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中国发明了火炮

中国发明了火炮

发布时间:2021-06-20 01:15:24

1. 第一门火炮是谁发明

当然是中国 到了元代,进一步发展成金属铸成的火铳,即火炮。现藏北京中国专历史博属物馆的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铜火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火炮,它重6,94公斤,长35,3厘米,火炮口径为10,5厘米,铳筒中部盖面镌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三行铭文。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铜火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火炮,它重6,94公斤,长35,3厘米,火炮口径为10,5厘米,铳筒中部盖面镌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三行铭文。

2. 中国火炮发展史~

在春秋时期,中国已使用一种抛射武器——礮。至迟10世纪火药用于军事后,礮便用来抛射火药包、火药弹。至迟在元代,中国已经制造出最古老的火炮——火铳。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

到了十五世纪中期,火炮与火药的技术已经达到高峰,跃升为重要的武器。最明显的例子,是在1453年时,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攻城巨炮所发射的大石炮弹所轰毁。虽然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因为小城门被轰开所致,但其实可归因于炮轰让突击成为可能的因素。

中古时代的火炮,被用作攻城时炮轰城墙以及在战场上向大批的敌军开火之用。它们可以精准地轰毁在城堡里面建筑物的垂直外墙,因此人们便发展出倾斜低矮的外墙取替高耸垂直的外墙。

现代的火炮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

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炮兵在历史上有“战争之神”的称号。

(2)中国发明了火炮扩展阅读:

火炮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装备单元,在战场上有“战争之神”的美誉。在常规战争中如果没有高性能、威力大的火炮给予强大的火力支援,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未开战之前已经输了。

所以世界各个军事强国在进行装备竞赛中都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火炮的发展中。我国也不例外,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强大,现在我国的火炮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在现代立体化战争中,火力仍然是战斗力的核心。火炮——战场上的活力骨干,以其火力强、灵活可靠、经济性和通用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战斗行动的主要内容和左右战场形势的重要因素。

火炮既可摧毁地面各种目标,也可以击毁空中的飞机和海上的舰艇。因此,作为提供进攻和防御活力的基本手段,火炮在常规兵器中占有巩固的地位。

火炮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能力和科学技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的支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飞快进步,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光电子和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是火炮在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有了一系列变化,大大加快了火炮更新换代的步伐。

现代火炮早已不是单纯的机械装置,而是与先进的侦察、指挥、通信、运载手段以及高性能弹药结合在一起的完整的武器系统。因此,从不断发展的战略、威力、反应速度和机动能力在内的综合性能,是火炮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高新科学技术在兵器领域的应用,引起火炮技术的总大变革。液体发射药火炮、机器人火炮、电磁炮、电热炮、激光炮等新概念、新理论火炮的出现,将揭开火炮发展世上的新篇章。

3. 火炮在中国最早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中国是火炮的故乡。现代火炮是从中国古代发明的抛石机发展而来。抛石机也叫发石车。

抛石版机最权早用于战争是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战国时代。据《
三国志
·魏书》记载,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时,曹操曾使用抛石机攻破了袁绍的营垒,从而大获全胜。

公元8世纪,火药的发明使抛石机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公元10世纪,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后,抛石机便由抛石变为抛火球。火球又称火药弹。这便是最早的火炮。

宋代是我国古炮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公元12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的管形喷射器――火枪。13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竹制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北宋仁宗时期编纂而成的《武经总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古炮大全”。该书遍收历代上好的攻城兵器,其中辑录了10多种古代样炮,并附有火炮图形。

据考证,我国最古老的火炮要比欧洲现存最古老的火炮早半个世纪。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帝国军队挥师征战,能够打败交战国的主要原因,就是火炮武器的发展使用。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西传以后,火炮在欧洲开始发展。

4. 火枪大炮是中国发明的吗

火枪和大炮都是中国发明的。但是中国最初并未用来杀人,而是用来传递信号。

5. 中国发明了火药,为何现代化的火炮却诞生于西方

70多年前,鲁迅先生发过一句著名的感慨,它说外国用火药来制造子弹用来打仗,中国却用它做成爆竹来敬神。大部分人挺认可这句话:是啊,我们比欧洲发明火药早了500年,可我们却走了歪门邪道,浪费了优势,这有点像龟兔赛跑,中国是兔子,跑得快,但太过托大,路上开小差,浪费了领先,输掉了比赛,让人痛心。这个分析似乎没错,但问题是,这句话显然不对,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之后,也是拿来打仗的,至少从唐朝开始就用上了。

但是为什么到近代,中国作为玩火药的老司机,反而不如西方?现代化的火炮为何诞生于欧洲呢?

今天,人文君准备用十分钟来聊一下这个大问题。

故事得从中世纪的欧洲开始说起。

中世纪的欧洲仍是封建社会,封建贵族有自己的封地,并在这些地方建筑城堡、要塞作为据点。这些欧洲的城墙通常有着高耸的石墙,垂直耸立在平地,但这些墙并不厚,但对中世纪的战争型态而言,这样的城墙够用了。当时的战争严格说起来是贵族的事,甚少牵涉到平民百姓;因为当时的战争大多数仍是贵族骑士穿着重装甲的互斗。

为了攻陷城堡,敌军大多使用云梯攀爬登上城楼,或是地道挖掘等作战方式,想办法让城墙垮下来,接着进城后的近距离巷战与贴身格斗。这样的攻城方式跟我们以往想象的或是从电视上看到的相去不远,也一直主导着战场。一直到大炮的出现改变了欧洲战场。

十五世纪时,欧洲城墙的结构设计产生了重大的改变。最值得一提的就是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攻城战。这座巨大的城市控制着可能是欧亚大陆最重要的枢纽城市。为了防卫帝国首都,拜占庭帝国屡屡修建高耸厚实的城墙,有些城墙甚至厚达5公尺,高达12公尺。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堡垒,都无法与君士坦丁堡相提并论。

然而1453年,奥斯曼帝国试图攻下这座坚固的城市。奥斯曼帝国用了传统的挖掘地道、云梯攻城等各种方法,但都无功而返。他们因此把大炮排列出来,试图轰炸城墙,拜占庭的城墙最终仍被奥斯曼帝国的大炮轰出多个缺口。

火炮何时、何地、何人发明的仍是个谜。但是至少在十五世纪,火炮已经广泛地被欧洲几个比较有钱的国家所运用。举例来说,神圣罗马帝国内较有钱的诸侯可以负担的起买火炮攻打新教徒的城堡。而为了防御火炮,新教徒们只好不断地加厚原先的城墙,但效果也不佳。

中国的城墙自古以来的发展就已经具备文艺复兴要塞的二个重要因素:够厚、倾斜的墙面,因而足以抵挡大炮的攻击设计。因此,某种程度而言,中国城墙的传统设计,其实改变了中国的大炮发展方向,并且注定跟西方有所差异。

例如,顺治二年,江阴百姓固守城池,也把大炮搬出来,抵挡清军长达八十一天,最后清军调集超过二百门大炮终于在东北角轰出一个开口,终于攻陷,并屠杀了这座城市。许多人都把江阴之役归功于百姓的视死如归、江阴城内大炮发挥功效等。但是,也许最该归功的是江阴城的城墙。

所以,是不同的军事环境,让东西方的火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其实,战场和市场经济是一样的,只有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大家才有动力去搞发明创新。

换言之,城墙无法解释中国跟欧洲所有的火器发展差异,以及为何有效的火器是在欧洲被发明、创造并运用,而不是发明火器的中国。那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欧洲跟中国在火炮的运用上产生差距呢?

有专家认为,关键的原因之一便是中国太和平,欧洲太战乱1760年的乾隆朝开始,中国开启了将近一世纪的承平盛世,天朝无战事造成了火药科技发展的停滞落后

6. 中国最早的火炮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据目前史料记载,早在1163年,中国南宋军队就发明了最早的火炮——火石炮(霹雳炮),但仍有争议。黑龙江出土的元大德二年火炮则是目前最早的火炮文物。

7. 火炮是何时发明的

据目前史料记载,早在1163年,中国南宋军队就发明了最早的火炮——火石炮(霹雳炮),但仍有争议。黑龙江出土的元大德二年火炮则是目前最早的火炮文物。

宋代是我国古炮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公元12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巨竹为筒的管形喷射器火枪。13世纪50年代,又出现了竹制管形射击火器突火枪。北宋仁宗时期编纂而成的《武经总要》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古炮大全”。该书遍收历代上好的攻城兵器,其中辑录了10多种古代样炮,并附有火炮图形。

据考证,我国最古老的火炮要比欧洲现存最古老的火炮早半个世纪。13世纪中叶,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帝国军队挥师征战,能够打败交战国的主要原因,就是火炮武器的发展使用。

(7)中国发明了火炮扩展阅读:

火炮的发明过程:

东汉时期,魏国曾发明过一种抛石的机械,它可以把石块抛出很远以杀伤敌人。这种炮也称之为“石炮”,它是火炮的前身。

火炮的最初形式是火药箭,火药箭始于唐末宋初年间。即在箭头上附上火药,点燃后发射出去。我国历史上试制火炮的先驱者是公元1000 年的唐福和1002 年的石普,他们所制造的火箭、火球、火蒺藜,都是十分成功的。

金属炮的发明和制造,中间经过了100 多年的时间。由于火枪和突火枪的射程有限,人们想通过提高枪膛里的爆炸力,来延长其射程。但由于突火枪的枪管是由竹管做成的,爆炸力太小,装多了又会炸伤自己人。迟至元朝,终于出现用铜或铁铸成的筒式火炮,这类炮统称“火铣”,又因为它威力大,被人尊称为“铁将军”。

8. 大炮是那个国家发明的

经权威专家学者考察鉴定,内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大德二年”铜火铳为迄今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铜火铳,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8月5日,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上,有关这件火铳的发现和鉴定结果首次对外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历代战争和战略研究室副主任钟少异研究员介绍,该铳为铜质,铸造而成,铜色紫,表面略有绿锈。铳体坚固,重6210克,全长34.7厘米,保存完好。

铳身竖刻有两行八思巴字铭文,这一文字为元代官方文字。经专家初步认定,这件铳制造时间为“元大德二年”(1298年)。由编号“数整八十”可知当时火铳的制造和使用都有了一定规模。

这件火铳发现于1987年7月,1998年10月入藏蒙元文化博物馆,并于2004年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历代战争和战略研究室、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的有关学者共同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此次内蒙古发现的这件铜碗口铳比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被视为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火炮的元代至顺三年(1332年)碗口铳早了34年。此次新发现将世界火炮发明时间由原先认定的14世纪初期提前到13世纪晚期。据钟少异介绍,火铳的发明是世界战争史从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代过渡的标志。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应用于军事领域导致火器的创造。火器随着蒙古人西征和东西方交往经由中亚、西亚传入欧洲,对西方中世纪向早期资本主义过渡起到重大历史性作用。

9. 火炮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公元10世纪,由于中国发明了火药,抛石机演变到抛射火药包和火药弹,但射回程没有答多大变化。13世纪中叶,中国出现了用竹筒制成的“突火枪”,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药发射弹丸。

13世纪末,滑膛火炮在中国首先出现,称作火铳。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很快就传到了西方,火炮在欧洲得到迅速发展。

14世纪上半叶,欧洲制造出了一种发射石弹的短粗身管火炮,叫作臼炮。臼炮的威力已经很大了,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大面积杀伤敌人。

于是人们又将火炮安装在舰船的两舷,用于海战。但很快,又有一种口径较小的长管炮代替了臼炮,出现了从炮口装进去再发射的球形实心弹和爆炸弹。

爆炸弹的出现,让人们真正看到了大炮的威力。战争中谁拥有更多的可以发射爆炸弹的大炮,谁就拥有了主动权。

到17世纪,火炮已有加农炮和榴弹炮。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火炮基本上都是滑膛前装炮,发射球形弹,射速慢,射程近,因为只靠炮管赋予炮弹飞行的方向,所以,早期这种滑膛炮不容易打谁。

10. 中国最早的火炮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中国古代一种口径和重量都较大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由身管、药室、炮尾等部分构成,滑膛回多为前装,可发射石弹答、铅弹、铁弹和 爆 炸 弹等,大多配有专用炮架或炮车。明朝丘撰《大学衍义补》中记载:“今之制,用铜或铁为具,如筒状,中实以药,而以石子塞其口,旁通一线,用火发之”,“亦谓之,又谓之铳”。自元朝以后,古代火炮开始成为中国军队的重要装备,主要用于攻守城塞,也用于野战和水战。
元朝和明朝前期的火炮中国发明和使用火炮不迟于元朝,到明初已大批生产和装备部队。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发明了火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