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背景简介
动作研究之父: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unker Gilbreth,1868-1924)。他们是第一个把工业工程从一种实验和经验的办法,变成一种比较科学的办法,他们两人的工作对于工业工程的诞生起了非常决定性的作用,一直到今天,工业工程发展的思路依然与他们两个人当初所做的工作密切相关,今天我们所关注的系统更大了,但我们所追求的仍然是效率和效益。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1868年出生在美国缅因州费尔菲尔德。吉尔布雷斯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1885年他通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却因家庭困难没有入学,而是进入建筑行业,并以一个砌砖学徒工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这样,年仅17岁的他就开始在一个建筑承包公司那里做学徒工。在以后的10年时间里,吉尔布雷斯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终于设计出一种新的脚手架,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不仅如此,他在混凝土建造方面也有许多革新。因为在技术上的杰出成就,他成为公司的总监。
1895年,吉尔布雷斯在波士顿注册登记了自己的建筑承包公司。由于技术发明专利权的保护,以及吉尔布雷斯在业务管理方面的诸多改进,他的公司办得十分红火,以后逐渐从建筑承包业扩展到建筑咨询业,在美国的纽约和英国的伦敦都设有办事处。他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著书立说,在这个过程中,吉尔布雷斯对一般管理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0年,吉尔布雷斯对东方铁路运费案极感兴趣,并参加了倡导科学管理的集团。
1912年,在泰罗与甘特的影响下,吉尔布雷斯放弃了收入颇丰的建筑业务,改行从事“管理工程”的研究,他在体力劳动的操作方法上很有造诣。他的妻子莉莲对他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12~1917年的5年时间内,他把美国普罗维登斯市的新英格兰巴特公司作为自己的试验基地。由于他的出色的研究成果,很快他就赢得了管理专家的荣誉。1924年6月14日,由于心脏病,正在准备参加布拉格国际管理大会的吉尔布雷斯突然死去,当时他才56岁。
莉莲·吉尔布雷斯(1878—1972)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是弗兰克·吉尔布雷斯的夫人,也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女士,被称为“管理第一夫人”。原名叫做莉莲·莫勒,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英语系。为了同丈夫合作研究,她改学了心理学。1912年,莉莲完成了博士论文,但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却不能授予她博士学位,坚持让她再回校读一年。莉莲·吉尔布雷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在抚养12个孩子的繁忙家务劳动之余,潜心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并写成了著作《管理心理学》。尔后,在1915年获得布朗大学的博士学位。
1924年,当弗兰克·吉尔布雷斯辞世后,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并且使自己也成为工业界的一个榜样。在1938年评选的“有行使美国总统权力才能”的12位妇女中,莉莲·吉尔布雷斯榜上有名。
1944年,《加利福尼亚月刊》评论道:“莉莲是一位天才。”
2.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实践应用
吉尔布雷斯夫妇对科学管理进行了验证。他们创造了一种衡量方法,通过它,有助于进一步打破衡量和管理的界限。在《疲劳研究》(1916)一书中,吉尔布雷斯写道:“生活的目标就是幸福,不管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有多么的不同。以一种发自内心保护人类生活的情感去消除疲劳和杜绝浪费。无论他都做了什么或是没有达到根本目的,我们必须增加‘让人感到幸福的时间’。”
吉尔布雷斯研究问题的角度被他们称做“动作分析”。最为著名的是,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仔细审视了砖瓦匠的工作。其实他本人就多才多艺,自己也是一位砖瓦匠和建筑学家。这些砖瓦匠的工作是低效的。对此,吉尔布雷斯设计了一种能大大减少捆绑,提高效率1倍的脚手架,并为此申请了专利。吉尔布雷斯还发明了一整套动作流程图,并且与打字机的生产者雷明顿(Remington)合作,协助研发出一种更为有效的德沃夏克键盘布局。
他们在照相机的帮助下,对砖瓦匠的活动进行了分析,使得吉尔布雷斯能够认定整个活动由16个单个动作组成。这些单个动作被他们称为:“基本分解动作”。
尽管他们的许多努力引人发笑,他们的盲目热情也将他们引入一些歧途,但吉尔布雷斯夫妇对管理思想仍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将衡量方法提高到一个适用广泛的高度,并使之成为管理的一个核心任务。
3. 请分别介绍一下吉尔布雷斯和泰勒,详细些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出生于美国缅因州费尔菲尔德,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满后毕业并进入建筑行业,之后在设计了一种新的脚手架和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1895年,他在波士顿登记了自己的建筑公司,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被誉为“动作研究之父”。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丙辰年)—1915(乙卯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3)吉尔布雷斯夫妇的主要贡献是创造扩展阅读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人物经历:弗兰克·吉尔布雷斯,1868年出生在美国缅因州费尔菲尔德。吉尔布雷斯在安得福学院和波士顿学院学习时,成绩优异。
1885年他通过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却因家庭困难没有入学,而是进入建筑行业,并以一个砌砖学徒工的身份开始了职业生涯。
这样,年仅17岁的他就开始在一个建筑承包公司那里做学徒工。在以后的10年时间里,吉尔布雷斯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终于设计出一种新的脚手架。
发明了建造防水地窖的新方法,不仅如此,他在混凝土建造方面也有许多革新。因为在技术上的杰出成就,他成为公司的总监督。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人物经历:
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Midvale steel Works)工作。从机械工人做起,历任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等职,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0年。
1881年,泰勒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为以后创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同年,在米德维尔开始进行著名的“金属切削试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维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
4. 吉尔布雷斯夫妇在管理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贡献
吉尔布雷思夫妇对科学管理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弗兰克·吉尔布雷思重视工作效率, 其夫人重视劳动者的心理作用。他俩从事动作分析研究, 发明和应用了许多新技术。首先使用拍摄电影的方法, 分析和改善动作, 寻求“最佳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又把工人的操作动作分解为17 个“动作的基本元素”。通过各种动作分解, 剔除不必要的动作, 形成新的工作方法。另外。吉尔布雷思夫妇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强调在应用科学管理原理时必须首先看到工人的存在, 了解他们的性格、需要, 认为引起工人的不满不是工作的单调乏味,而是主管部门对工人的漠不关心, 这对后来行为科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5. 比较古典管理学派的三位杰出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他们的管理思想过时了没有在当今的管理实践中应当如何
古典管理学派是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史上,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出现的较系统、较成熟的管理理论派别。初创和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
30年代进一步发展,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它又可以分为两大基本流派:“科学管理”理论。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为美国的F.W.泰罗,以及甘特、吉尔布雷斯夫
妇、埃默森等。代表性著作有 《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 (泰罗,1903和1911年)。该派的主要理论贡献是:
最先提出“管理科学”的概念和“总结经验——上升理论”这一进行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途径;
最先较系统地提出了若干管理原理,如“科学”、“协调”、“合作”、“最高的产量”、“最高的效率”,最先主张“关心工人”
(吉尔布雷斯夫妇)、研究工人的“工作动机”并推行“个体化原则”,用工人所长 (泰罗),最先在劳动人事管理领域借助技术手段 (计时器等)
推行标准化、计量化作业管理,开展动作研究,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等)。
6.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吉尔布勒斯夫妇的动作研究思想精要
吉尔布雷斯夫妇认为,要取得作业的高效率,以实现高工资与低劳动成本相结合的目的,就必须做到:
◆第一,要规定明确的高标准的作业量——对企业所有员工,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规定其任务;这个任务必须是明确的、详细的、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他们主张,在一个组织完备的企业里,作业任务的难度应当达到非第一流工人不能完成的地步。
◆第二,要有标准的作业条件——要对每个工人提供标准的作业条件(从操作方法到材料、工具、设备),以保证他能够完成标准的作业量。
◆第三,完成任务者付给高工资——如果工人完成了给他规定的标准作业量,就应付给他高工资。
◆第四,完不成任务者要承担损失——如果工人不能完成给他规定的标准作业量,他迟早必须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上述内容是指要科学地规定作业标准和作业条件,实行刺激性的工资制度。其中,作业标准和作业条件必须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才能确定下来,而这种刺激性的工资制度,也就是差别计件工资制。 时间研究就是研究各项作业所需的合理时间,亦即在一定时间内所应达到的或合理的作业量。进行时间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作业的基本定额。吉尔布雷斯夫妇指出,收益分享制和奖金制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它们在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规定上都缺乏科学的依据,因而对作业过程就无法给以合理的指导和控制。而这一点,对雇主和工人双方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动作研究是把作业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找出最合理的动作,以使作业达到高效、省力和标准化的方法。
动作研究是研究和确定完成一个特定任务的最佳动作的个数及其组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动作研究之父”。
吉尔布雷斯夫妇通过对于动作的分解研究发现,一般所用的动作分类,对于细致分析来说是过于粗略了。因此,吉尔布雷斯把手的动作分为17种基本动作,如拿工具这一动作可以分解成17个基本动素:寻找、选择、抓取、移动、定位、装备、使用、拆卸、检验、预对、放手、运空、延迟(不可避免)、故延(可避免)、休息、计划、夹持等。吉尔布雷斯把这些基本动作定义为动素,而动素是不可再分的。这是一个比较精确分析动作的方法。
吉尔布雷斯夫妇为了记录各种生产程序和流程模式,制定了生产程序图和流程图。这两种图至今都还被广泛应用。吉尔布雷斯夫妇除了从事动作研究以外,还制定了人事工作中的卡片制度——这是现行工作成绩评价制度的先驱。他们竭力主张,管理和动作分析的原则可以有效地应用在自我管理这一尚未开发的领域。他还把动作研究扩展到疲劳研究领域,并从建筑业扩大到一般制造业。他们开创了对疲劳这一领域的研究,该研究对工人健康和生产率的影响一直在持续。 所谓差别计件工资制,就是“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个不同的工资率。对那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质量高的工人,就按一个较高的工资率计算;对那些用时长、质量差的工人,则按一个较低的工资率计算”。
实行这种工资制度,要求按日及时计算工作成果,即要求对每个工人的生产成果及时检验和快速地统计、公布,使他们每天都能了解他前一日的工作情况,这样,就会刺激每个工人都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工作。
差别计件工资制是同科学管理的其他制度密切联系着的。因此,实行这种工资制度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这就是:
第一,要制定科学的定额。如果定额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则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就失去了依据。因此,首先必须进行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这是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要设立制定定额的机构。吉尔布雷斯夫妇认为,这个机构应当具备与工程部门和管理部门同等的威信与权力,并用同样科学的与实际的方式组成和管理。
第三,要改进生产管理,保证生产条件的规范化和正常化,以使工人每天都能达到最高产量,并使每个工人都能够得到一致的、公道的和平等的机会。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的结果,虽然工厂要对工人付出较高的平均日工资,但却能因此而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对于工人来说,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却意味着资本家对他们剥削的加深。 动作的经济原则即用于分析和改进操作动作的原则,应该说这是吉尔布雷斯夫妇做出的最大成绩的领域,他们将动作经济原则分为三大类:
(1)关于人体的运用。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完成动作;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双臂的动作应对称;手的动作应以最低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者为妥;物体的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体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限度;连续的曲线运动比含有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好;弹道式运动比受限制或受控制的运动轻快;动作应尽可能带有轻松自然的节奏。
(2)关于操作场所的布置。工具物料应放置在固定场所;工具物料等装置应布置在工作者的前面就近处;零件物料的供给应利用其重量附至工作者手边;“坠送”方法应尽可能利用;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工作台及坐椅的高度应使工作者坐立适宜;工作椅的式样及高度应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
(3)关于工具设备。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为一;工具物料要尽可能预先放置在工作位置上;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使手柄与手的接触面增大;机器上的杠杆、十字杆及手轮的位置,应能使工作者的姿势变动最小,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机械力。
上述3类原则可归纳为4项要求:
——两手应尽量同时使用,并取对称反向路线。
——动作单元要尽量减少。办法是:删除不必要的动作;设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动作结合起来,将两种以上工具合并起来;将材料、工具及零件按操作顺序排列在适当位置;将装配用的材料与零件装在特殊设计的容器里。
——动作距离要尽量缩短。工作时的人体动作可以分为五级,即:手指动作,手指及手腕动作,手指、手腕、及前臂动作,手指、手腕前臂及上臂动作,手指、手腕、前臂、上臂及身体动作。级次越高,所费的时间和体力越大。因此要尽量使用较低级次的动作,以缩短动作距离。同时,应注意两手的作业范围和两眼的有效视野。
——尽量使工作舒适化。
7.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介绍
吉尔布雷斯夫妇两人,夫人是个心理学家。之于工程管理学(工效学),他们改进了泰勒的方法,泰勒方法我们称为“工作研究”,而他们的方法,我们称为“运动研究”。其差别在于,泰勒是基于在生产线上找工人作实验的方法,吉尔布雷斯夫妇发明了一个“动素”的概念,把人的所有动作归纳成17个动素,如手腕动称为一个动素,就可以把所有的作业分解成一些动素的和。对每个动素做了定量研究之后,就可以分析每个作业需要花多少时间。
8. 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
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答:西方管理理论可被划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在出现于欧美,它可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甘特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了“甘特图”,另一贡献是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②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法约尔把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 条原则。韦伯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巴纳德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他认为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2)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20 世纪20 年代。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略)。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维克托·H·弗鲁姆和戴维·麦克莱兰分别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成就需要理论。(3)数量管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4)系统管理理论: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可以把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在投入一转换一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5)权变管理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不同的管理模式。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查有关环境的变量与各种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使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有效地实现目标。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6)质量管理理论:质量被定义为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目标或需要的能力。质量管理理论主要有两项内容:不断完善和再造。
9. 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谈谈你最感兴趣的理论分之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和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
内容和特征
一、古典管理理论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1)工作定额(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科学地确定工作定额)
(2)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设备、材料、环境的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特征: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2.组织管理理论
(1)法约尔:企业的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技术、商业、财务、安全活动)、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集权与分权、等级链与跳板、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2)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a.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b.理性-合法的权威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c.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
d.理想的行政组织的优点: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可靠性。
(3)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a.经理人员的职能主要有: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 、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做出贡献 、明确组织的目标;
b.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c.组织存在和发展的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 、协作的意愿 、良好的沟通。
特征: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二、行为管理理论
1.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四阶段实验:
工作场所照明试验
1924-1927
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1927.8-1928.4
大规模访谈
1928-1931
接线板工作室试验
1931-1932
2.人际关系学说: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3.主要行为科学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赫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特征: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改变了人与机器不差别的观点。
三、数量管理理论
1.运筹学
2.系统分析
3.决策科学化
特征:数量管理理论是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
四、系统管理理论
1.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根据需要,可以把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分解。(相关性、层次性)
2.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在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环境适应性)
3.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整体性)
特征: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