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9世纪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9世纪

发布时间:2021-06-21 05:51:44

Ⅰ 知识乐园.七巧板又称智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伟大的创造.19世纪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

(1)组成“七巧板”的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其中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中有互相平行的边,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有互相垂直的边,正方形中既有互相平行的边,又有互相垂直的边;
故答案为: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

Ⅱ 七巧板是我国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它是由七块不同形状和大小珠木拼成图形的一种游戏,右图是由七巧板拼成

解答: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图1不是中心图形,而是轴对称图形,
图2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A

Ⅲ 如图,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在国外被称为“唐图”,由图中标号为“1”、“2”、“3”、“4”


①如图①;
②如图②;
③如图③;
④“6”可以由“7”旋转或翻折得到.

Ⅳ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图形,请你用七巧板中标号为①②③的三块板(如图1)

解答:解:参考图形如下(答案不唯一).

Ⅳ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被誉为“东方魔板”,如图是一副七巧板,若已知其中一块平行四边形PHQD

由七巧板制作过程可知,E、F、H、P、Q、O分别是BO、BC、FQ、OD、CD和BD的中点,EFHO是正方形;PHQD是平行四边形;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BO≌△ADO;△BEF≌△HOP;由此可得BE=EF=EO=FH=PD;PH=DQ=
1
2
CD;
A→B→E→H→P→D所走过的所有路线的长是:
AB+BE+EF+FH+HP+PD
=AB+BE+EO+OP+HP+PD
=AB+BD+
1
2
CD
=
3
2
AB+BD
设正方形ABCD边长为a,得BD=

Ⅵ 七巧板是我国祖先的一次卓越创造,在19世纪曾极为流行.如右图在由七巧板拼成的图形中,互相平行的直线的

C.7 注意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有3对。

Ⅶ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一项卓越的智力游戏,在19世纪

(2006?福州质检)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被誉为“东方魔板”,如图是一副七巧板,若已知其中

(2006?福州质检)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被誉为“东方魔板”,如图是一副七巧板,若已知其中一块平行四边形PHQD的面积是8,请根据你对七巧板制作过程的认识,求动点A沿A→B→E→F→H→P→D所走过的所有路线的长.由七巧板制作过程可知,E、F、H、P、Q、O分别是BO、BC、FQ、OD、CD和BD的中点,EFHO是正方形;PHQD是平行四边形;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BO≌△ADO;△BEF≌△HOP;由此可得BE=EF=EO=FH=PD;PH=DQ=12CD;
A→B→E→H→P→D所走过的所有路线的长是:
AB+BE+EF+FH+HP+PD
=AB+BE+EO+OP+HP+PD
=AB+BD+12CD
=32AB+BD
设正方形ABCD边长为a,得BD=2AB=2a
SPHQD=QD?PD?sin∠PDQ=12CD?14BD?sin45°
又∵12a?2a4?22=18a2=8
∴a=8
∴点所走过的路线长为12+82.

Ⅷ 七巧板指的是哪七巧

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据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说::宋黄伯思宴几图,以方几七,长段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 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现七巧板系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五个小勾股形,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图形,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术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编辑本段]【结构】 七巧板是由下面七块板组成的,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 十九世纪最流行的谜题之一就是七巧板。七巧板的流行大概是由于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明白易懂的缘故。你可以用七巧板随意地拼出你自己设计的图样,但如果你想用七巧板拼出特定的图案,那就会遇到真正的挑战。正是七巧板的乐趣所在。 七巧板那简单的结构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要解决它的问题也很容易,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用七巧板可以拼出1600种以上的图案,其中有些是容易拼成的,有一些却相当诡秘,还有一些则似是而非充满了矛盾。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七巧图”不知何时传到国外,受到他们的欢迎与重视,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特竟用象牙精制了一副七巧板。法国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为消遣游戏。谁能想象到七巧板居然会跟拿破仑·波拿巴、亚当、杜雷、爱伦坡特以及卡洛尔等人发生关系?实际上他们全都是七巧板的狂热爱好者。 玩过七巧板吗?那简简单单的七块板,竟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谁能想到呢,这种玩具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 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关于七巧板的名称有许多原始的说法: 1.来自被废弃的英语词“trangram”:奇怪形状的小玩意儿; 2.来自词Tang(中国的唐朝)带后缀—gram(希腊文意为作品); 3.来自术语“tanka”,意即沿海船上人家。他们在运输摆渡中除了供应食物、浣洗衣物外,还提供一些娱乐方面的招待。其中就有这种由七块板组成的中国谜题 。大约七巧板一词(Tangram)就是从tanka game(船上人家的游戏)演化来的。 以上这几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 大概是原始七巧板的浓厚的趣味和它的娱乐释义,激发了美国著名谜题专家山姆·洛依德的文学创意。1903年,61岁高龄的他,在《第八茶皮书》中写道:“按网络全书的介绍,七巧板游戏渊源极为古老。在中国,它作为一种消遣性的玩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人们称为“东方魔板”。 [编辑本段]【中国的发展流程】 先是宋朝的燕几图→演化成明朝的蝶翅几→再者清初到现代的七巧板。 燕几图 - 七巧板本来的面目是「燕几图」,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引发这个点子的人是北宋进士黄伯思,他先设计了六件长方形案几,於宴会时能视宾客多寡适当调整位置,随后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已和现代七巧板相差无几了。 蝶翅几 - 后来,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拼在一起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成出一百多种图形。 七巧板 - 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出来的。 [编辑本段]【好处与用处】 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 ,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 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被家长们广泛采用来帮助小孩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了解毕氏定理。 七巧板还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亦可用以说故事,将数十幅七巧板图片连成一幅幅的连贯图画,即可当漫画般说故事给小朋友听。先拼出数款猫、几款狗、一间屋,即可说出一美妙动人的故事。

Ⅸ 七巧板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什么

七巧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特竟用象牙精制了一副七巧板。法国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为消遣游戏。谁能想象到七巧板居然会跟拿破仑·波拿巴、亚当、杜雷、爱伦坡特以及卡洛尔等人发生关系,实际上他们全都是七巧板的狂热爱好者。

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



关于七巧板的名称有许多原始的说法:

1、来自被废弃的英语词“tangram”:奇怪形状的小玩意儿;来自词Tang(中国的唐朝)带后缀—gram(希腊文意为作品)。

2、来自术语“tanka”,意即沿海船上人家。他们在运输摆渡中除了供应食物、浣洗衣物外,还提供一些娱乐方面的招待。其中就有这种由七块板组成的中国谜题。大约七巧板一词(Tangram)就是从tanka game(船上人家的游戏)演化来的。

大概是原始七巧板的浓厚的趣味和它的娱乐释义,激发了美国著名谜题专家山姆·洛依德的文学创意。1903年,61岁高龄的他,在《第八茶皮书》中写道:“按网络全书的介绍,七巧板游戏渊源极为古老。在中国,它作为一种消遣性的玩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被人们称为“东方魔板”。

Ⅹ (2006福州质检)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被誉为“东方魔板”,如图是一副七巧板,若已知其中

由七巧板制作过程可知,E、F、H、P、Q、O分别是BO、BC、FQ、OD、CD和BD的中点,EFHO是正方形;PHQD是平行四边形;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BO≌△ADO;△BEF≌△HOP;由此可得BE=EF=EO=FH=PD;PH=DQ=

1
2
CD;
A→B→E→H→P→D所走过的所有路线的长是:
AB+BE+EF+FH+HP+PD
=AB+BE+EO+OP+HP+PD
=AB+BD+
1
2
CD
=
3
2
AB+BD
设正方形ABCD边长为a,得BD=

与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9世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