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李字怎样产生
http://ke..com/view/25544.html?wtp=tt
『贰』 李字的来历是什么
“李”是形声字。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甲骨文写法:
《说文解字》:果也。从木子声。杍,古文。良止切
『叁』 李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李字的演变过程:
楷书
『肆』 李字的由来
关于李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在发现的甲骨文有下图中的字样,应为甲骨文的李字,其结构是上木下子,表示树木所结的果实之意。
其二,认为最早的李,当推战国印里的古金文,是上木下子结构。但在战国时代陈簠的李却是左子右木,不是今天的形体;文字学家商承祚说这是桑梓的梓字的古文,可梓直至秦篆才出现,故也无确证。
之后秦时的小篆文字演变,再到汉隶中的李将篆文字形中的上半部分叉形的木的写成现在的木字形,将篆文字形中下半部分的子的圆形给去掉,写成现在的子字形。
李
一、一种树木(名),如李子树,是指一种生长李子的树木。
二、与食物有关。古时人们出发、旅行时常带上些李子作为路途中的食物,所以此字也含有旅行或旅行携带的物品的意思(名),如行李,是指旅行时所带的物品。
三、指姓,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在远古的尧舜时期,有个负责刑事、监狱的官,这个官职叫大理官,其后代以官职为姓,姓理。
在商纣王时期有个叫理征的人被纣王治罪,而其儿子理利贞在逃亡过程中几乎要饿死时,遇到了一棵李子树,他以李子为食得以活命,为了报答这棵李子树,也由于害怕朝廷追杀,就改理姓为李,这就是李姓的来历(名),如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
『伍』 李字的意思是什么
基本字义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2. 姓。 3.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2.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plum] 李,李果也。——《说文》 北山有李。——《诗·小雅·南山有台》 3. 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树的果实、李花、李园 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 4. (李:李花) 报之以李。——《诗·大雅·抑》 5. (李:李子) 丘中有李。——《诗·王风·丘中有麻》 6. (李:李园) 7. 狱官。通“理” [judge;justice] 皋陶为李。——《管子·法法》 8. 星名。即角宿二,为室女座 δ星 [star's name]。如:李长庚(西方太白金星的名号) 9. 姓。如:李杜(李白和杜甫);李唐(李氏唐朝);李氏子蟠(姓李的人家的孩子。氏,姓);李文靖公(李沆,字太初,宋太宗、真宗时的宰相,谥文靖);李渤(唐朝洛阳人,曾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李牧连却之,李牧接连打败它。李牧,赵国良将,曾几次打败秦军。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攻赵,李牧率兵抵抗。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杀李牧。第二年,王翦破赵军,虏赵王 常用词组 1. 李白 Lǐ Bái [Li Bai] (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 2. 李冰 Lǐ Bīng [Li Bin] 中国战国时水利家。他总结劳动人民的治水经验,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二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为川西平原提供了巨大的水利效益 3. 李卜克内西 Lǐbǔkènèixī [liebknecht, Wilhelm] (1826—1900) 即威廉·李卜克内西。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立者和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 4. 李大钊 Lǐ Dàzhāo [Li Da zhao] (1889—1927) 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令导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就义于北京 5. 李代桃僵 lǐdàitáojiāng [substitute one thing for another; substitute this for that] 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后来用“李代桃僵”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李代桃僵,羊易牛死。——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6. 李公朴 Lǐ Gōngpǔ 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当局暗杀 7. 李贺 Lǐ Hè [Li He] (790—816)字长吉,唐代福昌(现在河南省宜阳西)人。南园,是李贺在家读书的地方。他写了《南园十三首》,慨叹当时有许多作品不切合实用,悲秋一类诗文用在战争中无济于事 8. 李清照 Lǐ Qīngzhào [Li Qingzhao] (1084—约1151)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所著《词论》,多有独立见解,对南唐二主以来词人遍加讥评,强调“词别是一家”,主张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9. 李商隐 Lǐ Shāngyǐn [Li Shangyin] (约813—858) 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曾任校书郎、弘农尉、秘书省正字等职。有《玉谿生诗》,现存;文集已佚,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和杜甫。又与温庭筠齐名,称为“温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均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李商隐的诗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成就很高 10. 李时珍 Lǐ Shízhēn [Li Shizhen] (1518—1593) 中国明代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著有《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一千五百十八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1. 李渔 Lǐ Yú [Li Yu] (1611—约1680) 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明末清初兰溪(现在浙江省兰溪县)人,戏曲理论家,作家。除《一家言》外,还著有《笠翁十种曲》(传奇)、短篇小说集《十二楼》等 12. 李煜 Lǐ Yù [Li Yu] (937—978) 字重光,南唐后主。公元975年,宋灭南唐,他被封
『陆』 李字是什么意思
李
l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
姓。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笔画数:7;
部首:木;
字义解释 1、李〈名〉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李,李果也。――《说文》 北山有李。――《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树的果实、李花、李园 华如桃李。――《诗经•召南•何彼禯矣》 李(李:李花) 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李:李子) 丘中有李。――《诗经•王风•丘中有麻》 (李:李园) 2、狱官。通“理” 皋陶为李。――《管子•法法》 3、星名。即角宿二,为室女座 δ星 4、李(Prunus salicina Linn.) 别名 :山李子,嘉庆子,嘉应子,玉黄李 分类: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5姓氏:百家姓之一,参看李姓。
根据古资料显示,李姓是嬴(ying)姓颛顼(zhuan xu)的后裔,先为理姓(大理石的理)。
商朝末年因避难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县定居。为了感激逃难时有木子(一种木本植物的果实)充饥及躲避殷纣王的追缉,改为李姓。
『柒』 李字拆开是什么
李字拆开是木+子
一、李的释义:
1、李子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常见水果。
2、这种植物的果实。
3、(Lǐ)姓。
二、李的组词:
行李、桃李、李白、小李、李冰
李绅、鼠李、李墨、麦李、王李
三、李的笔顺:
三、相关组词:
1、李郭仙[lǐ guō xiān]
即李膺与郭泰。
2、李佑群[lǐ yòu qún]
目前于《女人我最大》节目担任固定达人老师。
3、奥李[ào lǐ]
唐棣之别名。即郁李。
4、黄李[huáng lǐ]
果树名。李树的一种。
5、李玘[lǐ qǐ]
男,明朝南丰人。
『捌』 李字的部首是什么
李lǐ 部首:木,部外笔画:3,总笔画:7。
『玖』 李字的偏旁是什么
"李”lǐ字的偏旁是:木
『拾』 莹字是怎样创造 苑字是怎样创造的 李字是怎样创造的
莹:本义指珠光的光采。上面的草头原来是两个“火”,表示光芒;下面的部分是玉石的样子。
苑:本义指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上面的草头表示栽种的花草树木;下面的部分大概是圈养的野兽和肉块(左边)。
李:本义是李树,后来也指其果子。上面是一根树;下面是象物体滋生的形状,也象人的头和手足的样子,所以假借为人。合起来应该是人在树下的意思吧。
你的提问不太明确,所以不大好回答……可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