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近代火药发明

近代火药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22 02:06:57

① 四大发明 火药的发明人

是古代的道家人炼丹时发明的抄,就是孙思邈这个医生发明的了,他老人家有一天不晓袭得抓专了些什么硫、硝、炭的东西属就爆炸了,所以我们今天才有了火药

火药是中百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度中发明的.人类最早使用的火药是黑火药,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一千多年前发明问的.它的发明,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答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② 火药是谁发明的

唐高宗,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磺及马兜铃(含炭素)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 ——药发傀儡。中国发明了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不久后就将其运用与军事,并发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大炮和火枪在宋代中国火药的军事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得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

(2)近代火药发明扩展阅读

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很早以前,我们的先人对这个三种物质就有了一定认识。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烧制陶器时就认识了木炭,把它当做燃料。

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木炭灰分比木柴少,强度高,是比木柴更好的燃料。硫磺天然存在,很早人们就开采它。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接触到硫磺,如温泉会释放出硫磺的气味,冶炼金属时,逸出的二氧化硫刺鼻难闻,这些都会给人留下印象。

古人掌握最早的硝,可能是墙角和屋根下的土硝,硝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它的颜色和其他一些盐类区别不大,在使用中容易搞错,在实践中人们掌握了一些识别硝石的方法

③ 火药是怎么发明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宋朝诗人王安石《元日》诗中的前两句,说的是大年初一的欢乐景象和喜悦气氛。看来,在节日燃放爆竹自古就有,而不光是现在才有的风俗。那么,纸里包上点黑色的火药,外面再接个“捻”,为什么会叫爆竹呢?原来,远古时候并没有现在这样的爆竹,那时的人们为了驱赶不吉利的鬼神,总是燃起火堆,再把竹子丢进火堆里,听竹子燃烧发出的哔哔啪啪的响声,以为这样就可以驱赶鬼神。而用纸包着些黑火药做爆竹,当然是后来才有的事。

那么,人类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才使用火药呢?现在已经很难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世界上公认火药是中国最先发明和使用的,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容易着火,而且是在瞬间燃烧完,形成爆炸现象,所以它才有巨大的威力。但它并不是用来治病用的,为什么会叫“药”呢?说起来话就长了。

全世界的古代社会上层统治者都曾热衷于寻找长生不老的丹药,所以炼丹术兴盛了一阵子。中国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就相当热衷于寻求长生不老的丹药。到了西汉时期,人们把冶金技术运用到炼制矿物药方面,梦想炼出仙丹,当时的炼丹家比比皆是。现在杭州西湖的葛岭,相传就是东晋时炼丹家葛洪炼丹的地方。显然,无论人们怎么炼,也绝不会炼出所谓的长生不老仙丹来。但是在长期的冶炼过程中却积累了不少化学知识。比如炼丹所用的原料,就有水银(汞)、硫磺、硝石(硝酸钾)、磁石、朱砂等等,这就使人们对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像硫磺和硝酸钾放到一起加热,就会剧烈燃烧,这样的经验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知道。

而硫磺和硝石都被用来制造火药,由于它们最初是被当做“药”用的,所以才会有火药的名字。唐朝初年,有一位药物学家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提到“内伏硫磺法”。就是用硫磺二两,硝石二两,研成粉末后放入砂罐里。然后,在地上挖个坑,把罐子放入坑内,顶部和地面平齐,四周用土填实,再用皂角三个,用火点着放进罐内,使硫磺和硝石混合物烧起火焰。趁火刚熄灭,再用生熟木炭三斤来炒。等木炭烧完三分之一,趁热取出的混合物就叫“伏火”。

这真有点像黑火药了,不过要得到真正的火药,还必须按恰当的比例配制才行。很可能在唐代以前,黑火药就已经出现于世了。

黑火药的出现很快就被用到军事上。唐朝末年战争频繁。有位将军在攻城时就使用了“飞机发火”,把城门给烧了,他自己带领士兵冒火登城,浑身也被烧伤。“飞机发火”,实际上是一种火炮。把火药包装在炮上,点着火后向敌人抛过去。在没有火药以前,所有的炮都是用来向敌人抛石头的,所以古炮字写成“砲”,而火药应用于军事以后,砲才写为“炮”。炮最初是为了抛掷发火武器而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箭。北宋初年,由于生产不断发展,出现了用火药制成的火箭。据说有位叫冯继升的人向皇帝献上制火箭的方法,因此受到奖赏。这种火箭是把火药绑在箭头上,把引线点着后射向敌人,引起火而烧伤敌人或烧毁粮草等。北宋时,火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有了国家的兵工厂,叫“广备攻城作”,里面设有“火药窑子作”,就是制造火药的作坊。宋神宗时,西夏国军队进攻兰州,北宋军队抵抗时,一次就领用火箭25万支,比三国诸葛亮“草船借箭”还多5万支,而且还是火箭。由此可见,当时火药生产和运用已经十分广泛了。

火药开始时是为了燃烧发火,后来就利用了它强烈的爆炸能力。北宋时,中国已经开始制造爆炸性的火药武器了,这标志着人类的武器开始从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北宋时有一部书叫《武经总要》,详略记载了许多新发明的火器。其中有一种叫“霹雳火球”的武器,用火点着后能够发出如雷鸣一样的声音。后来,每逢元宵节之夜,城市乡村热闹非凡,除了各种各样的花灯外,又出现了焰火。宋朝诗人辛弃疾记录这种焰火腾空的热烈场面时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火药到这时已出现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应用了。到北宋政权垮台时(公元12世纪初),宋朝守将李纲抵抗金兵入侵,下令发放霹雳炮,这是较早的在战争中使用爆炸性武器的战例。

中国古代的火箭南宋时,金国的60万大军一直打到长江下游,企图一举灭亡南宋。宋朝大臣虞允文赶到采石(现在马鞍山市附近),率领军队迅速做好迎战准备。金兵驾驶船只抢渡长江,主帅完颜亮亲自在江边用小旗指挥。虞允文命宋军战船迎战,同时发放一种霹雳炮。这种炮点着后,一下子升入空中,然后落入水中再跳出来,在敌军面前燃烧和爆炸,声音如雷;炮中还散出大量石灰,眯住敌军的眼睛。宋军趁势猛攻,金兵纷纷落水,最后宋军大获全胜。

据宋朝大诗人杨万里记载,宋军当时所用的霹雳炮,是用纸包裹石灰和硫磺等做成的。它可能像现在的“二踢脚”,一节装火药,一节装石灰,所以才有那样的威力。

公元1207年,金兵攻打襄阳。襄阳守将赵淳下令放霹雳炮,金兵连忙撤退。一天夜里,赵淳派一千兵士带火箭、霹雳炮等火器,乘船开到金营附近,向金营发射火箭、霹雳炮,金兵一下子死伤了几千人。

为了同金兵作战,宋朝的兵器制造专家不断想法改进武器。南宋有一位叫陈规的人,发明一种管形火器——火枪。这是世界上第一把“枪”。这种火枪是用长竹竿做的,竹管里装满火药。打仗时,由两个人拿着,点了火发射出去,烧杀敌人。南宋末年,火枪又经不断改进,有人发明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毛竹做成的,竹筒里放火药,还放一种叫“子窠”的东西。用火把火药点着后,起初发火焰,接着子窠就射出去,并发出爆炸声。这种子窠可能就是最早的子弹。

到了13世纪,宋朝和金国都开始用金属制造的火器来打仗了。那时制造的爆炸性武器有点像现在的地雷,但是用抛出去的方法让它炸伤敌人。元朝时,原来用粗竹筒做的突火枪,发展成为用金属做的大型火铳。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现在还存有一尊元朝1332年造的大钢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炮。这种金属制成的管形火器,射程远,威力大,比以前的火器有了质的飞跃。中国最初发明的火箭,是靠人用弓发射出去的。后来,人们又发明直接利用火药自身燃烧的力量来推进的火箭。这种火箭点燃后,火药燃烧生成的大量气体从尾部小孔喷射出去,利用喷射气流的反冲作用力将火箭飞快地推向前进。不要小看这只最早的自行火箭,它同今天发向宇宙太空的火箭利用的是一个完全相同的原理!

火药的制造方法从中国先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各国。中古时期,阿拉伯的科学远比欧洲要先进,有些欧洲人努力翻译阿拉伯书籍,从这些书籍里欧洲人学习了火药的知识。

公元14世纪,西班牙、意大利以及地中海国家和欧洲发生过几次战争。战争中曾经使用类似霹雳炮一类的火器,发挥了很大威力。欧洲学会了火药制造方法以后,积极发展火器制造。在近代科学兴起后,欧洲的兵器制造很快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才有了机关枪、迫击炮甚至火箭、导弹之类的武器。

知识点

孙思邈

孙思邈,出生于西魏时代,生于581年,而卒于682年,是个百岁老人。孙思邈的年龄现今有六种说法:最小的101岁,第二种说法是120岁,第三种说法是131岁,第四种说法是141岁,第五种说法是165岁,甚至还有168岁的说法。不过反正年龄不小。但第四种说法较多,他自己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他在一百多岁时写的,也就说明他应该不止101岁。他是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 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④ 中国的火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

有研究指出火药始见于秦朝(公元前221~206年),但是因为文献不足以及当时只是因为炼丹时偶尔做出的副产品/失败作,并没有制式纪录制作方法。

⑤ 什么时候发明了火药(最早)

火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后在隋朝被真正发明,在唐朝被用于军事。

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 ——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

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磺及马兜铃(含炭素)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5)近代火药发明扩展阅读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

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最初主要用于医药,这从其命名的"药"字即可见一斑,后来火药传至欧洲才用于军事。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色火药在晚唐(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於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一个由30多位文物界、勘探界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日前结束在四川绵阳江油市老君山的考察。专家们宣布,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硝的开采提炼基地,而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开中国火药发明的千古之谜。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公元80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其中的“伏火矾法”是世界上关于火药的最早文字记载,中国学术界由此认为火药的发明不迟于

11月底,由四川省川西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华城九洲文化研究所、四川省绵阳市文物局等单位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对老君山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发现老君山地区有朝阳洞、天雨洞、高官洞等十几个人工开凿的山洞,其洞深在数百米至近十公里不等。

考察队在朝阳洞等山洞中,发现了排列有序的用来生产的硝池,以及堆积如山的下脚料、废弃物和生活用的灶台等。其中烟子洞宽约60米,高达50米,在长约1公里的山洞内,人为形成了4处数百平方米的工作面,每个工作 面均有几个硝池和大大小小的灶台,洞内还散落着大量破碎的明朝以前的瓷器。

专家们通过对老君山周边环境及文化的考察,发现重华镇物产有限,交通不便,却汇集了江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陕西、浙江等省的会馆,有的会馆至今保存完好。专家们一致认为,极有可能是经营硝的各省客商云集在这里,并建起了各省的会馆。在这些会馆的旁边,至今还有一条名为“火炮街”的古街,当地居民说这条街古代是经营火药原料和爆竹的。

专家们还认为,四川是中国本土教道教的发祥地,两汉前后道教炼丹盛行,火药又是道教的发明,而老君山的深山密林中至今有宋代修建的4座道教教观,这其中一定有必然的联系。而作为火药基本原料的硝、木炭、硫磺,在当地也都一应俱全,具备了火药生产的基本条件。

徐向东称,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在看了探险队的文字考察报告和照片后,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能找到火药发明的物证的话,太令人振奋了”。国家文物局文研所所长荣大为同样认为“这是重大发现,意义深远,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果经过进一步考察论证,老君山就是中国火药的发明地,

并且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开采地,那将是中国和全世界考古界的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

在经过一段探索后,火 药开始被实际应用。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 ——「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

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火药被引入医学,成为药物,用于治疗疮癣,以及杀虫、 辟湿气瘟疫。

大约在10世纪初的唐代末年,火药开始在战 争中使用。火药被引入军事,成为具有具大威力的新型武器,并引起了战略 、战术、军事科技的重大变革。初期的火药武器,爆炸性能不佳,主要是用来纵火。随着工艺的改 进,火药的爆炸性能加强,新型的火器亦不断出现。抗战中,中共军队还使用过黑火药武器打仗

宋时,火药在军事上更得到了广泛使用,北宋为了抵抗辽 西夏和金的野蛮进攻,很重视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试验和生产,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和1002年(咸平五年),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和冀州团练使石普,曾先后分别在皇宫里作了火箭,火球等新式火药武器,受到真宗的嘉奖。

从此,火药成为宋军必备装备,后来北宋政府在首都汴梁建立了火药作坊,是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也就是“广备攻城作”)其“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 ,弓火药箭一万支 ,蒺藜炮(内装有带刺铁片的火药包)三千支 皮火炮二万支”。

1044年,曾公亮著有《武经总要》, 里面记录了 三种火药配方及多种火药武器 并配有插图 这是世上最早的热兵器制作工艺流程记载至南宋时 ,火药武器技术愈发先进, 陈规守德安(湖北安陆)曾经使用火枪冲锋。

至南宋中晚期又出现了突火枪 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发明了有深远影响的管形火器 竹筒改为铁管或铜管 则子窠用铁块等物质制成(类似子弹) 然后火药利用爆破的张力把推子窠出去 ,这是后来步枪和子弹的雏形. 当然有枪必然有炮, 爆破原理是一样的 ,宋灭南唐 ,夺金陵时就使用了火炮 ,也使用中国象棋中有了炮这一棋子(参见) 这使得宋成为史上最早使用"热兵器"的国家。

⑥ 火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火药据传由晋朝葛洪发明,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虽然在中世纪漫长岁月里发出灿烂的科技之光,却未能产生近代科学和近代社会,而是从16世纪明中叶起在火药、火器等方面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明显落后于欧洲,于是又从欧洲引进佛朗机、鸟铳及红夷大炮等火器。

入清以后,火器技术起起伏伏,与欧洲再次拉大差距,以致清末遭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饱受列强欺凌。在蹉跎了三个世纪后,中华民族又重新觉醒与崛起,经艰苦努力,已建设成为世界上经济与军事方面的一流强国。

(6)近代火药发明扩展阅读

13世纪由于蒙古大军在东西方国家的远征,使中国火药、火器技术传到亚、欧一些国家。欧洲14世纪早期火铳、火炮和火箭都是按中国同类火器的样式仿制的,硝石也是按中国古法采集、提纯,并与硫黄、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碾碎,制成固体火药。

由于欧洲人早年对从中国引进火药、火器技术的过程对中、欧火药史比较研究做得不够,致使17世纪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等学者将其称为“来历不明的发明”。

通过19—20世纪以来东西方专家的潜心研究,才真正找到阿拉伯世界和基督教文明区火药知识的最初来源地是东亚的中国,这在今天已成定论。

⑦ 火药谁发明的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炼丹家制药时,逐渐发现硫黄(S)、 焰硝(KN□)和木炭(C)的混合物有燃烧和爆炸能力。唐末天□年间(904~906),在战争中开始出现火药箭,还出现“发机飞火”的记载,即用抛石机投掷火药包,作燃烧性兵器。宋朝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设广备攻城作,其中有生产火药的部门。《武经总要》一书记载了火药的三种配方,生产火药已达相当规模。尽管生产技术严格保密,仍传入辽朝,故从日本大量进口硫黄的同时,又严禁硫黄和焰硝向辽出口。宋神宗赵顼时,边防军中已大量配备火药弓箭、火药火炮箭等兵器。辽道宗时,也已在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日阅火炮”。南宋时,水军也配备了霹雳炮、火炮、火箭等兵器,在建康府(今江苏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都设有火药兵器制造业。早期火药兵器威力有限,不可能取代冷兵器。但自南宋中期以后,火药兵器在兵器中的比重显著增大(见彩图火箭(模型)将火药筒缚在箭支的前部,利用火药燃烧时产生的后推力带动箭支前进,宋代军队配备的火药武器之一)。金朝火药制造技术来源于辽,金军攻宋之初,已使用火炮。此后,在宋、金、元之间的战争中,火药的使用愈益频繁。金末抗击蒙古军时,曾使用震天雷、飞火枪等火器。宋代出现了类似近代炮弹的铁火炮,却仍用抛石机投射;又发明了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发射“子窠”,类似于后世枪炮,却尚未使用金属发射管。这是辽、宋、 金代火药兵器进步的极限,却已决定了后世火药兵器的发展方向。总之,辽、宋、金代可算是人类使用火药的奠基时期。到元、明又发现了铜铁铸造的管状火器——铳和炮。 火枪 南宋时候,火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了,火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为了防御金兵的侵扰,南宋的军事家们就不断想法改进武器。南宋初,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有一个叫陈规的军事学家,发明了一种管形火 器——火枪,这在火器史上是一大进步。 这种火枪是用长竹杆做的,竹管里装满火药。打仗的时候,由两个人拿着,点着了火,发射出去,用它烧敌人。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管形火器。把火药装在竹管里做成火枪,在火药的应用上是个了不起的进步。用抛石机发射火药,不容易准确地打中目标;有了管形火器,人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发射和适当地操 纵火药的起爆了。 火枪发明以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到了南宋未年,又有人发明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毛竹筒做成的,竹筒里放有火药,还放一种叫“子窠”的东西。用火把火药点着以后,起初发出火焰,接着“子窠”就射出去,并且发出象炮一样的声音。 这种“子窠”,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很可能就是一种最早的子弹,可惜古书上没有说明。 火枪的作用只在烧人,突火枪却能发出子窠打人,比火枪又前进了一步。 火枪和突火枪,都是用竹管做的原始的管形火器,威力不大,但它们是近代枪炮的老祖宗。近代的枪炮,就是从它们慢慢发展来的。 震天雷炮和神火飞鸦 最早的飞弹。 明朝时候,由于火药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原始的两级火箭。 根据茅元仪《武备志》一书的记载,当时有一种名叫“火龙出水”的火箭。用一根五尺长的大竹筒,做成一条龙,龙身上前后各扎两枝大火箭,火龙出水,这就是原始的两级火箭。这是第一级火箭,用来推动龙身飞行。在龙腹里,也装几支火箭,这是第二级火箭。使用的时候,先发射第一级火箭,飞到两三里远,引火线又烧着了装在龙腹里的第二级火箭,它们就从龙口中直飞出去,焚烧敌人。 明朝时候,技术水平最高的火箭,发射出去还能再飞回来。这种火箭叫“飞空砂筒”。根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箭是把装上炸药和细砂的小筒子,连在竹杆的一端;同时,再用两个“起火”一类的东西,一正一反地绑在竹杆上。点燃正向绑着的“起火”,整个筒子就会飞走,运行到敌人的上空时,引火线点着炸药,小筒子就下落爆炸;同时,反向绑着的“起火”也被点着,使竹杆飞回原来的地方。这种“飞空砂筒”,不但是一种两级火箭,而且还能飞出去又飞回来,真是巧妙极了。 十四世纪末,我国还有人幻想利用火箭的力量来飞行。这件事写在外国人赫伯特·瑟姆的书中。他写道,十四世纪末年,有一个中国官吏,曾经在一把椅子后面,装上四十六支大火箭,人坐在椅子上,两手拿着两个大风筝。然后叫人用火把这些火箭点着,他想借着火箭推进的力量,再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使自己飞向前方,结果没有成功。这位官吏的幻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是十分可贵,它和现在喷气式飞机的原理,是非常相近的。

⑧ 火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火药是9世纪初或更早时间,由中国练丹师们发明的。10世纪,中国古代首先将火药用于军事。后来火药由蒙古人和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直至19世纪,黑色炸药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的爆炸材料。18世纪以后,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有了迅速的发展。为炸药原料的来源和合成及制备提供了条件,许多化学家致力于研制性能更好,威力更大的爆炸材料,使各种新型炸药接涌现。

火药的起源:火药不是历史上个别人物的发明,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在火药发明的过程中,炼丹家的作用特别重要。中国古代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石和硫黄,以及硫黄的砷化物,都是炼丹术中常用的药物。西汉末东汉初的炼丹书《三十六水法》中,有名为“硫黄水”、“雄黄水”、“雌黄水”的丹方,用硝石与硫黄、雄黄和雌黄在竹筒中以水法共炼。

隋末唐初医学家、炼丹家孙思邈(581~682),史称药王。选录入《诸家神品丹法》的《孙真人丹经》,相传是孙思邈所撰,记载有多种“伏火”之法。这类伏火之法,虽然炼丹家的原意,是为了使硫黄改性,避免燃烧爆炸,以达到炼丹的目的;但同时使他们认识到,上述丹方中含有硝石、硫黄和“烧令存性”(即炭化)的皂角子或马兜铃粉,三者混合具有燃烧爆炸的性能,从而发明了原始火药。故在炼丹时,有必要采取安全措施,将药罐放在坑内,与地平,四面并以土填实,甚至用湿纸盖,方砖捺,以土冢之。炼丹家正是通过他们的长期实践,才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等混合物的爆炸性能,因此,至迟在808年以前,含硝、硫、炭三组分的火药已经在中国诞生。

火药的早期军事应用:到10世纪,关于试制和试验火药兵器的记载已经屡见于文献。北宋初官修的《武经总要》,记载有火炮、蒺藜火毬和毒药烟毬的火药配方。这3个配方是世界历史上最早冠以火药名称,并直接应用于3种实战武器的火药。但应指出,这些配方中硝含量低,还含有大量其他组分,通常只能速燃,用以纵火、发烟或散毒,还是一种低级火药,是近代火药的雏形。

火药技术的发展:10~14世纪,由于战争频繁,火药兵器得到发展,火药性能不断提高,火药技术不断改进。在文献中有不少对于当时各种火药兵器威力的描述。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攻宋都汴京,“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二)。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军渡江攻宋,“舟中忽放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逐大败之”(杨万里《诚斋集》卷四十四)。金天兴元年(1232),赤盏合喜守汴京时,“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礶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金史》卷一百十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元兵攻静江(今广西桂林),静江破,守将“娄钤辖犹以二百五十人守月城不下”。元军围之十余日,“娄乃令所部入拥一火炮燃之,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兵多惊死者,火熄入视之,灰烬无遗矣”(《宋史》卷四百五十一)。元至元十七年(1280),“维扬炮库之变为尤酷。……碾硫之际,光焰倏起,即而延燎,火抢奋起,迅如惊蛇。……未几透入炮房,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远至百里外,屋瓦皆震……。事定按视,则守兵百人皆糜碎无余,楹栋悉寸裂,或为炮风扇至十余里外。平地皆成坑谷,至深丈余。四比居民二百余家,悉罹奇祸,此亦非常之变也”(周密撰《癸辛杂识·炮祸》)。

据上述文献描述的各种火器威力,很明显地可以看出,火药性能在10~14世纪中是逐步提高的。12世纪的霹雳炮,已能用火药喷火的反推力,把它推上空中,反映出其火药性能比10、11世纪用以纵火的火药有了提高。13世纪,用于装填铁火炮(震天雷)的火药,能将生铁外壳炸成碎片,打穿铁甲。一枚铁火炮爆炸后,使城土皆崩,城内250人死亡,士兵多有惊死者。而在炮房爆炸中,能形成丈余弹坑,甚至楹栋有被炮风扇出数里者。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当时火药的威力之大。

明朝对火药技术有大量文字记载,至今尚存的明代《火龙神器阵法》是继《武经总要》之后的另一部重要文献,它反映了14~15世纪及其前后火药技术的进展,其中载有多种三组分火药配方。在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中,对火药配方和制造工艺均有详细记述。鸟铳药配方含硝酸钾75.8%,硫10.6%,炭13.6%,与现代标准军用黑火药基本相同。当时已制作粒状火药,所载工艺翔实可行。还记载了检验火药性能的方法:“只将人手心擎药二钱,燃之,而手心不热,即可入铳。但燃过有黑星白点,与手心中烧热者,即不佳。”说明对火药燃速和反应的完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火药理论的探索:明朝对火药配方和性能已作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探索,有关记载最早见于唐顺之的《武编》(1549年辑),后来茅元仪收入《武备志》(1621年刊印),名之曰“火药赋”。这是一篇关于火药的学术文章,对硝、硫、炭三种组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作了定性的说明,特别是明确了硝石在火药中的重要作用,是符合科学原理的。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名著《天工开物》(1637年初刊)中对火药性能作了理论探索,他说:“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精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又说:“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他借用中国古代传统的阴阳对立转化之说,形象地描述硝硫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他和茅元仪一样认为硝性竖而硫性横,但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与现代“发射”和“爆炸”大致相当的“直击”和“爆击”两个概念。将硝硫比例与性能联系起来,对实践经验作了总结。

概观中国对火药的探索、发明和发展,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古代化学家(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朝已经掌握了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已经发明了火药,并在五代末北宋初(10世纪)用以制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在宋、元两代不断创造新火器的实践中,火药性能也不断提高,炸弹用火药和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用的发射药等均已制造出来,并在明朝达到了成熟的程度。到明朝后期,科学家们还继续在理论上作了一些探索。

⑨ 火药发明故事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⑩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火药是谁发明的其中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火.药.是北抄宋的一个炼丹的袭人所发明

火 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 石、硫 黄和木 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 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 黄、硝 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 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 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 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 仗”,开创了火 药应用的先河。唐朝末年,火 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 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 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 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 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 药、毒 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 药装填在竹筒里,火 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 硝,引起筒里的火 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 药 火 箭。以后又发明了火 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 器,是近代枪 炮的老祖宗。

阅读全文

与近代火药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