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最早的创造力

最早的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1-06-22 06:43:19

『壹』 最早的气质学说是由希腊的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

希波克拉特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向某种积极个性品质或消极个性品质发展的可能性,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施教,帮助其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抑制其消极的品质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从四种气质类型入手,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和尝试,以便更好地结合学生的气质特征,发挥气质之优势。关键词气质气质类型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古已有之的一大教育原则,其含义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闻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熟悉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它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材”就包含着学生气质的不同特点。因此,作为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并结合气质的测量来确定一个学生所具有的气质特征,进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气质的概念日常生活当中所讲的气质即是指人们常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心理学中所讲的气质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讲的气质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心理学中所讲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它是人们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表现为我们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的快慢、思维的速度)、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等)、稳定性(如注重集中时间的长短、耐心等)和指向性(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这些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人的日常活动带有一定的色彩,形成一定的风貌。诸如有的人活泼好动,有的人安静沉稳等。气质类型的划分方法众多,但以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分类和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分类最有影响和生命力。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内含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决定于这四种体液的多寡搭配。后经不断演化,气质形成按体液特性可以划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体液学说。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种基本特性。根据这三种特性的差异组合,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而这四种类型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分类恰好相对应,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人的气质的生理基础。这两种类型相吻合,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见下表)。我国学者曾利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我国城乡儿童的气质分布情况,发现我国儿童的气质除了上述四种型典型的气质类外,还有相当部分的混合气质类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气质都能归入上述某一典型的气质类型当中。除一半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之外,有一半人都偏向于混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种质类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它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据《中国青少年气质分布与发展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人数占一半稍多一点,而主要的混合型气质中以胆汁-多血质为最多,占12%-21%,多血-抑郁质为最少,占3%。二、不同气质类型特征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它是人们典型的、稳定的行为色彩。这些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动的目的、动机、内容等的影响。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人的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轻易使人形成积极的性格特征,也具有轻易使人形成消极的性格特征的一面。(二)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进行气质特征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成了时代发展的自然要求,个体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气质优势,克服自己气质特征中消极的一面。(三)气质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1、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产生的教育效果不同。这就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2、气质有可塑性,教师可引导学生熟悉自己气质中积极的一面,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影响。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3、在组织协同工作时,教师要注重尽可能选择不同气质的人互相搭配。苏联心理学家鲁萨洛夫(1982)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协同活动中,气质类型不同的两个人相配合比气质类型相同的两个人相配合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三、气质类型及教育措施事实证实,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与策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不同的。(一)胆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为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开朗热情,外向,但急躁易怒,往往缺乏自制力,有顽强的拼劲和果敢性,但缺乏耐心。概括起来,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坚强、易感情用事为主要特征,整个心理活动布满着迅速而突变的色彩。《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脾气急躁、气力过人、为人耿直、忠义烈性、思想简单、行为冒失,就属于这种气质类型,有人把这类人喻为 “夏天里的一把火,一点就着”,“一场雷阵雨,来去匆匆”。对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教育时,要注重加强在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心理修养。进行教育时,教师要先讲明道理,然后耐心说服,态度要平静、安详、严格,使其多干细致的事,并用时间来约束,以便磨练和培养耐心细致的习惯。要多进行检查和鼓励。及时提醒这部分学生注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脾气,防止任性、粗暴。注重培养其沉着、坚持到底的精神和有自制力的品质。(二)多血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行动灵敏、思维灵活;注重力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做事粗枝大叶,表情丰富、外向,易动感情且体验不深,往往不求甚解,华而不实,粗枝大叶为特征。《水浒传》里的“浪子燕青”聪明过人,灵活善变,使枪弄刀、弹琴吹萧、交结朋友等无所不会,属于多血质的典型代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加强在刻苦钻研、有始有终、严格要求,耐心细致等方面的心理修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其刻苦精神,使他们养成踏实、认真细心、有始有终的习惯,克服轻率、浮躁、华而不实的行为。做事时,先由简单的事做起,逐渐变为复杂,要求他们做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耐心细致地做完。要严格要求,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等。(三)粘液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为安静、沉着、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不易转移注重。心平气和,不易冲动,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不易习惯新工作,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但易因循守旧,不易改变旧习惯去适应新环境。坚韧、执拗、淡漠。概括起来,以稳重但灵活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为主要特征。《水浒传》里的“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被逼上梁山,真是这种类型人的典型代表。这种气质就象冬天一样,无艳丽色彩装点而“冰冷耐寒”缺乏生气,给人以 “冷”的感觉,很象外凉内热的“热水瓶”。这种人轻易形成勤勉、实事求是的精神,但也可能发展为萎靡、迟钝、消极、怠惰等不良品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鼓励并诱导他们接受新事物,主动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引导他们与外界交往,带领他们主动关心和帮助别人。注重培养其敏锐的反应、办事果断的作风及集体合作的能力。(四)抑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敏锐稳重,聪明而富于想象,自制力强,情感体验深刻、持久、少流露,行动迟缓,胆小、孤僻,不善交往,生活比较单调,多愁善感,内向,谨慎小心,遇困难或挫折易畏缩。有较强的敏感性,具有内倾性,轻易体察到一般人不易觉察的事件,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为特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真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这种气质给人以“秋风落叶” 般的无奈、忧愁的感觉。这种人轻易形成自制力强,体验深刻、善解人意等积极的心理品质,但也轻易形成伤感、沮丧、忧郁、悲观绝望等不良的心理特征。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需要非凡注重,具有这种气质的学生,平时敏感而多心,注重不要轻易在公开场合批评他(她)们,且批评不可过于严厉,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以便增强适应能力,克服孤僻、敏感。多做户外活动和快乐的活动(游戏)。对待他们应采取耐心启发的方法,对他们的要求要逐渐提高,不可操之过急,使他们熟悉自己行为中对成长发展不利的一面。要多加关心和鼓励,培养其自信心。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发展成不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也有发展成优良个性品质的可能性,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分析和熟悉自己气质特征中的优势和不足,善于驾驭自己的气质,充分发挥气质的优势,克服消极的一面。教师只有将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区别对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使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乐于学习、且学的轻松效率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参考文献1.杨佐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优化生活,卓越发展2. 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3.王静.结合学生气质特征,发挥气质之优势.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4.王振宇.心理学教程.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韩永昌,杨治良.心理学.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杨玲.兰州大学出版社.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贰』 互联网+最早是谁的创意谁最先提出

最早是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15年TX CEO 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表达了对经济社会创新的建议和看法,之后就陆续得到关注,16年6月16日又在北 京召开了峰会,更进一步推动的互联网的发展

『叁』 有哪些说明中国伟大创造力的例子

1、舵

舵,从舟,它声。本义:船尾用以控制行向的装置。单提“舵”字,默认一般指船舵,如把舵(掌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也出现了“车舵(汽车驾驶时控制方向的装置)”和“机舵(应用偏航运动原理制作的飞机末尾部分的附着有纹摺的,或可活动的辅助机翼,在飞行时用来控制其水平动向)”。

“船舵”,附设于船体外,利用船舶航行时作用于舵叶上的流体动力而控制船舶航向的装置。通常由舵叶和舵杆组成。船舵是用来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的,一般位于船尾,又称船尾舵,它是中国造船技术方面的一项重大发明

2、厕纸

在中国没有先进的造纸术的时候,古代人用厕筹来解决这一问题。称“厕简”。古代上厕,不用纸而用厕筹。筹为木或竹削成的小片。用毕后以水涤尽,以备下次再用。贵族之家,以锦襄盛筹,以备取用。纸张发明后,因价格较昂,仍用竹木筹。

或曰此俗传自古代印度,故中国寺院中皆沿袭之。《北史。齐纪中》:“[文宣帝]沉酗既久,转亏本性。虽以杨愔为宰辅,使进厕筹。”宋马令《南唐书。浮屠传》:“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

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明陶宗仪《辍耕录。厕筹》:“今寺观削木为筹,置溷圊中,名曰厕筹。”

3、马胸带换具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马胸带换具。在此之前,西方在公元8世纪换马的唯一手段是“项前肚带换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法,因为皮带勒在喉部,意味着马一旦使出最大力气就会立即窒息死亡。

我国发明的马胸带换具克服了这一缺点。我国的这项发明后来通过中亚传到了欧洲。欧洲考古学家在公元7至10世纪的古墓中发现了胸带换具遗物。

4、火药

顾名思义,可由火花、火焰等引起剧烈燃烧的药剂。据《范子叶然》的记载,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于民间民生应用,范子计然说“硝石出陇道”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5、降落伞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降落伞。许多人都知道达芬奇留下了降落伞的草图,这标志着欧洲人最初产生制造降落伞提法的时间。但是远在达芬奇1500年前,中国人已经发明了降落伞,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极其成功地运用了它。

何以为证?我们可以从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找到最早的文学记载,此书完成于公元前90年。他是把降落伞看作是很久以前的古物这一事实,证明了降落伞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

中国人在中世纪使用降落伞的例子,叙述了1192年在广州亲眼目睹的一些事情。那时候云集了不少阿拉伯人,他们曾亲自看到过中国人使用降落伞。法国人西蒙在《历史性的关系》一书中也说过,他曾亲眼看到过中国人使用降落伞表演杂技。

中国确实是发明降落伞的国家,用伞当作降落伞是其古老的传统!西方人利诺曼德于1783年,多次从树顶或房顶上跳下去,结果很成功,他把这叫降落伞;这比中国人发明降落伞晚了一千九百多年。

『肆』 谁最早提出"创造力是无意识"的观点

199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内自动识别中心容(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

『伍』 最早明确提出“创意产业”是哪个国家

英国。
南半球的发源地是昆士兰科技大学

『陆』 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是什么说明文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才开始突破自身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势。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揭示,我们的祖先在此之前便迸发出智慧之火。早在几十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在生物学与社会学两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崭露头角了。
从《蒙娜丽莎》、莫扎特的名曲到NASA发射台上的宇宙飞船,这仅仅展现了人类漫长创造史的一小部分特征——人类拥有创造新事物,及持续提升设计与技巧的能力。“现代人类是非凡的发明者,我们的技艺越来越高超。”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考古学家汉希尔伍德(Christopher Henshilwood)说。
我们是如何获得这看似无限的创造能力的?这是科学研究的热点。我们并不是一直都拥有这么敏锐的创造力。虽然约在600万年前,人类便出现于非洲,但在起初的约340万年里,早期人族成员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可见的新发明。在之后的某一时刻,迁徙的人们开始使用石锤击打水中的鹅卵石,来制作切削工具。毋庸置疑,这是一项别出心裁的发明,但紧接着是一段冗长的瓶颈期——这期间鲜有发明,我们的远祖160万年的时间里,都在使用同样的石斧,改进极为有限。“这些工具确实算是老古董了。”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考古学家麦克布里雅蒂(Sally McBrearty)说。
那么,人类大脑究竟是在何时,开始在技术和艺术上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想法的?直到不久前,大多数研究人员还认为,4万年前,人类刚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时,智人在欧洲引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发明热潮——时尚的贝壳项链、石洞壁上画有欧洲野牛及其他冰河时代动物的精美壁画,以及一系列新的石质和骨质工具。这些发现推动了一个流行理论,即当时的随机基因突变使人类的认知力产生了突发性飞跃,点燃了创新的“大变革”。
然而,一些新出现的证据,对“突变理论”提出了质疑。过去十年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系列来自远古的、艺术与先进技术(当然,这里的先进是相对的)存在的证据,这说明人类产生创新性想法的时间,要比我们之前估计的早得多:甚至在智人还未出现,也就是20万年以前人类大脑就已经拥有这种能力了。不过,虽然我们的创新能力出现得很早,但人们仍在酝酿了千年之后,才在非洲及欧洲将其转变为取火能力。这些证据揭示,我们的创新能力并不是在人类进化史晚期突然爆发的,而是经过数十万年“细水长流”般的累积,在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及社会学因素作用下才得以出现的。
人类到底从何时开始突破常规思维,又是什么因素最终点燃了人类的智慧之火?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像阅读侦探小说一般,抓住几个关键线索,然后从其中那个表明人类创造力起源时间的线索出发,开始这趟探索之旅。
更早期的发明
长期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使用符号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人类有使用语言的能力——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因此,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精美壁画暗示,当时的人能如我们一般思考。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并发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线索。
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Lyn Wadley),一直致力于研究古人类的认知能力。20世纪90年代,她开始发掘西布度洞穴(Sibu Cave),该遗址位于南非德班北部约40公里处。两年前,她和团队在那里发现了一层奇怪的白色纤维质植物膜。对沃德利来说,这块苍白易碎的物质就像一张用灯芯草和其他植物(这几种植物常常被后人铺于地上就座或就寝)制成的古代的寝具。但这层膜也可能是风吹落叶形成的。唯一能鉴别它们的方法,就是将这个东西完好无损地放入保护性石膏护套中,并带回实验室检验。“我们花了三周制作石膏,”沃德利说,“那段时间我脾气很不好。我不停地想,‘我是不是在这里浪费了三周时间?’”
但这一次,沃德利“赌赢”了。2011年12月,她和同事在《科学》杂志撰文称,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用于制作寝具——比之前报道的例子早了将近5万年。然而,最令沃德利惊讶的是,穴居人对当地植物非常了解。分析报告显示,树叶选自厚壳桂属科植物,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这对于人们就寝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居于河畔之人。”沃德利评价道。
然而,西布度居民的创造力并不仅限于此。他们很可能已经会利用陷阱来捕捉小羚羊,因为在发掘地有少量这种羊的骸骨。从洞穴中发现的一些石锥的尺寸、形状以及磨耗图纹来看,他们也会制作弓箭,以狩猎更危险的猎物。而且,西布度猎人还会调制多种非常有价值的化合物。沃德利团队试图复制出这种胶粘剂。他们把实验结果公布在了《科学》杂志的撰文中,并总结称,西布度居民很有可能在7万年前就已是“成熟的化学家、炼金术士及烟火技工”。
近期,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也发现了一些早期发明的踪迹。举例而言,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Blombos Cave)的原始人能在大块的赭石上雕刻花纹;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老式骨锥;用光彩照人的珍珠贝壳链装扮自己;他们还创建了一个艺术工作室,用来研磨红赭石并将其存放于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容器内,该容器由鲍鱼壳制成。在西面的平纳克尔角遗址(Pinnacle Point),人们早在16.4万年前就能改变石头的结构。他们将当地的一种低等石(硅结砾岩)烧制后,转化为一种光亮易碎的物质。“这些行为是我们在10年前无法想象的。”汉希尔伍德评价道。
即使是我们遥远的祖先,也会萌发新的想法。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古人类学家赛摩(Sileshi Semaw)带领的团队,在埃塞俄比亚的卡达戈纳河畔附近的两个遗址内,发现了已知最早的石器——260万年前,由南方古猿惊奇种或同时期人科物种打制的石斧,可用于剥离动物尸体的肉。这些工具对我们来说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认知科学家嘉宝(Liane Gabora)和纽约大学心理学家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在《剑桥创造力手册》一书中这样写道。

『柒』 为什么文化创意产业最早在欧美国家兴起

文化创意园区多表现为由市场自发驱动、企业自主集聚、自发形成、自下而上的形成特点。国内文创园区的形成主要是自上而下由政府推动发展,虽然有六种形成模式,但基本以政策导向型为主

『捌』 为何美国人有创造力比如最早的安卓手机

美国是移民国家。

只要是聪明的人都可以到美国移民。
所以说,最聪明的人目前都会选择的移民地都是美国。

『玖』 历史上有创意的人

美国(记不清哪国了)有一家牙膏公司,挺有名的效益也很好,连续10年每年营销上什版10%,突然连续两年业绩停滞权不前,老板着急,10万奖赏求创意。有一员工递了张纸条给老板,就一句话:把牙膏口直径扩大一毫米。那年这家公司业绩上什32%

法国,一家未来广告公司,在创业之初,在巴黎繁华街道处贴了一张很大的美女广告。
穿泳衣的美女,让人看了喷鼻血的那种。很多人驻足观看,她的旁边有一行小字:9月2号,我将脱去上面的。
于是很多人都期待9月2号的到来。
9月2号,许多人记得这事都到广告牌这来,果然美女脱去了上面的,露出饱满的胸部。她的旁边写着一行小字:9月4号,我将脱去下面的。
这下更加引人注目了。9月4号,许多人专门来这看广告,果然美女脱去了下面的,广告牌上是一全裸的美女后背,同样健美,吸引人。旁边写着一行小字:未来广告公司,说得到做得到。
由此,这家公司名声大噪。

楼主,这两个够有创意吧!

『拾』 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是哪个国家

1、“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1997年英国大选后工党政府上台,新上任的首相布莱尔听从了霍金斯的建议,开始扶持创意产业,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并亲自担任主席,意在大力推进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英国政府在1998年提出的定义: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于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具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人们如何从思想中创造金钱》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

阅读全文

与最早的创造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