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胶的起源和传说
阿胶的起源:
阿胶,出《神农本草经》,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质块,故《千金·食治》称驴皮胶;晋唐时期“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又称贡胶;昔谓以山东东阿阿井之水熬制而成,故传统有阿胶之名。阿胶,又名傅致胶、贡胶、驴皮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上品。药胶的起源,限于历史条件,没有准确的记录。但它就像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那样,被人们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阿胶的传说:
唐朝时,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田铭,女的叫阿桥。两人靠贩驴过日子。
阿铭和阿桥成亲五年后,阿桥有了身孕,不料,阿桥分娩后因气血损耗,身体很虚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许多补气补血的良药,也不见好转。阿铭听人说驴肉能补。心想,让阿桥吃些驴肉,也许她的身体会好起来。于是,就叫伙计宰了一头小毛驴,把肉放在锅里煮。谁知煮肉的伙计嘴馋,肉煮熟了,便从锅里捞出来吃。其他伙计闻到肉香,也围拢来吃,这个尝尝,那个尝尝,一锅驴肉不大会儿全进了伙计们的肚里。
这下,煮肉的伙计着了慌,拿什么给女主人吃?无奈,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倒满水,升起大火煮起来。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却是一盆浓浓的驴皮汤。汤冷后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胶块。伙计尝了一块,倒也可口,于是把这驴皮胶送给阿桥吃。阿桥平时喜吃素食,不曾吃过驴肉,尝了一口,直觉得喷香可口,竟然不几餐便把一瓦盆儿驴皮胶全吃光了。几日后奇迹就出现了,她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有了精神。
事隔年余,那位伙计的妻子也分娩了。由于家里贫穷,于怀胎期间营养不足,生产时几次昏倒,分娩后气血大衰,身体十分虚弱。伙计找来了郎中开了许多补药,吃了也不管用。伙计忽然想起阿桥吃驴皮胶那回事儿来。于是,便将头年煮驴肉熬驴皮的事儿向阿铭阿桥夫妻细说了一遍,并向他们夫妻借头毛驴。阿桥见伙计为妻子重病着急的样子,便给了他一头试试,伙计牵了匹毛驴回家宰了,把驴皮熬成胶块给妻子吃。果然不几日,妻子便气血回升,肤肌红润,大有起色了。
自此后,驴皮胶大补,是产妇良药,便在百姓们中间传扬开了。阿铭阿桥开始雇伙计收购驴皮熬胶出卖,生意十分兴隆。有些庄户,见熬驴皮胶有利可图,也相续熬胶出售。可只有好驴配上好水才能熬制出有效果的好胶来,故而阿胶的生产从材料源头便开始加以控制,大家更多的开始寻找好的驴资源,相应的,阿胶补血养血的功效也被世人慢慢熟知。
② 阿胶历史1000字光文字简介
史书记载:阿胶发源于东阿镇,已有有2500多年的历史
阿胶的药用始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帛书《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将阿胶称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中国药学大辞典》778页辨别真伪条目下记载了真阿胶的传统制备方法。”——按古法“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东阿镇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漂数日,取阿井水,狼溪河水,用桑柴火熬三昼夜,去渣滤清,再用银锅金铲,加参、蓍(SHI)、归、芎、橘、甘草等药汁再熬制成胶。其色光洁,味甘咸,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历代《本草》都有对阿胶的记载,各版《中国药典》也都载入了阿胶。
历代《本草》对阿胶的详细记述
《神农本草经》将阿胶列为“上品”,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发明中药,将药分上、中、下三品,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上品主养生,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延年益寿。阿胶随着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晋商商道,传播四方,与瓷器,丝绸、茶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国礼”。
在《本草纲目》里,李时珍称阿胶为“圣药”!李时珍生长于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个时间段内明代的医学风气是强调“以人补人”,最有名的大补之药是秋石、紫车河等,李时珍对这种风气极为厌恶,所以牵涉到大补之类的药材,也惜字如金,不肯轻易赞美。在《本草纲目》中一万多个药方,1892种药,惟独在“发明”条目里,引用了杨士瀛的评价:“阿胶育神,人参益气”,称阿胶:“疗吐血、血淋、尿血、肠学风、下痢。女人血病、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症。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痨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将阿胶列在人参之前。
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直接说阿胶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补最甚”。民国医家黄杰熙直接以“妙药”盛赞阿胶:“人之病虽多,不外水火气血之病,真阿胶滋补潜流血脉之力甚大,故为妙药”。
1935年,前世界书局出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778页辨别真伪条目下记载了真阿胶的传统制备方法。”——按古法“每年春季,选择纯黑无病健驴,饲以东阿镇狮耳山之草,饮以狼溪河之水,至冬宰杀取皮,浸狼溪河内四五日,刮毛涤垢,再浸漂数日,取阿井水,狼溪河水,用桑柴火熬三昼夜,去渣滤清,再用银锅金铲,加参、蓍(SHI)、归、芎、橘、甘草等药汁再熬制成胶。其色光洁,味甘咸,气清香,此即真阿胶也。”这段文字便是对正宗阿胶制作的最真实记载。这里的狮耳山、狼溪河均位于福胶集团在平阴县东阿镇打造的中国阿胶文化园内,为福胶集团独家拥有。 阿胶,出山东东阿,故名阿胶。相传神农氏尝味百草发明中药。药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主养生,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汉《神农本草经》以来,历代本草皆将阿胶列为上品、圣药、贡品。其性味甘平.无毒.乃阴阳平和之物。久服可化痰清肺,养性延年,使身体强健;配方可治疗各种血证、风证.水气浮肿,月经不调,老人虚秘等症。
东阿百年堂阿胶系东阿道地阿胶之典范,东阿阿胶之珍品,’百年堂阿胶选用天然饲养之乌驴皮,汲取阿井之水,得大师之技艺炼制而成。千百年以来,东阿道地阿胶以贡品进贡朝廷,寻常百姓极难得真胶。今东阿百年堂阿胶有限公司秉承精湛奇秘的传统制作技艺,炼制出高贵传世之极品,使昔日之贡品重现今朝。
三国时东阿王曹植赞阿胶赋云:“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珍之。秘之。
阿胶发源于东阿,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距今有2500多年历史。
因阿胶味甘、性平、无毒、老少皆宜。四季皆可服用,故可久服。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因此在阿胶2500年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三大历史文化体系。
阿胶的学术文化
▲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称 “昧甘,平.
无毒。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
久服,轻身益气。”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署。被奉为中药学经典。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120种.无毒副作用.可以久服.具有滋补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如阿胶人参等:中品药120种.有毒或无毒,是对疾病能起抑病补虚作用的药物.如五味子、黄连、麻黄等.下品药125种,有毒而性烈.是可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如大戟、巴豆、附子等,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神农本草经》中对每一味药的场地、性质、采集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阿胶又名傅制胶,久服益气轻身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南朝粱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日(阿胶)“出东阿,故日阿胶”,“微温,无毒。丈夫少腹痛。虚劳赢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凑着用
③ 《甄嬛》惹祸商家四处寻驴制阿胶 多国闹驴荒!
驴皮是阿胶的重要来源。
阿胶(又称驴皮胶)是一种用驴皮煎煮浓缩后的固体动物胶,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具有良好的补血作用,增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疗效优于铁剂;可防治进行性营养性肌变性;促进人体免疫功能;可促进血液凝固,还具养颜美容功效等。
阿胶原产自山东省东阿县,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上品是指可以多吃而对身体少害或无害的药物。
我们在用阿胶养生的时候,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阿胶。第一,生活中痰湿体质的人不宜服用,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的人,或以前很瘦但现在很胖的人;第二是感受外邪的人也不能服用,比如感冒的人,因为感冒了就应该先清外邪,然后再滋补。实际上,阿胶中虽然富含多种氨基酸,但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却比重不大。
毛驴从哪儿来呢?
30年前,中国有1,100万头毛驴,是全球养殖毛驴最多的地方。而目前尽管毛驴有大规模的育种计划,但由于制造阿胶的需求量大,毛驴的数量已经锐减到300万至500万头。
除了高需求外,毛驴的繁殖能力使得毛驴更加紧缺。毛驴的孕期长达14个月,而大部分母毛驴一次只产一头小驴。大部分养毛驴的家庭都需要毛驴来干活,因此他们也不愿意让毛驴怀胎。
在毛驴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商家开始从国外寻求供货源。美国德克萨斯州野马自由联合会(Wild Horse Freedom Federation)表示,美国的野生驴被非法运到墨西哥进行屠杀,然后再转卖到中国去。
非洲的尼日尔是毛驴出口大国。该国政府报告说去年出口了8万头驴,其牲畜商贩已经放弃了买卖其它动物,专门做驴子的生意。一头毛驴的价格上涨了4倍,至145美元。另一个非洲国家布吉纳法索共有140万头驴,在去年6个月内就被宰杀了4.5万头用于出口。
保护毛驴 多国发禁令
由于毛驴交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许多非洲国家开始禁止驴皮出口至中国。
尼日尔与布吉纳法索两国去年就宣布,开始禁止出口这种动物。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和非洲南部国家博茨瓦纳(Botswana)今年也分别加入了禁止出口驴皮的行列。
加上阿胶制作过程残忍,需活活鞭打驴子至皮肤出血,再取驴皮制成,惹来外界猛烈抨击。
千年阿胶今九成劣质
阿胶市场的每年增长幅度高达30%到40%,让本已较少的原料驴皮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促使厂商见利忘义、昧著良心大发其财。
那些四五年前根本没有人要的皮革下脚料,如今变废为宝,成了阿胶厂的抢手货。在山东东阿县有很多阿胶制品企业,所用的原料很多是掺有牛皮、马皮的劣质阿胶。山东阳谷、河北无极等地的几家阿胶生产企业,原料仓库里都有这种下脚料,有的厂家甚至找不到一张完整的皮子。
另据山东某大型阿胶生产企业广东分公司负责人李飞(化名)介绍,药品类阿胶中约有1/3产品使用工业下脚料等原料制造阿胶;保健食品大部分使用劣质阿胶;最要命的当属那些号称含阿胶的普通食品,造假最甚,九成以上使用劣质阿胶,甚至根本不含阿胶。
一位曾经经销过阿胶的业内人士透露,市面上之所以有这么多不良阿胶,主要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办法检测到阿胶里的驴皮成分和含量。除非到药厂车间里亲自看投了什么皮下去,这给一些不法企业钻了空子。
北京妇产医院的一位医生说:“如果吃了牛皮、猪皮熬的胶,问题还不大;怕的是皮革厂废弃的下脚料,那种工业胶、化学凝胶,有毒的,含致癌的重金属成分,对孕产妇、胎儿、婴儿……”
④ 清真阿胶的起源和传说
《新修本草·卷第十五》称:“阿胶,煮牛皮作之,出东阿,故名阿胶。厚而清者,名为盆覆胶,作药用之”;《经方例释》也称:“是唐宋以来,始有阿井水煎驴皮者,古阿胶即近世黄明胶”,这些足以证明黄明胶就是最初的阿胶,阿胶的滋补养生功效也出自由牛皮熬制的黄明胶。
鉴于黄明胶熬制取材的特殊性,也被人们称为“清真阿胶”。很多人一听“清真阿胶”,误以为只为穆斯林专用的,其实不然。为此,致力于打造全民滋补养生产业的清真阿胶品牌高头宝瓶将通过本文带领大家认识清真阿胶,更好地领略中医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本草汇言》记载:“黄明胶,止诸般失血之药也。梁心如白,其性黏腻,其味干涩,入服食药中,固气敛脱,与阿胶仿佛通用,但其性平补,宜于虚热者也,如散肿痛,调脓止痛,护膜生肌,则黄明胶又迈于阿胶一筹也”。可见,从功效上来讲,清真阿胶的功效和传统阿胶一致,药用价值主要以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为主;都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症状;但从体虚便秘、滋阴润燥、护膜生肌等功效上来讲,清真阿胶(黄明胶)的效果更好一些,而且与阿胶相比,黄明胶更不容易上火。
清真阿胶:滋补养生效果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黄明胶不仅滋补养生效果俱佳,从性价比上来讲也更亲民。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干驴皮的价格在100元/公斤以上,由于国内外货源紧张,价格还在持续上涨。干牛皮的价格则不同,每公斤价格20元左右。用牛皮熬制阿胶成本更低,价格更实惠。此外,从出胶率方面看,熬制1公斤阿胶需要5公斤左右的驴皮才行;而出1公斤阿胶只需牛皮3公斤。成本上的巨大差异也导致驴皮阿胶比清真阿胶价格高出很多。从滋补功效上来说,上文中已经说过,两者效果差不多,清真阿胶更不容易上火。
⑤ 阿胶被称为“中药三宝”之一,是利用驴皮为主要原材料熬制而成,因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而呈暗红的凝胶状,
A、钙属于大量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驴皮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也是水,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B错误;
C、还原糖与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驴胶溶液是暗红色,对颜色反应的观察有干扰作用,并且驴胶溶液中无还原糖,但不一定没有其他糖类,C错误;
D、蛋白质可以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细胞内蛋白质先经过脱氨基作用形成含氮的部分和不含氮的部分,不含氮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含氮的部分转化成其他物质,因此细胞内彻底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比在细胞外彻底氧化分解要少,D正确.
故选:D.
⑥ 阿胶的历史
阿胶,又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出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水经注》载:“东阿县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
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载阿胶:“出东阿,故曰阿胶也。今东都下亦能作之。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凡三种,清薄者画用;厚而清者名为盆覆胶,作药用之;浊黑者可胶物,不入药用。”
《本草拾遗》载:“凡胶俱能疗风,止泄、补虚,驴皮胶主风为最。”
《本草图经》载:“阿胶,今郓州皆能作上,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造之,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寻方书所说,所以胜诸胶者,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然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但以胶物者,不堪药用之,当以鹿角所煎者,而鹿角胶《本经》自谓之白胶,云出云中,今处处皆得其法,可以作之,但功倍劳于牛胶。”
《本草纲目》载:“凡造诸胶, 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熬煮,时时搅之,恒添水至烂,滤汁再熬成胶,倾盆内,待凝,近盆底者名坌胶,煎胶水以咸苦者为妙。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 光黑如漆者为真,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亦不湿软。”
阿胶的原产地是山东“东阿”,由于朝代更替,东阿县治多有变迁,因此,阿胶原产地应为“泛东阿区”,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其应该包括下列地区。
1.今属聊城市阳谷县的阿城镇,是最早的东阿县治所在地,阿胶似应诞生于此。
2.今属济南市平阴县的东阿镇,福胶集团所在地。代表产品是“福”字牌和“东阿镇”牌阿胶。东阿镇是明代至1947年的东阿县城,阿胶制造业兴盛并成为贡品即始于此;东阿镇阿胶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获金牌。
3.今属聊城市东阿县,1947年以后东阿县的铜城镇成为东阿县驻地,也是东胶集团所在地,东阿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其中东阿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并与茅台镇、景德镇一道成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的中国三大传统特产名镇。而古老的“阿胶井”则在今阿城镇西北2公里处的岳庄村。
⑦ 山东东阿阿胶是谁发明的
最早记载“药用胶”的古籍是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医帛书《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成书时间在春秋战国甚至更早时期,说明阿胶的药用在我国至少已有2500年到3000年以上的历史。
而最早记录“阿胶”的古籍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虽然记载了阿胶“一名傅致胶,名医曰: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直接说明了阿胶是上品,久服益气轻身,也讲了阿胶的名字是傅制胶,产地是东阿,但是阿胶为什么叫傅制胶,阿胶谁发明的?怎么被发明的?……诸多问题都是疑问。阿胶的发明“故事”版本颇多,仅仅东阿流行的传说故事就有10多个版本。
⑧ 阿胶最早什么时候开始制造的
阿胶是老少皆宜、滋补作用卓著、使用历史悠久的宝贵中药。但长期以来,阿胶是何人何时何地发明等问题一直没有系统的考证。
阿胶的名称及来源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出东阿,故曰阿胶”。
傅致胶——始于《神农本草经》。今当地传说由傅氏和尚发明用驴皮加工成胶传与后人,为了纪念他,“致”通“制”,取“制造”之意。
驴皮胶——始于《千金食治》。当时牛皮、驴皮和马皮等皆用于加工阿胶,但驴皮胶已被医家所单独认识。
盆覆胶——始于《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胶有清浊,凡三种:清薄者,书画用;厚而清者,名为盆覆胶,作药用之……浊黑者,可胶物用,不入药也”。《齐民要术》煮胶第九十,煮胶法中:“用盆凝胶后合盆于席上”,有“盆覆胶”之意,但文中没有此名。
九天贡胶——源于清代。阿胶作为皇室贡品最早见于《水经注》“岁尝煮胶以贡天府”。当地传说1871年清朝派四品饮差大臣监制“九天贡胶”,
当时皇家专放养12头黑驴于狮耳山上,冬至时,宰杀取皮,煮熬八天成汁,第九天切胶成长方块状,晾干后进贡朝庭,此名当源于此。阿胶用皮的演变
汉代以前,《神农本草经》之前是以“胶”入药,未有“阿胶”之名。至汉《神农本草经》已有“阿胶”、“傅致胶”之名,但也没有指明是由何种材料制成。三国至南北朝——《名医别录》中明确记载“煮牛皮作之”,但后魏《齐民要术》指出:“沙牛皮、水牛皮、猪皮为上,驴、马、驼、骡皮为次,破皮鞋、鞋底、格椎皮、靴底、破鞍、革叉,但是生皮,无问年岁久远,不腐烂者,悉皆中煮”。可见,此时认为什么皮都行。汉至隋唐阿胶与胶可同样药用。
⑨ 东阿阿胶自古就有,历史上有没有一些关于它的传说故事呢
阿胶的起源:
阿胶,出《神农本草经》,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质块,故《千金·食治》称驴皮胶;晋唐时期“岁常煮胶以贡天府”,又称贡胶;昔谓以山东东阿阿井之水熬制而成,故传统有阿胶之名。阿胶,又名傅致胶、贡胶、驴皮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称为上品。药胶的起源,限于历史条件,没有准确的记录。但它就像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那样,被人们口耳相传,代代延续。
阿胶的传说:
唐朝时,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田铭,女的叫阿桥。两人靠贩驴过日子。
阿铭和阿桥成亲五年后,阿桥有了身孕,不料,阿桥分娩后因气血损耗,身体很虚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许多补气补血的良药,也不见好转。阿铭听人说驴肉能补。心想,让阿桥吃些驴肉,也许她的身体会好起来。于是,就叫伙计宰了一头小毛驴,把肉放在锅里煮。谁知煮肉的伙计嘴馋,肉煮熟了,便从锅里捞出来吃。其他伙计闻到肉香,也围拢来吃,这个尝尝,那个尝尝,一锅驴肉不大会儿全进了伙计们的肚里。
这下,煮肉的伙计着了慌,拿什么给女主人吃?无奈,只好把剩下的驴皮切碎放进锅里,倒满水,升起大火煮起来。熬了足有半天功夫才把皮熬化了。伙计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进盆里,却是一盆浓浓的驴皮汤。汤冷后竟凝固成粘糊糊的胶块。伙计尝了一块,倒也可口,于是把这驴皮胶送给阿桥吃。阿桥平时喜吃素食,不曾吃过驴肉,尝了一口,直觉得喷香可口,竟然不几餐便把一瓦盆儿驴皮胶全吃光了。几日后奇迹就出现了,她食欲大增,气血充沛,脸色红润,有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