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为什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HIV除去主要感染T细胞外,还可以感染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壮细胞、郎格罕氏细胞、肠上皮细胞、脑内的星形细胞和小神经胶质细胞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
凡是有CD4受体的细胞都将被HIV侵占。这些细胞包括细胞免疫(T细胞),体液免疫(B细胞),还是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 。如果这些细胞都被消化干净人体的免疫系统也就减弱到几乎看不到的程度了
HIV感染CD4+ T 细胞后,病毒通过基因组整合,以前病毒形式存在于CD4+ 细胞,在感染的早期,通过Th1细胞分必细胞因子IL-2等,在IL-2刺激下CD8+ T淋巴细胞对CD4+细胞产生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使病毒处于被抑制的潜伏状态。
在感染的晚期,Th2细胞的分泌占优势,通过分泌IL-10等细胞因子,使CD8+ T细胞失去对CD4+ 细胞的抑制,病毒增殖并释放出新的病毒颗粒去感染更多CD4+细胞,从而造成CD4+ 细胞的大量死亡最后耗竭而失去其免疫功能。
(1)hiv人创造扩展阅读:
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使周围的人无从防范,却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与细菌不同的是,所有的病毒都无法单独生存繁殖,它必须依赖它特定的宿主细胞来生存繁殖,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宿主细胞的破坏和病变。像引起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的宿主细胞是肝细胞,引起感冒的感冒病毒的宿主细胞是呼吸道上皮细胞。
而HIV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的宿主细胞是T4淋巴细胞,它直接攻击人的T4淋巴细胞,把人体免疫系统的“指挥部”给攻下了,致使整个免疫系统溃不成军。
艾滋病之所以猖狂于全球,就在于HIV侵入人体后直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和杀伤的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最具有进攻性的T4淋巴细胞,使机体一开始就处于丧失防御能力的地位。
HIV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此病毒主要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大量增殖使细胞破坏。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极其重要的免疫细胞,它的破坏,逐渐导致人体免疫功能衰竭。
这种情况下,对正常人来说并不致病的微生物或者致病力很低的微生物都会侵入艾滋病患者体内,导致感染和死亡。
② 如果有人攻克了艾滋病毒,他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吗他的这个奖的含金量有莫言大师的重吗
你想多了,艾滋不可能攻破,那是业力病,同性恋产生的一直因果病,不是药物治的好的,明白吗?莫言一个作家,出名了不是好事,小说里面有涩情内容,对他将来绝对不是好事。
③ 艾滋病毒来源于猩猩,第一个感染的人类,到底对猩猩做了啥
存活在猩猩身上的艾滋病,为何会感染人类?首个感染的人做了啥!相信大家近些年来一直对于艾滋病有过耳闻。以目前的人类医学水平来看,感染上了艾滋病的患者,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那么他存活下去的希望就会非常的小!那么大家都会有疑问了,第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的人究竟是谁?他又是怎么被感染的呢?
而世界卫生组织也同样让人类记住艾滋病所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选择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位全世界的艾滋病日。这样的病如果感染上了之后一定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④ 艾滋病源自非洲大猩猩,是如何传染给人类的
有报道称,2018年全球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已经达到82万,而且增长速度惊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科学研究和辩论的主题。
在看了很多关于艾滋病为什么从猩猩到人的传播后,我觉得有必要科普一下关于艾滋病的起源,跟着怪罗科普一起了解吧。
在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
人们有时说,艾滋病毒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但事实上,这只是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艾滋病毒,并正式承认它是一种新的健康风险。
1981年,一些罕见疾病的案例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的男同性恋者中发现, 例如卡波西氏肉瘤(一种罕见的癌症)和一种叫做PCP的肺部感染。
艾滋病如何传播开来
在很早的许多病例中,由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导致的死亡案例表明,很可能和HIV有关,但并没有血样。
第一例经证实的艾滋病毒病例来自1959年采集的一名男子的血样,该男子居住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沙萨。对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测出HIV。
利用已知最早的艾滋病毒样本,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创造出艾滋病毒传播的“家谱”,从而使他们能够发现艾滋病毒的起源。
他们的研究得出结论,SIV在人类中第一次传播是在1920年左右的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世界上最多的艾滋病毒毒株)。
金沙萨(Kinshasa)是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河港,也是中部非洲的最大城市。周边地区交通十分发达,有公路、铁路和河流。
大量的移民和性交易可能解释了艾滋病毒是如何沿着这些基础设施路线传播的。到1937年,它已抵达金沙萨以西约120公里的布拉柴维尔。
到198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半的感染病例发生在金沙萨地区以外的地区,这反映出这种流行日益严重。
在20世纪60年代,HIV-1的“B”亚型(M亚型)已经传播到了海地。当时,许多60年代在殖民地刚果民主共和国工作的海地专业人员返回海地,最初他们被指责应对艾滋病毒的流行负责,因此遭受了严重的种族主义、耻辱和歧视。
HIV-1亚型M目前是全球范围内传播最广的HIV亚型。到2014年,这一亚型已经造成7500万人感染
最后
截至2018年3月31日,我国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789617例,报告死亡245498例。
目前,我国艾滋病患者每年都在增多,所以还是洁身自好吧,毕竟现在还没有任何治疗方案。
我是网络知道日报作者-怪罗科普,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⑤ 艾滋病怎样得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会传播的。
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时艾滋病病人口内也有破裂的地方,双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血液而传染。
汗液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人接触过的物体也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但是艾滋病病人用过的剃刀,牙刷等,可能有少量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毛巾上可能有精液。如果和病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就可能被传染。但是,因为性乱交而得艾滋病的病人往往还有其他性病,如果和他们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即使不会被感染艾滋病,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所以个人卫生用品不应该和别人共用。
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
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一. 性传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传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口交传播的机率比较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病病毒就可能通过血液或者精液传染。
一般来说,接受肛交的人被感染的可能非常大。
因为肛门的内部结构比较薄弱,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精液里面的病毒就可能通过这些小伤口,进入未感染者体内繁殖。这就是为什么男同性恋比女同性恋者更加容易得艾滋病病毒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早期,被有些人误认为是同性恋特有的疾病。由于现在艾滋病病毒传播到全世界,艾滋病已经不再是同性恋的专有疾病了。
二. 血液传播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 如果该制品含有艾滋病病毒,该病人就可能被感染。但是如果说:“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这是不正确的。就如同说:开车就会出车祸一样的道理。 因为,在艾滋病还没有被发现前,1990年代以前,献血人的血验血的时候还没有包括对艾滋病的检验,所以有些病人因为接受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是随着全世界对艾滋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基本上所有的血液用品都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的检验,所以在发达国家的血液制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三. 共用针具的传播使用不洁针具可以使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不光是艾滋病病毒,其他疾病(例如:肝炎)也可能通过针具而传播。另外,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在有些西方国家,政府还有专门给吸毒者发放免费针具的部门,就是为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四.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但是,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有关抗艾滋病的药品,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就会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有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绝对不可以用自己母乳喂养孩子。
蚊虫的叮咬可能传播其他疾病(例如:黄热病、疟疾等),但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子传播疟疾是因为疟原虫进入蚊子体内并大量繁殖,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时,便会把疟原虫注入另一个人的身体中,令被叮者感染。蚊虫叮咬一个人的时候,它们并不会将自己或者前面那个被吸过血的人血液注入。
它们只会将自己的唾液注入,这样可以防止此人的血液发生自然凝固。它们的唾液中并没有艾滋病病毒。而且喙器上仅沾有极少量的血,病毒的数量极少,不足以令下一个被叮者受到感染。而且艾滋病病毒在昆虫体内只会生存很短的时间,不会在昆虫体内不断繁殖。昆虫本身也不会得艾滋病。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预防艾滋病的广告图片
①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②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③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④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⑤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⑥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⑦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预防艾滋病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性交的时候,为了避免有体液的交流,一定用避孕套。所以在西方一些国家,有些学校和组织都发放免费的避孕套。但是没有必要同时使用二个避孕套,反而容易造成破裂。吸毒者,绝对不可以和别人共用针具。
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当艾滋病毒侵入人体的时候能够破坏人的淋巴细胞(做血常规也可证明),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给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很多艾滋病感染者其实并非直接死于艾滋病,结核杆菌、念珠菌等病原体的感染,还有因免疫力低下而引起的一些不可治愈的肿瘤,才是致死的真正原因。
⑥ 如果有人发明了艾滋病的治疗药物那么这个人会不会成为世界最富有的人
不会吧,因为世界都是在变化的,不可能会一下子超越吧
⑦ 艾滋病是谁首次报道的
艾滋病的发现
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在当天出版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中刊登了一篇只有几页的报告,简要介绍了5位病人的病史。这5个人本来很健康,但他们得了一种十分罕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
第一位病人是33岁的美国人。他以前很健康,1981年1月突然发烧,再加上干咳,呼吸困难。3月份,他被洛杉矾一家医院接收。医生诊断认为,这种新的流行病是典型的肺炎,是由对健康人没有危险的病原体卡氏肺囊虫引起的。此外,医生肯定,这种病是巨细胞病毒传染的,化验结果是白血球数目减少。尽管用最现代化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这位33岁的美国人仍然于1981年5月3日死了。
这5位病人的共同特点是:大约30岁左右,发烧、咳嗽,患卡氏肺囊虫肺炎,被认为是由巨细胞病毒传染的。
当时卫生部门都感到惊恐,立即成立了由免疫学家、病毒学家。流行病学家、寄生虫学家和毒物学家组成的研究和跟踪小组。
由于这种谜一般的疾病最初主要发生在同性恋者身上,因此被称之为"同性恋者遭到损害的疾病"。后来发现患者同时伴有免疫衰弱,所以为该病取名为"与同性恋有关的免疫缺乏症"。
【这种病的最终定名,还得感谢法国里昂的巴斯德研究所。以蒙特尼尔为首的研究小组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设想:分离病毒最好的时机不是在病情已深人发展的时候,而是在病之初期,先兆症状刚刚出现之时。接着他们从一患者身上取出淋巴结组织进行培养,并采取有利于病毒繁殖的措施。15天后,漂浮在培养液上层的淋巴结细胞中发现了具有特征的逆转录酶。不久,又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这种新病原。1983年5月,他们在《科学》杂志上报告】
HTLV-III的病毒粒子是直径约1000埃(长度单位,0.0000000010厘米)的圆球。粒子外包裹着由两层脂质组成的膜。这种脂质取之于清主细胞的外膜。由糖蛋白(附有糖链的蛋白质)拴住这层膜。每个糖蛋白有两种组分:覆盖着膜的GP41和伸出膜外的GP120。这种由膜和蛋白质组成的被膜包裹着一个由蛋白质P24和P18组成的核。病毒RNA被携带在核内。此外还有逆转录酶的几个挎贝,其功能是催化病毒DNA的装配。
与此同时,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盖洛领导的研究小组也企图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但因病毒将感染的细胞杀死,无法在培养中使病毒生长。
1983年11月,盖洛实验室的细胞生物学家MikulasPOPOVIC解决了这个难题,分离出大量病毒。这就是艾滋病病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由此病毒引起的病被称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
在分离病毒方面,法国人走在前面,而美国人进行得更细致、准确。遗憾的是这两位共同合作的科学家为争谁先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走上了法庭。这给科学上的国际合作投下了不愉快的阴影。后来,在Solk(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明人)调停下达成协议:双方对于艾滋病病毒的发现具有同等的功劳。这才平息了这场持久的国际争端。
这种病毒是从哪里来的呢?有人发现:这种病毒很像有蹄动物的慢病毒。过去,人们认为它与人类疾病关系不大,因此未引起重视。后来,有人发现:非洲丛林中,有人患怪病死去,其症状与那5个人很相似。于是人们把过去50年冷冻保存的叨万份血样进行化验发现:在非洲绿猴的血液里存在一种病毒"猴艾滋病病毒",这种病毒与人艾滋病病毒很相似。因而"猴艾滋病病毒"可能是人艾滋病病毒的祖先。但是绿猴只带毒,不发病。后来人们又在猫、牛体内发现了"猫艾滋病病毒"和"牛艾滋病病毒"。因此有人推测艾滋病病毒是由于人与猴在玩耍中不小心被抓伤,"猴艾滋病病毒"从小小的伤口进人人体,经过变异在人的体内繁殖、生存、传染。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究竟"艾滋病病毒"来自哪里,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不管怎么说艾滋病是20世纪下半叶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至今全世界已有4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至1997年6月30日,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已达1644183名,预计未来10年将超过1亿。目前全球每分钟有11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截至1998年9月底,我国感染HIV者为11170人,艾滋病患者338例,死亡184例。实际上感染者已超过30万,预计两年后超过120万。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是:卡波济氏(Kaposi)肉瘤和机会感染,CD4细胞下降,HOV抗体阳性。
病者一般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数天至数月。而后是长达8年的潜伏期,被称为"无症状带毒者"或"HIV携带者"。后来淋巴结肿大,周期性地发热,最后全身各处均发生感染,平均存活9个月。
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克来松镇的巴克太太一家。丈夫巴克·利克27岁,幼年患病,需经常使用血制品,结果染上了艾滋病。妻子巴克·劳莲24岁,原先健康,生了一个女儿妮克尔,年龄4岁,是全家惟一健康者。以后巴克·劳莲很快发现自己也有艾滋病,只是症状不重,还能工作和料理家务。她在患病后又生一子德怀脱,也有艾滋病。不久丈夫及儿子病重住院。一个原先幸福美满的家庭被艾滋病所破坏,将只留下4岁的女儿妮克尔。
艾滋病通过体液进行传染。与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相似。艾滋病病毒从人的精液、血液、唾液、眼泪、尿、乳汁和阴道分泌物中产生,但只有当它们进人血液循环时才能传染。现已证实:艾滋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同性或异性问的性接触、血液、母婴进行传染。排除日常生活中的传染,如:见面时轻吻、同桌进餐、盆浴、厕所座位、衣物等。
对于艾滋病,至今尚无根治之术。但科学家经过潜心研究,利用多种技术,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籍华人何大一推出的"鸡尾酒"疗法。他认为:多种药物合用疗效远大于单一药物。他将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与一种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合在一起,使被测者体内艾滋病病毒数量达到测不出来的水平。因此,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1996年的风云人物。
对付艾滋病的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要加强艾滋病危害的宣传教育,摒弃卖淫、嫖娼,禁止吸毒、贩毒,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对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要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关怀。为此联合国规定每年12月1日为"防治艾滋病宣传日"。1998年的主题为: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本文摘自《创造发明1000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⑧ 艾滋病起源于实验室为什么发明病毒的人没有解药
病毒不是发明的,是发现的
⑨ 高中生物艾滋病与人是寄生关系却会让人死亡,艾滋病毒离开人体也会死亡,为什么这种寄生关系会让宿主死亡
因为艾滋病毒感染人类的历史很短,人类也不会通过大批死亡的方式去和艾滋病毒同步演化。而艾滋病在自然界的原始宿主黑猩猩并不会因为感染艾滋病毒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