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1-06-19 01:19:38

⑴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到底什么是高分子呢?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人们穿的是棉、毛、涤纶、睛纶等制成的衣服,吃的是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米、面、肉、蛋等食物,家里用的是由各种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制成的器皿,出门坐的是装有橡胶轮胎的汽车,所有这些不都是高分子在生活中生动的体现吗?

从化学角度来定义,高分子是由分子量很大的长链分子所组成,而每个分子链都是由共价键联结的成百上千的一种或多种小分子构造而成。高分子的分类有多种,按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天然高分子衍生物、合成高分子三大类;根据用途则可分为结构高分子和功能高分子;另外根据工业产量和价格还可分为通用高分子、中间高分子、工程塑料以及特种高分子等等。

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很多,而且应用十分广泛。就结构高分子而言,大家知道最多的当属塑料、橡胶和纤维。其中塑料产量最大,主要用于包装材料、结构材料、建筑材料以及交通运输材料;橡胶的主要用途为制造轮胎;纤维的主要用途为衣着用料。此外结构高分子还包括工程塑料、耐高温高分子以及液晶高分子等。对于功能高分子,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具有特殊的光、电、磁、催化等性能。例如光致变色高分子、导电高分子、铁磁性高分子、催化高分于以及生物功能高分子等,以下仅就生物功能高分子作一简要介绍。

生物功能高分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医用高分子,包括:①合成软组织,例如人工脏器、人造皮肤等,其特点是需要具有血液相容性。②合成硬组织,例如骨骼、牙齿等,它们需要具有生物相容性,即不被人体细胞所排斥。二是药用高分子,包括:①高分子药物,即将药物的活性成分接在高分子链上,进人体内后分解产生药物的有效成分;②高分子载药体系,将药物的活性成分用高分子包裹或混合后带人体内,用以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从而达到药物使用的长效性和高效性。三是医疗器械与诊断材料,例如临床诊断与分析化验用的高分子材料,包括细胞培养器和生物传感器等。

当然,高分子材料在给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废旧塑料等引起的“白色污染”。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高分子材料在自然环境下降解缓慢,目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开始着手研究这一问题,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就会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必将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

⑵ 求一篇1500字左右的大学政治论文(不要网上抄袭的)

摘 要: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衣、食、住、行离不开物质,任何物质与化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认识和探究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明确人类对化学在农业、食品、能源、材料和医药等方面的有效利用,是更好地驾驭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文化基础。
关键词: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关系、认识和探究
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化学家白春礼院士指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能和转化过程的科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对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认识这些关系,对于人类利用化学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促进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本文仅从一下几个方面认识和探究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一、化学与农业的关系
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和利用始于农业。两千多年前,人类就能够通过腐殖或燃烧植物获得肥料,通过用石灰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争取粮食的丰产丰收。20世纪初,人类发明了合成肥料,而后又创造了各种农药、高效饲料、肥料添加剂。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土壤为基础,以植物营养为中心,以肥料为手段综合研究三者之间关系的农业化学的出现,将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农业化学分析、作物营养诊断、同位素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等化学技术应用于农业,开辟了农业生产的新天地。无论在任何时候,农业都离不开化学的支持。比如:要使农作物优质高产,就必须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在目前的条件下首选就是使用农药,而研制高效低残毒的农药必须应用化学知识。为了使农作物的果实色泽、大小、品质、风味及抗逆能力符合人们的要求,就必须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实施人工调控,而植物生长调控剂的研究也需要化学。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便于人们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更是化学的功劳。
二、化学与食品的关系
食品中的三大主要营养素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糖被氧气氧化后,产生足够的热量,供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需要;脂肪供给人体热量以维持体温;蛋白质是人类细胞原生质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人体组织的生长和修补。除此之外,食品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使人体得到均衡发展,增强抵抗力,抵御各种传染病。为了增强食品的营养成分,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人们往往要通过化学的手段,达到既定的目的。比如:生柿子含有鞣质,不仅涩口,还对胃肠有刺激。我们就可以把生柿子密闭在一个室内,增加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氧气的浓度。使生柿子在缺氧呼吸的条件下,内部产生乙醛、丙酮等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能将溶解于水的鞣质变成难以溶解于水的物质,于是柿子吃起来没有涩味,又香又甜。在我们的生活中,制作糕点、馒头等的面团一般都要添加酵母或发醇粉进行发酵,使制成的糕点、面包疏松可口。这实质是在食品制做中应用了化学反应。酵母中的酶促进面粉中原含有的微量蔗糖以及新产生的麦芽糖发生水解;发酵粉受热时就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制品成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可以说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食品的色香味俱全。
三、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能源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随着社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需求持续增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能源压力,化学则提供了一些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一是通过化学手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包括:①提高石油的利用率。西德汉堡大学卡密斯库教授发现的一种新型石油化工催化剂——由钴化物和铝氧烷络合而成的固相钴催化剂,具有活性高、能迅速形成大聚合物链、可将丙烯或高级α—烯烃生成高分子量的无规聚合物、与淀粉或纤维素以及其他填料生成均匀聚烯烃复合材料、寿命长、易长期保存等优点,提高了石油化工装置的经济效益。②带动了新型煤化工。煤的直接液化是煤化工领域的高新技术。该技术是将煤在450 ℃高温和10~30MPa高压下催化加氢,获得液化油,并进一步加工成汽油、柴油及其它化工产品。也可以对煤间接液化。将煤气化并制得合成气(CO、H2) ,然后通过F - T 合成,得到发动机燃料油和其它化工产品。二是通过化学手段发掘新能源。包括:①燃料电池。将储存于燃料(H2、甲醇等) 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开发金属氢化物中以原子形式存储的氢。③研制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系列太阳能电池。
四、化学与材料的关系
材料与粮食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化学是新材料的“源泉”,每一种新材料的出现,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件大事,也是化学学科的一件大事。早在2500年前,文明的祖先就开始了金属合金的研究,1965年在湖北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的宝剑和青铜编钟,表明当时的铜合金技术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境界。盛行于唐宋时期的唐三彩体现了化学工艺在陶瓷烧结中的高超造诣。现代工业中的钢铁冶炼技术,应用了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金属防腐技术,运用了化学中的置换反应原理。20世纪中期科学家在电子信息材料的基础上实现了电子元件的大型集成化,为电子产品的微型化、智能化、低耗能、高品质创造了条件。21世纪,人类进入了纳米材料时代,比如由4.6%的光肽纤维、40.2%的竹纤维、37%的纳米硒纤维、18.2%的纯棉纤维科学配置成的纳米服饰就是化学在服装领域应用的新成果。这种纳米服饰抗菌、阻挡紫外线,还含有人体必需的、体内不能生成的以纳米硒为主体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保肝护肝、预防多种疾病的功能。化学还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材料的研究,08年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外层覆盖的蓝膜就是材质为“ETFE”(即“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环保节能透明膜。这种材料耐腐蚀性、保温性俱佳,自清洁能力强,抗压能力强,且能起到遮光、降温的作用。
五、化学与医药的关系
化学是医药健康的基础。在中国,2000多年前人们就知道了在发生汞、铂、铬等重金属中毒时,利用牛奶、生鸡蛋白、豆浆等食物中丰富的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作用,减轻人体器官和血液的蛋白质发生沉淀,缓解中毒的毒性(《神农本草》)。现代医药(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的研究几乎都离不开化学,化学遍及与医药相关的所有领域。许多医疗器材的工作原理与化学密切相关,供氧器就是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来制氧;大多数医疗习惯与化学有关,最常见的就是用酒精杀毒、灭菌。化学在医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青霉素的发明。当常规消炎药物对葡萄球菌感染束手无策时,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培养这种霉菌进行了多次试验,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生物化学家钱恩、弗罗里、瓦尔特深化了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和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同,并大规模生产出实用的青霉素。青霉素的开发成功,挽救了数以亿计人的生命。因此,弗莱明、钱恩、弗罗里、瓦尔特四人一起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目前,无数的化学家正在为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从事药物化学研究,以化学为武器向癌症、艾滋病等不治之症发起冲锋。
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与如何事物一样,化学在人类生活中也表现出其双刃剑的属性。化学发展带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等。这些污染造成的恶果,关系到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化学这门科学,以环境保护和对人体安全无害为标准,选用无公害原料,采用无污染工艺,使化学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承静 把化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年 第12期
[2]汪家全 浅谈化学知识与生活《成才之路·教育教学版》2011年第03期
[3]白春礼 化学创造美好生活——写在化学年百年纪念《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

⑶ 写化学实验室的优美句子

化学实验室的优美句子
1、化学千变万化,实验循规探秘;

2、正确操作,细致观察;
3、动手动脑,探求规律;
4、培养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质;
5、动手动脑,好学善思;
6、学科学知识,攀科技高峰;
7、大胆改革,求实创新;
8、探索生命奥秘,提高生活质量;
9、独立思考,团结合作;
10、化学改善生存环境,共享绿色世界;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建 设和谐家园。

⑷ 有关化学的经典好句

1、高中阶段,我们只研究F、Cl、Br、I,因为爱(At)具有放射性!

2、人心犹如试管,不要太贪婪。装下三分之一足矣!否则,一旦喷发,伤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

3、我想作还原剂,送你多少电子也不介意,只要能与你稳定地在一起!

4、有些人犹如某些金属离子,只有在火焰上灼烧,并透过蓝钴玻璃才能把他看清!

5、我是Al,而你是Fe,我选择用高温换出你,然后囚禁自己,可你却转身离去…人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此:你可以选择爱我或者不爱我,而我只能选择爱你或是更爱你!

6、爱情好似萃取,一旦魅力不够,另一半很可能被拐走!

7、不是电解质也不一定就是非电解质。所以,对你不好的人也未必就是坏人!

8、对待得失恰似氧化还原,得到会使你的价位降低,而放手却能使你的价位升高。

9、你不是氢氧化铝,凭什么既与酸又跟碱反应?

10、人一定要足够优秀或足够强大,如果你只是弱酸或者弱碱,那即使是滥情如Al(OH)3者也不会要你!

11、多少强酸的追求,二氧化硅不为所动,因为他只想与HF远走高飞…

12、H2O对Cl2一心一意,Cl2却偏偏要弄出“三分四离”。

13、SO2为品红褪色是暂时的,氯水为品红褪色却是永远的;而氯水让石蕊变红是暂时的,SO2让石蕊变红却是永远的…你是否找到值得你为之彻底改变或愿意为你永远改变的那个人呢?

14、化学说:虽然我只是一桌乏味的药剂,但每一滴都缓缓说我心悦你。

15、爱情是灵魂的化学反应。真正相爱的两人之间有一种“亲和力”,不断地分解,化合,更新。“亲和力”愈大,反应愈激烈持久,爱情就愈热烈巩固。

⑸ 形容“化学”的句子有哪些

1、老师是共性化教育,你是个性化学习。

2、真情打动学生,诚心感化学生,心灵聆听学生,汗水浇灌学生。

3、爱是神奇的化学试剂,能让苦难变得香甜,能让一分钟永驻成永远,能让平凡的容颜貌若天仙,能让喃喃细语压过雷鸣电闪。

4、泪水和汗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为你换来同情,后者却可以为你赢的成功。

5、一化学家称,他将测验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

6、诚心感化学生,真情打动学生,心灵聆听学生,汗水浇灌学生。

7、短浅的眼光限制了我们,使我们不相信重力化学及植物等科学的法则。爱默生

8、劝农之要如何?曰讲化学。张之洞

9、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10、化学改善生存环境,共享绿色世界;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家园。

11、老师让我们观察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12、这两种化学药品一相遇,剧烈的反应立竿见影。

13、啊,化学,美妙的化学。我奉献出毕生精力为你工作,而你为我把崭新的道路开拓……

14、脱毛膏含有化学成分,脱毛后不宜使用体香露和防晒乳等护肤品,否则易刺激肌肤。

15、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化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

16、罹患严重的疾病时,对康复是否有信心,会影响身体的化学反应。人体的信仰机构,能转化希望,培养期望的力量,使求生的意念变成抵抗疾病的正面因素……。因此,凡事皆来自信仰。我们所信仰的,就是最有力的选择。

17、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18、浑浑噩噩过了一个月,就被化学测验给打醒。

19、化学老师在课下经常增加一些辅助实验。

20、他开始哭默默的告诉自己:只不过是化学物质在作祟化学物质化学物质。他需要她可是这世界上总是有这样的巧合如果她知道她一定会飞奔过去找他吧可是没有她不知道她仍然在勉强着自己接受着另外一个人没有人会为你永远的留在原地等待!于她于他。为什么总是如此巧合的要错过这种时刻为什么要有这么多遗憾。

⑹ 2011国际化学日在哪开会

今年是第63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化学年”。作为“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活动的组成部分,“化学创造美好生活——2011‘国际化学年’纪念展”26日在北京国家科学图书馆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化学史上的丰碑”介绍了百年来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生活中的化学”展示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未来化学”介绍了化学在适应人口增长、应对能源挑战、缓解环境压力等方面的作用。展览将持续到5月中旬,向公众免费开放。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揭幕仪式上表示,化学是一门发现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也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科学。化学在解决粮食、疾病、能源、环境等问题,以及发展国家防御与安全所用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揭幕仪式上,“科学与中国”——“国际化学年”大学校长巡讲团首场报告会同时举行。高分子化学专家、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和物理化学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院士,分别以“入化出神”和“纳米科学前沿”为题,为在场的来自北京市12所中学的学生做了报告。会后,10余位化学家与中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2011年是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也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成立100周年。“国际化学年”决定于2011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纪念化学科学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的活动,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其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据了解,“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活动包括纪念性活动、学术性活动、科普活动和宣传活动等,“实验设计大赛”“化学开放日”等多项活动将陆续举行。

⑺ 化工厂宣传标语

可以参考一下茂名祥丰化工的一些相关字语

阅读全文

与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