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龙船调创造背景

龙船调创造背景

发布时间:2021-06-20 10:21:33

A. 中国最好听的民歌是哪首

中国最好听的民歌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走西口》、《茉莉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由王洛宾创作的民歌,是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1994年,王洛宾凭借该曲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该曲是王洛宾最珍视的歌,也是王洛宾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歌曲,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

2、《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又叫《跑马溜溜的山上》,是原西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经吴文季、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5、《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作词,刘烽作曲,独唱原唱者为贠恩凤,后被众多艺术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传甚广,此曲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片尾主题歌。

B. 民歌《小河淌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龙船调》的背景和内容 谢啦!

小河淌水
这是一首云南民歌,歌词如下:
哎~~~ /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哎~~~/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阿哥/一阵清风吹上坡/吹上坡/哥啊哥啊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
《小河淌水》出自云南大理弥渡县,源于《放羊调》和《月亮出来亮汪汪》,西方人称为“东方小夜曲”。1950年代,其曲调经赵桦记录,尹宜功填词,歌手黄虹整理并演唱后,广为流传而享誉海内外。《小河淌水》歌词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内在,富于想象,文学语言则甜蜜且朗朗上口。其音乐织体之洗练、乐思之优美清晰,质朴、宁静、邃远、深沉、悠扬的抒咏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阿哥上山去了,阿妹在家里很想他,晚上,银色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山林,周围一片宁静,只有山下小竹屋旁边的小河发出潺潺的淌水声。月亮的影子在水里荡漾,那是阿哥在对着她微笑,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她情不自禁的轻声喊着心爱的阿哥,那么情真意切,那么感人。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意,随着小河的流淌,飘向阿哥居住的地方。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著名作曲家雷振邦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创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963年影片公映后即在群众中普遍流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花儿为什么这样鲜?/为什么这样鲜?/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作曲家雷振邦先生的电影音乐常以民间音乐素材构成音乐主题,也有根据民歌改编发展的,所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来是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后来由雷振邦先生改编成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插曲表现的是电影故事中,一名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同当地一名美丽的姑娘的一段爱情故事。主要参考了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族民间歌曲《古力碧塔》。《古力碧塔》讲述的是一名为商人赶脚的塔吉克青年,爱上了喀布尔城的一位公主,但遭到了反对,青年只能顺着古丝绸之路流浪,把优美凄凉的歌声传遍了所有他路经的地方,最后传回到帕米尔高原他的故乡。
《龙船调》
《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 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原是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叫它种瓜调或瓜仁调,在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
正月是新年(哪咿哟喂)/妹娃去拜年(哪喂)/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阳雀叫(哇咿呀喂子哟,那个咿呀喂子哟)/(女白)妹娃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男白)我就来推你嘛!/艄公你把舵扳哪,/妹娃(儿)请上(啊)船,/(哪个喂呀ZUO,哪个喂呀ZUO),/把妹娃推过河哟喂! /三月里是清明(哪咿哟喂),/妹娃(儿)去探亲(哪喂),/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阳雀叫(哇咿呀喂子哟,哪个咿呀喂子哟),/(女白)妹娃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男白)还是我来推你嘛!/艄公你把舵扳哪,/妹娃(儿)请上(啊)船,/(哪个喂呀ZUO,哪个喂呀ZUO),/把妹娃推过河哟喂!
《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龙船调》之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由于它词曲都很有特色。歌词通俗又洗炼,以浅显质朴的词成功地塑造艺术形象。歌中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生动画面。它的音乐特色在于旋律起伏较大,单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 悠悠龙船调,烈烈民族魂。1998年9月,湖北省第四届民运会在利川召开,在隆重的开幕式上,5000人表演了名为《龙船调的故乡》的大型歌舞,规模宏大,形式新颖,层次分明,气势磅礴,使数万观众赞不绝口。1999年,湖北电视台专程到利川为《龙船调》拍摄MTV,使这首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民歌的流传更广。
《龙船调》以《种瓜调》为基础,积累了当地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经过反复推敲锤炼,词义更加精炼,旋律更是极其流畅、优美动人,集中而风情万种地表现了土家么妹儿的娇羞、妩媚,秀才的酸腐、挑逗以及驼背艄公的幽默、野性,从而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重大飞跃。1957年利川民间艺人汪国盛、张顺堂首次将《龙船调》作为参加全国第二届音乐舞蹈汇演节目在北京怀仁堂演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武汉歌唱家刘家宜最早将她唱的《龙船调》灌成唱片流行全国,王玉珍又将《龙船调》唱到了日本,还有著名歌唱家王洁实、谢莉斯、魏金栋、李谷一、汤灿等多次传唱。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将其唱到了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在全球掀起了传唱《龙船调》的热潮。

C. 龙船调中的方言体现了什么情感

体现了民族情感!

D. 恩施大峡谷的景点简介

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自然景区主要由大河碥风光、前山绝壁、大中小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组成。其中两座位于一炷香石柱旁的的山峰于2012年4月22日命名为迪恩波特双子峰。
除了大峡谷外,最大的景观特色是两岸典型而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有天坑,有地缝,有天生桥,有溶洞(200多个),有层层叠叠的峰丛,还有近乎垂直于大峡谷的大断崖。
峡谷内有近10公里长的地缝幽深奇绝,世所罕见奇山、异水、怪洞、珍禽数不胜数。
曾游历欧美的张良皋教授将清江大峡谷与美洲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相比。他说,论壮观,科罗拉多大峡谷与清江大峡谷不过伯仲之间,论美丽,恩施大峡谷的沐抚段实在无与伦比。八百里清江中,恩施屯堡至沐抚的大峡谷,以气势雄阔的绝壁险峰,称奇于世。
被专家誉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难分伯仲的湖北清江恩施大峡谷位于长江三峡附近的鄂西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和板桥镇境内,是清江大峡谷中的一段。峡谷全长108千米,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
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自然景区主要由大河碥风光、前山绝壁、大中小龙门峰林、板桥洞群、龙桥暗河、云龙河地缝、后山独峰、雨龙山绝壁、朝东岩绝壁、铜盆水森林公园、屯堡清江河画廊等组成。其中两座位于一炷香石柱旁的的山峰于2012年4月22日命名为迪恩波特双子峰。它也是湖北恩施 腾龙洞大峡谷地质公园的一部分。恩施大峡谷现经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投巨资整体开发打造,已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新兴旅游热点景区。
华中科技大学著名的旅游与建筑专家张良皋教授实地考察对比后认为。若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论壮观,恩施大峡谷与之难分伯仲;若论风景之秀美、景观之丰富、层次之多样,恩施大峡谷则远胜于科罗拉多大峡谷。
沐抚大、中、小楼门6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2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30余座;静水清江,虹桥卧波,青山倒影。
恩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中部,属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地近四川盆地边缘,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梯级末端。武陵山脉余支从东南部蜿蜒入境,西有大娄山山脉向北延伸,北有巫山余脉环绕。西北及南部两翼高,近似山原地貌,平均海拔800余米;西南及东北大部分地区海拔900米左右,有较大的山间坝槽坐落其间;中部地区丘陵起伏,由于地层下陷,形成陷落盆地,比较开阔,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区域上主要地层为震旦纪(Z)—三叠纪(T)地层,反映出古地质时期沉积的陆棚陆表海、包括宽广的滨岸或碳酸盐台地和浅海陆棚海组成的古地理环境。广泛的碳酸岩沉积为后来的岩溶作用和岩溶景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恩施市的西北部有巫山山脉环绕边境;东南部有武陵山脉余支沿东北方向展布全境;中部为局部断陷盆地,总的地势是西北、西南两翼高,中部低。山岭多西南—东北走向,河流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境内崇山峻岭,山峦逶迤,河谷多成深峡,多急流瀑布;喀斯特地形发育,山体多见为馒头状的溶丘,其总体岩溶环境为丘丛和峰丛洼地地貌类型。清江两岸70%的地段为喀斯特地貌。
恩施大峡谷属温带季风气候,夏无酷热,冬少严寒,日光充足,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河床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水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钟萼木、莼菜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属第三纪孑遗古老植物,紫油厚朴是我国珍贵中药材和珍稀保护植物,在2000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GAP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动物种类较多,脊椎动物32目、89科、350余种;哺乳动物有8目、20科、60种左右;爬行动物7科、25种以上;两栖动物5科20种;无脊椎动物130多种。矿产资源达126种,特别是拥有世界最大的硒矿床,有“世界硒都”的美称。
恩施是湖北省的十大历史文化名城。母系社会时期,为盐水女神领地,后被廪君打败,属于廪君的统治。经过无数朝代的更替,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翌日成立恩施县人民政府。1982年4月30日,原县城及郊区168平方公里范围成立恩施市,实行县市分治。1984年1月,撤销恩施县,将其行政区域全部并入恩施市。50多年以来,恩施市(县)一直是恩施专署、恩施地区行署驻地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并存。
神秘文化引人入胜。沐抚的大小楼门原称为大小“鹿门”,鹿门即为寨门,因设鹿砦即军事上用树干树枝交叉做成的障碍物,形似鹿角而得名。大小楼门里面在历史上曾居住过一个神秘的民族,既有可能是尚未被其他民族同化的巴人后裔,亦有可能与以狗为图腾的瑶族有关。这种神秘文化因而具有无穷的魅力,唤起人们的好奇,吸收人们前来探究,寻求谜底。
恩施大峡谷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龙船调》简介
《龙船调》,起源于湖北恩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教课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龙船调》,引发了世人对《龙船调》的热爱。
恩施大峡谷大型实景音乐剧《龙船调》以恩施地区土司时期为创作背景,以恩施大峡谷的绝壁景观为舞台背景,汲取恩施地区极具特色的土家民族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融入土家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恩施大峡谷景点特色。讲诉了美丽善良的土司女儿爱上了平凡淳朴的土家汉子,为挣脱封建束缚、世俗的眼光、自由忠贞的爱情故事。
该剧由湖北恩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06亿元,剧场建成在独具喀斯特地貌的大峡谷边,占地面积240多亩,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实景剧场,演职人员多达500多位。建设了可容纳2580多名观众同时观看的观众席。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说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句,该剧有全世界跨度最大的开河系统---河道全长120多米,河道裂开后宽度达近10米,河道深度达到10多米,开裂后,可形成巨大的流水瀑布。配合精美的灯光设计,给观众的视觉感官上将上演一场山崩地裂、地动山摇的壮美景观......可移动升降式舞台把河道和观众席紧密相连,让广大游客能身临其境的融入整场演出。该剧还把具有土家族独特建筑风格的吊脚楼旧址完全还原到剧场村寨,并建设了一栋具有容美土司时期建筑风格的土司主楼,气势磅礴,庄严肃穆。剧场中还建立了明清时期土家吊脚楼建筑风格的风雨廊桥式土司楼,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达2447.5平方米,跨度达近120多米,是世界上以风雨廊桥形式建立的最大土家吊脚楼建筑。内设有多个贵宾观看区。该楼建筑上采用了景观化的设计手法,将古代的亭、廊、牌坊等相互结合,与土司主楼、吊脚楼群等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群......该剧由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策划、制作。
该剧引进了美国科视数字高清投影、德国MA灯光控台、日本罗兰M-480数字调音台等等现代高科技的舞台特效技术,灯光多达1000多盏。绚烂的灯光、雄浑的音乐、优美的绝壁风光各种精美的舞美制作交相辉映,给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上演绎了一段经典的天地恋歌,峡谷绝唱。

E. 龙船调的创作背景

《龙船调》,流行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来叫《种瓜调》,唱的是《十二月种瓜》:“正月里是新年呢(衣哟也),瓜子才进园(罗啊也)……”,由于它的流行地湖北利川(也包括恩施)一代并没有划龙船的风俗习惯,于是有人就问恩施利川怎么会有'龙船调'呢?有的研究者也因此说“《龙船调》不可能是恩施民歌(土家族民歌)”。
公元1937年下半年,当时的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江汉平原的有些民间文艺形式也随之在鄂西流传,“采莲船”也逐渐盛行与山野,由于山里本来就无莲可采,“采莲船”在老百姓口中喊讹了,就成了“彩龙船”(有龙为图吉利),而且至今如此。1956年,湖北省歌舞剧团和武汉歌舞剧院到鄂西采风,记下了《种瓜调》的旋律,因为听到的是当地人划“彩龙船”唱的,就冠以《龙船调》的名称,此后即搬上专业剧团的舞台,《龙船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流传到全省、全国乃至国外,曾被评为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几十年来,有独唱、对唱、合唱、领唱合唱、歌舞、舞蹈等多种形式广泛地活动于国家以及很多省、市文艺团体的舞台上,恩施州更是以《龙船调》故乡引以自豪,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剧团至今都满腔热情地反复对它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
有学者研究,《龙船调》的旋律美妙而动听,其旋法与西汉年间《宋玉对楚王问》中“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巴人”(土家族祖先)歌有关,这是鄂西地区最典型的传统歌曲特点之一。

F. 有什么好听中国的民歌

中国最好听的民歌是《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歌曲的创作是1938年他在甘肃酒泉从一位新疆维族小商贩那里听记的。初名叫《羊群里想念你的人》。在西宁听到哈族歌手唱这首歌曲调基本相同,词句排列次序略有不同。

一股激情昂扬的暖流,把我们引领到祖国遥远的西部边陲:那浩瀚无垠的沙漠,黄沙卷地的茫茫戈壁;郁郁葱葱的草原牧场;冰山上圣洁的雪莲;还有美丽的牧羊姑娘。

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在40年代通过一部反映哈萨克民族风情的歌剧《沙漠之歌》而红遍中国。

G. 恩施有什么地方好玩啊,速求。

来恩施玩的话,主要是欣赏自然风光啦,风景还是相当不错的!
先要说明一下恩施的范围,外地人所说的恩施一般是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面有八个县市:恩施市、利川市、来凤县、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鹤峰县和咸丰县,其中恩施市是恩施州的首府,所以本地人说的恩施是指恩施市,导致很多人会把两个恩施弄混。
主要景点有:恩施市的大峡谷、土司城、龙鳞宫、梭布垭石林、清江闯滩,利川市的腾龙洞、鱼木寨、大水井建筑群,巴东县的神农溪、无源洞、水布垭原生态景区,咸丰县的坪坝营、黄金洞,建始县的野三河,等等。
如果时间比较紧的话,而且是自助游,可以选择一个市或者县的景点,建议就到恩施市、利川市或者巴东县,这几个地方景点较为集中。时间多的话,可以随便玩啦!
再就是恩施很多好吃的,欢迎来呀!!

H. 谁有欢乐歌,红星歌,采茶舞曲,龙船调的背景资料,我有急用,请快点

龙船调

湖北利川柏杨坝以一首《龙船调》唱出了土家族的田园美景,诉说着古朴的土家风情。
《龙船调》在80年代被评为世界25首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90年代它又以鲜明的特点汇入全国56个民族的音乐大海。1994年5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地方台30分钟节目专题报道了由柏杨民间老艺人陈文菊(女)、聂成、李谥之、刘宁安、安友发等演唱的《龙船调》的故乡——利川及《龙船调》的发源地——柏杨坝同时为世人瞩目。
《龙船调》原名《种瓜调》。民国40年间,一国军退役军人姓王名竹清(外名王疤子,喜爱曲艺),回归柏杨坝哼出了几句歌曲,后经谭代伟、周立品、肖九畴等人重新谱曲填词,由王七斤装花旦,周立品饰小生,吴庆业扮丑角及瞿廷生、王竹清等伴唱才将这璀璨明珠呈送世人面前。为柏杨花灯调的主旋律。
1935年春节期间,利川举行业余文娱汇演,柏杨业余剧团成员谢义群(女)、瞿廷生、吴庆业、何帮清、丁洪孺等演唱了《种瓜调》,反映良好,收效极佳。县文化干部对其加以整理并根据原来表现形式定名为《龙船调》。
1957年3月,利川民间歌师王国盛、张华堂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把散发着泥土芳香的《龙船调》首次奉献给首都观众。从此,此曲在全国广泛流传,甚至传入东南亚国家。
1958年元旦,在全国举行的“通美杯”歌曲大赛中竟出现北京和湖北两个组都选中《龙船调》这首歌的动人场面。
《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龙船调》之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由于它词曲都很有特色。歌词通俗又洗炼,以浅显质朴的词成功地塑造艺术形象。歌中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生动画面。它的音乐特色在于旋律起伏较大,单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
悠悠龙船调,烈烈民族魂。1998年9月,湖北省第四届民运会在利川召开,在隆重的开幕式上,5000人表演了名为《龙船调的故乡》的大型歌舞,规模宏大,形式新颖,层次分明,气势磅礴,使数万观众赞不绝口。1999年,湖北电视台专程到利川为《龙船调》拍摄MTV,使这首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民歌的流传更广。
——摘自《利川报》
《龙船调》,流行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来叫《种瓜调》,唱的是《十二月种瓜》:"正月里是新年呢(衣哟也),瓜子才进园(罗啊也)……",由于它的流行地湖北利川(也包括恩施)一代并没有划龙船的风俗习惯,于是有人就问"恩施利川怎么会有'龙船调'呢"?有的研究者也因此说"《龙船调》不可能是恩施民歌(土家族民歌)"。
《种瓜调》是怎样变成《龙船调》的呢?说来话长。
公元1937年下半年,当时的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江汉平原的有些民间文艺形式也随之在鄂西流传,"采莲船"也逐渐盛行与山野,由于山里本来就无莲可采,"采莲船"在老百姓口中喊讹了,就成了"彩龙船"(有"龙"为图吉利),而且至今如此。1956年,湖北省歌舞剧团和武汉歌舞剧院到鄂西采风,记下了《种瓜调》的旋律,因为听到的是当地人划"彩龙船"唱的,就冠以《龙船调》的名称,此后即搬上专业剧团的舞台,《龙船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流传到全省、全国乃至国外,曾被评为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几十年来,有独唱、对唱、合唱、领唱合唱、歌舞、舞蹈等多种形式广泛地活动于国家以及很多省、市文艺团体的舞台上,恩施州更是以《龙船调》故乡引以自豪,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剧团至今都满腔热情地反复对它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
有学者研究,《龙船调》的旋律美妙而动听,其旋法与西汉年间《宋玉对楚王问》中"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巴人"(土家族祖先)歌有关,这是鄂西地区最典型的传统歌曲特点之一。

只找到这一个啊~!

I. 《龙船调》是怎样来的

《龙船调》最初叫《种瓜调》,《龙船调》原本是群众逢年过节,划彩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所以,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又叫它种瓜调或瓜子仁调。
民国40年间,退役军人王竹清(外名王疤子,喜爱曲艺),回归柏杨坝哼出了几句歌曲,后经谭代伟、周立品、肖九畴等人重新谱曲填词,由王七斤装花旦,周立品饰小生,吴庆业扮丑角及瞿廷生、王竹清等伴唱才将这璀璨明珠呈送世人面前。为柏杨花灯调的主旋律。
《种瓜调》是怎样变成《龙船调》的呢?说来话长。公元1937年下半年,当时的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江汉平原的有些民间文艺形式也随之在鄂西流传,"采莲船"也逐渐盛行与山野,由于山里本来就无莲可采,"采莲船"在老百姓口中喊讹了,就成了"彩龙船"(有"龙"为图吉利),而且至今如此。1956年,湖北省歌舞剧团和武汉歌舞剧院到鄂西采风,记下了《种瓜调》的旋律,因为听到的是当地人划"彩龙船"唱的,就冠以《龙船调》的名称,此后即搬上专业剧团的舞台,《龙船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流传到全省、全国乃至国外,曾被评为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几十年来,有独唱、对唱、合唱、领唱合唱、歌舞、舞蹈等多种形式广泛地活动于国家以及很多省、市文艺团体的舞台上,恩施州更是以《龙船调》故乡引以自豪,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剧团至今都满腔热情地反复对它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
《龙船调》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这首民歌集中体现了鄂西南及武陵山地区传统民间歌曲的鲜明特色:以[Sol(梭)、La(拉)、Do(多)、Re(来)]四声音列作为传统五声音阶的基础,以[La、Do、Re]和[Sol、La、Do]为骨干音创腔编曲,歌曲主词形成的语调式旋律形态与歌曲衬词形成的腔式旋律形态形成对比,歌曲主词与衬词使整首歌曲自然形成了两大对比性段落的结构形态。整首歌曲旋律流畅,节奏明快,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体现了鄂西南民间歌曲的典型性音乐风格特色。

J. 龙船调的歌词

歌曲:龙船调

演唱者:宋祖英

作词:张大山

作曲:王阳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 妹娃我去拜年哪呵喂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 妹娃我去拜年哪呵喂

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 那阳鹊叫啊是捎着莺鸽啊捎着莺阿鸽

白:妹娃要过河是那个来推我吗, 答:我来推你吗

捎公你把舵搬哪妹娃子我上了船, 啊喂噎唑啊喂噎唑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二月里是春分哪咿呦喂, 妹娃子去探亲哪呵喂

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 那阳鹊叫啊是捎着莺鸽啊捎着莺阿鸽

白:妹娃要过河是那个来推我吗, 答:还不是我来推你吗

捎公你把舵搬哪妹娃子我上了船, 啊喂噎唑啊喂噎唑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我来推你吗还是我来推你吗

(10)龙船调创造背景扩展阅读

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

利川灯歌是黎川土家族的民间演唱形式,节日时以五彩龙舟为道具。它起源于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末,元宵歌在利川越来越流行,有“前八灯”、“后八灯”和“杂灯”等。种瓜调是在鄂西南恩施地区的柏杨、牟岛和王赢演唱的。利川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

创作背景

土家族地区玩灯笼的历史非常悠久。同治版的《曾石秀扶南志》记载:“9日以后,在乡镇和城市里举行了龙灯表演,混合了狮子、大象、林和鱼,以驱赶疫情。《清同治黎川县编年史》记载:“在上九夜,龙灯和狮子灯的电缆室与流行病作斗争,灯和花爆炸竞争,直到元宵节。 "

可以看出,土家族地区早期的灯彩戏实际上是土家族地区的一种驱魔活动。手持龙灯和狮子灯的巫师燃放鞭炮,沿途主持合法活动,与鬼魂搏斗,驱赶流行病。

热爱歌舞的土家族人喜欢边唱歌边跳舞。改土归流之后,土家族玩灯笼的习俗没有改变。在第一个月,有许多种类的灯笼,包括龙灯,狮子灯,彩色龙舟,蛤壳灯,土龙灯具。灯笼歌曲得到了大力推广。

据同治版《咸丰县编年史》记载:“九号以后,在乡镇和城市里都有龙灯表演,还有纸狮表演、纸龙舟、汽车等表演,在城门边跳舞唱歌。“目前,黎川仍有近百首传统轻歌,《龙船调》是黎川轻歌《种植瓜曲》的改编。



阅读全文

与龙船调创造背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