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周先生的发明

周先生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17 21:23:46

A. 中国的汉语拼音发明者是谁

中国的汉语拼音发明者是周有光。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原名周耀平版,起先“周有光”是权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奉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领域十分宽广,研究的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周先生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
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多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中评网称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苏培成称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晶报》称他“敢讲一般人不敢讲的话”。

B. 70岁老人发明自动爬楼智能车是怎么回事

8月27日,江苏淮安70岁老人周先生向邻里展示了他新发明的自动爬楼智能内车。该车可以载着残疾人或腿容脚不便的老年人行走,还能轻松上下普通的楼梯,在路上跨越马路牙子等障碍,通过不深于30厘米的坑洼地段。

全车有2000多个零部件,大部分是周先生手工打造,研发经费数万元。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受理了周先生的“一种全地形智能爬楼机的底盘驱动装置”实用新型发明。

(2)周先生的发明扩展阅读

智能车的发明参照了北欧全地形履带车的构造:

周永谦的发明参照了北欧全地形履带车的构造进行设计、改装。智能车的履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这样遇到楼梯或障碍的时候,前部分履带首先爬升抬高稳定后,再借助驱动力将后部履带提升到相应位置。

由于履带分段设计,能分别卡在不同角度的楼梯上,整体非常稳固。履带非常宽,能有效防止整车侧翻。坐车的人可以自己掌握轮椅手柄上安装的一套控制器,上下楼梯时,基本上不用他人看护。

C. 70岁老人发明自动爬楼智能车,老人是否会申请专利

近日,江苏淮安一位七十岁老人周老先生在发明了自动爬楼智能车,不禁要为老人超强的动手能力点个赞啊!是的,对于一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来说,如果居住的地方没有电梯的话,爬楼梯无疑是一件费力费时的事,更是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那么,周老先生发明了自动爬楼智能车可是大大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啊,该车不仅可以载着残疾人或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行走,还能轻松上下普通的楼梯,在路上跨越马路牙子等障碍,通过不深于30厘米的坑洼地段。 哇,是不是非常厉害呢?

这对于老年人来说这项发明绝对是福音,如果以后周老先生的发明能够上市并得到量产,相信很多家里有老人的顾客都会愿意购买的。不过抛开这些不讲,周老先生一把年纪还能做出如此优良的发明,也是令人钦佩啊!

D. 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

第一个创制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读音的方案的西洋人是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Ricci),他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583年来到中国,1605年(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一书。内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四篇文章。

罗常培根据文章的汉字与拉丁文对照的译文,整理出一个包括26个声母和44个韵母的汉语拼音方案。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阿拉伯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小经”(又名“小儿经”、“小儿锦”)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

(4)周先生的发明扩展阅读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汉字,非常困难。

在1913年2月15日,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以章太炎的记音字母作蓝本的注音符号诞生了。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它是汉语拼音的前身。

“注音符号”目前仍旧为中国台湾省汉字的主要拼读工具之一,为小学语文教育初期必学内容;中国大陆地区自1958年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以后停止推广使用,但在汉语字典等基础工具书中对汉字注音时继续与拼音同时使用。它的诞生使汉语的发展开始了新纪元。

E. 我国原子弹发明的时间,发明者,意义

中国原子弹研制故事

方针
毛泽东确立积极防御战略1956年初至1967年1月,早在50年代中期,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作出了要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毛泽东主席确立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毛主席决定,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这就是说, 如果有人进攻我们,我们要有办法对付他。这是毛主席一贯的战略思想。别人如果用原子弹轰炸我们,我们也要有办法回击他。所以,中央决定我们也要研制原子弹。
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要靠自己研制,同时,要争取外援 。那个时候西方国家封锁我们,中苏关系比较好,我们想争取苏联给我们一些援助。但是,有一条界线,只是争取援助,而不是搞合作、不搞共有。也就是说,搞原子弹的科研单位、工厂、各种设备与技术都是中国自己的。你来援助我可以,我欢迎你、感谢你,但是,你不能与我共同拥有,共同使用。这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大问题。所以,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你不要和我一起来共同管这个单位,管这个事情。这就是中央当时搞原子弹的方针,是毛主席高瞻远瞩确立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任务
中央决定以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原子弹。后来又决定自力更生为主研制导弹和自行研制人造卫星,统称“两弹一星”。原子弹和氢弹是二机部负责,导弹是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负责。毛主席对原子弹研制有一个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中国科学院就是按照中央确定的“大力协同”和“三家拧成一股绳”的精神,主要承担原子弹和导弹研制中一系列关键性的科学和技术任务,包括理论分析、科学试验、方案设计、研制以至批量制造所需的各种特殊新型材料、元件、仪器、设备等。至于人造卫星,则从构思到建议,都是由中国科学院提出,先后两次上马(1958年、1965年)。由以周恩来总理为主任、罗瑞卿为秘书长具体领导这项工作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后,在国防科委的统一组织下,由中国科学院负责整个系统的技术抓总,并负责研制卫星本体,七机部负责运载工具,科学院和四机部共同负责地面测控系统。
科学院对党中央下达的“两弹一星”任务非常重视,并由裴丽生副院长具体抓“两弹一星”研究工作的安排落实。为了便于工作,在每一个研究所都安排几个拔尖的中年科学家作学术秘书,通过他们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再找其他科学家谈工作。中国科学院为了落实“两弹一星”的研制任务,把管理机构分为两个口:一个是计划局,管不承担国防任务的单位;一个是新技术局,管承担国防任务的单位。
新技术局管的单位虽然不及计划局多,但是,它管的所都是大所,参加“两弹一星”研制任务的科学研究人员占全院科研人员的三分之二。谷羽是新技术局局长,宋政是副局长,陆绶观是处长,帮助谷羽工作。谷羽是胡乔木同志的夫人,乔木是毛主席的政治秘书,住中南海。谷羽很热心、活跃、能干。她对国家计委和中央各部比较熟悉,去谈工作,互相支援、协作,很方便。有时候毛主席向她问起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有关情况,还可以向毛主席当面反映。
新技术局除了项目所需的经费、器材优先得到保证以外,还有很多非标准设备可以安排到各产业部门协助加工制造。研究室、实验基地用的非标准设备,由科学院研究所设计,由各有关产业部门按时制成,保证质量,按时交付使用。由国防科委统一管这方面的工作,派军代表驻厂监督,提出设计的研究所也可以派员驻厂监督。
自力更生为主,就是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展科研。当时研究核科学与核技术的力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还有一些分散在中国科学院的20多个研究所和其他部门的研究机构与大专院校。争取外援为辅,主要是苏联答应帮助我们在北京某地建一个7000千瓦的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这个反应堆全部归中国科学院管。此外,在另一个地方建一个浓缩铀工厂,造原子弹的关键原料是浓缩铀。

故事
制造原子弹的原料是铀-235。毛主席找到地质学家李四光,他当时是地质部部长,也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毛主席问:“中国有没有造原子弹用的铀矿石? ”李四光说:“有!但是,一般的天然铀矿石,能作为原子弹原料的成分只含千分之几。”要从矿石里把这千分之几的铀提出来,再浓缩成为原子弹的原料,最重要的是要搞浓缩铀工厂。
为了搞原子弹,中央专门成立了二机部,宋任穷任部长。他比我大四、五岁,我叫他宋大哥。我们在安徽一起工作过几个月,那是在百万大军过长江的时候,中央决定成立安徽省委,他当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我当省政府副主席。
我到科学院工作后的一天,宋大哥打电话说要到我家拜访我。我说:“你不要来,我去,你是大哥呀。”他说:“不行。我一定去你那儿!”因为搞原子弹,自力更生为主,主要靠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为了工作的方便,中央决定把这个所整建制交给二机部,但是对外还叫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名义上由科学院和二机部双重领导。由于研制原子弹的任务繁重,科研力量不够,于是对任务作了分解,除了原子能所承担较大一块任务外,很多重要任务还要由科学院的各研究所来承担。当然,二机部也找中央各部来承担一些任务。不过,那时中央各部的研究机构刚刚建立不久,科技力量不强,有的能承担,有的承担不了,任务还是落在科学院肩上。原子能所整建制转到二机部后,骨干力量还不够,还要科学院支持,我们又从其他所调给他们一批科技骨干。
科学院原子能所1956年建在中关村,是当时中关村建筑最好的楼。原子能所交给二机部以后,由苏联援助建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原子能所分为两部分,大部分人迁到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那里。当时科学院搞原子能的有两个姓杨的科学家:一个杨承宗,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一个杨澄中,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他俩的名字有些音同字不同。为了区别,我们叫他们“法杨”、“英杨”。“法杨”是搞放射化学的,当时放射化学很关键。我们最重要的措施是把杨承宗等一批科学家调到原子能所原子能反应堆那里去(“英杨”杨澄中留在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所负责配合原子能所工作)。原子能所的另外一部分人留在中关村搞理论工作。原子能所交给二机部后,我给他们打招呼说,以后科学院开会你们就不要来了,你们到二机部开会去。他们党委书记、所长却每次都要参加科学院的会,因为我们当时研究科学政策、科学家政策、知识分子政策问题很多,他们非常愿意听,一定要参加我们的会。当时,科学院很有吸引力。还有从大学调去的化学家汪德熙也到了二机部。
搞原子弹,最重要的问题是浓缩铀的提炼问题,矿石里能提出的天然铀,同位素235含量只有千分之几。此外铀的提炼也很重要。所以,化学方面的科研任务很重。当时科学院有四个最知名的化学研究所都有优秀科学家担任所长,号称“四大家族”:一个是上海有机所庄长恭老先生;一个是长春应化所的吴学周先生;还有北京化学所的柳大纲先生。此外,大连化学物理所也是非常强的,那里有张大煜先生。我对三强说,科学院几个化学所承担你的任务, 哪个所能够承担什么任务你都清楚,让哪个所承担什么任务你提出来,我们安排,都选最好的人为你做工作。
当时上海有机所只有研究力量没有生产力量,不能够提供产品。我到科学院以后,让各所建立小工厂,上海市委还送给我们若干小厂,给研究所当实验工厂。而且,还选最好的老师傅。我从铁道部吕正操部长那里请来了许多老工人,很不错。我说你铁道部有几千人的机车车辆厂,选一批最好的工人老师傅,来支援科学院吧,我们各个研究所里也搞附属工厂。我们需要的仪器设备不自己搞不行。要建立研究室,要研制设备。有的买得到,有的买不到,要自己做。另外,还有很多非标准设备,科研人员设计图纸,让工厂做才行。所以,我们从铁道部选了不少老师傅。我在北京中关村专门召开老工人会,我说你们是金手艺,手是金的,能做出好多好东西!老工人听了非常高兴。另外,从部队技术兵种的复员兵中,挑选了数千名有技术的战士当工人,他们起了很大作用。
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退专家。当时受影响最大的是浓缩铀厂,关键材料苏联不给了,整个厂就停顿了。最紧迫的关键技术问题有三个:
此外,原子弹爆炸试验数据的采集,科学院也做了很多工作。那个试验主要是在空旷无人的地方进行,可以试验它的破坏力,针对各种建筑物、各种生物,包括铁笼子里面的猴子、兔子等等。因为原子弹有放射性,看它们受放射性的危害程度有多大。中国科学院有好多所,都派人到基地参加试验了。

F. 70岁老人发明自动爬楼智能车,此项发明的安全性能如何

现代社会老龄化程度日佳加重,老人们的生活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来自江苏省淮安市的一位周老先生,虽然已经七十岁高龄了,仍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钻研,发明了一款非常智能的轮椅。

老人们出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方便,比如在公共交通上面,需要依靠轮椅出行的老人一般就无法正常乘坐;比如一些老旧小区里住在高层的老人们,上下楼就非常不方便。有一些城市已经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也有消息称要为老楼房安装电梯,但由于电梯的收费存在异议,安装等问题迟迟没解决,大部分的老楼房还是在使用普通的楼梯上下楼。如果周老先生的这个发明以后能够进行批量生产投入市场,将会让很多老人生活更加方便。

G. 双拼输入法是谁发明的

分配到26键上的发明者是无从查实,因为同时很多人提出来。但是最早申请专利的是李金楷先生,后来这个在国内专利放弃了权力,但是英国和加拿大专利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维持。——自然码发明人周先生的解答

H. 我想知道太极剑法的发展和传承历史。

兵器者,手足之长而,拳脚尚不自如,使用兵器只是徒添负担,真正的武术大家是刀枪剑无所不能,因为拳法里暗含着兵器的劲,有的是从兵器里化出来的。陈发科先生教拳时曾说,太极拳的顺逆缠都是从大枪里化出来的,所以他花在大枪上的时间特别多。手臂上能出剑劲。

关于你的问题,杨氏从陈氏而来,各派太极式不同,理贯唯一,粘连黏随不顶丢。武术练到一定层次就开始有了个人的风格,不说这些门派,就是同属杨杨氏,杨露禅先生与其二子,孙子都不尽相同,当然这是建立在很高的功夫之上,初期一定要从学规矩,一步一个脚印得来,武术这件事,必须手把手教

你说的李景林,是武当剑法,与孙村周先生相交后,有了武当对剑,传人我就不清楚了,至于谁是最好,这个问题最没有争论的必要,艺无止境,真练武的无是非,从来不会去讨论这些问题,你要想学就去访个好师傅吧,不要只顾名气

I. 历史名人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称得上是一代圣德之君,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杰出帝王,尤以兼听纳谏著称。然而,当大臣们谏诤言词激烈,有切肤之痛时,太宗有时也控制不住自己,也想文过饰非、充耳不闻。但太宗毕竟有过人的雅量和气度,以国家社稷为重,闻过则改。
唐朝的王珪,字叔玠,清心寡欲、品行端正、刚直不阿。世子李建成被立为东宫太子后,他出任太子中舍人。玄武门之变后,王珪受牵连,被流放到隽州。

贞观元年,唐太宗即位。他知道王珪很有才干,就不计前嫌,召回王珪,拜为谏议大夫。一次,太宗临朝,对侍臣们说道:“正直的君主任用奸邪的臣子,是无法使天下大治的;正直的臣子侍奉奸邪的君主,同样无法使天下大治。只有君臣相遇,如同鱼水一般和谐,海内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大治。我虽不敏,还望诸公多加匡正,以便凭借诸公的佳谋良策,使天下升平。”

王珪随即应道:“臣听说,木材按照绳墨割据才会正直,君主采纳臣下谏言才会圣明。所以,古代的圣主身旁必有七位诤臣,他们言而不从,则继续以死相谏。陛下开明圣哲,为臣身处广开言路之朝,当然愿意竭诚尽忠。”太宗听了受益匪浅,就规定三品以上的显官入朝时必须有谏官在侧。太宗也确实是从谏如流,王珪更是有过必规,见缺必劝。

然而,并不是每次劝谏听起来都那么入耳。一次,太常少卿祖孝孙因为教授宫人声乐不合太宗的心意,太宗大发脾气,狠狠的责怪了祖孝孙一顿。王珪、温彦博认为责任不在祖孝孙,便劝谏太宗道:“祖孝孙精通音律,教授时也并非不尽心。只怕陛下询问的那个人欺骗了陛下。况且祖孝孙是位雅士,陛下忽略了这一点,让他教授女乐,而且还怪罪他,臣等担心天下人都会为此感到惊怕。”太宗一听,火上心头,呵斥道:“你们都是我的心腹,本当进忠献直,怎么竟附下罔上,替祖孝孙说起话来!”

温彦博赶忙拜伏谢罪,而王珪偏偏不拜,说道:“臣从前侍奉东宫太子,罪已当死,陛下宽恕了为臣,并让为臣处在显要职位,要求臣尽忠职守。今天臣所进言不是为了自身,不料陛下陡起疑心,讥诮为臣,这是陛下对不起臣,不是臣对不起陛下。”太宗听了,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太宗对房玄龄说道:“自古以来,帝王是很难做到采纳谏言的。周武王尚且不用伯夷、叔齐之言。宣王是位贤主,可术伯居然以无罪被杀。我一直希望师法从前的圣主,只恨自己不能达到古人的水平。昨天,我责备了王珪和温彦博,对此我颇感后悔。希望你们不要因此而不进直言啊!”

唐太宗酷好打猎,称帝后仍然兴趣不减,经常兴师动众、出城围猎,不少大臣委言相劝,太宗认为这是练习骑射,有利于国,不听劝谏。

有一天,太宗又准备去打猎,正要上马时,猛然间,主薄孙伏伽跑过来,一把抓住马缰,强行制止太宗出城。他严肃、庄重的告诫太宗说:“天子居则戒备森严、行则仪卫扈从,并非为了讲排场,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朝廷的尊严。走马射猎、放鹰驱犬,那是年少纨裤子弟取乐之事。陛下为秦王时,偶而打猎,无关大局。但贵为天子,怎能经常这样做呢?‘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陛下忘记老子这一警言,热衷打猎,既不利于国家,又不是值得后世效法的好榜样,臣以为陛下不当如此!”

太宗不听孙伏伽的劝阻。一边迫不及待的翻身上马,一边向孙伏伽解释说:“如今天下虽然太平,但也不能放松武备。我外出围猎,练武强身,又有什么不好呢?我轻车简从,不惊动百姓,又有哪点不恰当呢?你不要再多说话!”

孙伏伽抓住马缰不放,厉声说道:“今日陛下不听微臣劝阻,定要出宫,就让马从我身上踏过去就行了。我纵然被踏成肉泥,也不会放掉缰绳,否则,陛下休想出宫!”唐太宗一再命他松手,左右侍从也来劝他,孙伏伽一概不理,死死抓住马缰不放,激昂的对太宗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愿看到陛下做天子不应当做的事情。”

太宗见孙伏伽这样固执,怒火中烧,大声喝道:“我贵为天子,万乘之主,难道这点自由还没有了吗?还须看你的脸色行事!”于是立即命武士将孙伏伽推出午门斩首示众。几个武士应声而至,抓着孙伏伽的衣领,扭着他的双手就往外拖。孙伏伽面临杀身之祸毫无惧色,大声说道:“我宁肯直言进谏而死,与被夏桀杀害的关龙逢同游地下,也胜过苟活,看陛下犯过而不改。”

太宗见孙伏伽如此倔强,不顾性命,也为他大无畏的精神和一片忠心所感动,便从马上滚鞍而下,笑着对孙伏伽说:“我不过试一试你的胆量罢了,你能冒死直谏,忠心贯日,我还能去打猎吗?”马上命令解散围猎队伍,同时表彰孙伏伽,并将他提拔为五品谏议大夫。

武则天的故事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阅读全文

与周先生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