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十进制的历史
一)十进制的演化
早期的计数形式,并没有位置值系统.何为位置值系统呢?位置值系统是这样一种数的系统,每个数字所安放的位置,影响和改变该数字的值.例如,在十进制中数375中的数字3,它的值不是3,而因为它位于百位的位置,所以其值是300.
约在公元前1700年,60进制开始出现,这种进制给了米索不达米亚人很大帮助.米索不达米亚发展了它,并将它用于他们的360天的日历中,今天人们已知的最古老的真正的位置值系统是由古巴比伦人设计的,而这种设计获自幼发拉底河流域人们所用的60进制.为了替代所需要写的,从0至59这六十个符号,他们只用了两个记号,可以用它们施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只是其中没有设置0的符号,而是在数的左边留下一个空位表示零.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一种作为零的符号开始出现,而且60进制也得以广泛的发展.在公元后的早些年,希腊人和印度人开始使用十进制,但那时他们依然没有位置的记数法.为了计算,他们利用了字母表上的头十个字母.最后,大约于公元500年,印度人发明了十进制的位置记数法.这种记数法放弃了对超过9的数字采用字母的方法,而统一用头九个符号,大致于公元825年左右,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有关对印度数字仰慕的书.
十进制传到西班牙差不多是11世纪的事,当时西阿拉伯数字正值形成.此时的欧洲则处于疑虑和缓慢改变的状态.学者和科学家们对十进制的使用表示沉默,因为用它表示分数并不简单.然而当商人们采用它之后,便逐渐变得流行起来,而且在工作和记录中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后来,大约在16世纪,小数也出现了.而小数点,则是J·纳皮尔于公元1617年建议推广的.
或许,将来会有一天,随着我们的需要和计算方法的改变,一个新的系统将替代我们现有的十进制!
『贰』 最早运用十进制的有古巴比伦人吗
没有。
就目前资料来看,最早使用十进制的是我国,最迟在商代,我国已经较普遍的使用十进制了。那个时候,古巴比伦人还在采用六十进制,比较繁琐。
『叁』 数学六十进位的发明者是谁
古巴比伦人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作出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
计算珠在最古老的巴比伦的泥版上显示了巴比伦人高水平的计算能力:兄弟10人分5/3米那的银(米那和后面的赛克尔都是巴比伦人的重量单位,其中1米那=60赛克尔),相邻的兄弟俩,比如老大和老二、老二和老三所分银子的差相等,而且老八分的银子是60赛克尔,求每人所得的银子数量。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巴比伦人已知道了“等差数列”的概念,这说明了当时的数学已经发展到非常了不起的阶段了。
苏美尔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六十进位制的发明者。古埃及人使用的是十进制。原始时代的人们用手指计算数字,数到十就得重新数起,很自然产生了十进位法。富有想象力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在计算数字时把5个手指和一年中的12个月份数巧妙地结合起来,5乘以12等于60,因此产生了六十进位制。一个圆周分为360度,一小时分为60分,一分钟分为60秒。这些计算单位至今仍被使用,成为数学发展的基础。
置放计算珠的球形封泥聪明的巴比伦人把十进位制和六十进位制结合起来进行计数。他们计数只需要3个符号。一个是1,一个是10,一个是100。虽然这一计数法有时按十进位制,有时按六十进位制,往往会产生混乱,但由于巴比伦人把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确定不同的量,因而产生了数字位值的概念。这在数学发展史上是了不起的贡献,甚至可以同字母的发明相媲美。
计算珠
『肆』 世界古代四大文明最原始的计数方法都是几进制
中国人在世界上比较早使用十进位制计算,至迟在商代时,中国已采用了十进位值制。并发明了算筹这一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计算方式——一种以相同长度的小棍棒为计算工具的计算方式,立算筹代表个、百、万,卧算筹代表十、千、十万,如此类推,算筹可表达非常巨大的数目,而且准确无误。
罗马数字与进位制无关,古巴比伦数字为六十进制,
玛雅人的数字体系是二十进制或十八进制的。
古埃及的数字从一到十只有两个数字符号,从一百到一千万有四个数字符号,而且这些符号都是象形的,如用一只鸟表示十万。古希腊由于几何发达,因而轻视计算,记数方法落后,是用全部希腊字母来表示一到一万的数字,字母不够就用加符号“‘”等的方法来补充。古罗马采用的是累积法,如用ccc表示300。印度古代既有用字母表示,又有用累积法,到公元七世纪时方采用十进位值制,很可能受到中国的影响。现通用的印度——阿拉伯数码和记数法,大约在十世纪时才传到欧洲。
『伍』 十进位法哪里发明的,百度词条“巴比伦”那里说是巴比伦人发明的,高中历史书上说是中国人发明的。
没记错的话高中历史书上是说:“中国是最早使用十进制的国家之一”,有个之一。也就是说中国人很早就独立发明十进制了。但世界上最早发明的是古巴比伦人
『陆』 我国最早采用了十进制,比古埃及早了多少年
埃及更古老。
古埃及最早的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一说公元前3300年),距今5500年左右。当时是被称为“法老(国王)时代”,早在公元前3300年,埃及就出现了象形文字,出现了歌谣、诗歌、神话、故事等口头文学。
中国古代最早的王朝是夏朝,始建的年代是公元前2070年,距今4000年左右。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它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当时是商朝的统治者用来占卜吉凶、记事的。甲骨文比古埃及文字要晚将近2000年。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夏朝往上追溯,那就是五帝时代(即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其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100年,最早距今4500多年,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所说的“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源头。但是对于这个源头,到目前为止,我们更多的只有传说而已,尚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和实证。即使如此,这个年代比古埃及的法老时代,还要晚了1000年左右。
除了上述一些年代特征之外,我还可以列举建筑、医学、数学、历法等“含金量”的差别,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总之,我们要承认古埃及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文明古国,它是当之无愧的。
『柒』 古巴比伦人是怎么发明十六进制中的“分”和“秒”
巴比伦人是指生活在古巴比伦地区的人民。在公元前 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回城为首都的王答朝。美索不达米亚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创建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大致在6000多年前。 这个区域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
『捌』 外国人为什么说十进制是印度发明的
没有这个说法(除了印度人喜欢在网上鼓吹),只有零符号是印度人最先创造出来的说法。具体是不是最先,其实都还有争议。
零符号的出现是需要十进位置制的,因为十进位置制的需要零符号才被创造出来的,中国是最早使用十进位置制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阐述位置制意义的国家。
十进位 位值制记数法 包括十进位和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即满十进一;"位值"则是同一个数位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数"111",右边的"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中间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左边的"1"在百位上则表示1个百。这样,就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演算变得如此简便易行。但是在表示十的时候,个位需要一个符号零来占位;这样才能让1的符号表示10,不然极易让数字混淆。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它对数学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
3000年前,中国周代(前1046年—前256年)金文的纪数法,继承商代的十进制,又有明显的进步,十进数量级符号有十、百、千、万、亿,如西周金文“伐鬼方……俘万三千八十一人”,“武王遂征四方,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出现了位值记数,例如“俘牛三百五十五“,其中三百五十五写成“三全XX”,前面的“全”是金文的“百”,后面两个XX是五十五,省去了“十”,出现了位置概念,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位值制。金文商鞅量铭还出现分数。
2700年前,公元前700年前的中国筹算数码已经十分成熟了;筹算数码就是十进位值制,和现在的世界通用的十进位置制几乎一样。因为算筹是天然的十进位值制,只是早期在算筹上的空格只是代表零,而没有符号零来对应表示。后来才用囗来表示零的符号,此后不知道是因为算筹空位使用铜钱代替的缘故,还是因为〇比囗写起来方便,反正〇代替了囗作为了中国零的正式符号。不过总感觉古印度的两种数字受我们算筹的影响,前面三个更是一模一样。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出现严格的十进位制筹算记数,以空代表0,也发明了用于十进位制乘法、除法的九九表.
筹算数码有横式和纵式两种:
筹算数码的特点是只用18个符号,通过位值制就可表示出任何数。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遇零留空位,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以此类推。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由于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比如123=〡二〣。毫无疑问,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
按照现在的计数法顺序的话:10=〡+空格=〡 。103=〡+空格+〣=〡 〣。
在用囗为零符号的时代零=囗,则10=〡囗。103=〡囗〣。
采用金元时代采用的零=〇,则10=〡〇。103=〡〇〣。
2400年前,公元前400年前;墨子(约公元前476年,一说是公元前480年)是对位值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的第一个科学家。他明确指出,在不同位数上的数码,其数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数位上,一小于五,而在不同的数位上,一可多于五。这是因为在同一数位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五包含了一,而当一处于较高的数位上时,则反过来一包含了五.十进位值制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所说:“商代的数字系统是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同一时代的字体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而印度到公元七世纪时方采用十进位值制,明显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公元876年,人们在印度的瓜廖尔(Gwalior)这个地方;发现了一块刻有“27o”这个数字的石碑。这也是人们发现的有关“0”符号的最早记载,但是这个零的符号是个比〇小一圈的圆圈o;也不是现代“0”这个符号的样子。
但是如果说符号的话,中国算筹里早已经有空格;后来更是用铜钱在算筹里表示零的符号。此后铜钱演变为〇,作为零的符号;是很正常的事情。在690年时;武则天颁布了则天文字,其中一个字就是“〇”了(比印度的0的小圆圈符号o早出现186年);虽然当时还不是零的意思。而中国古代数学上记录“〇”时是用“囗”来表示的,一方面为了将数字区别开来;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古代用毛笔书写。而毛笔行书连笔书写的习惯,写“〇”比写“囗”要方便得多,而铜钱外圆内方;所以零逐渐变成按逆时针方向画“〇”,这就是中国零的符号出现。1180年金朝《大明历》中就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数字。
据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的考证,“0”产生于中印文化,是中国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进了零的出现。印度是在中国筹算和位值制的影响下才创造“0”的符号。
『玖』 谁发明了十进制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十个手指,除了残疾人与畸型者。那么,手指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呢?
上篇开头讲的妈妈教孩子学数数时伸出了手指,大概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从手指与数字的对应来开始学习数的。手指是人类最方便、也是最古老的计数器。
让我们再穿过“时间隧道”回到几万年前吧,一群原始人正在向一群野兽发动大规模的围猎。只见石制箭镞与石制投枪呼啸着在林中掠过,石斧上下翻飞,被击中的野兽在哀嚎,尚未倒下的野兽则狼奔豕突,拼命奔逃。这场战斗一直延续到黄昏。晚上,原始人在他们栖身的石洞前点燃了篝火,他们围着篝火一面唱一面跳,欢庆着胜利,同时把白天捕杀的野兽抬到火堆边点数。他们是怎么点数的呢?就用他们的“随身计数器”吧。一个,二个,……,每个野兽对应着一根手指。等到十个手指用完,怎么办呢?先把数过的十个放成一堆,拿一根绳,在绳上打一个结,表示“手指这么多野兽”(即十只野兽)。再从头数起,又数了十只野兽,堆成了第二堆,再在绳上打个结。这天,他们的收获太丰盛了,一个结,二个结,……,很快就数到手指一样多的结了。于是换第二根绳继续数下去。假定第二根绳上打了3个结后,野兽只剩下6只。那么,这天他们一共猎获了多少野兽呢? 1根绳又3个结又6只,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1根绳=10个结,1个结=10只。
所以1根绳3个结又6只=136只。
你看,“逢十进一”的十进制就是这样得到的。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采用了十进制,这恐怕跟人有十根手指密切相关。当然,过去有许多民族也曾用过别的进位制,比如玛雅人用的是二十进制。我想,大家一定很清楚这是什么原因:他们是连脚趾都用上了。我国古时候还有五进制,你看算盘上的一个上珠就等于五个下珠。而巴比仑人则用过六十进制,现在的时间进位,还有角度的进位就用的六十进制,换算起来就不太方便。英国人则用的是十二进制(1英尺=12英寸,l箩=12打,1打=12个)。
大家再动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用到过什么别的进制吗?
--关于十进制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十个手指,除了残疾人与畸型者。那么,手指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呢?
上篇开头讲的妈妈教孩子学数数时伸出了手指,大概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从手指与数字的对应来开始学习数的。手指是人类最方便、也是最古老的计数器。
让我们再穿过“时间隧道”回到几万年前吧,一群原始人正在向一群野兽发动大规模的围猎。只见石制箭镞与石制投枪呼啸着在林中掠过,石斧上下翻飞,被击中的野兽在哀嚎,尚未倒下的野兽则狼奔豕突,拼命奔逃。这场战斗一直延续到黄昏。晚上,原始人在他们栖身的石洞前点燃了篝火,他们围着篝火一面唱一面跳,欢庆着胜利,同时把白天捕杀的野兽抬到火堆边点数。他们是怎么点数的呢?就用他们的“随身计数器”吧。一个,二个,……,每个野兽对应着一根手指。等到十个手指用完,怎么办呢?先把数过的十个放成一堆,拿一根绳,在绳上打一个结,表示“手指这么多野兽”(即十只野兽)。再从头数起,又数了十只野兽,堆成了第二堆,再在绳上打个结。这天,他们的收获太丰盛了,一个结,二个结,……,很快就数到手指一样多的结了。于是换第二根绳继续数下去。假定第二根绳上打了3个结后,野兽只剩下6只。那么,这天他们一共猎获了多少野兽呢? 1根绳又3个结又6只,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1根绳=10个结,1个结=10只。
所以1根绳3个结又6只=136只。
你看,“逢十进一”的十进制就是这样得到的。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采用了十进制,这恐怕跟人有十根手指密切相关。当然,过去有许多民族也曾用过别的进位制,比如玛雅人用的是二十进制。我想,大家一定很清楚这是什么原因:他们是连脚趾都用上了。我国古时候还有五进制,你看算盘上的一个上珠就等于五个下珠。而巴比仑人则用过六十进制,现在的时间进位,还有角度的进位就用的六十进制,换算起来就不太方便。英国人则用的是十二进制(1英尺=12英寸,l箩=12打,1打=12个)。
大家再动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用到过什么别的进制吗?
『拾』 关于十进制的历史问题
十进制的演化
早期的计数形式,并没有位置值系统.何为位置值系统呢?位置值系统是这样一种数的系统,每个数字所安放的位置,影响和改变该数字的值.例如,在十进制中数375中的数字3,它的值不是3,而因为它位于百位的位置,所以其值是300.
约在公元前1700年,60进制开始出现,这种进制给了米索不达米亚人很大帮助.米索不达米亚发展了它,并将它用于他们的360天的日历中,今天人们已知的最古老的真正的位置值系统是由古巴比伦人设计的,而这种设计获自幼发拉底河流域人们所用的60进制.为了替代所需要写的,从0至59这六十个符号,他们只用了两个记号,可以用它们施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只是其中没有设置0的符号,而是在数的左边留下一个空位表示零.
大约在公元前300年,一种作为零的符号开始出现,而且60进制也得以广泛的发展.在公元后的早些年,希腊人和印度人开始使用十进制,但那时他们依然没有位置的记数法.为了计算,他们利用了字母表上的头十个字母.最后,大约于公元500年,印度人发明了十进制的位置记数法.这种记数法放弃了对超过9的数字采用字母的方法,而统一用头九个符号,大致于公元825年左右,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有关对印度数字仰慕的书.
十进制传到西班牙差不多是11世纪的事,当时西阿拉伯数字正值形成.此时的欧洲则处于疑虑和缓慢改变的状态.学者和科学家们对十进制的使用表示沉默,因为用它表示分数并不简单.然而当商人们采用它之后,便逐渐变得流行起来,而且在工作和记录中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后来,大约在16世纪,小数也出现了.而小数点,则是J·纳皮尔于公元1617年建议推广的.
或许,将来会有一天,随着我们的需要和计算方法的改变,一个新的系统将替代我们现有的十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