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马克思劳动创造

马克思劳动创造

发布时间:2021-06-19 09:03:50

㈠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中得到的,但是如果撇开其中的制度因素,它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

深化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由于所处时代所决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点考察的是物质生产部门,认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并创造价值,而绝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型劳动应当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地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总体工人”的论述中,对脑力劳动给予了肯定,认为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但他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越来越重要的条件下,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

马克思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产生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的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从而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还可为人所掌握,而掌握了科学技术的人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所以,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到重要的位置。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㈡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原理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最浅显易懂的解释)

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使猿变成了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在人用手把第一块石头做成刀子以后,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
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脑髓和为它服务的感官、愈来愈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劳动和语言起作用,为二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愈来愈新的推动力。
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获得了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确定的方向。
人类初期的滥用资源必然造成的结果,是食物植物的数目愈来愈增大,食物植物中可食用的部分也愈来愈加多,总之,就是食物愈来愈复杂,因而输入身体内的材料也愈来愈复杂,而这些材料就是猿转变成人的化学条件。
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最古老的工具是打猎的工具和捕鱼的工具,而前者同时又是武器。但是打猎和捕鱼的前提,是人从只吃植物转变到同时也吃肉,而这又是转变到人的重要一步。既吃肉也吃植物的习惯,大大地促进了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独立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肉类食物对于脑髓的影响;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的营养和发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够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发展起来。如果不吃肉,人是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的。
肉类食物引起了两种新的有决定意义的进步,即火的使用和动物的驯养。这两种进步就直接成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
正如学会了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一样,人也学会了在任何气候下生活,人分布在所有可以居住的地面上。从原来居住的总是一样炎热的地带,迁移到比较冷的、在一年中分成冬夏两季的地带后,就产生了新的需要:需要有住房和衣服来抵御寒冷和潮湿,需要有新的劳动领域以及由此而来的新的活动,这就使人离动物愈来愈远了。
由于手、发音器官和脑髓不仅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在社会中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进行愈来愈复杂的活动,提出和达到愈来愈高的目的。劳动本身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从部落发展成为民族和国家。法律和政治发展起来了,而且和它们一起,人的存在在人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也发展起来了。迅速前进的文明完全归功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已经习惯于从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从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当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是被意识到的)。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特别是从古代世界的崩溃时起,就统治着人的头脑。
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具有从事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的能力的,在哺乳动物那里则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正如母腹内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是这个缩影更加简略一些罢了。但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反馈的集合上打下它们的意志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㈢ 如何理解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世界

(人类社会首先是分为穷人和富人、有产者和被剥削者,撇开这个基本划分,撇开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矛盾,就是撇开基本事实。——斯大林:《和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工人的仁慈也表现在其他各个方面,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令人愉快的。他们自己就是命途多舛的,所以他们能同情境况不好的人。……工人是比较和气比较可亲的,虽然他们比有产阶级更迫切地需要钱,但他们并不那样贪财;……工人比资产者偏见少得多,看问题清楚得多,不戴上自私的眼镜来看一切。(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还是必须在两条道路中选择一条:或者屈服于命运,做一个“好工人”,“忠实地”维护资产者的利益(如果这样做,他就势必要变成牲口),或者起来反抗,尽一切力量捍卫自己的人类尊严,而这只有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做到。(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

如果说工厂工人仍然不仅保持了自己的理智,甚至还使它比其他的人更加发展,那只是因为他们起来反抗了自己的命运,反抗了资产阶级;这就是他们在工作时间也没有失掉的唯一的感觉和唯一的思想。(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应该设法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应该争取良好的比较合乎人的身份的状况。如果他们不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剥削工人——作斗争,他们就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资产阶级却用他们的财产和他们掌握的国家政权所能提供的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工人一旦表明要摆脱现状,资产者就立刻成为他们的公开敌人。(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

在目前情况下,工人只有仇恨资产阶级和反抗资产阶级,才能获得自己的人的尊严。(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除了为改善自己的状况而进行反抗,就再也没有任何其他表现自己的人的感情的余地,那么工人自然就一定要在这种反抗中显出自己最动人、最高贵、最合乎人情的特性了。(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

工人对资产阶级及其奴仆所采取的最强暴的敌对行动,也不过是资产阶级用来暗中对付工人的种种手段的公开的毫不掩饰的表现而已。(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

他们是有自己的利益和原则、有自己的世界观的独立的阶级,是和一切有产阶级相对立的阶级,同时也是国家力量所系并能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阶级。(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

慈善机关!你们吸干了无产者最后的一滴血,然后再对他们施以小恩小惠,使自己自满的伪善的心灵感到快慰,并在世人面前摆出一副人类恩人的姿态(其实你们还给被剥削者的只是他们应得的百分之一),好像这就对无产者有了什么好处似的!这种布施使施者比受者更加人格扫地;这种布施使得本来就被侮辱的人遭到更大的侮辱,要求那些被社会排挤并已失掉人的面貌的贱民放弃他最后的一点东西——人的称号;这种布施在用施舍物给不幸的人打上被唾弃的烙印以前,还要不幸的人卑躬屈膝地去乞求。(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1845年3月)

全世界的无产者却有共同的利益,有共同的敌人,面临着同样的斗争;所有的无产者生来就没有民族的偏见,所有他们的修养和举动实质上都是人道主义的和反民族主义的。只有无产者才能消灭各民族的隔离状态,只有觉醒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建立各民族的兄弟友爱。(恩格斯:《在伦敦举行的各族人民庆祝大会》1845年底)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特权者的“良心”也就是特权化了的良心。(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

对不希望把自己当愚民看待的无产阶级来说,勇敢、自尊、自豪感和独立感比面包还要重要。(马克思:《〈莱因观察家〉的共产主义》1847年9月)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共产党宣言》)

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在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71年5月)

工人阶级对他们四周的压迫环境所进行的叛逆的反抗,他们为恢复自己做人的地位所作的剧烈的努力——半自觉的或自觉的,都属于历史,因而也应当在现实主义领域内占有自己的地位。(《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1988年4月)

㈣ 马克思:劳动没有价值.(价值是一种劳动还是劳动创造

马克思肯来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自财富生产中的同等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他赞同威廉•配第的说法,“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的体现,正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式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具体劳动的种类又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劳动种类越多,意味着使用价值种类越多,社会分工越发达.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正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具有同一性,才使各种商品的价值可以相互比较.说商品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指的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说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就是指抽象劳动构成商品价值的实体.

㈤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了美的思想

马克来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以下简称手稿)中陆续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一
命题的.在讨论劳动的二重性的时候,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条
件下,劳动具有二重性,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了非美.“……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
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棚舍.劳动
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
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
钝和痴呆.”在这里马克思虽没有直接解答“美是什么”,也没有解答劳动怎样创造了美,
但其中已经暗示了一个逻辑前提:要回答美的本质,就必须先回答人的本质以及劳动的
本质.在此,马克思已经把美的本质上升到一个哲学人类学的高度,从而树立起一个较高
层次的逻辑起点,也恰如其分地确定了包括“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在内的有关美学问
题在《手稿》中的地位.

㈥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1、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

马克思在他首创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中阐明了这一原理。指出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它反映着商品生产所特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价值是通过物与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的原理。

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价值形成过程的原理。

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作为劳动过程,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价值。

(6)马克思劳动创造扩展阅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

劳动价值论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要求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凸显了对活劳动的格外关注。关注活劳动创造价值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对人的劳动价值的承认。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在人类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而且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㈦ 劳动创造世界是谁的名言( )A.恩格斯 B.马克思 C.毛泽东 D.邓小平

劳动创造世界。 --马克思。

劳动使人忘忧。 --西塞罗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陶铸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班固。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 --高尔基

㈧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话怎么理解

正是因为劳动,人才称之为人。正是因为创造,人才堪之为人。在这个长内期的过程之容中,人类本身就被所谓的创造出来了。但劳动又是人的专有名词,动物的“努力”不能称为劳动。那么人未成人之前的劳动不叫做劳动,未劳动到一定程度的人也不算是人(从人类初期来看)。所以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共同的转化过程。

㈨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了美的观点

马克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陆续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一
命题的.在讨论劳动的二重性的时候,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条
件下,劳动具有二重性,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了非美.“……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
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棚舍.劳动
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
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
钝和痴呆.”在这里马克思虽没有直接解答“美是什么”,也没有解答劳动怎样创造了美,
但其中已经暗示了一个逻辑前提:要回答美的本质,就必须先回答人的本质以及劳动的
本质.在此,马克思已经把美的本质上升到一个哲学人类学的高度,从而树立起一个较高
层次的逻辑起点,也恰如其分地确定了包括“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命题在内的有关美学问
题在《手稿》中的地位.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寓言,司芬克斯之谜启示我们要“认识你自己”.自从有了人类历史以来,人们从未放弃过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而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也即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深入.亚里士多德把人定义为“城邦(政治)的动物”;托马斯·阿奎那说“人是上帝的选民”;文艺复兴时期,人被视为“万物的尺度”、“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世纪,有“人是精妙的机器”之说;%&世纪,启蒙主义高扬人的理性,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动物”;%*(!"世纪,卡西尔把人视为一种直觉的生命存在,“人是符号的动
物”.关于人的本质,习惯上人们经常引用马克思的两个定义,其一为“在其现实性上,人
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个则是:人的本质在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
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㈩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人类这句名言后面怎么说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阅读全文

与马克思劳动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