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中国集成电路的创造业

中国集成电路的创造业

发布时间:2021-06-21 20:34:56

1. 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目前的情况怎么样前景如何

如果不是这个专业,建议不要来了
不是很好的产业,现在已经快到夕阳产业了

IC设计现在就是靠的是工艺的升级,工艺升级才会产生新问题,才会要设计人员

你知道现在的工艺达到多少了吗?20nm已经有大公司量产了,概念是以后从物理层无法再升级,摩尔定律不再适用

那时候,所有的设计差不多完成,IC厂商只是把这些设计去流片而已
以后的IC设计的方向就是向多产业扩展,如汽车电子,4G,5G芯片,以及医学芯片,这些是新课题,但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
反正前途未卜,现在的行情还能支撑10年到20年,现在国内的需求还很大,但是等到3年以后就不好说了

2. 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现状怎么样

近年来中国电子工业持续高速增长,产业链日渐成熟。伴随着2014、2015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据《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前瞻》统计,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为4335.5亿元,同比增长20.1%。不过我国集成电路产品以进口为主,国产集成电路自给率较低,中国集成电路产值不足全球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1/3。通用CPU、存储器等关键核心产品基本均依赖进口。
未来1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长期矛盾将是需求旺盛、供给不足。集成电路行业还需要顶层设计出台,才能有序引导行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3. 现在,中国的芯片行业发展怎么样了

当前,我国芯片行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到2020年,国产芯片自给率要达到50%;工信部提出的“十三五”目标中,到2020年,集成电路行业年均增速超过20%。
芯片的发展是新时期互联网相关行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撑,对技术实力要求较高,高端芯片领域我国的海外依存度较高。但是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下,国内芯片代工企业发展迅速。据前瞻《2018-2023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芯片代工企业总体市场占有率达到80%。
5G新时期的到来,中国以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设备制造商和以移动、联通、电信为代表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积极推动,使得我国5G发展位于全球领先地位,华为企业5G芯片的研发的商用化的推广,让中国有机会在高端芯片生产企业抢占一席之地,实现行业发展的突破。

4.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差距在哪儿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这一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集成电路是制造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安全的基础。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晚,存在诸如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失仍然大量依赖进口,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显着差异。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只有实现了底层集成电路的国产化,我国的信息安全才能得以有效保证。因此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将集成电路放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首位。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黄金时期的到来,重点企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在电子行业的众多新兴子行业中,集成电路、北斗产业、传感器、智能家居、LED等有望在本轮升级转型中脱颖而出。从之前的千亿扶持计划,到近期的中国制造2025,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有抓住这个时间窗口才能重新定义全球市场格局。

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意义

集成电路是工业的“粮食”,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中国制造的重要技术和产业支撑。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加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进一步凸显,美国更将其视为未来20年从根本上改造制造业的四大技术领域之首。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既是信息技术产业乃至工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也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外部压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生产了16.3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4亿台彩电,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均超过50%,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电子信息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9%,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还十分弱小,远不能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国防安全建设。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2176亿美元,多年来与石油一起位列最大宗进口商品。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对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发布以来,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和产业规模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方面,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级大关,达到10393亿元,同比增长13.4%,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50%。产业规模方面,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3015.4亿元,2001-2014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3.8%。

技术实力显着增强。系统级芯片设计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建成了7条12英寸生产线,本土企业量产工艺最高水平达40纳米,28纳米工艺实现试生产。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装备和材料实现从无到有,被国内外生产线采用,离子注入机、刻蚀机、溅射靶材等进入8英寸或12英寸生产线。

涌现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2014年海思半导体已进入全球设计企业前十名的门槛,数据显示,我国设计企业在2014
年全球前五十设计企业中占据了9个席位。中芯国际为全球第五大芯片制造企业,连续三年保持盈利。长电科技位列全球第六大封装测试企业,在完成对星科金朋的并购后,有望进入全球前三名。

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瓶颈仍然突出

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创新要素积累不足。领军人才匮乏,企业技术和管理团队不稳定;企业小散弱,500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收入仅约是美国高通公司的60-70%,全行业研发投入不足英特尔一家公司。产业核心专利少,知识产权布局结构问题突出。

二是内需市场优势发挥不足。芯片设计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难以进入整机领域中高端市场。跨国公司间构建垂直一体化的产业生态体系,国内企业只能采取被动跟随策略。

三是“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链协同格局尚未形成。芯片设计企业的高端产品大部分在境外制造,没有与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形成协作发展模式。制造企业量产技术落后国际主流两代,关键装备、材料基本依赖进口。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深度调整变革期,既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实现赶超提供了难得机遇。从外部挑战看,国际领先集成电路企业加快先进技术和工艺研发,推进产业链整合重组,强化核心环节控制力。不少领域已形成2-3家企业垄断局面。

从发展机遇看,市场格局加快调整,移动智能终端爆发式增长,成为拉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产业格局面临重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引发的产业变革刚刚兴起,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基础的产业规则、发展路径、国际格局尚未最终形成。

集成电路技术演进呈现新趋势,制造工艺不断逼近物理极限,新结构、新材料、新器件孕育重大突破。此外,随着信息消费市场持续升级,4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继续保持旺盛活力,预计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元,这些都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有利条件。

5. 中国的芯片制造业是不是永远没有希望了

差不多,永远在模仿人家
差距只能越来越大

6. 集成电路产业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关注的焦点,即使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陷入有史以来程度最严重的低迷阶段时,中国集成电路市场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凭借巨大的市场需求、较低的生产成本、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宽松的政策环境等众多优势条件,以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产业基地迅速发展壮大,制造业、设计业和封装业等集成电路产业各环节逐步完善。2006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为4862.5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IC设计业年销售额为186.2亿元,比2005年增长49.8%。200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1251.3亿元,同比增长24.3%,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为5623.7亿元,同比增长18.6%。而计算机类、消费类、网络通信类三大领域占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88.1%。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了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三业及支撑配套业共同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格局,随着IC设计和芯片制造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集成电路价值链格局继续改变,其总体趋势是设计业和芯片制造业所占比例迅速上升。
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新潮也在新年贺词中表示,展望2014年,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值得期待。随着国家各项产业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趋向良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等需求不断扩大。未来几年,将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中国芯片设计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100亿元左右,2013-2015年芯片设计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2%。

7. 我们国家的电子芯片制造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国家没有投入,人才和设备
在美国,大学生就可以自己设计集成电路,只要导师签字就可以免费开板验证,钱由国家出,虽然早期投入大,但是培养的人是更大的财富。
国内顶尖学府的研究生也未必有机会,绝大多数高校的本专业老师都没有机会实际设计验证。
你说怎么搞得好?

8. 中国大陆有哪些制造芯片的大公司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2018年产业规模约为5740亿元。2012年以来平均每年增长率超过20%。其中设计行业占40%,制造和测封各占30%。

目前在A股市场上,有几十家集成电路上市企业,但它们的市值总和还抵不上一家台积电。台积电的最新市值1882亿美元,折合高达1.27万亿元人民币。

9. 国内集成电路做的最好的公司有哪些

中芯国际

阅读全文

与中国集成电路的创造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