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

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

发布时间:2021-06-17 12:51:21

1.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原理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最浅显易懂的解释)

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使猿变成了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在人用手把第一块石头做成刀子以后,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
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脑髓和为它服务的感官、愈来愈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劳动和语言起作用,为二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愈来愈新的推动力。
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获得了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确定的方向。
人类初期的滥用资源必然造成的结果,是食物植物的数目愈来愈增大,食物植物中可食用的部分也愈来愈加多,总之,就是食物愈来愈复杂,因而输入身体内的材料也愈来愈复杂,而这些材料就是猿转变成人的化学条件。
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最古老的工具是打猎的工具和捕鱼的工具,而前者同时又是武器。但是打猎和捕鱼的前提,是人从只吃植物转变到同时也吃肉,而这又是转变到人的重要一步。既吃肉也吃植物的习惯,大大地促进了在形成中的人的体力和独立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肉类食物对于脑髓的影响;脑髓因此得到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为本身的营养和发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够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发展起来。如果不吃肉,人是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的。
肉类食物引起了两种新的有决定意义的进步,即火的使用和动物的驯养。这两种进步就直接成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
正如学会了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一样,人也学会了在任何气候下生活,人分布在所有可以居住的地面上。从原来居住的总是一样炎热的地带,迁移到比较冷的、在一年中分成冬夏两季的地带后,就产生了新的需要:需要有住房和衣服来抵御寒冷和潮湿,需要有新的劳动领域以及由此而来的新的活动,这就使人离动物愈来愈远了。
由于手、发音器官和脑髓不仅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在社会中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进行愈来愈复杂的活动,提出和达到愈来愈高的目的。劳动本身一代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猎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了艺术和科学;从部落发展成为民族和国家。法律和政治发展起来了,而且和它们一起,人的存在在人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也发展起来了。迅速前进的文明完全归功于头脑,归功于脑髓的发展和活动;人们已经习惯于从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从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当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是被意识到的)。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了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特别是从古代世界的崩溃时起,就统治着人的头脑。
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
我们并不想否认,动物是具有从事有计划的、经过思考的行动的能力的,在哺乳动物那里则达到了已经相当高的阶段,正如母腹内的胚胎发展史,仅仅是我们的动物祖先从虫豸开始的几百万年的肉体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样,孩童的精神发展是我们的动物祖先、至少是比较近的动物祖先的智力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是这个缩影更加简略一些罢了。但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反馈的集合上打下它们的意志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

2. 对于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创造了人你是怎样理解的

劳动不仅把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变为财富,而且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这就是说,劳动不单是一种自然力,它还具有社会性,是社会的劳动,正是在这种社会劳动中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创造人首先是手的使用。人类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手脚分工,直立行走,手的使用才最后固定下来。手的使用对从猿到人的转变,对人的机体其它部分的形成具有直接的作用,尤其是对语言和思维器官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语言也起源于劳动。一方面,由于手的运用,劳动的发展,人们在劳动中的协作交流逐渐增多,这样就产生互相说话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劳动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又有了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需要。因此,语言的产生便成为一种必要。由于劳动的发展和语言的使用,使得人的发音器官的机能也逐渐地发展和完善。
同时,人们在劳动中不断地开动脑筋、想办法,人的思维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人的思维能力也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劳动、语言、思维推动了人脑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人脑的形成和完善又提高了人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它们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在劳动和生产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这就是说,手的使用和语言、思维的产生,都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正是由于劳动,人才得以从动物界中分化出来,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3.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当然有道理
过去我们只是强调了“劳动”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另一更重要的方面,即劳动的主体。恩格斯曾批评了一些政治经济学家的片面性,这些人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恩格斯指出此说不妥,劳动只有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因为自然界提供材料,劳动才能据此创造财富。同样道理,光有劳动没有劳动主体,也是创造不出什么人的。只有劳动的主体,也就是人类的祖先充分发挥了他的潜能——实际上是高度的智能,人才得以诞生。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灵在那里呢,灵就灵在他有高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智能,或智慧——也就是人具有发达的自觉能动性,这样才能使劳动本身由低级向高级形态发展,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人也创造了劳动本身。更进一步讲,正是人类祖先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挣脱了动物王国的枷锁,而自己解放了自己。

4. 恩格斯名言”劳动创造了人类“是什么意思

劳动创造人,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决定力量。

恩格斯在1876年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明确提出并全面论证了劳动创造人的原理。他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在劳动的直接推动下,早期人类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或称古人、晚期智人或称新人、等4个发展阶段。

在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脑量不断增大,体态特征愈来愈区别于猿而近似于现代人。劳动工具日益改进和多样化,经济生活逐渐丰富起来,并开始出现原始精神文明。从晚期智人开始,人类逐渐发展成现代世界的各色人种。

(4)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扩展阅读

人类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活动的结果事先已在人的观念中存在;动物受本能所驱使的活动是无意识的,它们不能事先“观念地”制造出活动的结果来。

人类劳动是人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通过劳动来支配自然界,并在自然界打下自己意志的印记;动物的本能活动则仅仅是适应和利用自然界,单纯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发生改变。

人类劳动从制造工具开始,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是人类劳动必然的、普遍的要素;而动物的“工具”一般说来只是它们的躯体(爪、牙等),某些动物偶尔也使用自然界现成的工具,但它们永远制造不出那怕是极粗笨的石斧来。

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包括猿群在内的其他动物的特征,而制造工具则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标志。

5.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人类这句名言后面怎么说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6. 马克思论述劳动创造美,与别人相比有什么不同

“劳动创造了美”,美学界从这句话引出了南辕北辙的分歧,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有的美学家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是马克思对美的定义,因此,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都是劳动创造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在“劳动创造了美”与“美是劳动创造的”中间划了等号。而以蔡仪为代表的美学学派则认为“劳动创造了美”这句话虽然是马克思说过的,但这句话并不是谈美的根源,更不是给美下定义。那一种见解更符合马克思说这句话的原意?

这句话源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全文如下:

国民经济学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的本质的异化。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

从全文看,这段话是对国民经济学派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本质异化的批判。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列举了大量事实,雄辩地说明在异化劳动下,工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直接关系的颠倒。因此,这里所说的“劳动创造了美”并不是对美的问题发表意见,更不是对美的定义。如果说这段话同美学有什么关系,那么,也可以说是涉及到与美的创造有关的两个问题:一是说明,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第二自然,而且可以创造美,二是说明在异化劳动条件下,也可能进行美的创造,但这种美的创造的成果却与劳动者完全脱节。因而劳动者虽然创造了美,但所获得的却是美的反面,即丑。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劳动被异化的极不公平的现实,进一步阐明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的人性被严重异化。如果这种理想是符合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所说的“劳动创造了美”的含义,那么,蔡仪先生的论述显然是符合原义的了。

再从语义逻辑看,“劳动创造了美”这句话,是叙述性语言,其所指与能指是一致的。而“美是劳动创造的”这句话,则是定义性语言,只有所指而没有能指。前者是“美”的概念的局部,后者则是全部。二者之间,无论从语义的质与量看,都是不能等同的,也不可能构成因果关系。那么,美是否可以被创造呢?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认为美是事物一种属性,并不防碍同时也承认美是可以通过劳动创造的。事实上,从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渐培育起原始的美的观念,产生审美的渴望起,便开始了人类创造美的历史。半坡遗址出土的约六千年的彩陶器皿,乃至更早的约十多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用砾石、蚌壳和兽骨雕磨而成的,今天看来极其简单、粗糙的装饰品以及骨针、石斧等工具便是证明。

自然界和社会生产中的美是大量存在的,甚至可以说称得上极其丰富的。然而,人们还不满足这些自然形态的美,也不满足于鉴赏现实美时的联想所获取更丰富的美感,而是还要各自的美的观念、对美的渴望和要求去创造。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审美的自觉意识不断加强,审美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也日渐强化。美的创造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日常用品造型色彩的美化,花样描绘的讲究,就十分普遍。家用电器、文化用品、交通工具、生产用的机器等等,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美的因素。新时期以来,广州还创立了一年一度的美食节……一句话,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美。在当代生活中,产品的美化程度已成为产品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技术美学作为一个美学分支学科应运而生。

前苏联政治家、哲学家、文艺评论家卢那察尔斯基(1875—1933年)曾经说过:“如果我用浑浊的、有气泡的玻璃做一保杯子,而且而且杯子的各个部分很不匀称,自然还是可以用它来喝水的。然而谁不懂得,假如人们被大大小小的这些劣质的东西所包围,那就只有过一种贫乏、枯燥、阴郁的生活。”可见,日用品的美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多么重要。技术美学就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门关于技术领域的美的创造的科学。尽管这门学科尚未完美,但生活已向她招手,现代文明离不开劳动产品中的美的创造。

劳动成果的美的创造又反过来要求劳动过程的美的创造,即劳动组织,劳动场景乃至劳动秩序的和谐协调,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使劳动本身变成一种最高的需要,一种能使身心愉悦的活动,即建立劳动本身的美,于是人体又在注意起劳动美学的研究。

总之,只要人们对美的渴望不息,那么,美的创造之火必然愈烧愈旺。劳动不仅可以按照物质的规律和使有价值的需要创造,而且,也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这种美的创造又因其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总的来说,劳动创造的美,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附于使用价值的美的创造。如日用品的美的创造,生产工具中的美的创造,交通工具中的美的创造,高科技成果的美的创造,食品的美的创造,服饰美的创造,居室美的创造,建筑物的美的创造,等等。这一类美的创造的特征就在于其按照美的规律的创造必须服从其使用价值的创造,以更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为前提。

另一类则以审美价值为首要目标的美的创造——即艺术美的创造。艺术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尽管各艺术种类有其不同的物质媒介,遵循不同的物质美的表现法则,但都是为了审美的目的,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艺术美的创造只按照艺术美的规律来创造。优秀的艺术品,能使人获得比自然美与社会美都丰富的美感,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艺术美的创造又是最高级形态的美的创造。

7.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正是因为劳动才使自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劳动如此重要,那么你准备

“略”。(言之有理即可。)

8.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话怎么理解

正是因为劳动,人才称之为人。正是因为创造,人才堪之为人。在这个长内期的过程之容中,人类本身就被所谓的创造出来了。但劳动又是人的专有名词,动物的“努力”不能称为劳动。那么人未成人之前的劳动不叫做劳动,未劳动到一定程度的人也不算是人(从人类初期来看)。所以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共同的转化过程。

9.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正是因为劳动才使自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意思正是因为劳动才是人创造了自己。

阅读全文

与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