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换线战术是谁发明的

换线战术是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6-22 00:30:23

1. 挡拆战术最初是由谁发明并且最早用在正式比赛中的

挡拆是一个篮球战术,拆挡或者挡拆属于篮球战术中非常基本的战术,主要通过进攻方球员间对于球的位置转移,配合球员的位置移动中寻找机会,造成无球空切或者是进攻方一名球员短时间的摆脱防守完成射篮动作的系列行为。这是篮球中最基本的配合战术。
挡拆 其实是古早就有,差不多开始有篮球就用,所以没人记录。加上没人专用,也没人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套路SET,只能算作一种临场即时的应变战法 PLAY。

2. 近代步兵战术的发明者是谁

近代步兵战术的发明者

科尔多瓦1466年起效力于卡里亚王室,在年到1479年的内战中崭露头角,深得国王伊莎贝拉一世赏识。1492年,科尔多瓦参加对穆斯林王国格拉纳达的进攻,为驱逐阿拉伯人、统一西班牙做出贡献,后被任命为圣地亚哥骑士团团长。1497年,他率远征军参加意大利战争。

16世纪初,贡萨罗·德·科尔多瓦最早把火绳枪在作战中的巨大作用发挥出来,并将法国人驱逐出意大利南部。由于科尔多瓦积极启用轻兵器,在改进轻兵器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为了提高这种新兵器的效能,努力尝试建立一种新式战术队形,因而开创了西班牙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独占军事优势的新纪元。被西班牙人亲切的称为“伟大的船长”。

在这个兵器发展的时期里,由于火绳枪和滑膛枪在装弹时,士兵容易受到敌人的袭击,使兵器的效能大受影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负责作战指挥的军事将领在协调联合兵种作战时遇到一个很大的课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步兵轻兵器的威力,军事指挥官在战术技术上进行了各种试验,包括骑兵突击行动,骑兵用轻兵器出击、炮轰、长矛冲击和构筑野战防御工事等等。

中世纪由三个“战斗大队”或密集的骑兵和步兵方队组成的作战队形一直延用到了16世纪初期。但是,这种作战队形特别容易遭受敌人的火枪和炮火的袭击而溃散。为此科尔多瓦首先对这种队形进行了周到细致的试验和改进。

科尔多瓦在1505年那不勒斯取得的经验基础上,经阿拉贡王国的斐迪南二世批准,将他的军队编成20支部队,称为纵队。每个纵队有1000至1250人,这些人又编为5个连。这是自古罗马步兵编队形式被淘汰后,根据兵器使用的相关理论在西欧建立起来的第一种正规的战术编队。这种纵队从它的实际作战任务来看,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营和团,它由纵队司令或上校负责指挥。

在后来的20年里,西班牙人逐步采用了一种称为步兵团的编队体制,来代替中世纪老式的“战斗大队”。最初,每个步兵团由数量不等的几个纵队组成,最后标准化为3个纵队。这样每个步兵团总兵力为3000多人,以长矛兵和火绳枪手组成,称为“西班牙方阵”。在16世纪的一段时期里,这种军事体制统治了整个欧洲战场。

1507年,科尔多瓦受到国王猜疑,被解职。1515年,科尔多瓦逝世。

3. 线式阵术到底是谁发明的古斯塔夫还是腓特烈大帝!

最早把火枪手排列成线形队列前进射击的其实是荷兰亲王拿骚莫里斯

古斯塔夫是他的学生 也是这一战术的完善者

莫里斯时代的火枪还是火绳枪 因为种种原因步兵方队里还保留了部分长矛手来防备对方的冲锋

在莫里斯之前的步兵方阵长矛兵与火枪兵是分开部署的 莫里斯把他们混编 并且把队形拉成线式

可以说线式战术是拿骚莫里斯的发明 不过他那个时代刺刀还没有被装备给火枪手 队伍里还必须有长矛兵

等到刺刀普及以后 长矛兵就消失了 腓特烈时代那种纯粹的火枪兵队形才出现

4. 二战中著名的跳岛战术是谁发明的

麦克阿瑟 跳岛战术,也作蛙跳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期,美军收复东版南亚日军占领的权诸多太平洋岛屿时所贯彻的战术,一般认为由麦克阿瑟发明,但实际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以及其参谋长布朗宁亦拥有至少一半的发明权。所谓跳岛战术,即是不采行逐一收复各岛的战法,而是收复一个岛屿後,跳过下一个岛屿,而攻占下下一个岛屿,特别是跳略过防守比较坚强顽抗的日军岛屿,透过跳岛占领,以海空封锁的方式来孤立日军占领的岛屿,迫使其最後不得不屈服(或宁死不从的饿死),如此大幅提升收复的进度与成效。

5. 挡拆战术是谁发明的

杰里 斯隆 发明!
马龙和史托克顿发挥到最高境界的!
“挡拆”本是一种很古老、很原始的战术,但在名帅斯隆的调教下,犹他“双煞”却能将它支用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这一战术到底有何奥妙,下面详作讲解。

如何跑位

组织后卫斯托克顿在前场的左边组织进攻,大前锋马龙在前场的右边活动,得分后卫霍纳塞克也站在右边,小前锋拉塞尔和他遥遥相对,在左边外活动。中锋波利莱斯站在居中偏右,好让出跑动路线。霍纳塞克从马龙手中拿球后,沿底线跑动,马龙也随后移动,到左边占据有利的投球位置。斯托克顿接霍纳塞克的球之后,迅速将球传到马龙手中,然后也迅速跑动,切断从中路来防守马龙的对方中锋,马龙就可以从容跳投得分。

成功的奥秘

马龙不仅是全联盟最优秀的投球手,而且在大前锋位置上也是最优秀的传球手。斯托克顿视野开阔,一旦他有机会,既可以给霍纳塞克喂球,也可以继续运球寻找第二次机会。马龙如果拿到球,霍纳赛克已到左边角,斯托克顿切断了中路对方的防守,他有足够的时间运球。如果斯托克顿没有机会经马龙传球,马龙就反身向右侧跑动,这时,对方能够防守他的只有霍纳塞克的防守者,但霍纳塞克的中远投非常准,他又有了出手机会。对方如果不夹击的话,马龙得到球要么就地跳投,要么转身跳投,甚至可以突破上篮,得分的可能性就已经很大了。

如何防守

马龙的防守者必须站在马龙和持球队员之间,这样就很容易切断传球路线。另外还得准备随时对马龙进行夹击,有时候,斯托克顿、霍纳塞克或拉塞尔的防守者可以对马龙进行包抄,特别是斯托克顿的防守者,要一直对他进行贴身防守,直到球传出去之后,马上夹击马龙,既不让他投球,也不让他传球,效果较好

6. “三线战术”是谁发明的

1953年 英格兰对匈牙利的友谊赛上 匈牙利采用了424战术,即最初提出了中场球员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内 后卫、中场、前容锋第一次真正的在足球比赛中投入使用这种站法了 最初的三线战术开始起巴西采用的强调个人技术和自由足球的433战术,到英格兰人使用的442中场一条线战术,再到1986年世界杯上出现的352战术,343战术,都是三线战术的典型代表战术。可以说,在过去50年的足球史上出现了很多三线战术的变异战术。 你要问谁发明的,估计谁也答不出来的,应该说是群体的智慧吧。

7. 你知道挡拆战术是谁发明的吗

挡拆,绝对是突破防守的利器!看看当年马龙和斯托克顿两人凭借挡拆就两度打进了总决赛! 现在一些人打球做挡拆时,一般只能做到挡,而没有拆。这样,挡拆的威力基本上只发挥了3成左右。 挡拆一般是一名大个内线选手与一名外线控球优良的选手做。 挡拆的正确方法是,控球选手尽量控球靠前,使防守队员退到3分线上,这样可以便于内线选手快速过来挡。内线选手采用面对外线防守队员的方法挡拆,而控球手要果断的贴着内线选手身后突破进去。当控球手一经过内线选手身后,内线选手应当立即已靠近篮板的那只脚做后转身,将盯防控球手的防守队员卡在自己身后,并相篮板移动,随时准备接到传球。这时如果一开始盯内线选手的防守队员跑去补防控球队员,择控球队员应立即将球传回到内线选手手中,因为内线选手已经相着蓝框移动了,而且这时离他最近的防守队员已经在自己身后了,你就可以轻松的上篮得分了,而如果那名防守队员没有上前补防的话。控球手则可以选择投篮,或自己上篮。 我在这说的是最基本的无球掩护。 这是一个3人之间的无球掩护。如果3人能将它运用流畅,在比赛时会占很大优势。尤其是在3 VS 3斗牛时,你会发现他们的防守形同虚设。 方法是,一名控球队员在三分线外运球,在三秒区两侧站两位进攻球员。三名防守球员一般都会是贴身的防守。这时,与控球队员同侧的内线进攻球员,绕过防守队员,跑到防另一名内线球员的球员与控球球员之间,并紧贴此防守球员。当这名进攻球员站住位置时。他身旁的另一进攻球员,去给控球队员做挡拆。下面的进攻方式就要看防守球员做改变,体会到奥妙了
求采纳

8. “砍鲨战术”最早是谁发明的是波维奇教练吗

除了上面比较典型战术之外,唐·尼尔森在带领勇士完成黑八奇迹的时候,用的是“三分制敌”的战术,因为唐·尼尔森坚信“33%的三分球命中率相当于50%的两分命中率”。在执教小牛期间,唐·尼尔森让诺维斯基出任小前锋的位置,这也对诺维斯基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9. 欧洲最早的三段击战术是谁发明的拿破仑还是腓特烈三段击和腓特烈的线性战术有啥区别

半回转战术是抄人们对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火器骑兵的第一印象,在1562年德鲁(Dreux)之战这种战术的首次登场中德意志雇佣手枪骑兵就用它给法国天主教方面的瑞士步兵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据西班牙史家阿维托(Avila)记载在施马卡登战争中查理五世的骑兵以纵深“仅有17排”的方阵作战,这个“仅”字说明了之前的队形一定更深。在整个16世纪下半叶中,这种大纵队变得越来越浅,从17排到10排,最后到6排,实际是德式纵队向法式横队妥协而成的折中。
大纵深队形中只有最外面一两排的人可以使用他们的武器,这是其另一大缺点,因此为了试图充分发挥纵队中所有人的火力,大约在16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半回转”(caracole)的骑兵战术动作。在这种动作中,队列最前排的骑兵在接近敌人发射手枪后向左或右边转回到阵型的后方,伺机装填准备再次发射,然后轮到第二排发射雨转回,如此往复。

10. 使用火枪的步兵横队战术是谁最先发明的

滑膛枪由于工艺落后制造质量更差,弹丸与枪管间隙更大,士兵射击时为了避免火药灼伤眼睛以及火光耀眼基本是闭眼,命中率很低,为了保证命中率不得不排横队射击。
士兵们列成横队排枪齐射可以加强火力,增大作战的威力。在欧洲,最早的火枪手横队出现在16世纪西班牙的步兵方阵中。
16世纪前期,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进行军事改革,由火枪手和长矛兵编组成步兵方阵——西班牙大方阵。在实战中,方阵中的火枪手创造出一套新战术——后退装弹技术。在齐射后,前排的火枪手在排与排的间隙中成排退到后排去装弹。这样如果有10排以上的火枪横队,就可以保持火力一直不间断。这种火枪排成横队作战的优势很快就在战争中表现出来。1525年,法兰西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率军在意大利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交战,法军遭遇惨败,弗朗西斯一世本人被俘。法军伤亡8000人,西班牙军伤亡不到1000人。法军伤亡者中大部分都是被密集的火枪子弹击中的。

阅读全文

与换线战术是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