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国最好的高中学校有哪些
NO.1 Stuyvesant High School,纽约市
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
School),位於美国纽约州纽约市,常被称为“Stuy”,是一所排名很高并且以科学及数学见长的公立高中。学校的学习气氛浓厚,基础设施完备,各类社团活动非常活跃,属于纽约地区的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NO.2 High Technology High School,新泽西州 Lincroft市
这个学校是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以高科技教学内容为主的高中学校。2009年全美百强高中排名第四的学校。
NO.3 Staten Island Technical High School,纽约史丹顿岛
学校是纽约州New York毕业率最高的几所公立高中之一,所提供的科学和工程类课程非常有名,在美国的大学排名中位置也非常靠前。
NO.4 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维吉尼亚州Alexandria市
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简称托马斯高中,始建于1985年,坐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市郊,隶属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该校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闻名全美乃至全世界。各科成绩比全美高中毕业生的平均成绩高出200分左右。托马斯高中的课程是侧重科学、数学和技术的多层级、多类型的兼顾综合与分科的实践性课程。其课程理念是用跨学科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智力、技术和情感潜力。
NO.5 Adlai E. Stevenson High School,伊利诺伊州Lincolnshire市
阿德莱·E·史蒂文森高中自成立以来得到迅速发展,1964年学校因其优异的表现而被美国优等学校协会吸收为会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蒂文森中学现拥有730多名男女学生。
NO.6 Gwinnett Schoo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
Technology,乔治亚州Lawrenceville市
格威内特数学科学技术学校是一所特许学校成立于2007年。学校非常的重视数学,科学和技术,学校提供很多选择但是通常不适用于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可以继续升入当地大学或者就业,比如进去佐治亚州大学,佐治亚州州立大学,佐治亚州理工学院,如果品学兼优就可以申请入读常青藤名校,当然GSMST的入学率是非常高的。作为全美第三的高中,毕业生一般会选择继续升学。
NO.7 Whitney M. Young Magnet High School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
全美理科学校排名182,在校学生人数2185。
㈡ 19世纪末有哪些伟大的哲学家
19——20世纪西方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哲学家一、唯意志主义:1、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2、费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eitzche,1844-1900)二、新康德主义:1、费里德里希.阿尔波特.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1828-1875)2、维尔何姆.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9-1915)3、海尔曼.柯亨(Hermann Cohen,1842-1918)三、新黑格尔主义:1、弗朗西斯.布拉德雷(Francis Herbert Bradley 1846-1924)2、贝尼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3、布兰德.布兰夏尔德(Brand Blanshard 1892-) 四、实用主义:1、查理.桑德尔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2、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3、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4、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863-1931)5、克拉伦斯.埃尔文.刘易斯(Clarence Irving Lewis,1883-1964)6、查理.莫里斯(Charles Morris,1901-) 五、过程哲学: 1、阿尔弗莱德.诺尔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 六、新实在论:1、拉尔夫.巴顿.佩里(Ralph Barton Perry,1976-1957)2、威廉.蒙塔古(Willame Pepperell Montague,1873-1953)3、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1863-1953) 七、现象学:1、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2、马克斯.舍勒(Marx Scheler,1874-1928) 八、精神分析学:1、西格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2、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3、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 九、存在主义:1、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2、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3、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4、阿尔贝特.加缪(Albert.Camus,1913-1960)5、哥不日尔.马塞尔(Gabriel Marcel,1889-1973) 十、新托马斯主义:1、雅克.马里坦(Jacgues Maritain,1882-1973)2、埃齐厄纳.日尔松(Etienne Gilson,1884-1978) 十一、逻辑实证主义:1、莫里茨.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2、鲁道夫.卡尔那普(Rudolf Carnap,1891-1970)3、奥托.纽拉特(Otto Neurath,1882-1945)4、卡尔.古斯塔夫.亨普尔(Carl Gustav Hempel,1905)4、阿尔弗雷德.朱尔斯.埃耶尔(Alfred Jules Ayer,1910-) 十二、结构主义:1、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路易.阿尔杜塞(Louis Althusser,1918-)3、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4、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826-1984) 十三、语言分析哲学:1、乔治.埃德华.摩尔(George Edward Moore,1873-1953)2、哥特罗布.佛雷格(Gottlob Frege 1848-1925)3、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4、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 十四、日常语言哲学:1、吉尔伯特.赖尔(Gilbert Ryle,1900-1976)2、约翰.朗肖.奥斯丁(John Langshaw Austin,1911-1960)3、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逊(Peter Frederick Strawson,1919-)4、约翰.罗杰斯.塞尔(John Rogers Searle 1932-) 十五、普通语义学:1、阿尔弗莱德.柯日布斯基(Alfred Korzybski,1879-1950)2、斯图加特.切斯(Stuart Chase,1888-) 十六、逻辑哲学:1、阿尔弗莱德.塔尔斯基(Alfred Tarski,1902-)2、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3、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26-)4、索尔.克里普克(Saul A Kripke,1940-) 十七、科学哲学:1、卡尔.莱芒德.波普(Karl Raimand Popper,1902-)2、托马斯.萨缪尔.库恩(Thomas Samuel Kuhn ,1922-)3、伊姆雷.拉卡托斯(Ime Lakatos,1922-1974)4、保尔.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 十八、生命哲学:1、乔治.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0)2、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 十九、法兰克福学派:1、迈克斯.霍尔海默(Max Horkheimer,1895-1973)2、泰欧多.阿多尔诺(Theode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3、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4、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5、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 二十、新自由主义:美国哈佛大学两位教授罗尔斯(John Rawls)和诺齐克(Robert Nozick)二十一、后现代主义哲学:1、美国哲学家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2、法国哲学家密西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教育学家:1、瑞士民主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2、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3、德国另一位教育家福禄倍尔(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4、英国社会学家、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5、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洪堡(1767-1835)6、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7、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1790-1866)8、美国教育学家霍瑞斯曼(1796-1859)9、俄国教育家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10、赫胥黎(1825-1895)英国生物学家、教育学家11、日本明治时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福泽谕吉(1835-1901)12、帕克(1839-1902)美国教育学家,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倡导人13、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杜威(1859-1952)14、美国教育家、教育史学家孟禄(1869-1947)15、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1870-1952)16、行为主义教育学家华生(J.B.Watson)17、苏联教育革新家安东·谢妙诺维奇·马卡连柯(АнтонСемёновичМакаренко,1888—1939) 18、凯洛夫(1893-1978)苏联著名教育家 19、改造主义教育思潮5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布拉美尔德(Thedove Brameld,1904-) 20、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ald Maslow,1908-1970)自我实现的教育思想 21、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Carl.R.Rogers,1902-1987)非指导教学思想 22、保尔.朗格朗(Paul Lengrand,1910-),法国当代著名的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奠基者 23、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享誉世界的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24、凯勒(Fred S. Keller)“个别化教育系统”——PSI 心理学家:1、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2、 皮亚杰(J.Piaget,1896-1980) 3、 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1874—1949)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4、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托尔曼(E.C.Tolman,1886-1959) 5、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F.Skiner,1904-)操作主义程序教学理论 6、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1913-)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班杜拉(A.Banra,1925-?)的社会学习理论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㈢ 美国的教育制度
美国文化教育的高水平也决定了美国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在美国人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从19世纪早期开始,这种义务教育的理想便不断得到群众的支持。许多政教界的领导人物指出,美国的繁荣与强大,事实上是得力于教育之普及。1830年到1850年间,伟大的教育家如霍瑞斯·曼HoraceMann、巴纳德HenryBarnard等人就不断地四方奔走,以求得政府对初、高中教育的管理与支持。终于在1852年,麻萨诸塞州通过第一条儿童义务接受教育的法令。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许多州开始成立公立初中与高中。州立大学与农业学院、技术学院方面也都有惊人的成长。20世纪初期,人人应接受高中教育的理想已经在美国获得广泛的支持。高中毕业后申请进入学院就读的人数大幅度地增加,紧接着,大学及学院的选读生人数也大大地增加。
今日,将近有600万的美国人在学校,学院或是大学里就读,其他数百万的美国人则参加成人教育课程。几乎所有的美国小孩最少都接受8年的教育,高中毕业的有75%,从四年制的学院及大学中获得文凭的有25%。广大的教育计划已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只有1%的美国人不能阅读及写字。
中、小学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管理,多数州实行十年义务教育。各州学制不一,大部分为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美国的学校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由政府税收支持,学生免费入学;私立学校多由教会支持,也包括那些合乎相当学院基础的私立学校。在初中阶段,约有10%的人就读于私立或教会学校。在高中阶段,同样约有10%的人就读于私立或教会学校读书。约有20%的大学生是读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
所有的州都要求孩童入学,在大多数的州,孩童们在16岁之前必须接受教育。州把许多教育责任交给地方教育委员会,大多数的委员们是由地方学区投票选出。大多数的美国公立学校是由当地地方投资及管理,然而目前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却在投资地方学校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美国的学校按年龄阶段分为以下四类:
1.初级学校:1-6年级(6-12岁)
2.初级中学:7-8年级(13-14岁)
3.中学:9-12年级(15-18岁)
4.大学(学院):一般为4年制的大学本科,也有两年制的初级学院和技术学院,还有二至四年的“研究院”或“专业学院”,为大学毕业学生从事研究而设立。
美国大学目前实行准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分别代表本科和研究生两大类教育4级不同的学术水平。由于准学士学位只是读完2年初级或社区学院的资格证明,不是攻读学士学位的必经阶段,因此美国的学位制基本上还是3级水平结构。按学位性质,一般分为学术(研究)学位和专业(专科)学位两种。此外美国大学还颁授荣誉学位,此种学位并不反映学术成就,而是对予社会有杰出贡献者的承认。
美国的大学习惯上分为以下三类:
两年制学院,又称初级或技术学院,大部分为公立,多半为地方社区所举办,故一般称为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提供的课程有两类:一类为过渡性文理课程,相当于4年制大学的头两年,学生习毕可转入4年制大学继续深造;另一类为终止性职业技术课程,毕业生直接就业。社区学院颁授的学位是准学士学位。社区学院入学条件简单,不限年龄,亦无须通过入学考试;学习时间灵活,有全日、半日、周末、夜间课程的多种选择,还有寒暑假开设的假期班;修业年限较短,收费低廉,而且针对本地区需要开设课程,便于就业,因此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
四年制学院,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文理学院或文科学院。基本课程包括人文学(语言、文学、哲学、艺术、音乐、文化史等)、社会及行为科学(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和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三大领域。另一类是独立的专科学院,如机械学院、建筑学院、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师范学院等,主要提供专科职业教育。上述两类学院学制一般为4年。文理学院和文科学院向毕业生颁授的最普遍的学位是文学士和理学士,专科学院则授予专业学位。
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规模庞大、组织复杂、师资充实、设施完备,一般设有以文理学院为核心的若干学院,可修学位的课程除通常的文理课程外,还有工程与技术、商科、国际问题、卫生、教育、农业、家政、建筑、传播、新闻、图书馆学、旅馆管理等。大部分综合性大学注重研究工作,不仅拥有设备先进、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也设有以向高校和社会输送教学和研究人才为双重使命的研究生(论坛)
院,因此这些大学又被称为研究性大学。此外,许多综合性大学还设有若干高级专业学院,如法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管理学院等。进入这些专业学院学习,往往需要有4年制大学的本科学历,学制通常为3-4年,时间长费用高。综合性大学颁授学士、硕士和博士3种学位。
美国著名高等学府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杜克大学等。
㈣ 中学生出国利大还是弊大
我支持出国留学
作者:秋雪思子 发表日期:2001-8-3 16:27:26 访问人次:9
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我们来将她建设得更强大,然而,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出国留学,会扩大知识面,学到更多的东西,留学最终是为了我们的祖国啊!
中美学生有八大对比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10 20:27:12 访问人次:6
我不忍心再伤害我的眼睛了,这样的事例简直就是不胜枚举,而且这些事情和我们都很接近,是我们这一代的故事,而不是那距我们有一段时间的故事,这样的许许多多贴进我们高中生的例子难道还不能说明利大于弊吗?再多的例子可能都是多余的了,我只想狂妄的告诉对方一声:“你们觉悟吧!
哈佛女孩谈素质教育:中美学生有八大对比
新民晚报
《哈佛女孩刘亦婷》是本畅销书,已印刷18次。作者是刘亦婷及其父母张欣武和刘卫华。刘亦婷年仅19岁,高中未毕业而同时被美国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利大学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四所大学录取,并免收每年高达三万多美元的费用。最后,刘亦婷全家商量决定进哈佛大学。
刘亦婷在学习期间,根据她的平时观察和了解,对我国中小学生与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进行了对比,并归纳8个方面。(1)身体素质对比,美国学生占较大优势。(2)独立工作能力对比,美国的多数学生胜过我国学生。(3)基础知识对比,我国学生超过美国学生。(4)团队精神对比,我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在美国学生中经常讲“团体精神”。(5)主动性与首创精神对比,美国学生大都比我国学生强。我国学生考虑的是做事要有章可循。而美国学生显得放开。(6)人际交往能力对比,美国学生比我国学生强。(7)动手能力对比,美国学生强。他们在课内外动手实践机会多;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允许参观者动手操作。在课内也是如此。在家里,美国学生的家务也做得多,如在住宅四周剪草。(8)刻苦学习对比,我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差不多。
上述8点,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去年,我在美国探亲时也作了一些调查,给我印象较深的是:(1)我国学生的知识基础扎实,读书刻苦用功,就是现在在美读书的青年学生也是如此。这是普遍的反映并得到好评。(2)美国学生的体质确比我国学生强。主要是体育运动,营养好和体质好。周六和周日,运动场上开展多种球类比赛。父母亲都前往参观。不仅如此,成年人的体育活动也开展得很好。(3)美国的父母亲十分重视培养子女的主动性和独立工作能力。我在一家超市门口,见到有两三岁的孩子跌倒,其父母亲不立刻把孩子扶起,而是让他自己设法爬起来。另外,在有些商店里,也见到青少年学生在店里工作当营业员。在马路两旁,也见到青少年学生手里拿着牌子,要求擦洗汽车。在这方面我国的城市比乡村更差。一位母亲赶到学校帮助其孩子拆洗棉被,这类报道时见报端。(4)我国中小学生的作习负担重,重分数的现象很严重。现在稍有改进。我在美国参观几所大中学校,特别是大学,教室里常有学生在讨论。据学校工作人员说,这种集体讨论的次数较多,特别是考试来临之前。我认为这种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又培养集体协作的能力。
现在,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刘亦婷以智慧的眼力提出8点,使我们放眼世界,可以为鉴 。
那么
作者:梦谣 发表日期:2001-8-4 12:25:11 访问人次:10
为什么国家以前会出钱供一些优秀的学生出国留学??!不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从国外吸收来一些先进的经验和知识好回国报效祖国嘛!
反驳!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9 14:19:20 访问人次:9
我方论据何以失败?那只不过是通过普通的思考很容易得出的结论,能怪我们吗?不能,因为你们话没有说清楚从而导致的理解和你方本意有冲突,这是你方语言不严密造成的,与我方何干?你们不能把自己的错误推到我方头上来说明我方的正确论据失败!
其次,我方已经用论据证明了国外的一些高等教育高于国内水平,如美国、加拿大。并且加拿大还有很宽松的留学政策。我方已经提到多次,可对方总是视而不理,并且从未提出国内高等教育优于国外一些高等教育的论据,这样是谁的论点失败?
其三,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公认的高水平,这从许多的中小学生竞赛获奖就可以明白了,但是,中国为什么没有美国的诺贝尔奖多呢?因为基础教育吗?显然不是,剩下什么?对,高等教育,这就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没有国外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好!
“美国大学的基础和本科教育,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高中的课程”你有什么证据这么说呢?这就是只辩不论的一个很好例子。同时,我要肯定的是,你方的建议很不错,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本来就很好,而基础教育只是到大学以前,以后的叫做高等教育,既然国外的高等教育好,那我们为什么不在国内学完基础教育去国外学习高等教育呢?既然对方都承认这是两全其美,那就已经足够说明利大于弊!
其四,我想提醒对方的是,不要老是回避我方所提出的问题,难道你们认为我方的问题没有资格让你方回答吗?“一些说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们回避了里面多少问题呢?应该说有些问题我方已经陈述过多次的了!请对方辩友以后注意!
并且
作者:梦谣 发表日期:2001-8-4 12:29:12 访问人次:8
那么看过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又作何感想呢?虽然那本书并不书说出国留学利弊关系的,但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学生会选择出国?中国的清华北大固然好,那里也都是全世界知识互交的场所,但出国留学是一种锻炼的机会,它是在中国上学所体味不到的.
驳妮妮…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12 13:28:55 访问人次:5
首先,我说诺贝尔奖是为了说明外国学习的环境比中国的环境优越,并没有说过出国就要诺贝尔奖,更没有说过16岁高中生出国拿诺贝尔奖,这些难道不是你强加给我方的吗?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都很重要,至于对方的狡辩无理我深感遗憾,把一些自己的感情色彩完全的带入辩论…… 我从未说过清华、北大学生是渣滓,这又是你方强加给我方的证据!
其次,我方并没有只举吴杨的例子,我方已经列举了许多有关的人物或例子,不知道你方是为了回避还是视而不见呢?
第三,大豆的话错在哪里呢?要是一味的出国留学丰富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知识拿来建设国家,那就是没有爱国之心的结果,要是那样,我们也不必辩了,因为如果事实就是那样的话,弊远远的大于利了,而事实不是这样的,所以大豆的话没有错,错就错在你没有能及时的预见没有爱国心的结果!
美国教育概述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7 21:10:04 访问人次:4
难道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我们的发展吗?
美国人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从19世纪早期开始,这种义务教育的理想便不断得到群众的支持。许多政、教界的领导人物指出,美国的繁荣与强大,事实上是得力于教育之普及。1830年到1850年间,伟大的教育家如霍瑞斯·曼、巴纳德等人就不断地四方奔走,以求得政府对初、高中教育的管理与支持。终于在1852年,马萨诸塞州通过第一个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法令。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许多州开始成立公立初中与高中。州立大学与农业学院、技术学院方面也都有惊人的成长。20世纪初期,人人应接受高中教育的理想已经在美国获得广泛的支持。高中毕业后申请进入学院就读的人数大幅度地增加,紧接着,大学及学院的选读生人数也大大地增加。
今日, 将近有600万的美国人在学校、学院或是大学里就读,其他数百万的美国人则参加成人教育课程。几乎所有的美国小孩最少都接受8年的教育,高中毕业的有75%,从四年制的学院及大学中获得文凭的有25%。 庞大的教育计划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只有l%的美国人不能阅读及写字。
州政府负责自己州内的公立教育制度。所有的州都要求孩童入学,在大多数的州,孩童们在16岁之前必须接受教育。州把许多教育责任交给地方教育委员会,大多数的委员们是由地方学区投票选出。大多数的美国公立学校是由当地地方投资及管理,然而目前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却在投资地方学校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各州同时也承认那些合乎相当学院基础的私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在初中阶段,约有10%的人就读于私立或教会学校。在高中阶段,同样约有10%的人就读于私立或教会学校读书。约有20%的大学生是读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
图书馆
公立图书馆最早设立在美国,提倡免费公立图书馆与提倡免费公立教育的运动几乎是同时在美国发起。到19世纪中期,大众己认为公立图书馆的成立,应该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今日,美国有8500座公立图书馆,其中约有5500座是城市、乡村、地区性图书馆的分馆,美国还有将近2800个二年制学院、四年制学院以及大学图书馆。上千的初中、高中、政府机构与私人企业也都设有它们自己的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大的图书馆。该馆建于1800年,藏书约有1700万册。美国还有将近80个拥有100万册以上藏书的大学图书馆,其中最大的是哈佛大学图书馆,有900万册藏书。
美国国内还有数千座特别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资料只限于某种特殊的部门。其中特别杰出的几个包括位于芝加哥的专门收集科学与技术资料的里拉图书馆,以及马里兰州柏赛斯达的国立医学图书馆。美国的图书馆提倡各方面的服务,许多图书馆甚至还提供视听服务、音乐场地以及艺术场地等。
博物馆
美国博物馆将近5000座。包括一般性博物馆以及艺术、历史、博物学及应用科学之类的专业性博物馆。却尔斯登博物馆是美国的第一座博物馆,它是由南卡罗来纳州却尔斯登图书馆协会在1773年建立的,直到今天,博物馆内还存有许多有关南卡罗来纳州历史的珍贵资料。美国年代最久的一所艺术博物馆,是1805年建立在费城的宾夕法尼亚艺术学院。
其他有名的博物馆有纽约市的美国生物博物馆;芝加哥的艺术学会;芝加哥的野生生物博物馆;纽约市的古根汉博物馆;纽约市的市立艺术博物馆;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的科学工业博物馆;华盛顿的国家艺廊;康涅狄格州纽海汉那鲁大学的皮波迪生物博物馆;华盛顿的美国国立史密森博物馆;以及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威廉·洛克西尔·尼尔逊艺廊和玛莉·艾金斯艺术博物馆。
科学研究
美国人强调人人接受教育对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出自美国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远比其他国家多。迄今几乎己有140个美国人赢得或分享诺贝尔奖,而其中有4/5是属于科学方面。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发明包括对光速的测量,X光对原子的影响,染色体对遗传的功用,以及制造世界上第一道雷射光束。
1957年,美国政府在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工作上编列了446200万元的预算,70年代后期,科学研究工作每年的花费约达300万美元。美国的工业也开始增辟研究计划,以制造更新更好的产品。
科学活动上巨大的花费,对于培养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大学与学院而言,又是一项新的挑战。此外,大学实验室也从事许多由政府及工厂资助的研究。同时,这种对科学的重视也在高中与初中反映出来。这可从科学性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与分量得知。
出国留学不只是为了学习
作者:秋雪思子 发表日期:2001-8-13 12:02:58 访问人次:6
对方辩友一再声称:出国留学不好,还不如上清华北大。是的,清华北大固然好,但出国留学的本质并不只在于学习。不管每个人出国的初衷是怎样的,到最后他肯定会发现,出国的经历本身对个人便是一笔无形资产。除了单纯的学习,留学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了解外部世界和不同文化的机会,也许在这方面的收获还要大过求学本身所得到的。从国外回来的人水平不一定就比没有出国的人高,但他看问题的视角肯定会更丰富。
出国……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5 23:53:23 访问人次:16
请问对方辩友,3位科学家简介
杨振宁:生于1922年。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
丁肇中:生于1936年。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 。
李政道:生于1926年。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这三位诺贝尔大奖得主的中国人,那位不是出国今后吸取了外国的科学精华后丰富了自己,并且成为了外国著名大学教授。难道这样的人没有能力建设祖国,使我们主国更强大吗? 且不说他们,说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
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学森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几十年来,他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近年来,他虽年事已高,仍壮心不已,指导多位学者从事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始终关注着科学前沿领域。 不错,就是钱学森爷爷,当年他去美国留学,丰富自己的知识以后想要回来建设祖国,可是美国方面却不允许,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都他丰富的知识。 在国外,我们可以吸取到很多知识,很多中国没有的优良传统,很多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东西,不就只有我们自身发展了以后才有能力建设祖国吗?难道对方辩友还要说我们出国留学弊大于利吗?
TO妮妮 高中毕业就出国早了点…… ??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6 22:05:11 访问人次:9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难道我们就不许要锻炼意志力吗?难道我们就不能训练独立生存能力与独立思维吗?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我们必须锻炼,在以后的岁月里才能经受得起考验,不是吗?我们现在的学习不也是一种提前训练吗?你不会告诉我,要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才来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吧?所以高中出国为什么不好呢?
TO数学007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6 22:10:38 访问人次:9
"有些人为了能安度晚年,到国外留学,去找好工作。这完全是一些人的行为。个人的不代表大家的。既然中国有这么多好大学,上中国大学又不会流失人才,此乐何及!" 这是你的原话,有些人并不代表所有人,所以你没有说明出国不好!上中国大学仅仅为了不流失人才,难道这不是闭关锁国吗?正是因为有人才的流失才能刺激社会改革社会制度没,这样才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你敢否定吗?所以,留学,好!因为它不但能使大多数留学归国的人有了知识丰富的余地,而且间接的刺激了国家的体制改革发展!
致妮妮……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12 0:40:54 访问人次:5
我想我方已经列举了一些国家的留学制度和大学的环境等资料,这难道正是被对方所称为失败的论据吗?恐怕是对方辩友看见了而不敢说的缘故吧!
对,我承认那些话是哈佛大学校长和毛博士所说的。“中国的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实际是世界一流的”,但是我就不明白了,一流的教育怎么就没有出很多的诺贝尔奖呢?这是我多次强调的问题了,请问对方的回答在那里?最多不过是没有回答却反问我方罢了,既然反问我就证明回答你。诺贝尔奖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衡量人才的能力以及一个国家人才的整体水平,既然一个国家有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难道不能间接说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以及学者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吗?在这里读书难道没有一个更加有益于于个人施展才能和尽情发展的空间吗?请妮妮证明回答我!
至于吴杨的故事,我确实说了很多次,这因为什么?因为你方辩友的先前忽视,和后来的残忍分割(你方辩友已经承认),所以我提供了吴杨的事情,那是一个权威站点的新闻,这就足够证明了对方辩友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一些片面的观点,不能总领全篇而后会意,而是片面的、个人的理解,你们承认吗?
我想对方辩友应该更改一下你们的留学数据,请问你知道加拿大的留学情况吗?“尽管加拿大大使馆严格把关,中国申请自费留学的获准人数还是大幅度上升,到1999年11月底,已签发了3624个,与199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3%。进入2000年,申请自费赴加拿大留学的人数还会大量增加。申请赴加拿大移民的中国公民目前在加拿大占第一位,1998年获签人数为19736人,1999年超过2万人。”
再来看看美国的“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者中2/3的人选择了美国,1999年美国国务院签发的留学签证有60%名额给了中国学生。”
难道这些就是对方所说的5%吗?
其次,我国的教学模式单一是不容置疑的,素质教育完全普及了吗?恐怕未必,我早已说过,中国的教育体制正在逐渐的完善和发展,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太和实际的,因为我们马上或已经毕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找一个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很发达的国家学习不是一件益事吗?还有的是,对方辩友竟然对我方以前陈述的观点全盘忘记,我就提醒你一下,为什么尖子生都乐于在国外学习而不留在国内呢?请正面回答我!
还有,中美学生的8点差别不是正是你所说的素质教育的正民对比吗?你所说取得的成绩呢?你不能否认中国的素质教育短期内赶不上美国的!不是吗?
妮妮,至于你的广州老板论据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一件事物是会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一面的我,我们所辩论的就是利大还是弊大,总不能因为有一点曲折就放弃了大好的光明前途吧?要是诺基亚在1990年因为困难而卖掉了它的手机业务,那它现在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公司呢!
而且,我们辩论的是高中生毕业出国,14岁是高中生吗?我想个别天才是吧!所以你的论据……失败! 而且你的经济日报资料根本无法证明你的论点,因为那些论据有关高中毕业的吗?你在《请……》中漏洞百出并且语言偏激,国家不鼓励留学吗?我想你得先去了解一下中国的最新留学动态,以及留学贷款的事项……要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好就把学校关闭?你未免太夸张了吧?那你何不出生就去美国呢?所以对不起,你的论据再次失败,为你惋惜!!!
面对漏洞百出的论据,面对苍白无力的论证,我真不知道对方辩友到底是怎么了……
总结陈词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13 19:40:35 访问人次:10
我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对方所有发言人的发言,归结出了对方辩友在论证当中的几点内容:
一、心理问题,对方辩友牢牢的抓住了心理不成熟这一点,说我们现在的高中生在心理上正是解决自我熟悉时期的钟摆时期。绝大多数年轻人要到20岁以后才能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机,而且你们提供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大多数青年人要克服自我的成熟危机,需要一个相对联系和稳定的环境。”但是请您注意,你知道2000年大专辩论赛上武汉大学的这席话研究时间是什么时候吗?或许你的答案是“不知道,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那我就要告诉你了,不仅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时移则事异,高中毕业生已经接受了12年中国的世界一流基础教育,你就对这代高中生一点信心都没有吗?12年的学习就仅仅是学习到了一些知识吗?难道你就这样全盘否定了我们卓越的9年义务制教育和你们口口声声的说的世界一流基础教育吗?不是的,请问您听过“这代孩子早熟”之类的话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能拿昨天的眼光来衡量今天的高中生,12年的基础教育已经让我们慢慢的成熟了起来,对方辩友不能否认这一点吧?而且,对方辩友还强调了“相对联系和稳定的环境”,还拿出美国的治安不稳定等论据来证明自己论点,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会只看局部而不顾及整体呢?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它的治安缺陷,中国也有。对方辩友竟然拿别人的短来比自己的长,那当然是自己有优势啊,这样片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未免有些过分了吧?美国有校园枪杀案,中国不是也发生过校园爆炸案件吗?而且,我方从未说过留学一定去美国,不知道对方辩友觉得加拿大的治安情况怎么样呢?
二、花费问题,对方辩友一遍一遍的告诉我们“出国留学费用太高了,会导致国内教育资本外流”,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方辩友能想到的只有输出,怎么就没想到输入呢?你们可知道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古训,要想得到完善和丰富的先进教育,能不付出一定的代价吗?花钱买教育你就闲贵了?那买什么才是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呢?现在中国百万富翁也不少啊,难道对于他们的儿女没有经济支持吗?就算的我们没有百万家产的家庭,你们可曾想过我们还可以勤工俭学,我们可以自己赚点钱来缓解自我的经济危机,外国的许多小孩,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金钱的观念,十来岁就可以用自己的脑子为自己赚点零用钱,难道我们高中毕业生还比不上那些十四五岁甚至更小的外国孩子吗?我想我们应该在这方面锻炼锻炼,我们也可以吸取一些经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也在向国际化靠近。要是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尽早的积累一些全球一体化方面的简单经验,会对我们的发展有害吗?你们所说的花费太贵可以用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反驳,“学习的时候闲太多了,用的时候闲太少了”而你们就是“金钱输出的时候闲多了,丰富知识输入的时候又闲少了”,并且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出国措施以及一些回国待遇措施,其中就有留学贷款银行等帮助一些人解决经济问题的金融企业,难道你方还要认为用于出国留学的钱会难死许许多多的父母吗?
三、逃避压力问题,你方多位同学认为高中生毕业出国留学就是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竞争压力,这或许适用于一部分高中毕业生,但是却不能代表全体的高中生。有很多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毕业或未毕业就出国留学,这全是为了逃避国内的竞争压力吗?不是,因为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能更好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空间,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他们远离家乡,独自在异乡为自己的明天,为了国家的建设而努力着、奋斗着、拼搏着,最后却还要落得个逃避压力的不好名声,你们余心何忍啊?而对方同时有提出“1979年国家公派高中生留学而没有回国”的论据,我就不能理解,你们为什么会拿着20多年前的事情不放呢?是否是为了呼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古训呢?那我要问你了,20年前的生活水平和今天的生活水平有什么差别吗?我想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回答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既然这样,对方辩友为什么就不能用一点发展的眼光来看点当代的高中生呢?为何要用“逃避压力”这个词语来修饰高中毕业留学的莘莘学子们呢?这是否太不公平了。
以下我总结以下我方的辩论内容
我方辩论开始的时候论证了出国留学是有益的,而对方却认为是偏离了论题还说辩的是高中生毕业留学,而不是留学。我就不明白了,就反问对方辩友“要是出国留学都不好,那高中生出国不就更不好了吗?那我们还在这里辩论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先辩论出国留学何错之有?”对方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但是承认了出国留学是好的。在得到对方的亲口答案以后,我方就开始辩论高中生出国利大于弊了。
首先,我方提出了出国留学的目的,我们不是去游玩,是去学习别人完善的先进教育,在那样的环境里面更有益于学习二十一世纪的敲门砖之一 ——英语。在那样的环境里面,学习英语的速度和质量绝对是没话说的,不然对方辩友的汉语为什么会比英语学习的要好呢?而且对方辩友也承认了国外高等教育有以下显著特点:水平高,实用性强,学制合理。“国外的学校把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工作的能力视为首要任务”这是对方辩友的原话,国内能学不会用的人不在少数,而国外把提高独立个人能力和工作能力放在首位就让留学的同学尽早的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很有用处的,在学成之后丰富了自己的头脑,回来武装自己的祖国。由于他们独立能力强于同龄人,很早就接触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紧张气息,在工作的时候,他们的优势就会明显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在明确了留学目的之后我方随即举出改写牛津大学800年建校史的传奇女孩吴杨的故事,来证明高中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来证明我们当代高中生的能力并不像对方想象中的那样差劲,我们当代高中生不是弱不禁风的一代!对方却只看见了吴杨退学出国,寻找到出国留学的道路,随后便残忍的分割了她的故事,就说她是逃避高考压力。与此同时,对方否认了她改变牛津大学800年建校史的能力(吴杨获得了牛津大学最高的奖学金6万英镑)。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她通过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难道这样有错吗?难道这样就是逃避国内高考压力的表现吗?未必会是这样的吧?而且,出国留学同样是在锻炼我们的意志力,生存能力、自我独立能力以及很强的适应能力,就像秋雪思子所说的那样“出国的经历本身对于个人就是一笔无形资产”,知识的丰富加上这笔无形的资产,难道会是弊大于利吗?
其次,我方列举了国外的一些社会环境情况以及学校的学习环境情况,而对方辩友对这点却视而不见,反而大谈特谈留学经费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由于我在上面的陈述已经提及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多加阐述了。
第三,我方列举出了中国现在国内教育体制的三点不足之处:1、招生能力有限2、竞争机制缺乏3、培养模式单一,并举例说明了出国留学比等待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完善更为实在。同时,我们比较了中国和一些外国之间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的奖牌数目和诺贝尔奖的数目后得出,中国的基础教育好而国外的高等教育好的结论,并
㈤ 美国排名前十的私立高中留学费用各是多少
第一名,索尔兹伯里学校
这所学校是1901年建成的,学校提倡社区精神,促进的学生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友谊,学校的质量也非常的高,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每一位学生融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另外,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校外活动,从中培养个人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在美国是赫赫有名的。到学校每年的学费是49092美元,属于寄宿制学校。
第二名,劳伦斯维尔中学
这所学校成立的时间是1828年,因为劳伦斯威尔就吸引了不少的古巴和英国的学生,当然也有不少的美国土著印第安部落的学生,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有800多米的寄宿生和走读生,是一所男女混合的寄宿制学校,学校提供九年级到大学的预备教育,学生来自34个州和40个国家,是一所典型的国际学校。这所学校每年的学费是48700美元。
第三名,美国爱文世界学校
这是一所2012年开设的精英教育学校,地点是在繁华的纽约城市,而且纽约时报也称之为是一所用钱就能买到的最好教育,这所学校目前正在扩张当中,主要的计划就是向全世界开设多达20个的校区,学校每年收取的学费是47650美元,是一所走读制学校。
第四名,霍奇基斯中学
这是一所独立的寄宿制学校,建立的时间是1891年,主要提供九年级到12年级的课程。,而且还包括毕业之后的教育,学校除了美国各州的学生之外,还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每年的留学费用是46705美元,是一所走读制高中。
第五名,河谷学校
这是一所哪里有混合大学预备走读学校,在读的学生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都有,学校是在纽约市,校区的面积比较宽阔,而且还有两个绿树覆盖,校园环境非常好,最近校园还增设了先进的硬件设施,让学生的教育体验更加的丰富多彩,是一所非常受有学生欢迎的走读高中。每年的学费是46600美元。
第六名,霍瑞斯曼学校
这所学校在美国算得上是一所顶尖的走读制学校,学校一位超高水准的教育质量吸引了一大批的优秀学生,学校每年的学费是46205美元。
第七名比尔特瓦滕兰诺克斯学校每年的学费是46200美元,第八名米德尔塞克斯中学每年的学费是46165美元,第九名哥伦比亚与法预备学校每年的学费是45460美元,第十名肯特中学每年的学费是45460美元。
以上就是美国私立高中费用是多少的所有内容,当然,留学费用除了学费之外,还有其他的生活费以及结算费等各种费用,加起来也就是6万美元左右,如果是一些中等的学校,这是地区是在中部的学校,每年的留学费用大概就是四、五万美元,具体学费以学校官网公布的数据为准。
㈥ 美国顶尖私立高中有哪些
一流的高中会看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分数和成绩固然重要,但绝对不像大学申请那样重要,高中阶段学校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潜力、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求助顺顺留学。
㈦ 中学生出国利大于弊
我支持出国留学
作者:秋雪思子 发表日期:2001-8-3 16:27:26 访问人次:9
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更需要我们来将她建设得更强大,然而,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出国留学,会扩大知识面,学到更多的东西,留学最终是为了我们的祖国啊!
中美学生有八大对比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10 20:27:12 访问人次:6
我不忍心再伤害我的眼睛了,这样的事例简直就是不胜枚举,而且这些事情和我们都很接近,是我们这一代的故事,而不是那距我们有一段时间的故事,这样的许许多多贴进我们高中生的例子难道还不能说明利大于弊吗?再多的例子可能都是多余的了,我只想狂妄的告诉对方一声:“你们觉悟吧!
哈佛女孩谈素质教育:中美学生有八大对比
新民晚报
《哈佛女孩刘亦婷》是本畅销书,已印刷18次。作者是刘亦婷及其父母张欣武和刘卫华。刘亦婷年仅19岁,高中未毕业而同时被美国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利大学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四所大学录取,并免收每年高达三万多美元的费用。最后,刘亦婷全家商量决定进哈佛大学。
刘亦婷在学习期间,根据她的平时观察和了解,对我国中小学生与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进行了对比,并归纳8个方面。(1)身体素质对比,美国学生占较大优势。(2)独立工作能力对比,美国的多数学生胜过我国学生。(3)基础知识对比,我国学生超过美国学生。(4)团队精神对比,我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在美国学生中经常讲“团体精神”。(5)主动性与首创精神对比,美国学生大都比我国学生强。我国学生考虑的是做事要有章可循。而美国学生显得放开。(6)人际交往能力对比,美国学生比我国学生强。(7)动手能力对比,美国学生强。他们在课内外动手实践机会多;到博物馆、展览馆参观允许参观者动手操作。在课内也是如此。在家里,美国学生的家务也做得多,如在住宅四周剪草。(8)刻苦学习对比,我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差不多。
上述8点,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去年,我在美国探亲时也作了一些调查,给我印象较深的是:(1)我国学生的知识基础扎实,读书刻苦用功,就是现在在美读书的青年学生也是如此。这是普遍的反映并得到好评。(2)美国学生的体质确比我国学生强。主要是体育运动,营养好和体质好。周六和周日,运动场上开展多种球类比赛。父母亲都前往参观。不仅如此,成年人的体育活动也开展得很好。(3)美国的父母亲十分重视培养子女的主动性和独立工作能力。我在一家超市门口,见到有两三岁的孩子跌倒,其父母亲不立刻把孩子扶起,而是让他自己设法爬起来。另外,在有些商店里,也见到青少年学生在店里工作当营业员。在马路两旁,也见到青少年学生手里拿着牌子,要求擦洗汽车。在这方面我国的城市比乡村更差。一位母亲赶到学校帮助其孩子拆洗棉被,这类报道时见报端。(4)我国中小学生的作习负担重,重分数的现象很严重。现在稍有改进。我在美国参观几所大中学校,特别是大学,教室里常有学生在讨论。据学校工作人员说,这种集体讨论的次数较多,特别是考试来临之前。我认为这种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又培养集体协作的能力。
现在,我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刘亦婷以智慧的眼力提出8点,使我们放眼世界,可以为鉴 。
那么
作者:梦谣 发表日期:2001-8-4 12:25:11 访问人次:10
为什么国家以前会出钱供一些优秀的学生出国留学??!不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从国外吸收来一些先进的经验和知识好回国报效祖国嘛!
反驳!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9 14:19:20 访问人次:9
我方论据何以失败?那只不过是通过普通的思考很容易得出的结论,能怪我们吗?不能,因为你们话没有说清楚从而导致的理解和你方本意有冲突,这是你方语言不严密造成的,与我方何干?你们不能把自己的错误推到我方头上来说明我方的正确论据失败!
其次,我方已经用论据证明了国外的一些高等教育高于国内水平,如美国、加拿大。并且加拿大还有很宽松的留学政策。我方已经提到多次,可对方总是视而不理,并且从未提出国内高等教育优于国外一些高等教育的论据,这样是谁的论点失败?
其三,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公认的高水平,这从许多的中小学生竞赛获奖就可以明白了,但是,中国为什么没有美国的诺贝尔奖多呢?因为基础教育吗?显然不是,剩下什么?对,高等教育,这就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没有国外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好!
“美国大学的基础和本科教育,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高中的课程”你有什么证据这么说呢?这就是只辩不论的一个很好例子。同时,我要肯定的是,你方的建议很不错,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本来就很好,而基础教育只是到大学以前,以后的叫做高等教育,既然国外的高等教育好,那我们为什么不在国内学完基础教育去国外学习高等教育呢?既然对方都承认这是两全其美,那就已经足够说明利大于弊!
其四,我想提醒对方的是,不要老是回避我方所提出的问题,难道你们认为我方的问题没有资格让你方回答吗?“一些说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们回避了里面多少问题呢?应该说有些问题我方已经陈述过多次的了!请对方辩友以后注意!
并且
作者:梦谣 发表日期:2001-8-4 12:29:12 访问人次:8
那么看过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又作何感想呢?虽然那本书并不书说出国留学利弊关系的,但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学生会选择出国?中国的清华北大固然好,那里也都是全世界知识互交的场所,但出国留学是一种锻炼的机会,它是在中国上学所体味不到的.
驳妮妮…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12 13:28:55 访问人次:5
首先,我说诺贝尔奖是为了说明外国学习的环境比中国的环境优越,并没有说过出国就要诺贝尔奖,更没有说过16岁高中生出国拿诺贝尔奖,这些难道不是你强加给我方的吗?生活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都很重要,至于对方的狡辩无理我深感遗憾,把一些自己的感情色彩完全的带入辩论…… 我从未说过清华、北大学生是渣滓,这又是你方强加给我方的证据!
其次,我方并没有只举吴杨的例子,我方已经列举了许多有关的人物或例子,不知道你方是为了回避还是视而不见呢?
第三,大豆的话错在哪里呢?要是一味的出国留学丰富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知识拿来建设国家,那就是没有爱国之心的结果,要是那样,我们也不必辩了,因为如果事实就是那样的话,弊远远的大于利了,而事实不是这样的,所以大豆的话没有错,错就错在你没有能及时的预见没有爱国心的结果!
美国教育概述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7 21:10:04 访问人次:4
难道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我们的发展吗?
美国人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从19世纪早期开始,这种义务教育的理想便不断得到群众的支持。许多政、教界的领导人物指出,美国的繁荣与强大,事实上是得力于教育之普及。1830年到1850年间,伟大的教育家如霍瑞斯·曼、巴纳德等人就不断地四方奔走,以求得政府对初、高中教育的管理与支持。终于在1852年,马萨诸塞州通过第一个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法令。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许多州开始成立公立初中与高中。州立大学与农业学院、技术学院方面也都有惊人的成长。20世纪初期,人人应接受高中教育的理想已经在美国获得广泛的支持。高中毕业后申请进入学院就读的人数大幅度地增加,紧接着,大学及学院的选读生人数也大大地增加。
今日, 将近有600万的美国人在学校、学院或是大学里就读,其他数百万的美国人则参加成人教育课程。几乎所有的美国小孩最少都接受8年的教育,高中毕业的有75%,从四年制的学院及大学中获得文凭的有25%。 庞大的教育计划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受教育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只有l%的美国人不能阅读及写字。
州政府负责自己州内的公立教育制度。所有的州都要求孩童入学,在大多数的州,孩童们在16岁之前必须接受教育。州把许多教育责任交给地方教育委员会,大多数的委员们是由地方学区投票选出。大多数的美国公立学校是由当地地方投资及管理,然而目前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却在投资地方学校上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各州同时也承认那些合乎相当学院基础的私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在初中阶段,约有10%的人就读于私立或教会学校。在高中阶段,同样约有10%的人就读于私立或教会学校读书。约有20%的大学生是读私立学校或教会学校。
图书馆
公立图书馆最早设立在美国,提倡免费公立图书馆与提倡免费公立教育的运动几乎是同时在美国发起。到19世纪中期,大众己认为公立图书馆的成立,应该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今日,美国有8500座公立图书馆,其中约有5500座是城市、乡村、地区性图书馆的分馆,美国还有将近2800个二年制学院、四年制学院以及大学图书馆。上千的初中、高中、政府机构与私人企业也都设有它们自己的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大的图书馆。该馆建于1800年,藏书约有1700万册。美国还有将近80个拥有100万册以上藏书的大学图书馆,其中最大的是哈佛大学图书馆,有900万册藏书。
美国国内还有数千座特别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资料只限于某种特殊的部门。其中特别杰出的几个包括位于芝加哥的专门收集科学与技术资料的里拉图书馆,以及马里兰州柏赛斯达的国立医学图书馆。美国的图书馆提倡各方面的服务,许多图书馆甚至还提供视听服务、音乐场地以及艺术场地等。
博物馆
美国博物馆将近5000座。包括一般性博物馆以及艺术、历史、博物学及应用科学之类的专业性博物馆。却尔斯登博物馆是美国的第一座博物馆,它是由南卡罗来纳州却尔斯登图书馆协会在1773年建立的,直到今天,博物馆内还存有许多有关南卡罗来纳州历史的珍贵资料。美国年代最久的一所艺术博物馆,是1805年建立在费城的宾夕法尼亚艺术学院。
其他有名的博物馆有纽约市的美国生物博物馆;芝加哥的艺术学会;芝加哥的野生生物博物馆;纽约市的古根汉博物馆;纽约市的市立艺术博物馆;纽约市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的科学工业博物馆;华盛顿的国家艺廊;康涅狄格州纽海汉那鲁大学的皮波迪生物博物馆;华盛顿的美国国立史密森博物馆;以及密苏里州堪萨斯城威廉·洛克西尔·尼尔逊艺廊和玛莉·艾金斯艺术博物馆。
科学研究
美国人强调人人接受教育对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出自美国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远比其他国家多。迄今几乎己有140个美国人赢得或分享诺贝尔奖,而其中有4/5是属于科学方面。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发明包括对光速的测量,X光对原子的影响,染色体对遗传的功用,以及制造世界上第一道雷射光束。
1957年,美国政府在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工作上编列了446200万元的预算,70年代后期,科学研究工作每年的花费约达300万美元。美国的工业也开始增辟研究计划,以制造更新更好的产品。
科学活动上巨大的花费,对于培养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大学与学院而言,又是一项新的挑战。此外,大学实验室也从事许多由政府及工厂资助的研究。同时,这种对科学的重视也在高中与初中反映出来。这可从科学性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与分量得知。
出国留学不只是为了学习
作者:秋雪思子 发表日期:2001-8-13 12:02:58 访问人次:6
对方辩友一再声称:出国留学不好,还不如上清华北大。是的,清华北大固然好,但出国留学的本质并不只在于学习。不管每个人出国的初衷是怎样的,到最后他肯定会发现,出国的经历本身对个人便是一笔无形资产。除了单纯的学习,留学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了解外部世界和不同文化的机会,也许在这方面的收获还要大过求学本身所得到的。从国外回来的人水平不一定就比没有出国的人高,但他看问题的视角肯定会更丰富。
出国……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5 23:53:23 访问人次:16
请问对方辩友,3位科学家简介
杨振宁:生于1922年。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
丁肇中:生于1936年。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 。
李政道:生于1926年。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这三位诺贝尔大奖得主的中国人,那位不是出国今后吸取了外国的科学精华后丰富了自己,并且成为了外国著名大学教授。难道这样的人没有能力建设祖国,使我们主国更强大吗? 且不说他们,说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
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学森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几十年来,他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近年来,他虽年事已高,仍壮心不已,指导多位学者从事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工作,始终关注着科学前沿领域。 不错,就是钱学森爷爷,当年他去美国留学,丰富自己的知识以后想要回来建设祖国,可是美国方面却不允许,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都他丰富的知识。 在国外,我们可以吸取到很多知识,很多中国没有的优良传统,很多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的东西,不就只有我们自身发展了以后才有能力建设祖国吗?难道对方辩友还要说我们出国留学弊大于利吗?
TO妮妮 高中毕业就出国早了点…… ??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6 22:05:11 访问人次:9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难道我们就不许要锻炼意志力吗?难道我们就不能训练独立生存能力与独立思维吗?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我们必须锻炼,在以后的岁月里才能经受得起考验,不是吗?我们现在的学习不也是一种提前训练吗?你不会告诉我,要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才来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吧?所以高中出国为什么不好呢?
TO数学007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6 22:10:38 访问人次:9
"有些人为了能安度晚年,到国外留学,去找好工作。这完全是一些人的行为。个人的不代表大家的。既然中国有这么多好大学,上中国大学又不会流失人才,此乐何及!" 这是你的原话,有些人并不代表所有人,所以你没有说明出国不好!上中国大学仅仅为了不流失人才,难道这不是闭关锁国吗?正是因为有人才的流失才能刺激社会改革社会制度没,这样才有利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你敢否定吗?所以,留学,好!因为它不但能使大多数留学归国的人有了知识丰富的余地,而且间接的刺激了国家的体制改革发展!
致妮妮……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12 0:40:54 访问人次:5
我想我方已经列举了一些国家的留学制度和大学的环境等资料,这难道正是被对方所称为失败的论据吗?恐怕是对方辩友看见了而不敢说的缘故吧!
对,我承认那些话是哈佛大学校长和毛博士所说的。“中国的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实际是世界一流的”,但是我就不明白了,一流的教育怎么就没有出很多的诺贝尔奖呢?这是我多次强调的问题了,请问对方的回答在那里?最多不过是没有回答却反问我方罢了,既然反问我就证明回答你。诺贝尔奖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衡量人才的能力以及一个国家人才的整体水平,既然一个国家有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难道不能间接说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以及学者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吗?在这里读书难道没有一个更加有益于于个人施展才能和尽情发展的空间吗?请妮妮证明回答我!
至于吴杨的故事,我确实说了很多次,这因为什么?因为你方辩友的先前忽视,和后来的残忍分割(你方辩友已经承认),所以我提供了吴杨的事情,那是一个权威站点的新闻,这就足够证明了对方辩友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一些片面的观点,不能总领全篇而后会意,而是片面的、个人的理解,你们承认吗?
我想对方辩友应该更改一下你们的留学数据,请问你知道加拿大的留学情况吗?“尽管加拿大大使馆严格把关,中国申请自费留学的获准人数还是大幅度上升,到1999年11月底,已签发了3624个,与199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3%。进入2000年,申请自费赴加拿大留学的人数还会大量增加。申请赴加拿大移民的中国公民目前在加拿大占第一位,1998年获签人数为19736人,1999年超过2万人。”
再来看看美国的“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者中2/3的人选择了美国,1999年美国国务院签发的留学签证有60%名额给了中国学生。”
难道这些就是对方所说的5%吗?
其次,我国的教学模式单一是不容置疑的,素质教育完全普及了吗?恐怕未必,我早已说过,中国的教育体制正在逐渐的完善和发展,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太和实际的,因为我们马上或已经毕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找一个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很发达的国家学习不是一件益事吗?还有的是,对方辩友竟然对我方以前陈述的观点全盘忘记,我就提醒你一下,为什么尖子生都乐于在国外学习而不留在国内呢?请正面回答我!
还有,中美学生的8点差别不是正是你所说的素质教育的正民对比吗?你所说取得的成绩呢?你不能否认中国的素质教育短期内赶不上美国的!不是吗?
妮妮,至于你的广州老板论据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一件事物是会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一面的我,我们所辩论的就是利大还是弊大,总不能因为有一点曲折就放弃了大好的光明前途吧?要是诺基亚在1990年因为困难而卖掉了它的手机业务,那它现在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公司呢!
而且,我们辩论的是高中生毕业出国,14岁是高中生吗?我想个别天才是吧!所以你的论据……失败! 而且你的经济日报资料根本无法证明你的论点,因为那些论据有关高中毕业的吗?你在《请……》中漏洞百出并且语言偏激,国家不鼓励留学吗?我想你得先去了解一下中国的最新留学动态,以及留学贷款的事项……要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好就把学校关闭?你未免太夸张了吧?那你何不出生就去美国呢?所以对不起,你的论据再次失败,为你惋惜!!!
面对漏洞百出的论据,面对苍白无力的论证,我真不知道对方辩友到底是怎么了……
总结陈词
作者:海风XLJ 发表日期:2001-8-13 19:40:35 访问人次:10
我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对方所有发言人的发言,归结出了对方辩友在论证当中的几点内容:
一、心理问题,对方辩友牢牢的抓住了心理不成熟这一点,说我们现在的高中生在心理上正是解决自我熟悉时期的钟摆时期。绝大多数年轻人要到20岁以后才能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机,而且你们提供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大多数青年人要克服自我的成熟危机,需要一个相对联系和稳定的环境。”但是请您注意,你知道2000年大专辩论赛上武汉大学的这席话研究时间是什么时候吗?或许你的答案是“不知道,那又有什么关系呢?”那我就要告诉你了,不仅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时移则事异,高中毕业生已经接受了12年中国的世界一流基础教育,你就对这代高中生一点信心都没有吗?12年的学习就仅仅是学习到了一些知识吗?难道你就这样全盘否定了我们卓越的9年义务制教育和你们口口声声的说的世界一流基础教育吗?不是的,请问您听过“这代孩子早熟”之类的话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能拿昨天的眼光来衡量今天的高中生,12年的基础教育已经让我们慢慢的成熟了起来,对方辩友不能否认这一点吧?而且,对方辩友还强调了“相对联系和稳定的环境”,还拿出美国的治安不稳定等论据来证明自己论点,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会只看局部而不顾及整体呢?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它的治安缺陷,中国也有。对方辩友竟然拿别人的短来比自己的长,那当然是自己有优势啊,这样片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未免有些过分了吧?美国有校园枪杀案,中国不是也发生过校园爆炸案件吗?而且,我方从未说过留学一定去美国,不知道对方辩友觉得加拿大的治安情况怎么样呢?
二、花费问题,对方辩友一遍一遍的告诉我们“出国留学费用太高了,会导致国内教育资本外流”,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方辩友能想到的只有输出,怎么就没想到输入呢?你们可知道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古训,要想得到完善和丰富的先进教育,能不付出一定的代价吗?花钱买教育你就闲贵了?那买什么才是根本的、长远的、全局的利益呢?现在中国百万富翁也不少啊,难道对于他们的儿女没有经济支持吗?就算的我们没有百万家产的家庭,你们可曾想过我们还可以勤工俭学,我们可以自己赚点钱来缓解自我的经济危机,外国的许多小孩,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金钱的观念,十来岁就可以用自己的脑子为自己赚点零用钱,难道我们高中毕业生还比不上那些十四五岁甚至更小的外国孩子吗?我想我们应该在这方面锻炼锻炼,我们也可以吸取一些经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也在向国际化靠近。要是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尽早的积累一些全球一体化方面的简单经验,会对我们的发展有害吗?你们所说的花费太贵可以用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反驳,“学习的时候闲太多了,用的时候闲太少了”而你们就是“金钱输出的时候闲多了,丰富知识输入的时候又闲少了”,并且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出国措施以及一些回国待遇措施,其中就有留学贷款银行等帮助一些人解决经济问题的金融企业,难道你方还要认为用于出国留学的钱会难死许许多多的父母吗?
三、逃避压力问题,你方多位同学认为高中生毕业出国留学就是为了逃避国内的高考竞争压力,这或许适用于一部分高中毕业生,但是却不能代表全体的高中生。有很多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毕业或未毕业就出国留学,这全是为了逃避国内的竞争压力吗?不是,因为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能更好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空间,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他们远离家乡,独自在异乡为自己的明天,为了国家的建设而努力着、奋斗着、拼搏着,最后却还要落得个逃避压力的不好名声,你们余心何忍啊?而对方同时有提出“1979年国家公派高中生留学而没有回国”的论据,我就不能理解,你们为什么会拿着20多年前的事情不放呢?是否是为了呼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古训呢?那我要问你了,20年前的生活水平和今天的生活水平有什么差别吗?我想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回答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既然这样,对方辩友为什么就不能用一点发展的眼光来看点当代的高中生呢?为何要用“逃避压力”这个词语来修饰高中毕业留学的莘莘学子们呢?这是否太不公平了。
以下我总结以下我方的辩论内容
我方辩论开始的时候论证了出国留学是有益的,而对方却认为是偏离了论题还说辩的是高中生毕业留学,而不是留学。我就不明白了,就反问对方辩友“要是出国留学都不好,那高中生出国不就更不好了吗?那我们还在这里辩论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先辩论出国留学何错之有?”对方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但是承认了出国留学是好的。在得到对方的亲口答案以后,我方就开始辩论高中生出国利大于弊了。
首先,我方提出了出国留学的目的,我们不是去游玩,是去学习别人完善的先进教育,在那样的环境里面更有益于学习二十一世纪的敲门砖之一 ——英语。在那样的环境里面,学习英语的速度和质量绝对是没话说的,不然对方辩友的汉语为什么会比英语学习的要好呢?而且对方辩友也承认了国外高等教育有以下显著特点:水平高,实用性强,学制合理。“国外的学校把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工作的能力视为首要任务”这是对方辩友的原话,国内能学不会用的人不在少数,而国外把提高独立个人能力和工作能力放在首位就让留学的同学尽早的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很有用处的,在学成之后丰富了自己的头脑,回来武装自己的祖国。由于他们独立能力强于同龄人,很早就接触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紧张气息,在工作的时候,他们的优势就会明显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在明确了留学目的之后我方随即举出改写牛津大学800年建校史的传奇女孩吴杨的故事,来证明高中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来证明我们当代高中生的能力并不像对方想象中的那样差劲,我们当代高中生不是弱不禁风的一代!对方却只看见了吴杨退学出国,寻找到出国留学的道路,随后便残忍的分割了她的故事,就说她是逃避高考压力。与此同时,对方否认了她改变牛津大学800年建校史的能力(吴杨获得了牛津大学最高的奖学金6万英镑)。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她通过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难道这样有错吗?难道这样就是逃避国内高考压力的表现吗?未必会是这样的吧?而且,出国留学同样是在锻炼我们的意志力,生存能力、自我独立能力以及很强的适应能力,就像秋雪思子所说的那样“出国的经历本身对于个人就是一笔无形资产”,知识的丰富加上这笔无形的资产,难道会是弊大于利吗?
其次,我方列举了国外的一些社会环境情况以及学校的学习环境情况,而对方辩友对这点却视而不见,反而大谈特谈留学经费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由于我在上面的陈述已经提及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多加阐述了。
第三,我方列举出了中国现在国内教育体制的三点不足之处:1、招生能力有限2、竞争机制缺乏3、培养模式单一,并举例说明了出国留学比等待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完善更为实在。同时,我们比较了中国和一些外国之间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的奖牌数目和诺贝尔奖的数目后得出,中国的基础教育好而国外的高等教育好的结论,并
㈧ 美国哈瑞斯曼高中学校
美国哈瑞斯曼高中学校也被译为霍瑞斯曼高中。霍瑞斯曼高中(Horace Mann School)是一所纽约的私立预备学校,建于1887年。学生全部来自纽约三角地区,教育范围是从幼儿园到12年级。高年级、中年级和低年级的校区位于布朗克斯附近的里弗代尔,幼儿园位于曼哈顿。该学校在康乃狄格州的华盛顿有245英亩的约翰 多尔自然实验室( John Dorr Nature Laboratory),作为学校的户外和生态教育中心。2012-2013年的学费为$39,100.《福布斯》在2010年给霍瑞斯曼高中(Horace Mann School)的排名为全美第二。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学校。
㈨ 美国最好的高中是什么
Trinity School:位于纽约州的纽约市,建于1709年,为美国的第五所最老的学校。Trinity School包含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二年级。Trinity School曾多次被《华尔街日报》评价为美国最好的三所学校之一。
Horace Mann School霍瑞斯曼学校:是一所纽约的私立预备学校,建于1887年,是常春藤高中盟校的成员之一。学生全部来自纽约三角地区,教育范围是从幼儿园到12年级。高年级、中年级和低年级的校区位于布朗克斯附近的里弗代尔,幼儿园位于曼哈顿。《福布斯》在2010年给霍瑞斯曼高中(Horace Mann School)的排名为全美第二。
普斯学院Phillips Academy Andover:既可以列入美国最古老的中学,也称得上是美国最优秀的中学之一。美国《教育周刊》称其为“寄宿中学之中最精华的典范”,认为它“真正左道了在帮助学生预备大学生活的同时全面塑造了学生的人格,美国总统老布什和小布什都是这所学校的校友。
美国的高中是通过两种途径建立的——公立高中通常由政府建立,私立高中通常是由学生家长支付的学费建立。私立高中通常较小,但拥有更好的学术教育和更多的课外活动。特别的是,在美国,非美国公民学生允许就读公立高中的时间只有一年,但可以长时间就读私立高中,直至毕业。
㈩ 美国纽约哈瑞斯曼高中
你说的这个没听过,估计也不会太好,纽约的好高中多的是呀,可以选择其他的,比如
Stuyvesant High School要进这家有点难度
Fiorello H. LaGuardia High School
High School of Fashion Instries
Murry Bergtraum High School
Manhattan Center fo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Hunter College High School 等
想去美国读高中就来京翰美国高中精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