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影响派生倍数的因素中,为什么说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越多,商业的存款创造能力越高
资金利用率高
B. 请问为什么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降低
回答如下: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是这样一个过程:
某客户存入A银行100元,版央行规定的权存款准备金率是10%(意思就是100元中要有10元存入央行),A银行就可以向外贷款100*(1-10%)=90元,a企业获得90元贷款后存到B银行,B银行获得90元存款,也是按照10%存款准备金率,只能对外放款90*(1-10%)=81元,b企业获得81元贷款再存到C银行,如此下去,在涉及到的银行(系统)中这100元可以派生出大于100元的货币(视参与“创造”的银行数量而定),这就是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根据以上这个过程,如果当时央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A银行只能放贷100*(1-20%)=80元,B银行只能放贷80*(1-20%)=64元。与10%的准备金率相比,准备金率提高到20%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就低了。
所以,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降低。
C.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则货币创造乘数()
答案应该是C减小。
货币创造乘数=1/(rd-t×rr+C+e),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则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t上升,所以货币创造乘数减小。
D. 为什么“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创造乘数变小”
这是倒推上去的。
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基础货回币答
经济学里讨论的货币供给指的是M1
M1=流通中的货币(通货)+银行活期存款
定期比重高了,那么M1就减小了,货币供给就小了。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基础货币,在基础货币不变的条件下,乘数变小。
E. 定期存款如果期间提高了,按最开始定的还是按最新的
按开始存款时的定的利率计息。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它具有存期最短3个月,最长5年,选择余地大,利息收益较稳定的特点。存款期内,利息不受利率浮动的影响。可办理部分提前支取一次,存款到期,凭存单支取本息,也可按原存期自动转存多次。如果是到期约定转存,这时以转存当天新的利率计息。
F. 商业银行可以用定期存款创造出存款货币吗
不可以的,只有数字货币才可以 !
G. 存款货币创造的基本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
又称存款法定准备金制度,是指为防止信用过度创造,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回商业银行的存答款必须按一定比例上缴中央银行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不得动用,其余部分可以用于放款的制度。故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对银行信贷能力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2、非现金结算制度:
个人可以通过开出支票进行货币支付,银行之间的往来通过转账结算,无须有现金。这样,银行可以通过记帐的方式发放贷款,从而进行信用扩张。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简单理解就是银行把存款(一般是定期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发放贷款,提高了流通货币的利用效率,如果流转速度越快存款货币的创造能力越大,所需的流通货币量就越少,银行通过信用杠杆创造了比实际流通中更多的货币量,这就是存款货币的创造。
H. 银行怎样提高存款
一、抓特色业务,水涨船高。
如果把零售业务比作是水,那么存款就是水上的船。因为当客户在办理大多数的零售业务时,首先都要办理帐户,然后存款,然后才能通过存款来买基金、买保险、做外汇买卖、进行证券交易等多项业务。有些网点的做法就是不盯着指标,而是做一个有特色的业务亮点,通过特色业务来拉动存款等各项指标。这种做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员工不会被种类繁多的任务弄昏头,目标性强,积极性高。
这样的业务有很多,包括基金定投、代发工资、第三方存管等等,而在诸多的业务类型中,我认为外汇买卖最适合作为亮点业务。首先,外汇买卖无论客户如何交易、是否交易,对于银行来讲都是活期存款;其次,外汇买卖可以双向交易,不存在牛市熊市之说,不会想股票、黄金一样,存在市场好客户就多,市场不好客户就少的问题。最后,外汇买卖除了算存款之外,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手续费收入。
我们的外汇买卖由于没有保证金方式,曾经落后于其他银行。但是几个月前国家已暂停了保证金的交易方式,一律使用实盘交易,这样我们又回到了同样的起跑线上了。
二、抓服务品质,情感营销。
通过提升服务品质,来赢得客户。这也是一条大江南北人人皆知的大道理。但是如何提升服务品质,甚至什么是服务?我觉得这个才是重点。
先来说说什么是服务吧?每个新人进入服务行业,老师都要从两个方面来教育他们:礼和仪。礼是告诉我们客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让我们从内心里尊重客户;仪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微笑、姿态、语言来把我们内心对客户的敬意与感恩之情表达出来。学会了这两件事,新员工就可以带着职业的笑容上岗了。
但就像任何事情做多了,都有自己的理解一样。当几年之后,我有了自己对“服务”的定义。服务就是通过给客户意料之外的惊喜,长期为客户着想的服务,让客户对你产生“自己人”般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