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南林公共选修科学创造能力概论

南林公共选修科学创造能力概论

发布时间:2021-06-21 16:04:01

① 急求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考研专业课:环境科学概论近三年复习资料及真题

建议你报考园林专业,或者食品科学,

不高,农林类高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三志愿的,连二志愿的都少,生源一般,老师更一般。从南林到北林都这样。

我是北方某重点林业高校的,我们学校招林学研究生还可以不考数学那。但我是工程类专业的,对林学院那头不大了解。好像不学物理,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化学是要学的。你可以上北林或者东林网站看一看他们的2009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就明白了。 以下是南林的研究生招生简章

2009年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一、招生计划

2009年我校招生规模约为712,其中国家计划内(公费)数约为630,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含推免生、计划内、计划外名额)仅供参考,在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规模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适当调整。

二、推荐免试研究生

我校接收各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中已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考生可于2008年9月中旬浏览我校研究生院招生网页查询有关申请手续。

三、 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1. 报考条件

凡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历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考;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人员只能报考自筹或委培生;报考委培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2. 同等学力报考相关要求 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 毕业后工作须满两年, 2007年9月前毕业)、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网络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按同等学力报考,但原则上不得跨专业报考。

注意: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在备用信息栏中填写“同等学力”。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课程,加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栏(任选两门)。

3. 报名时间、地点及手续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时间:2008年10月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或)。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时间:2008年11月10日至14日

地点及手续:在南京市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须到江苏教育考试院指定报名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到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军官证)、毕业证书(应届生持学生证),并办理交费和现场图像采集等手续。

4. 报考类别

(1) 非定向研究生

报考非定向研究生一经录取即可将户口档案转入本校,毕业后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由研究生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

(2) 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

在正式录取前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定向、委托培养合同。被录取为研究生后学习期间不转户口和工资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四、参加我校单独考试

对取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后,在本专业或邻近专业工作四年以上(到2009年8月31日止)者,可以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研究生。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网报后在现场确认阶段须持考生本人学历证书及两份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书到我校研招办资格审查,然后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名点现场确认。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属委托培养研究生,在正式录取前考生所在单位和学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

五、考试时间及地点

2009年1月(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考试地点由各报名点另行通知。

六、关于学费、助学金、奖学金的说明:

1、学费: 国家计划内(公费)录取的考生不需缴纳培养费,我校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国家计划内(公费)比例达到90%。各专业自费生和委培生的培养费标准如下:

学科门类及学科代码
设计艺术学(0504)
城市规划与设(081303)
哲学(01)、文学(05)、理学(07)、工学(08)
农学(09)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经济(02)、管理(12)

自筹(万元/人)
2.1
2.1
1.5
0.9
1.5
1.5

委培\破格(万元/人)
2.4
2.4
1.8
1.8
1.8
1.8

2、助学金:非定向(公费)研究生每人每月240元的国家助学金;非定向、自筹经费研究生每人每月200元的学校助学金;同时提供助研助教助管等勤工助学机会,参加三助的同学每月可获200—600元的劳务报酬。

3、奖学金: 学校设有各类学术奖学金、优秀论文奖学金、名人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三好优干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30多项,获奖面达40%,最高单项奖6000元/人。

4、贷学金:我校向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国家助学贷款,根据目前情况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每年可贷款额最高为6000元/年。

七、其它

1. 复试时审查考生报考资格,具体审查办法将在2009年4月初另行公布。

2. 新生入学报到时审查大学应届毕业考生的本科毕业证书原件。

3. 凡考取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的优秀硕士研究生,均可在入学后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申请硕、博连读研究生。

4.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电话(025)85427772 E-mail:[email protected]

欢迎访问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Ⅱ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院系、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

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071001▲植物学
2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612植物学④811植物生理学
复试:507植物学综合;同等学力加试:植物胚胎学、生物化学、植物分类学

01树木学

02植物资源学

03植物系统与进化

04结构植物学

05植物发育学

06植物生理生化学

071002动物学
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4动物学④816普通昆虫学或819动物生态学
复试:504保护生物学或508森林昆虫学

01昆虫生理生化

02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071005微生物学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2植物学或616生物化学④810细胞生物学或815分子生物学
复试:516微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真菌学

01真菌学

02森林微生物

03微生物分子遗传学

04资源微生物

05工业微生物

071007遗传学
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5化学(农)或612植物学④810细胞生物学或811植物生理学

复试:509现代遗传学

01细胞遗传学

02分子遗传学

03数量遗传学

04群体遗传学

05进化遗传学

071009细胞生物学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5化学(农)或612植物学④810细胞生物学或811植物生理学
复试:509现代遗传学

01植物染色体结构与功能

02植物细胞与细胞周期调控

03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04植物细胞工程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5化学(农)或612植物学④810细胞生物学或811植物生理学
复试:514现代分子生物学

01植物重组DNA与基因操作

02植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03植物基因与发育(从基因到表型)

071012★生态学
3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611数理统计(含试验设计)④811植物生理学或812土壤学(含地质)或813环境科学概论
复试:505普通生态学;同等学力加试:森林生态学、初试未考科目,07方向: 环境科学概论、科学技术哲学

01林业生态工程与恢复生态

02生态系统生态学

03城市生态与城市林业

04群落与种群生态学

05竹林生态及竹林培育

06环境生态

07社会生态与市场生态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613社会调查研究方法④814社会学原理

077501环境科学
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1植物生理学或813环境科学概论
复试:506环境科学综合理论;同等学力加试:环境监测、环境评价

01环境生态学

02环境生物学

03土壤环境学

04环境化学

05环境规划与管理

090301土壤学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3环境科学概论或817土壤农化分析
复试:511土壤学;同等学力加试:植物生理学、生态学

01亚热带森林土壤

02林木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

03土壤与环境

090701★林木遗传育种
16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09现代遗传学或510林木遗传育种学

01森林遗传学

02林木遗传改良

03林业生物技术

090702▲森林培育
2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12森林培育学或519经济林栽培学或515食品工艺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土壤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苗圃学

01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02经济林培育

03林木种苗

04林农复合经营

05经济植物资源加工与利用

090703★森林保护学
1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13森林病理学或508森林昆虫学;同等学力加试:植物学、土壤学、微生物学

01森林病理学

02森林昆虫学

03森林有害生物系统管理

090704森林经理学
1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08测树学或809C程序设计
复试:518森林经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地理信息系统、林业遥感

01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

02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03遥感与GIS应用技术

04统计预测与控制

090705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04保护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植物学、生物统计

01湿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02动植物相互关系生态学

090707▲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8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
复试: 517林业生态工程学;同等学力加试:水土保持规划、流域管理学

01林业生态工程

02水土流失监测与控制

03城市林业与水土保持

04流域治理

090720林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501生物信息学或509现代遗传学

01生物信息学(核酸、蛋白质序列数据挖掘)

02生物芯片技术和基因预测

南林和我们学校一样,林学院考研不考数学,你说他招研究生都不考数学,他对数学要求能高吗,你当他是南航计算机专业那。

② 大学体育选修课健美与健美操什么区别

1,性别不同

1)健美是男生的课程,

2)健美操和体形是女生的课程,

2、运动类型不同

1)健美,偏静力型。老师教你认识身体的各部位的肌肉名称,还有怎么去练哪个部位的肌肉。

2)健美操,偏运动型。体适能与健康是一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健身活动与心理健康、健身活动与个人健康、有氧适能、肌适能、营养与健康、能量与运动、体重控制方案、环境与运动、健身活动与衰老和长寿等。

3、锻炼方式不同

1)健美,主要是健身房类做健身运动,比如杠铃、举重、推举,锻炼你的形体,比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等。

2)健美操,健美操是一种有氧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中低程度的全身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基础。

跳健美操有诸多好处,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的强身健体,而且还有减肥的功效,这种运动减肥方法集健美和健身于一体,特别适合女性,受到了广大女性同胞的喜爱。

③ 我是南林大学生,怎样查看校内公共选修课一览表就是说我想看所有公选课的课程安排。急!急!急!

每个学期结束之前会公布的,每个学期开公选课的老师都不同,课程也不同的,没有固定的课程表的

发明创造概论的论文怎么写

发明与创造概论的论文
这方面的文章不太好写
,你可以去找客服帮您一下。我知道一家,他们的文章不错,免费指导您写作,也会为您推荐优秀资料.加为好友就行
:四







⑤ 南京林业大学环艺设计考研考什么,怎么准备好考吗

南京林业大学(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南林”,位于江苏南京。南林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由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在我国国内的双非大学中(非985、非211),南京林业大学绝对是第一档次,他不仅有辉煌的历史,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还有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学科实力丝毫不逊于同行业的211大学。而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学等三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前五。
1、研究生的环境艺术设计通常不是专业,而是130500设计学专业下的一个研究方向。

2、初试、复试科目取决于报考学校。如北京服装学院设计学专业的初试科目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综合文艺理论
④908专业设计基础

⑥ 南京林业大学公共选修课的选课时间是什么时候啊在开学吗谢谢啊~

可以重新选的。
南林的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只可以选课和补选。如果要退课要到院里的教务处去退课。一般退课时间是开学初的前两周,学校会通知退课时间,教务处周六周日不上班。
比如,你要退大三下学期的课,就要在大三下学期的前两周注意下退课时间,去院里教务处退课。
如果是补选的话,就不需要了,补选直接在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就行了。希望你退课成功~

⑦ 谁告诉我 下面的选修课哪个是论文考试的 请打详细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新生代的第三纪是指距今七千万年到二三百万年前的地质年代。②新生代的第四纪是指距今

二三百万年前之后的地质年代。,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东非还出现了长达8 000公里的断裂谷。由于这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致使世界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②,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人类的祖先来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逐步由四肢行走转变为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等。此外,两足直立行走还使人类祖先的前肢从用来行走和支持身体中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大创造了条件。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

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

人类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大多残缺不全,往往只有零碎的头骨、颌骨、牙齿和股骨,而且化石的最早年代也不过在四百多万年前。尽管如此,经过古人类学家的努力,已经弄清了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南方古猿

1924年,在南非的汤恩发现了一个古猿幼儿的头骨化石,鉴定后定名为南方古猿。随后,古人类学家在非洲,特别是在断裂谷的东部,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南方古猿化石。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得知,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1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是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除直立行走以外,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状大都像猿,如他们的脑容量很小,在450~530 mL之间,与现代类人猿的脑容量(平均为415 mL)差不多。

能人

自1960年起,古人类学家在非洲陆续发现了与南方古猿特征相近的古人类化石,定名为能人。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75万年前。与南方古猿相比,他们的颅骨壁变薄,脑容量增大,平均为680 mL左右。与能人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石器,这说明能人已经能够制造工具了。

直立人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以前,他们的化石在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地区都有发现,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直立人(简称爪哇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简称北京人)等。其中,以北京人的化石材料最丰富,研究得最全面。

北京人的脑容量明显增大,成人的平均脑容量多达1 088 mL,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这表明他们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并且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但是,北京人仍有很多原始性状,如前额后倾、眉嵴粗壮、下颌骨无颏等(正因为直立人有许多类似猿的性状,所以他们也被称为猿人)。

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石器,这些石器功能各异、加工精细,证明直立人制造工具的能力比能人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在他们住过的山洞里还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层,里面有烧过的骨头、石块和朴树籽等,这说明北京人已经会用火了。火不仅可以用来取暖和驱赶野兽,还可以用来烧熟食物,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这促进了人类祖先体质的发展,特别是为脑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智人

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万~1万年前,比直立人更接近现代人。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人的大小(平均为1 360 mL),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水平。因此,古人类学家把他们与现代人归为同一个种,即智人种。

早期的智人生活在距今20万~5万年前,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我国广东的马坝人,以及山西的丁村人等。这个时期的智人还带有一些原始性状,拿尼人来说,眉嵴仍比较粗壮,并且头盖骨向后倾斜,颌骨向前突出。但是,他们制造的工具比直立人制造的更为先进,除石器外还有骨器。从生活遗迹来看,他们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而且会人工取火。

晚期的智人出现在距今5万~1万年前,他们的化石在各个大陆都有发现,如法国的克罗马农人、我国的山顶洞人等。这个时期的智人与现代人十分接近。例如,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不仅脑颅增大,下颏明显,而且还具有黄种人的一些特征。晚期智人不仅能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还会制造长矛、标枪,用以狩猎、捕鱼。他们的狩猎能力也大为提高,会利用地形和设置陷阱来捕捉大的野兽。此外,他们会用大兽皮等修建简单的房屋,用骨针缝制衣物,还创造出了原始的艺术。在他们住过的地方,常常能够发现绘画、雕刻和装饰品,绘画的内容多与狩猎活动有关。在这个时期,不同的人种已经开始分化和形成,并逐步分布到世界各地。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在体质特征和文化遗物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充分反映出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目前,这种划分方法已得到大多数古人类学家的认可。

人类起源的新说法

(一)海猿说

1960年,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人类的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也就是说,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哈代提出:地质史表明,800万~4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适应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是人类的祖先。

海猿说指出:人的许多生理特征在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没有,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存在。

其证据是:(1)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身体体表都长有浓密的皮毛,惟有人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光滑,没有体毛。(2)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皮下脂肪,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别的灵长类动物,而与水兽相似。(3)人类泪腺分泌泪液以及排出盐分的生理现象,也是水兽所具有的特征。这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4)人类所具有的性行为以及出汗等生理现象,也是灵长类所没有而与水中生物相似。(5)人类在控制体内盐分平衡的生理机制上同陆生哺乳动物大相径庭,而与海兽极其相似。(6)人在潜水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称为“潜水反应”的现象:肌肉收缩,全身动脉血管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缓慢。此时,饱含氧气的血液不再输入到皮肤组织、骨肌和其他器官,而全部集中到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机体中心大脑和心脏,使它们的细胞得以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不致死亡。这种现象与海豹等水生动物的潜水反应十分相似。(7)妇女在水中分娩没有痛苦,而婴儿喜欢水,并有游泳的本能,这都说明人类与水的关系非同寻常。

海猿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不同的看法。(1)古猿在下海的400万年里,获得了一些适合于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特征,重返陆地后,为了适应陆地生活,也应该丢掉这些适合于海水生活而不适合于陆地生活的特证,如人类不能对体内所需食盐进行精确控制等,为什么在返回大陆的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没有丢失?(2)400万年的化石缺环,海猿说仍没有很好的解释。在海洋生活就没有化石可找了吗?我们现在不也发现大量的海中生物化石吗?(3)根据分子人类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人和猿开始分化的时间是距今500万~400万年前,这一点也不支持海猿说。

(二)海陆双祖先复合说

人类有两个祖先,一个是古猿,一个是海洋生物。这段400万年化石空白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古猿与海洋生物发生了基因重组。于400万年前产生了南方古猿,组合产生新种所需的时间很短,短到相对于地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在十几代到几代的时间便可形成新种,从而可以说过渡阶段的化石是没有的。这样既可以说明化石空白,也可以说明人类为什么具有一些海洋生物的特性。至于是哪一种海洋生物,还没有说明。

(三)外星人说

最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科学家马莱斯认为:大约65万年前,一些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科技知识,发现了地球环境很适应他们居住,但却不堪忍受地心引力,于是这些外星人不得不放弃地球生活,并决定在地球上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宜于地球生活的人种,同时又使他们能在地球上延续。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智力较高的雌性猿人作为对象,设法使他们受孕。这便产生了我们人类的祖先。

马莱斯的见解确能惊世骇俗,他举出的证据是他对不久前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具5万年前的头盖骨的研究。他认为,那具头盖骨所代表的人种智力已远超过今天人类的几千倍。从而推测“他”就是古时来地球的外星人之一。他还指出另一个可能是外星人与地球猿人结合的证据,那就是安第斯山顶绝壁上人所共知的巨型图案。马莱斯说,那极有可能就是外星人与地球猿结合的真实描绘。

如果地球人真的起源于外星人,那么发现于30万年前、40万年前乃至100万~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又当如何解释?

无论是“海猿说”,“海陆双祖先复合说”,还是“外星人说”,都在有力地向传统的“从猿到人”的进化学说发出挑战。但要形成公认的科学结论,还证据不足。科学的发展,研究在深入,人类将用自己的智慧,来解开自身的谜团。

⑧ 南林选修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快考试了,可是没怎么上过,谁有复习资料,百度文库有很多,不知道是哪个

(四)在社会发展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
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
劳动就业体系和社舍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灾害监
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1加强人口综合管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加快中国有关人口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
础工作,农村抓村组,城市抓社区,落实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法人责任
制,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主义新型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宣传教育,加强计划生育午0益导
向机制建设,加强与计划生育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采取多种综合
措施,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加强计划生育人群权益保护;加强对流
动人口的综合管理;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搞好学前教
育,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高等教育,发展继续教
育,提高人口素质。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
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和完善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
向失业保险并轨,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努力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
稳步推进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强和完善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为基础的社会救济制度,加快社会福利特别是社区老年福利噼业的发
展;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实现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
理:加快社会保障立法步伐;加陕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实行积极的
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广开就业门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
自主创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3发展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监督执法体系。继
续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调控下的各项医疗卫生管理政
策;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布局,逐步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
分工合理、方便、快捷的新型城镇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
设,建立适应衣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提高对
突发事件、紧急疫情的迅速反应和处理能力,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预防LJ
有效控制;切实加强妇女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儿童全程免疫接种
率,全面提高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加强社会养老保障建设,完善老年
医疗、康复服务U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Lj家庭护理服务体系;加强职
业病的防治,保护从业人员健康;全面普及卫生知识,提倡健康的生活
习惯与生活方式。
4.加强灾害综合管理。进一步完善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增强全民防
灾减灾意识;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方案;建立和完善主要自然灾害
以及重大事故的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和整合信息处理能力,
提高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强部f J协作与配合,建立完善的灾害处
理应急指挥系统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救
援物资和设备储备,形成一支快速反应的救灾力量,提高紧急救援能力,
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推进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网络建
设和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化灾害救助机制。
(五)加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
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
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
息共享体系。
1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加强可持续发展立法,完善有关法律
制度;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制定和完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自然
灾害防治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等方面的法规;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
律和世贸组织的规则,修订相应的法规。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
施保障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
项法律制度得咀实施。
2.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多层
次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系统,卅展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
展水平监测评价,定期发布监测评价报告。
3.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建立公共基础数据、人口、社会经济、
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信息库,实现基于高速网络基砌上的、面向
社会各界的、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体系;建
立适应于政府决策的信息、共享网络。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1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加强领导,抓
好管理。各级政府都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纲要》所确定的
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任务纳入日常工作议程,继续坚持和认真落
实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制度,逐级建立和完
善严格的责任制。由政府负责,协调部门制定政策、明确任务,落实责
任、督促检查,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不断提高政府统筹规
划和政策协调以及规范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监督,狠抓落宴。结合完善规范、科学的公务员政绩考核和奖
惩制度,使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关心和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
展。各级政府应当确保将可持续发展工作纳入相关的战略、规划和计划,
并且贯穿到计划实施的全过程。逐步将领导干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评估结果和最后验收结果作为定量考核和评估其工作实绩的主要依据。
统一协调,综合决策。建立和完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统一
协调机制与综合决策激励机制;制定有利于综合考核地区和企业可持续
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试行将资源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
行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公众参与综合
决策的渠道,提高政府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水平。
2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建立有利于
可持续发展的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筹措机制。逐步加大各级政府在可持
续发展方面的必要投入,引导非国有资金甚至国外资金投入可持续发展
领域,大幅度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资金保障程度和稳定性,提高
对投入可持续发展资金使用的管理水平和投入资金的经济效益。
建立有利于引导各类利益主体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价格调节机制。通
过价格调节,引导各类相关利益主体的法人疆化节约资源,严格保护城
乡生态环境,真正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的市场供求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
的调节功能。
3.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深化科技
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形成既
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科技发展自身规律的科技体制。优化科技资
源配置,进一步加强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研究体系、技术开发体系、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调动科技人员从事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和产业化的
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依靠科技,大力开发、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生态“友好型”实用
技术。集中力量研究开发一批对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提
高可持续发展技术水平和能力;在加快企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推行清
洁生产,并与企业技术进步、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加强企业管理
结合起来,加快各类企业环境污染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的根本转变。
加4陕建立和完善以开展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工业污染综合防治模式,鼓励
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使用新型能源,走低能耗、物耗、少排污的
清洁生产发展道路;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或企业,扶持建立若干生态和
环保研发中心,组织开展技术和装备攻关,提高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
化水平。
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本
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基础教育以及高等
教育教材中增加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在中小学开设“科学”课程,
在部分高等学校建立一批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园(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在
经费投入干日工作安排上加大面向全社会宣传、普及、推广、应用等软环
境建设的力度。科研机构定期向社会开放。利用大众传媒和网络广泛开
展国民素质教育和科学普及。加快培育一大批熟悉优生优育、生态环境
1杲护、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科研人员、公务人
员和志愿者。积极鼓励与支持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
的各项活动。
4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继续加
强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立法工作。研究、制定- -些新酌法律法规,加快修
改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形成基本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各地区要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一些地方性法规,u
促进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道路。
做好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和标准制定工作。建立健全有关可持续发
展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现行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自然资源权属管理
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和使用权(产权)流转制度、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制
度等,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u资源环境工作管理制度体
系。
大力提高全社会的公共监督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注意发挥新闻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作用,切实17
障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依法行使管理职能;注重人【J资源环境有关法律
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尽快提高社会大众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意
识和法制观念。
5运用示范手段,选择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可持
续发展的试点示范工作, ,总结经验,逐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旌。
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建立一批可持续发展基地,形成集技术、管理、
政策、机制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围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
政策、战略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典型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解决地
方普遍遇到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不同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向周围其他地区辐
射推广。
6加强国际合作,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全
球环境合作,就参与各类环境条约问题制定对策,认真履行参加的各类
国际条约,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等相关国际会议达成的决
议和决定;重视并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利用各种渠道促进国
内环境保护,维护中国利益,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适应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绿色产品、
技术、服务为主导的投资贸易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
两个市场,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绻续实施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源发展道路
(_一)“十五”期间中国能源发展目标
“十五”计划期间(即在2001~2005年间),中国能源筮展的总体目
标是:在能源总量供应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能
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能源效率、效益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起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管理体制。
从能源结构上看,2005年与2000年相比,将发生很大变化,煤炭在
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下降3.88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
比例提高5.6个百分点。煤炭方面,原煤入选率达到50%,比2000年提
高20%;石油天然气方面,力争石油储采比稳中有升,天然气市场开芨
取得显著进展,上游生产和输送能源基本上得到发挥;城乡电网的建设
与改造基本完成,电网互联和跨区送电取得明显的进展,发输配比例趋
合理,清洁电力在总装机容量中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能源利用效率、效益方面,2005年比1997年提高4个百分点;单位
产值能耗下降15%~17%。节约能量3亿~3.6亿吨标准煤。
能源体制改革方面,“十五”期间,将完成电力行业的重组,初步建
成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基本形成“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府监
管”的格局;煤炭、石油天然气企业也将完成向““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
(二)2010年能源发展远景设想
在“十五”发展的基础上,到2010年,我国能源工业在充分满足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能源结构调整将取得历史性进步;能
源效率、效益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
争能力的能源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适应的能源工业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
(三)“十五”期间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中国“十五”朝间的能源发展战略可概括为六句话、三十六个字:
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继续扩
大开放,加快西部开发。
保证能源安全。首先,中国仍将继续坚持能源供应基本立足国内的
方针,以煤为主的一扶能源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次,中国将逐步
建立和完善石油储备制度,形成比较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第三,鉴于
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并注意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煤炭
洁净燃烧、煤炭液化等技术的开发利用,将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优化能源结构。随着供需矛盾的缓和,中国能源发展将进一步加大
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增加洁净能源的比重。
由于这里写不到这么多字,你到参考资料 ,新浪博客里面望能找到你需要的东东

⑨ 南京林业大学视觉传达考研考什么,考哪几本书

今年刚考上,考一门理论和一门手绘,理论考的设计理论,主要是三本书,《设计学概论》尹定邦,《艺术设计学》凌继尧,《工业设计思想基础》李乐山,手绘考的题目有四个比较多

⑩ 三江学院公共选修课有哪些

公 共 选 修 开 课 情 况 表
上课学期 星期 节次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辅助教师 学时 学分 教室 人数
09-10-2 0 0-0 环境科学概论 南大网C 33 2 见选课通知 200
09-10-2 0 0-0 健康学 南大网X 33 2 见选课通知 200
09-10-2 0 0-0 普通生态学 南大网X 33 2 见选课通知 198
09-10-2 0 0-0 英语文化选读 南大网X 33 2 见选课通知 199
09-10-2 0 0-0 PhotoshopCS2 IT&AT 33 2 见选课通知 196
09-10-2 1 9-11 C语言高级编程 刘绍汉 30 2 4305 75
09-10-2 1 9-11 西方建筑与文化 毛晔 33 2 1106 91
09-10-2 1 9-11 珠宝文化与艺术鉴赏 杨来胜 33 2 阶一 196
09-10-2 3 9-11 中外音乐赏析 鲁璐 33 2 1324 91
09-10-2 3 9-11 美和美育 陈光宇 33 2 1202 133
09-10-2 3 9-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孔读云 16 1 1117 80
09-10-2 3 9-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谢晓峰 16 1 1123 80
09-10-2 3 9-11 计算机电路绘图及印刷电路板设计 王平 30 2 L209 70
09-10-2 3 9-11 国际贸易专业英语 李杭生 33 2 1114 51
09-10-2 3 9-11 经贸英语新闻报刊选读 李俊儒 33 2 1112 50
09-10-2 3 9-11 诗歌欣赏 王同书 33 2 1228 133
09-10-2 3 9-11 开国元老诗词赏析 左力 33 2 1125 134
09-10-2 3 9-11 广告艺术欣赏 杨春明 33 2 1305 134
09-10-2 3 9-11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周荣华 33 2 1302 133
09-10-2 3 9-11 社会心理学 王燕 33 2 1212 91
09-10-2 3 9-11 职业生涯管理 许宏报 16 1 1113 94
09-10-2 3 9-11 数字水印技术与版权保护 傅强 33 2 阶一 150
09-10-2 3 9-11 图说中国古代建筑史 钟行明 33 2 1213 90
09-10-2 3 9-11 建筑与中国建筑文化 缪峰 33 2 1106 90
09-10-2 3 9-11 共和国战争回顾 诸琢雄 33 2 1225 71
09-10-2 3 9-11 个人财务管理系统 赵俊霞 33 2 1224 91
09-10-2 3 9-11 电子商务概论 卞璐 33 2 1218 90
09-10-2 3 9-11 标准日本语 吴保祥 33 2 1301 71
09-10-2 3 9-11 日本歌曲赏析 范玉荣 33 2 1227 70
09-10-2 3 9-11 艺术市场学 成乔明 33 2 阶三 190
09-10-2 3 9-11 雕塑艺术鉴赏 吴延诚 33 2 1326 134
09-10-2 3 9-11 中国古代绘画鉴赏 赵洪波 33 2 1303 134
09-10-2 3 9-11 外国美术作品鉴赏 吴东 30 2 1126 70
09-10-2 3 9-11 大学生健康教育 刘汾 33 2 1127 134
09-10-2 3 9-11 应用文写作 孙志鸿 33 2 1328 134
09-10-2 3 9-11 财政税收与金融基础 蒋大鸣 33 2 1201 72
09-10-2 3 9-11 皮肤的健康与美容 徐淑芬 33 2 阶四 150
09-10-2 3 9-11 大学英语视听说 王贵宪 33 2 1122 50
09-10-2 3 9-11 西方法律思想史 杨慧莹 33 2 1115 80
09-10-2 3 9-11 创业教育 祁新意 16 1 1111 80
09-10-2 3 9-11 昆曲与诗词 徐立梅 33 2 1306 149
09-10-2 3 9-11 数学是什么 李雷 33 2 1216 90
09-10-2 3 9-11 秘书实务 王蔷馨 16 1 1325 69
09-10-2 3 9-11 排球 阮小玲 22 1 排球馆 1
09-10-2 3 9-11 篮球 李德胜 22 1 篮球馆 6
09-10-2 3 9-11 西方哲学史简介 卓承芳 33 2 1226 130
09-10-2 3 9-11 创造学 诸建明 33 2 1304 134
09-10-2 4 9-11 市场营销 沈毅 33 2 1225 70
09-10-2 4 9-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沈琼 16 1 1123 80
09-10-2 4 9-11 对联的欣赏与制作 左力 33 2 1125 134
09-10-2 4 9-11 国际商务单证 李杭生 33 2 1114 50
09-10-2 4 9-11 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 李俊儒 33 2 1112 50
09-10-2 4 9-11 当代审美文化述评 陈光宇 33 2 1202 134
09-10-2 4 9-11 摄影艺术欣赏 杨春明 33 2 1127 134
09-10-2 4 9-11 公文写作 胡春 24 2 1227 70
09-10-2 4 9-11 营销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孙萦杰 33 2 1212 90
09-10-2 4 9-11 佛教文化 蒯宏 33 2 1303 135
09-10-2 4 9-11 物流管理 张健康 33 2 1228 134
09-10-2 4 9-11 管理沟通 胡凤玲 33 2 1115 90
09-10-2 4 9-11 证券投资学 冷建飞 33 2 1117 90
09-10-2 4 9-11 计算机网络 陈正宇 33 2 1113 90
09-10-2 4 9-11 软件工程 钟睿 33 2 1213 90
09-10-2 4 9-11 微机组装与维护 王平 30 2 1216 91
09-10-2 4 9-11 土木工程概论 董祥 33 2 1218 89
09-10-2 4 9-11 亚洲建筑与文化 毛晔 33 2 1106 90
09-10-2 4 9-11 广告公司运作策划 诸建明 33 2 1304 134
09-10-2 4 9-11 现代广告作品赏析 成乔明 33 2 阶三 190
09-10-2 4 9-11 色彩设计与生活装扮 邢庆华 30 2 1126 70
09-10-2 4 9-11 计算机绘图实践与尝析 宜沈平 33 2 L218 60
09-10-2 4 9-11 汽车驾驶与维修 金传志 33 2 1224 90
09-10-2 4 9-11 CAD实训与考证书 徐伟 33 2 L217 60
09-10-2 4 9-11 PRO/E三维造型设计 王海巧 33 2 L211 71
09-10-2 4 9-11 世界贸易组织概论 周荣荣 33 2 1201 70
09-10-2 4 9-11 应用文写作 孙志鸿 33 2 1305 134
09-10-2 4 9-11 实用礼仪 李云斌 33 2 阶四 150
09-10-2 4 9-11 大学英语视听说 王贵宪 33 2 1122 50
09-10-2 4 9-11 环境地质学 杨来胜 33 2 阶一 196
09-10-2 4 9-11 运筹与决策 杨明辉 33 2 1324 90
09-10-2 4 9-11 电脑影视制作基础 郗孟祥 33 2 1226 129
09-10-2 4 9-11 创业教育 李世新 16 1 1111 80
09-10-2 4 9-11 疾病与健康 夏扬 33 2 1326 134
09-10-2 4 9-11 疾病与健康 陆雪松 33 2 1328 134
09-10-2 4 9-11 羽毛球 邵力平 22 1 羽毛球馆 37
09-10-2 4 9-11 乒乓球 殷晓霞 22 1 乒乓球馆 16
09-10-2 4 9-11 跆拳道 蒋科 22 1 体育馆 8
09-10-2 4 9-11 当代犯罪学 周荣华 33 2 1302 134
09-10-2 4 9-11 综合疗法健身及治疗常见病 方荣荣 33 2 1102 90
09-10-2 4 9-11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郭广澜 33 2 阶二 150
09-10-2 4 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王宗凡 33 2 1306 148

阅读全文

与南林公共选修科学创造能力概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