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定汉墓发现千年前的“高压锅”,高压锅会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现代我们使用的高压锅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它的发明者是法国医生德尼·帕潘。据说德尼·帕潘当时在西藏高原地区煮肉,但是西藏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水即便是沸腾了也达不到一百摄氏度,无论他如何煮,肉都是不熟。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尼·帕潘发明了高压锅。
虽然高压锅是1675年被发明的,可是我们的老祖宗早在一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能明白其工作原理,并且将原理付诸实践,运用在烹煮食物的鼎上面,制造了一口“千年前的高压锅”,不得不佩服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同时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B. 古代头饰是谁发明创造
古人很重视头发的修饰。早在新石器时代有类似现在“童花头”的发式,并且梳理得非常整齐,不知在五千多年前,究竟用什么工具或方法才能作这样的修剪。《妆台记》(唐代宇文氏及著)中描述周文王的发髻很高,并在髻上加放珠翠翘花等装饰物。周朝的统治阶级制定了整套的贵族礼仪服饰和头饰来确定等级,不同的等级其发式及头饰的配戴是不同的,但是还允许使用假发。
后汉时梁冀的妻子孙寿独创的偏堕马髻非常著名。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长沙丞相轪侯利仓之妻辛追夫人的发式上可以看出,头发的梳理和盘结非常细致、精美,而且还用假发盘制发髻。汉以后的女子的发式越来越细腻精美,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装饰发型的饰品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玉簪、白花、步摇、耳塞等,其种类繁多,造型精美。
C. 辛追夫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吗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另外的七大奇迹:
1. 金字塔
金字塔是七大奇观中最古老,也是惟—一处保存得相对完整的遗迹,我们至今仍未揭开它的全部秘密。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0-2500年
建造地点: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
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他用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在古代埃及文中,因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所以被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2.亚历山大灯塔
遵照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国王)的命令,亚历山大城的法罗斯灯塔于公元前300年建在一座人工岛上,它至少有122米高,用闪光的白色石灰石或大理石建成。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300年
建造地点:埃及亚历山大港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的高度当之无愧地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它也是六大奇迹中最晚消失的一个。十四世纪的大地震彻底摧毁了它。
3.巴比伦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公元前600年左右建造的。见过巴比伦空中花园的作家们都将它描述为一座层叠的平台建筑,每一层上种植了棕榈和其他树木。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600年
建造地点:巴比伦,现在的伊拉克巴格达附近
这座神话般的建筑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的一个妃子修建的,大约120米见方,高出地面20多米。据说它要由奴隶们转动机械装置从下面的幼发拉底河里抽上大量的水来灌溉花园里的花草。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 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是与别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4.阿尔忒弥斯神庙
克罗伊斯所建造,他是土耳其以弗所古代王国吕底亚的国王。神庙里供奉着生育和多产女神阿尔忒弥斯。公元前356年神庙被烧毁。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点:希腊城邦埃斐索斯,现在的土耳其西海岸
神庙建筑以大理石为基础,上面覆盖着木制屋顶。整个建筑的设计师是Chersiphron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内部有两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约12至18米高。神庙的底座约为60乘120米。原庙毁于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后建起的庙于公元262年再罹火难。
阿尔忒弥斯神殿曾经历过七次重建,首座阿尔忒弥斯神殿于公元前550年由建筑师Samos、Chersihon及他的儿子Metagenes设计,以爱奥尼亚柱式(Ionian)大理石柱支撑的建筑。是首座全部由大理石建成的当时最大的建筑物。整座建筑物均由Pheidias、Polycleitus、Kresilas和Phradmon等当时著名的艺术家以铜、银、黄金及象牙浮雕装饰,在中央的“U”形祭坛摆放着阿尔忒弥斯女神的雕像,供人膜拜。后来在公元前356年,神殿为大火及侵略所毁,其后的重建,大理石柱长度增至21.7米,并且多了十三级阶梯围绕在旁边。最后,由于爱菲索斯人转信基督教,神殿在公元401年被St. John Chrysostom摧毁后,从此永远在世界上消失了。
5.宙斯神像
奥林匹斯山的宙斯神像是古希雕刻家菲迪亚斯的杰作。他用象牙来制作宙斯神像的躯体,用黄金制成宙斯神像的长袍。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457年
建造地点:希腊奥林匹亚城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Olympia)城,第一个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前776年)的就是在此地举办。
神殿是以表面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神殿共由三十四个科林斯式支柱支撑着,神殿的面积为41.1米乘107.75米,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的建筑,整座神像及他穿的长袍都是由黄金制成,他头戴橄榄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黄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镶有闪烁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有一只鹰停留着,而他所座的宝座则以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及神话人物装饰,不包括宝座,仅神像就相等于四层高的现代楼宇,使坐在宝座上宙斯头部差不多顶着神殿顶。位于奥林比亚的神殿于公元5年被大火摧毁。宙斯神像虽然因被运到君士坦丁堡而幸免于难,可是最终亦难逃厄运,于公元462被大火烧毁。
6.摩索拉斯陵墓
据说,哈利卡纳苏斯的摩索拉斯陵墓约45米高,底座上部呈阶梯形的金字塔状,卡里亚王国摩索拉斯国王的塑像可能矗立在顶端。陵墓毁于公元三世纪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353年
建造地点:现在的土耳其西南地区
这座伟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为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修建的。整座建筑由两名希腊设计师设计,外面装饰以奇异的雕刻花纹。甫一建成就声名远播,公元15世纪初毁于大地震。现在伦敦大英博物馆还收藏有一点剩余的雕刻。
摩索拉斯陵墓建造在哈利卡纳苏斯,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是40米乘30米,高45米,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匹马拉着一架古代双轮战车。此陵墓著名之处除了它的建筑外,还有那些雕塑。摩索拉斯陵墓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Leochares,Scopas,和Timotheus制造,每人负责陵墓的其中一边。
7.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这座巨像建在罗德市港口的入口处。它是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青铜铸像,高约33米。巨像铸造完工后过了56年,毁于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
建造时间:公元前282年完工
建造地点:爱琴海,希腊罗德港
罗德岛巨像位于希腊罗德岛(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港口。公元前的罗德岛是重要的商务中心,它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罗德港于公元前408年建成。历史上罗德岛曾经被许多势力范围统治过,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迹之一)和亚历山大大帝。但在亚历山大大帝归天之后,全岛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战争。马其顿(Macedonia)侵略者德米特里带领四万军队(这已超过了整个岛上的人口)包围了港口。经过艰苦的战争,罗德岛人击败了侵略者。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们决定用敌人遗弃的青铜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筑了十二年,高约33米,与纽约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里面用复杂的石头和铁的支柱加固。但这个伟大的雕像建成仅仅50年多后就被强烈地震毁坏了。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船只是从腿中间过去,非常壮观而有趣。
这座巨像其实是希腊人的太阳神及他们的守护神赫利俄斯(Helios),由建筑师Chares设计,经过十二年的兴建,罗德岛巨像于公元前282年完工,整座巨像共高33米,以大理石建成,再以青铜包裹,以后更被用作灯塔。但公元前226年的大地震却把这幢伟大巨像推倒,脆弱的膝盖成为了巨像的致命伤,巨像从此倒在Mandraki港附近的岸边。公元654年,罗德岛被阿拉伯人入侵,入侵者更把遗迹运往叙利亚,使这个奇观的考察更加困难。
D. 历史上的辛追到底怎样的一个人要有历史性的,谢谢
《古墓探秘》第128页载:从墓中出土的印章上可以知道她的名字叫“幸追”,但人们习惯称她辛追。
E. 神秘的圈圈,史前的人造文明,到底是真是假
网络上有很多人对古代一些思想和发达技术很诧异,认为这些事物现在科学也解释不了,有些古代人造物品现在也造不出来,这说明史前文明是存在的。那么事实到底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当然,既然相信科学,就要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这样认识:科学从来在路上,永远没有止境,随着科学发展,或许未来会有颠覆性发现,有新的证据证明古代存在我们迄今没有认识的事物,到那时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汲取这些知识,或许会改变我们今天的认知。
但在没有新的发现和证据前,我们只能相信现在符合科学逻辑的发现和理论。我们可以想象,可以质疑,怎么想怎么质疑都行,但不能把想象和质疑代替现实和事实。迄今全世界没有发现外星人和史前文明存在的任何有价值证据,这是铁的事实。
F. 电熨斗是谁发明的
熨烫衣料用具。古称“熨斗”,亦称“火斗”、“金斗”。古代铜熨斗,有的有“熨斗直衣”的铭文,说明它是熨烫衣服的用具。熨斗,在我国汉代时已是家庭的用具。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型呈圜腹、宽口沿,有长柄。有的熨斗上,还镂有“熨斗直衣”的铭文。熨斗这个名称的来历,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种烹调用具“熨斗”,熨斗像一只没有脚的平底锅,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的。“金斗”则是采用鎏金工艺精制的熨斗,那不是一般的民间用品。 约16世纪,荷兰裁缝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把烧红的铁板从背后的门放入熨斗加热。18世纪最常用的是铁铸的实心熨斗,人们往往交替使用两个熨斗:一个熨衣服,一个放在炭火上加热。电熨斗源于美国,查德森把电能转为热能,研制成电熨斗。1932年,出现了可调温的电熨斗。1953年,喷雾蒸汽式电熨斗问世。 古称熨斗为钴鉧。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里有两篇《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地名里面还可以看到熨斗陂、熨斗镇、熨斗台、西熨斗街,都是因为熨斗使用得早、用得广泛所致。晋代的《杜预集》上写道:“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晋人关于熨斗还有《晋书·韩康伯传》载:“母方为大绔,令康伯捉熨斗,康伯曰:熨在斗中,两柄尚热。” 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中记录的那只“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缠”也不错;或者《淮南王》里传说 “炮烙始于斗” 的那一只,该书又注:“斗,熨斗也。纣王见熨斗烂人手,遂作炮烙之刑。”宋高承《事物纪原·舟车帷幄部·熨斗》也引证皇甫谧(又是晋人,晋代大概是最注重穿衣的朝代了,从繁复到裸体两个极端都有)的《帝王世纪》“纣欲作重刑,乃先作大熨斗,以火熨之,使之举手辄烂,与妲己为戏笑。”看样子真有这样变态的东西存在,虽然不是用来熨烫衣服,但熨人皮的更少见,“今人以伸帛者”不过是纣王“其遗意也。”犹见珍贵。马王堆的辛追夫人,她的苎麻织品则的的确确是用“汉熨斗……伸帛之器”烫熨过的,假不了。 《隋书》记有李穆让自己的儿子李浑入京,拿了熨斗作为信物给隋文帝,说:“愿执威柄以熨安天下也。”表示自己不会叛变,估计这只熨斗也有刻度,那些不准确的刻度表示为尺,可以丈量天下的意思,算是一种权杖。拿着这么个玩意,高祖大悦。 时至今日,熨斗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熨斗基本不采用原始炭火加热的方法,代之以电加热、蒸汽加热。故又称电熨斗和蒸汽熨斗等。款式也是五花八门。
G. 马王堆女尸是否能复活
如果克窿技术再发展的话,完全有可能,但问题是伦理道德不允许。
H. 人是怎么找到辛追墓的
1、1971年底,当地驻军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被点燃的那神秘的蓝色火焰让人感到恐惧和不解。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馆的侯良马上意识到,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在湖南土话里把这样的墓叫火坑墓。
1971年,在长沙市郊的马王堆乡,三座汉墓被发掘出来,成为了当时轰动全国的考古发现。在三座汉墓中,最出名的的一号汉墓,墓主人是一名女子,出土的时候,尸体完整,色泽和刚埋葬的女尸一样。这名女子,距今已经已经2100多年了,她的名字辛追,这座墓被称为辛追墓。
2、马王堆简介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墓葬中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I. 有谁知道汉朝辛追的轶事
辛追(前217年-前168年),出生地不详,生于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17年),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享年50岁。
利苍,他早年随汉高祖刘邦参加过秦汉农民战争、楚汉之争,汉初因功升任长沙国的丞相,后来,利苍死于吕后二年(公元前一八六年)。
两千年前的汉代,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远远不及现代社会,如果没有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我们会一相情愿地认为,汉朝人的生活是简陋粗糙的。
但是,辛追——长沙王丞相利苍之妻,这个有智慧的奇女子,用精心准备的、到另一个世界享用的陪葬品,向全世界展示了汉朝人生活的精致与时尚,让全世界领略到了绚丽多彩的汉朝文明。
(9)辛追发明扩展阅读:
在长沙马王堆中有这样一个墓葬,墓葬的主人是位夫人,这就是知名的辛追夫人,这位夫人非常的出名,她出名的原因不是因为她有多么高的成就,而是因为她的尸体历经千年却没有腐烂。
真正使她达到防腐要求的是棺椁中的液体,里面的液体是后来渗进去的,经检查,液体中含有硫化汞等防腐物质,这就是长时间形成的防腐剂了。
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说尸体在底下所处的环境是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环境,所以导致了尸体没有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