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中国“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的科技发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 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及其高效的船舶推进装置叫什么
和早期的船舶利用风力、人力拉纤(内河流域的小型船舶)等相比,现代船舶常见的推进装置都是反应式推进器,即利用机械产生的能量来时船舶前进。按照其推进原理不同,可分为:内燃机又分为柴油机、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推进、螺旋桨推进、电力推进(常规潜艇使用)、喷水推进、AIP(常规潜艇使用的最新型)推进。
最新研制的超导磁流体推进装置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但是这项最新型的技术中国已经掌握,并将其运用于未来的潜艇上,由于其推进装置不需要常规的螺旋桨。因此几乎不会产生噪声,这就使在大洋深处的潜艇能更好的规避声呐探测。而且速度比常规螺旋桨推进快。
3. 我有一个发明,动力,三和动力,就是由三个不同种类的机器和为一体,一是多面磁动机做助推器,二是电动...
不管你什么东西,简单的来说损耗,机器越多损耗越大,什么鸟叠加哦,叠加负载吧,简单的来说付出10点你最多得到9.999999,你永远不能全部得到,这就是能量,考虑下核武吧,那个就是一点点东西可以推动很大的东西,那个就是多少倍的得到
4. 历史书上说唐朝时可以造带推进器的战舰,这“推进器”是什么
人力拉动的螺旋桨
南北朝时,人们认识到水战时风力大小无常,不可恃以作战,因而重视发展人力推进的战船,出现多桨快艇。隋朝杨素造“五牙”大舰,起楼5层,高100余尺(约合29.5米),能容战士800人,有6个拍竿,高50尺(约合14.76米),用以击碎敌船。唐朝的海鹘船是模仿海鸟而创制的海船,两侧有浮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适应海上作战的要求。唐朝还发明了车船(轮桨船)。
http://ke..com/view/1468182.html
5. 我有个发明项目,是实用新型的专利,在申请中 ,并且还写了一篇论文,叫论(流体助推器)。只是不知道在
可以参看以下几个期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流体机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物理学报
实验流体力学
机械工程学报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内燃机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希望能帮助你!
6. 火箭发射时都需要一个推进器来帮助它发射升空 那么!火箭推进器是谁发明被并创造出来的当时的人类为什
美国和苏联军备竞赛的产物
7. 轮船的推进器螺旋桨是根据什么发明出来的
水对物体的阻力。
8. 我有个个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叫螺旋桨助推器,它是一种节能,新型,市场潜力大,用途广。想找人投资
你好 我是主要从事技术转让工作
你把专利号发给我 我帮你分析一下市场价值 帮你推广
9. 粒子推进器有发明出来吗
你好楼主:
你指的应该是离子发动机吧
离子发动机原理就是你说用电流电离推进剂介质,喷射出去产生推力的。
离子发动机的能量来自电力,可以来自太阳能电池板,或者核电池,通过从发动机尾部喷射出阳离子来推动飞船前进,所以离子发动机的驱动方式也被叫做电力驱动方式。
经过光电转换装置将太阳能变为电能,再通过结构设计使电能产生电磁场;工作介质在高温下被电离,电子从原子或分子中跑出,丢掉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带正电,逸出的电子带负电,它们在总体上是呈中性的,这就形成了等离子体;呈中性的等离子体具有导电性,与磁场能相互作用,由电磁感应可以获得产生加速度的力。概括起来说,就是利用太阳能引发的电磁场对载流等离子体产生罗伦兹力的原理,使处于中性的等离子状态的工作介质加速以产生推力。
这种太阳能电火箭比通常使用的化学火箭效率要高10倍,所需推进剂即工作介质较少,可使航天器有更多的空间装载有效载荷。由于它利用的是取之不竭的太阳能,故而能在太空无重力状态下连续运转几年时间。缺点是推力和加速度都很小,要使航天器达到预定的飞行速度,用时很长。如智慧1号的太阳能等离子体发动机提供的加速度只有0.2毫米/秒2。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假若这次飞行试验成功,今后就会在更远距离航行的航天器上采用这种推进系统。
目前的离子发动机的最大缺点是推重比太小,其推力只相当于一张纸对于你的手的压力,显然这样的发动机无法让飞船和探测器脱离地球的重力场,也无法携带大的负载。但这个缺点却被这种发动机在太空中的表现弥补了,由于它优越的比冲量,它最终能把传统的化学火箭远远抛在身后。换句话说,就是尽管传统的火箭发动机有更高的推重比,但是却以很低的比冲量把燃料在很短的时间内消耗光;而现在的离子发动机能持续运转几月甚至数年,这样,尽管推力小,但能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达到更高的总冲量(impulse,等于力的平均值与它的作用时间相乘的结果),并最终达到更高的速度。
(转自网络:离子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