这位朱里亚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迫害并处死传自东方的新的神秘宗教-基督教的成员。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一个犹太人传教士拿撒勒的耶稣,他生活在奥古斯都和提比略统治时期,后被罗马人处死,另外两名创始人传教士彼得和保罗也被处死。后者用毕生的心血将基督教从一个犹太人的信仰转变成为希腊和罗马人可以接受的宗教。
公元68年,驻扎在高卢的军队发动暴乱,尼禄被赶下台。次年,至少有四位皇帝登基,每位都有强大的军队作后盾。罗马进入混乱状态,但将军提图斯·弗拉维·韦斯巴芗(公元69年—79年在位)成功地获得了长久的统治,创立了自己的王朝 — 弗拉维王朝。在他之后,他的儿子提图斯(公元79年—81年在位)继位,之后是图密善(公元81年—96年在位),他开始掀起第二次迫害基督教徒的浪潮。
公元96年,图密善被谋杀。由于他没有立嗣,元老院推选出自己信赖的涅尔瓦做皇帝。这是被后世罗马史学家称道的五个好皇帝时期的开始,这五个皇帝是:涅尔瓦(公元96年—98年在位)、图拉真(公元98年—117年在位)、哈德良(公元117年—138年在位)、安东尼·庇护(公元138年—161年在位) 以及马可·奥勒留(公元161年—180年在位)。政权顺利地从一个皇帝传递到另一位皇帝手中,而且每个皇帝都由前任选出和收养,并得到元老院的首肯。这个时期是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统治最稳定的时期。当马可·奥勒留选择自己的儿子康茂德(公元180年—192年在位)作为继承人时,这一局面才宣告终结。
在这一时期,罗马的文化、政治和法律得到广泛的传播。罗马人在帝国范围内(尤其在那些还没有城市文化的地区)积极建设大型城市居住区,并赋予这些城市与罗马人同样的权力。上层阶级统治着这些城市,他们因此更加效忠于皇帝。帝国成为罗马官僚控制下的唯一中央集权政府。在文化方面,这一时期与奥古斯都时期同样具有创造力。尼禄时期,生活着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塞内加(公元前4年—公元65年),他信奉古希腊斯多葛派的学说
㈡ 法国首都是什么什么河缓缓流过全城,河中心的什么岛是该城的发祥地,该城是一座什么之都。
“河中心的什么岛是该城的发祥地”?西岱岛啊!就是那座举世闻名的“巴黎圣母院”的所在地,而且它用新桥连接着巴黎著名的左岸还有另一边的右岸!
巴黎不仅是艺术之都,还有一个名字叫“花都”,也是时尚之都!
——另外,把提问中的法国首都答成“德国首都”,也能成为“推荐答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此岂不误人子弟?
㈢ 国的故事
公元前1000000年,没有天没有地,整个宇宙是混浊的一团。突然间窜出来一个巨人,他的名字叫盘古,他手握一把巨斧,用力一劈,把混沌的宇宙劈成两半,上面的是天,下面的地,从此宇宙有了天地之分。盘古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累死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毛发变成了森林和草原,骨头变成了高山和高原,肌肉变成了平原与谷地,血液变成了河流。
公元前3500年,伏曦氏在今天的河南淮阳创造了八卦,懂得了结网捕鱼。他的老婆叫女娲,是人面蛇身。她倍感到人间只有他们夫妻两个太没劲了,于是用泥巴捏成人样,一吹就变成了真人,于是人类就诞生了。你现在去淮阳还可以看到很多泥泥狗,就是怀念女娲娘娘的。后来东北方向的天塌下来了,她就炼五色石补天,由于五色石乃冰块凝固而成,所以中原地区刮东北风时特别冷。
公元前2600年,在今河南新郑出了一个伟人叫姬轩辕,号称黄帝;淮阳出了一个伟人叫神农氏,号称炎帝。炎帝有个女儿在东海被淹死,山西长子县有一只叫精卫的鸟,衔西山的木石去填东海,估计没有成功。炎黄结成同盟,在今天的河北涿鹿与蚩尤展开大战,蚩尤战败,逃到贵州,成为苗族、藏族、越族的祖先;炎帝则迁到湖南居住,是楚国人的祖先;黄帝则住在中原,是华夏族的祖先。
公元前2500年,共工氏与姬颛顼(黄帝的孙子)争帝失败,怒而触不周山(昆仑山),把天柱和地维给搞断了。所以天向西北倾斜,星星凑近西北;地向东南倾斜,江河流向东南。
公元前2400年,帝喾在位。他有两个老婆,一个叫姜女原,生子叫弃,是周文王的祖先;另一个叫简狄,吞鸟卵生子叫契,是商汤的祖先。
公元前2000年,是夏朝国王太康在位,首都在今天的河南登封,出现了一个人物,他叫后羿。当时天上有10个太阳,可能是盘古的左眼是个单细胞,会自我分裂,居然出现10个太阳。后裔射掉了其中的9个,余下一个逃到马齿菜下面才得以活命。后来为了报答马齿菜的救命之恩,马齿菜有了太阳不能晒焦的能力。后裔的妻子叫嫦娥,偷吃了药丸,飞上了月球,住在广寒宫里终日与小白兔为伴,后来两个美国人到了月球,没找到嫦娥,悻悻而归。失去了妻子的后裔变的焦虑不安,干脆废掉太康,自己当了国王。再后来被寒浞杀死,最后少康复国,重建夏王朝。
公元前1144年,姜子牙在陕西渭河用直钩钓鱼,周文王姬昌对之好奇,姜坐在船上让姬昌当纤夫,姬昌徒步拉了888步,所以姜就保佑周王888年。从那天起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姬延被秦始皇灭掉刚好888年!
公元前1050年,姜子牙佐周94年后,周灭商。那个时候,只有人没有鬼和神,就是说天堂和冥府都是空的,所以甲骨文记载:商王崇拜祖先但不敬鬼神。在周都镐京(陕西西安)姜子牙奉他的师父原始天尊之命开始封神:
(1)纣王子辛被封为玉皇大帝,俗称老天爷,在天堂的最高主宰。他的老婆妲己被封为王母娘娘,后宫由安阳迁到昆仑山的瑶池;后来周穆王姬满西游,跟王母娘娘通奸,幸亏没被玉帝发现。杨戬是老天爷的妹妹的儿子,封二郎神;老天爷的几个女儿不争气,分别下凡,一个嫁给了董永,一个嫁给了刘彦昌。
(2)大将李靖被封为托塔李天王,即天军总司令,巨灵神任大将,朱刚躐任天蓬元帅,沙任卷帘将军。太乙真人任宰相,赤脚大仙是逍遥派。
(3)太白金星主管二十八星宿,即恒星(如太阳)、行星(如水金火木土星)和卫星(如嫦娥所在的月球)。比干任文曲星。雷震子任雷公。
(4)灶神主管民间厨房的炊饮。所以每年腊月廿四是民间的祭灶节,人们希望灶神能使他们锅里有米有面,使他们能多吃上几顿饱饭。
(5)财神主管金钱与财富,有权利赐予某个凡人一定的金钱。
(6)南极仙翁即寿星,坐在乌龟上、青松下、群鹤环绕。
以上是中央政府组成官员。
(7)各地的山神土地是老天爷派到全国各地的代表,负责收取祭祀供品,30%上缴中央,3%留归自己。
(8)黄飞虎为冥府最高行政长官,即阎罗,首都内蒙阴山,陪都重庆酆都(鬼城)。
(9)敖氏四兄弟任四海龙王,南海龙宫设在太平岛(现在是国民党驻扎),辖南海,主管中国南方的降水;东海龙宫设在钓鱼岛(被日本鬼子插上了太阳旗),辖东海、黄海、渤海,主管中国北方的降水;北海龙宫设在胡日尔(贝加尔湖中间的一个小岛),辖贝加尔湖、呼伦湖、库苏泊,主管阿尔泰-通古斯民族(匈奴、鲜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的降水;西海龙宫设在木伊纳克(咸海南岸的乌兹别克港口),辖咸海、热海(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主管阿尔泰-突厥民族[维吾尔(丁零回鹘)、柯尔克孜(坚昆黠戛斯-塞种月氏)、哈萨克(乌孙)、乌兹别克(康居大宛)、土库曼、土耳其]的降水。
神封完了,没姜子牙的位置了,他就住在民间房屋的屋脊上。姜子牙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和赞扬,至今在民间结婚时还写着“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连老天爷受到的景仰都不及姜子牙,可见中国人民重视道德修养,而不是你有多高的权位,多富的金钱!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春秋时期,在今河南鹿邑有个人叫李耳,人称老子,写了著名的《道德经》,后来得道成仙,成了太上老君,取代太乙真人成为天国宰相。三国时期,割据汉中的张鲁的爸爸张陵也成仙,号称张天师;同时成仙的还有关羽,号称关帝、关爷。张陵和关羽都成了老天爷的大臣。再后来,通过各显神通冲破东海龙王设立的重重艰险、终于渡过东海、在今天的山东蓬莱成仙的八个人上天,号称八仙。南宋时期,大鹏金丝鸟转世的民族英雄岳飞和为人民服务的道济和尚(济公)也成了仙。八仙、岳飞、济公都是老天爷手下的小神仙,但同样受人敬仰与爱戴。
宋朝,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也出现了一位女神仙,即保佑渔民出海安全的妈祖。妈祖离观音菩萨的舟山群岛不远,两个女人之间不知道有没有战争。妈祖形式上是老天爷的臣子,实际上不受老天爷控制。
春秋时期,人间正在有分裂走向统一,天堂却面临着分裂。在今天尼泊尔的蓝毗尼出现一个人,是释伽族的王子,他出家隐修,后来成佛,即佛祖释伽牟尼,中国人称之为如来佛。如来佛上天之后,马上向老天爷发起挑战,并逐步依靠自己的佛法取得与老天爷平等的地位。从此东方天堂一分为二,西方归如来管理,东方归老天爷管理。
如来所管辖的印度人间大势扩张佛教,于是东南亚、中亚成了如来管理的人间地盘。到了东汉,佛教扩张到老天爷的传统地盘-----中原。不过显然佛教正在呈上升之势,老天爷眼睁睁的看着如来在中原跟他抢地盘,也没有办法。到了后来如来派了一个女弟子来到中国主管中国佛教事务,她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将中国总部设在浙江省舟山市,人们称之为“南海紫竹林”。
眼看如来的势力如日中天,老天爷只有妥协,派李靖的大儿子金吒当如来的仆人,二儿子木吒当观音的仆人。这一招果然奏效,后来如来竭力帮助老天爷维护统治。
东汉中期,来自江苏连云港花果山的孙悟空拜菩提法师学艺,菩提法师学贯中西,道法、佛法皆通,是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孙悟空算找对了人。孙悟空跟菩提不一样,是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人,追求自由与民主,是人权口号的倡导者。他跟老天爷分庭抗礼,自立为王,才有了后来的大闹天宫。在老天爷面临绝境之时,外援如来及时赶到,将孙悟空镇压下去。公元645年河南偃师人陈玄奘取经归来,孙悟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一个中国人接受外国人的册封,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从此,中国的孙大圣成了外国人的买办。不过这仅仅是一时的,到了公元2000年佛教中衰,孙悟空摆脱如来佛的统治,成了老天爷的大将。
正当如来佛与老天爷在东方争斗时,西方又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叫耶和华,西方人称之为上帝。西汉末年,在耶路撒冷的一间房子里,耶和华瞒着约翰跟圣母玛利亚通奸,生下一男孩,取名耶稣,号称上帝的使者。耶稣被罗马皇帝订死在十字架上,后来又复活了,显然这时耶稣已经成仙,成为耶和华的大将。
隋朝时期,在天堂的西方又出现一个叫安拉的人物,此人武功十分了得。他派了一位叫穆罕默德的使者来到人间,在麦加建立政权,将安拉赐予他的黑陨石放在神庙里,供穆斯林朝拜。安拉号称世间只有一个神,即他自己。决意统一天堂的安拉显然与上帝耶和华发生了冲突。为了与安拉争夺人间的地盘,上帝率领自己的人间子民向穆斯林发动了四次十字军东征,均告失败。后来波斯成了穆斯林,安拉的力量扩张到塔吉克和阿富汗,再后来突厥人成了穆斯林,安拉将如来佛的势力逐出中亚,甚至侵入到如来的根据地----印度。不知如来有没有考虑过调用孙悟空和安拉争斗。不过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安拉厉害还是孙猴子厉害?
到了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上帝的力量的变的无比强大,到19世纪几乎统一了天堂。安拉不做声了;如来更不知躲到哪去了;老天爷在中国也是黯黯然落下了眼泪:唉,早知这样,应该派李靖与杨戬将耶和华消灭在萌芽状态。可是这一切都晚了!
直到20世纪,耶和华力量有所削弱,才形成了天堂四大帝国:玉皇大帝帝国、上帝帝国、真主帝国、佛祖帝国。相应人间也分成中华世界、西方世界、穆斯林世界和佛门世界。
中华又分汉族、朝鲜族、大和族、京族;西方又分日尔曼、拉丁、斯拉夫;穆斯林又分阿拉伯、波斯、突厥、爪哇;佛门又分印度、东南亚、西藏和蒙古。
哎,人事多变,上苍又何尝不是如此?想当年,如来玩弄孙悟空于鼓掌之间,如今居然沦落老四的地位,岂不悲哉?
㈣ 谁能告诉我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的历史
历史发展如下:
1、波旁王朝(君主专制)
2、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三级会议改组为国民公会,《人权宣言》颁布
3、波旁王朝(君主立宪制)
4、1791年路易十六出逃,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成立共和国
5、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
6、1793年,路易十六被处死,雅各宾派夺权
7、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派)
8、1794年,热月政变
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督政府)
10、1799年,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府)
11、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
12、1814年,拿破仑第一次被流放,波旁王朝复辟
13、波旁王朝(君主专制)
14、1815年,拿破仑回国,路易十八出逃↓法兰西第一帝国(百日政权)
15、1815年,拿破仑第二次被流放,波旁王朝复辟
16、波旁王朝(君主专制)
17、1830年,七月革命↓七月王朝,又称奥尔良王朝(君主立宪制)
18、1848年,二月革命
19、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20、1852年,路易·波拿巴称帝
21、法兰西第二帝国
22、1871年,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即路易·波拿巴)被俘
2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4、1940年,二战亡国
25、自由法国(只是一个组织而非国家,但日后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成功复国)维希法国(纳粹扶植的伪政权)
26、1946年,战后复国
27、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28、1958年,修改宪法↓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㈤ 法国大革命后至今法国政权更迭
在15世纪末,法国逐渐地形成了一个中央集权制和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直到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才推翻了封建制度及君主制,并开始逐步建立起共和制、推向民主制;法兰西国家格言“自由、平等、博爱”(法语: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这三个词就是从法国大革命中来的。而且在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直到1804年拿破仑成为法国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或称拿破仑帝国),结束了短暂的共和国岁月。
其后,法国于1848年因在国民议会的另一次革命和推翻帝制的背景底下,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并由拿破仑三世担任总统,直至1852年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创立,“帝制恢复”。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再次恢复共和制(创立第三共和),并一度于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间建立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专政政权:巴黎公社,但随即被推翻。然后法国民众在普鲁士军队撤走后,又再次恢复了第三共和。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第三共和终于到1940年被纳粹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所灭。在二战中,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建立流亡政府,称为“自由法国”,与“纳粹德国”的附庸“维希政权”抗衡;抗战其间,再改名为“战斗法国”。
战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由戴高乐将军开始。虽然法兰西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是法兰西在这两次战争中的财富、人力等等均损失惨重。第四共和一直维持到1958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戴高乐将军宣布结束“旧宪法”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宪法,推行“新宪法”法国宪法,并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即现在的法兰西共和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建立时,汲取了前几次议会民主制失败的教训,因此开始创立并执行半总统半议会民主制(双首长制),维持到现时法国的政体,并未改变。而最近几年法国和德国的密切合作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动力,例如在1999年欧元的流通就是一例。今天,法国站在欧洲,寻求在更多领域进行更密切合作的最前端。
㈥ 法国有几个共和国,几个帝国
法国历史上有
第一到第五共和国
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
目前是第五共和国。
详细历史请参考连接:
http://www.21page.net/world_geography/country.asp?country=%B7%A8%B9%FA
㈦ 1804年法国建立帝国前后有什么相同
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
First Empire of France
法国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的君主专制国家。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法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编辑本段]雾月政变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科西嘉岛上,24岁时在土伦一战成名,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
1799年11月,被大革命中迅速崛起的年轻将军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在法国建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官,后又改为终身执政官。拿破仑上台后的首要问题就是暂时结束多年来的战争,他同俄国人讲和,与奥地利人缔结《吕内维尔条约》,与英国也达成了和平协议。但在欧洲封建贵族眼中,拿破仑仍然是一位恐怖的人物。
1804年12月2日法西第一帝国登基皇帝——拿破仑一世.12月2日罗马教皇庇护七世在巴黎圣母院为拿破仑加冕。 [编辑本段]《提尔西特条约》1803年,英法之间再度发生战争。为战胜法国,英国不断寻求盟国,组成新的反法同盟。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次年,奥地利、普鲁士和英国签订盟约,俄罗斯也随即加入反法同盟。新生的拿破仑帝国面临当时欧洲最强国家的联合夹击。
此时,拿破仑也在为入侵英国积极准备。他在海峡沿岸集结大量兵力以及几千条帆船和驳船,让部队进行海上和登陆两栖作战训练。拿破仑率军不断打击英国在欧洲大陆的盟国。他率部队从乌尔姆向东推进,在摩拉维亚突然袭击俄奥联军,取得了奥斯特利茨大捷。这次大捷之后,俄国残余部队退入波兰,奥地利与法国缔结了和约,拿破仑从奥地利取得威尼斯地区,把威尼斯并入了受他控制的意大利王国。1807年,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俄国与普鲁士边境涅曼河的一个木筏上进行私人会晤。在会谈中,拿破仑想方设法打动亚历山大,抨击英国是欧洲一切纠纷的制造者。会谈结果,双方签订《提尔西特条约》: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这一同盟在表面上维持了5年。但亚历山大很快发现,他在这个同盟中赢得的不是和平,而是时间。
在执政府(1799~1804)的基础上,拿破仑一世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和他个人的权力,建立新的贵族等级,封亲王4个,公爵30个,伯爵388个,男爵1090个,荣誉军团骑士数千名。1811年法兰西帝国面积达7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400万,全国划分为130个郡,包括荷兰9个郡 ,北海沿岸德意志各邦9个郡,东南瓦莱、皮埃蒙特、热那亚、帕尔马、托斯卡纳和教皇属地10 个郡。此外,拿破仑一世及其家庭还统治和控制了意大利王国、莱茵联邦、威斯特伐利亚王国、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王国、华沙大公国等。在帝国范围内拿破仑一世力图统一关税,统一法制。帝国的无限制扩张导致英、俄、普、奥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联盟。1814年3月31日联盟军攻入巴黎,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6月18日,拿破仑一世在滑铁卢被第七次反法联军击溃。6 月22日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覆灭。 [编辑本段]法国控制下的国家法国皇帝和法兰西帝国殖民地领主:拿破仑一世
法国皇后:约瑟芬(1804——1809)与皇帝离婚之后仍保有皇后称号
玛丽·路易丝(1810——1815)奥地利皇帝的长公主
荷兰国王:路易·波拿巴(拿破仑的弟弟)
荷兰王后:奥尔唐娜·德·博阿尔内(约瑟芬皇后和她前夫所生的女儿)
西班牙国王:约瑟夫·波拿巴(拿破仑长兄)
法国国王:拿破仑·波拿巴
意大利副国王:欧仁·德·博阿尔内(约瑟芬和她前夫所生的儿子)
威斯特法利亚国王:热罗姆·波拿巴(拿破仑最小的弟弟)
托斯卡纳总督:埃利娜·波拿巴(拿破仑的大妹妹)
那不勒斯国王:缪拉(拿破仑的元帅)
那布勒斯王后:卡罗莱娜·波拿巴(拿破仑最小的妹妹)
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拿破仑的元帅)
瑞典王后:欧仁妮·德西蕾(曾为拿破仑的未婚妻) [编辑本段]大陆体系与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取得的辉煌胜利相反,1805年10月,法国海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再次败于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眼见从海上入侵英国已成泡影,拿破仑将对英战术转向经济战,对英国实行严格的“大陆封锁”,不准英国船驶进欧洲各港口。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与他结盟的或附属于他的欧洲任何地区输入英国货物。第二年,他根据《提尔西特条约》,命令俄国和普鲁士加入“大陆体系”。几个月后,曾经与英国一道加入“反法同盟”的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相继向英国宣战。拿破仑还要求葡萄牙和丹麦两个中立国也加入“大陆体系”,但一直唯英国马首是瞻的葡萄牙拒绝服从命令。为了惩治葡萄牙,控制整个欧洲海岸线,完善“大陆体系”,拿破仑率军越过比利牛斯山,征服西班牙和葡萄牙。这场战争使得法国陷入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泥沼,英勇无畏的西班牙人民拖住了拿破仑30万精锐部队。与此同时,英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稳住其欧洲大陆最后的这座桥头堡,不断增兵援助葡萄牙军队和西班牙反法游击队。
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其财政储备足够帮助欧洲各国政府打败拿破仑。(在当时,法军的军服也是英国制造的。)在拿破仑统治下的欧洲各国人民也越来越不安定,越来越想获得民族独立。(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思想开始在被统治国广为流传。)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他的法国盟友很不满意,因为他除了于1809年吞并芬兰以外,再没有从联盟中得到什么。 [编辑本段]拿破仑第一次退位1811年,俄国正式退出“大陆体系”,英俄恢复商业关系。拿破仑决定率军远征沙俄。他在东普鲁士和波兰集中了一支70万人的大军,于1812年6月侵入俄罗斯。9月,法、俄两军在博罗季诺会战,俄国军队在库图佐夫公爵的指挥下成功阻挡了法军的攻势。在攻入莫斯科后,拿破仑才发现他占领的是一座空城。莫斯科人用烈火迎接了这位皇帝,拿破仑醒来后看着被火光映红的天空不禁大喊:“烧掉自己的家园!……多么野蛮!这是什么样的民族呀!”俄罗斯的寒冬让拿破仑吃尽了苦头,在进入俄国的61.1万法军中,死于战争伤亡、饥饿和被风雪折磨的有40万人,被俘10万人。
与此同时,欧洲所有反拿破仑的力量又重新集合起来。俄军尾随法军挺进到中欧,普鲁士和奥地利也转而与沙俄联合作战,意大利也爆发了反法暴动。英国军队在威灵顿的率领下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法国本土。1812年12月,拿破仑秘密离开在俄罗斯风雪中艰难撤退的军队,依靠雪橇和马车穿越欧洲到达了巴黎,组建了一支新军。但是新军缺乏训练,随他征战多年的许多优秀军官又在西班牙和俄罗斯的战争中大批伤亡。1813年10月,法军在“莱比锡会战”中被击溃。第二年4月,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到意大利海岸附近的厄尔巴岛上。 [编辑本段]百日王朝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秘密逃离厄尔巴岛,在法国儒昂港登陆。海关卫兵见登陆的是拿破仑,立即向他脱帽致敬。拿破仑以洪亮的声音向当地士兵发表演说,士兵们热烈欢呼,并加入了他的行列。
3月3日,拿破仑在法国登陆的消息传到巴黎,波旁王朝政府惊恐万状,立即派军队前去阻止。但拿破仑所到之处,士兵们闻风而动,纷纷加入,有的指挥官甚至不等拿破仑到来,就把自己的团队集中起来,高呼“皇帝万岁”,到前线去迎接拿破仑。
1815年3月20日晚9时,拿破仑在随从和骑兵的前呼后拥下进入巴黎,重新登上帝位。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于滑铁卢会战败于英国和普鲁士联军之手。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到英国在南大西洋中的领地圣赫勒岛。1821年,病死于此。
曾和法国订立和约的国家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
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拿破仑的岳父)
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 [编辑本段]拿破仑采取的措施1 对内巩固了资本主义政权,颁布了《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民法典)
2 对外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军队,并趁机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㈧ 法国怎么样
很浪漫
㈨ 1822年,哈布斯堡王室授予罗斯柴尔德四兄弟男爵封号,内森为什么没有 对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一阶段历
如果内森因为利用公债而控制英国,那么他后面也不会被大英帝国授予爵士封号了的...
当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当时被成为欧洲的“第六帝国”(前五个是法兰西、英国、普鲁士、俄国和奥地利),在当时的背景下,奥地利在自拿破仑战争后就已经是挂着名号的大国了,当时国力衰弱,一直吃败仗,要不是梅特涅,奥地利还不一定能在神圣同盟里面谋求得到大国的地位,所以当时还是梅特涅的功劳大...而梅特涅的个人资金来源,基本都是来自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再加上当时的四兄弟都在欧洲大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也是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经济下勉强支撑了起来的...
就近原则,没封他们在英国的内森兄弟也是可以想得通的,毕竟,谁也不希望让不与自己家族有关系的人得到好处....
综合上诉,不知能否理解....
㈩ 李嘉诚46年不拿薪水 ,李嘉诚为何能创造一个财富帝国
李嘉诚为何能15年来一直稳当华人首富,创业至今60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稳居这一宝座。这就是李嘉诚。
李嘉诚,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成为超人之前的那个人“外人都将他看作超人,而他自己,则始终将自己看成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85岁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为了回答李嘉诚的这个问题,公关团队专门召开最高会议进行讨论,形成专题报告向李汇报。有趣的是,最后这个团队甚至开发了一款软件,专门用以评价不同渠道的公关效果。
“如果李先生是个停滞的人,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李嘉诚的一位下属感叹,“外人都将他看成超人,而他自己,则始终将自己看着是变成超人之前的那个人”。
与自己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