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诸葛亮到底发明那些工具
木牛流马
馒头
孔明灯
木兽
地雷
八卦图
诸葛连弩
『贰』 诸葛亮发明的东西还有那些
诸葛亮在四川地区深得民心,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一直到近现代仍有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历时一千多年。
在高承《事物纪原》中,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又有一说,馒头乃张飞征蜀时发明)。
诸葛连弩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又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另外,相传诸葛亮担任军师中郎将时,因解决粮食问题,向百姓询问了当时名为“蔓菁”的野菜的种植方法,并下令士兵开始种蔓菁,补充军粮,后世便把这菜称为诸葛菜。
亦有传说指诸葛亮另有一儿诸葛怀与一女诸葛果。在晋朝时曾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但诸葛怀推辞,自给自足,在家终老。而诸葛果则相传在成都西南乘烟观修行和成仙升天。
在山区的居民过去要放送消息,会施放孔明灯,相传是诸葛亮传下来的。在云南(三国时南中之地),佧佤族有传说指诸葛亮曾教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傣族传说指当地的佛寺大殿屋顶就是仿照诸葛亮的帽子建造的,又有说诸葛亮南征时发明一种铜鼓,称为“诸葛鼓”,白天做饭,晚间可敲它作警报。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叁』 诸葛亮发明的独特运粮工具木牛流马究竟是如何操作的
三国距今已经一千八百年左右,因为时代久远,木牛流马的究竟是什么,它的构造是怎么样的,是如何操作的都已经失传,后代关于木牛流马制作流程有不同的说法,现在比较主流的说法是木牛流马其实就是民间常用的独轮车。
因为年代久远,史书记载的有缺失和谬误,木牛流马的制作工艺就成了一个谜,很多历史迷们根据史书中提供的一些线索来复原木牛流马,复原的工艺品各不相同,现在比较受大多数人认可的是:木牛就是前面有车辕的独轮车,流马就是前面没有车辕的独轮车。
『肆』 诸葛亮作为一代军师,有没有发明过什么神器
诸葛亮作为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的成就当然不局限于在治国理政上,他还是一名优秀的发明家,他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工具,接下来我就具体说一下。
木牛流马
这是一种运输工具,诸葛亮在北伐曹魏时发明了它,他的构造很像牛、马,故此命名,它可以在比较险峻的山路或狭窄的小道上运输货物和粮食,而且它只需要一人就可以操作,运输货物的数量也比较可观。
诸葛亮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古代人物,他当时的发明对于蜀国的经济和战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让蜀国在三国鼎立的时代更加具有竞争力。当然,他的这些技艺精湛的发明,也代表了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诸葛亮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可以是当之无愧的。
『伍』 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是靠什么行走的
木牛与流马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以称作木牛较为适宜。它是由人力推动的四足行走的木质运输工具,自重约50公斤,载重约200公斤。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人肩负重在0-75公斤左右有规律地变化。它能在山地和泥泞路面等真牛可以通行的路面上行走,这是圆轮车不能相比的。在路况较好时,圆轮车比木牛流马要实用得多,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遍使用以至失传的一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木牛流马 运输工具 四足步行 杠杆原理 ⒈ 木牛流马概述 木牛流马是否存在,古籍记载的木牛流马是否真实,对此争论颇多,笔者以《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记载的木牛流马造法为主,结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有关资料进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绘出了图纸并造出了模型。认定木牛流马真实可信。笔者自信已揭开了木牛流马之谜。请有关专家学者等同志给予审阅鉴定,欢迎赐教。 1.1 根据古籍记载可以制造出真正的木牛流马 笔者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二十一“孔明造木牛流马”原文,可以造出木牛流马,而且有大同小异的几种模式。本文优选一种模式,根据原文提供的名称和数据绘制了木牛流马轮廓图、名称图、尺寸图和行走示意图,另外制作了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载重并进退自如。 这个木牛流马模型是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文描绘的外貌和提供的数据制造出来的,各主要部分名称和尺寸完全出自原文,只为本文说明的需要增添了几个名称,并推算出几个尺寸。模型与原文的吻合,有力地证实了木牛流马的真实性。请参见图1《木牛流马外貌示意图》,图2《木牛流马步行示意图》,图3《木牛流马部件名称图》,图4《木牛流马尺寸图》,图5《木牛流马脚孔轴孔尺寸图》。 1.2 木牛流马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模型的木牛流马是四足行走的酷似真牛的运输工具。由于是四足行走,用于不平坦路面和泥泞路面都能行进,这是圆轮(独轮或四轮)车难以行进或不能行进的路面,由于是四足行走,不易滑倒,在坡上停住后可以自动“刹车”,这些优点使它适宜于山地运输。 木牛流马的使用能做到“牛不饮食”是又一大优点,在战争中运输粮草,真牛真马要消耗粮草,使得运输的粮草没有运到目的地,就消耗了一部分。而且真牛真马在没有运输工作时照常消耗粮草,这是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一大缺点。运输时间越长则耗粮越多,这个缺点更为突出。用木牛流马运输粮草,它本身不消耗粮草,很好的克服了真牛真马这方面的缺点,这是木牛流马取代真牛真马运输粮草的又一依据。 由于木牛流马*人力驱使,驾牛人是要消耗粮草的,这是人力运粮草的一个缺点。但人力运粮有其优点:一是驾牛人也是战士,可以保护粮草,减少专门的护粮队伍。二是驾牛人在没有运粮任务时可以调往战斗部队;三是利用休闲的战斗部队去运粮,非常经济合算。 木牛流马能使“人不大劳”,是又一优点。木牛流马的设计应用了杠杆省力原理,驾牛人肩负重量为总重量的0-30%。当总重量为250公斤时,驾牛人肩负重量为0-75公斤。这个负重量对于古人来说是不难的,的确是“人不大劳”。但相对于圆轮车在平地行进的负重量来说,还是显得过重,这是木牛流马不能普及以至失传的又一原因。 以上说明,木牛流马在山地运输粮草能够“进退自如”、“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因此在山地运输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1.3 木牛流马是一种而不是两种运输工具 理由之一是,在古籍中很少单独提到木牛或流马,多是合称木牛流马。理由之二是,原文中单独列出了造木牛之法和造流马之法,但造木牛之法只描绘了木牛的外貌,没有提到制造数据。正好相反,造流马之法只有制造用的数据,而没有外貌的描绘。如果将它们合二为一,正好组成一个整体,既有外貌的描绘,又有制造的数据。也只有将木牛和流马的造法看成是同一种运输工具的造法,才能证实木牛流马的真实性。《三国志》有“流马尺寸之数”一句,更能说明后段只是“尺寸之数”。 在造木牛之法的原文中,提到了牛的特征——牛角,加之行进速度如牛之慢而无马之快,可以认为原始设计为木牛,只是后来才称为流马。 “木牛流马”之争----- 三国时期诸葛亮制作的运送粮草的“木牛流马”究竟 啥模样?学术界一直说法不一。新疆工学院教师王湔从事 古机械研究,1985年5月称复造出“木牛流马”, 引来各 方关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文化研究专家谭良啸却认 为王湔复造的并非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双方在各自的 领域内不断研究、探索,但从来不曾谋面。3月8日,王湔 赴蓉探亲之际,专程到武侯祠拜访谭良啸,就13年前的那 场争论进行了一次有意思的对话。木牛流马该是什么样? 王:中国机械史的奠基人刘仙洲认为木牛流马就是汉 晋时代的鹿车,即今所谓木制独轮小车。我不同意这个观 点,但倾向于它是一种非常规的机械。 谭:我也不同意刘仙洲的观点,木牛流马不是独轮车, 我认为是一种人力木制四轮车,独轮车重心高,很容易翻 车。 王:我总觉得自己复造木牛流马最先切入的思路“步 行机械式”是对的,它形状相似,也能走动,但不能负重。 谭:你那个机械复杂,超过汉末三国时代古人的能力, 负重问题也没有解决。据史书载, 木牛载重量约648斤, 流马是在木牛的基础上制成的,载重量比木牛少,但速度 快。当时四川耕牛缺乏,又不产马,为了加强军粮运输, 如果制造一个机械复杂、负重不多的工具,仅是一个摆设。 王:我老家是浙江农村,附近的路很不好走,下雨后 十分泥泞,都说蜀道难,栈道就是那个样子吧。 谭: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栈道分好几种,宽的约两米。 四川古代不用石子铺路,整个栈道都是石板、木板路。汉 中与四川的栈道都是比较好的栈道,相当于现在的“国家 级公路”。 王:那我有一个失策,对木牛流马走过的道路不了解。 “木牛流马”为什么失传?王:祖冲之对木牛流马的理解 是“一种奇械”。我觉得有用的奇械一般不会失传,可木 牛流马怎么连张图纸也没留下? 谭:从历史上说诸葛亮是一个踏实、实在的人,他的 发明都比较务实。刘备死后,他身上的担子很重,没有时 间去奇想。他当时只想少用点人力,多运些粮食。可木牛 流马并非一种理想的先进工具,并没受到称赞,不像八阵 图、连驽、铠甲、斧头那些发明,没有推广开是失传的原 因之一。图纸应该有,只不过没发现,也或许时间久了, 纸张不易保存。 王:没有受到称赞?可陈寿为什么将木牛流马写进《 三国志》? 谭:那只是客观的陈述。首先可以肯定诸葛亮是对运 输工具进行了改进,否则不会冠以“木牛流马”这个新概 念,具体有哪方面的改进需要进一步探讨。 王:《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仿制木牛流马是否可信? 谭:司马懿不可能仿制木牛流马,那只是小说。他自 己有粮食,不需要想办法运送。“木牛流马”依然是个谜 王:我从事古机械研究,就是小时候由对“木牛流马”的 兴趣产生的,很有挑战性。谈话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对 什么是木牛流马,不好下结论。它的复造不能局限在学术 界的小圈子内。 谭:由于古书上没有“木牛流马”正规制作的记载, 又没有图纸流传下来,复制“木牛流马”很困难。武侯祠 也请工程师画过图尝试复制,也搜集了许多见解,但效果 都不理想。王湔的复造算是如今国内存在的多种“木牛流 马”中的一种。 后记:王湔潜心于复原失传的中华古机械已经40多年 了,他曾复造出失传两千多年的鲁班木车马、古代帝王置 于座位右侧以示自警的欹器等。1985年王湔复造的“木牛 流马”以木条、铁条为构件,引起中外关注。《中国机械 报》1986年上半年还进行了“木牛流马是什么”的专题讨 论。许多学者对“王湔是制造成功并验证木牛流马第一人” 之说表示质疑,因为古籍记载着我国古代杰出科学家、南 朝的祖冲之在公元五世纪即复造出木牛流马。不过,王湔 的观点可以丰富木牛流马的研究,活跃人们的思维。王湔 因复造“木牛流马”引来不少商家垂青,去年还南下广州 闯市场进行展示。近年来王湔也在国内不断寻访有关专家 学者多方征询意见。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陆』 诸葛亮各种发明的简介
诸葛连弩 这是诸葛亮出山後发明的第一样作战兵器。以往的弩一次只能发一支箭,十分不便。诸葛亮发明的连发弩一次竟能发十支!!! 连发弩比一般的弩稍宽,射箭时平射,杀伤力极高。 “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八阵图(又名八卦阵) http://ke..com/view/2352.htm这是诸葛亮出山後自己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此阵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敌人。诸葛亮後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 孔明棋 http://ke..com/view/451202.htm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想到了野兽怕火。於是数日後,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孔明灯 http://ke..com/view/46542.htm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阳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木牛流马 http://ke..com/view/68408.htm是诸葛亮五出祁山时为了方便运量而发明的一种运量工具。据史料记载,应该是五出祁山用流马,六出祁山用木牛。木牛流马善於上坡下坡,收粮等。其构造极其像牛、马。腿由粗木制成。内有一绳,绳头接舌,绳尾接腿。每行20里扭转舌头一次,方能再行 《诸葛亮集》卷四《制造》: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股)〔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於(度)〔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古)〔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後(细)〔轴〕孔去前杠(孔)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後脚孔分墨去後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後同)〔同。後〕杠孔去後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载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 杠耳 蒲元神刀 诸葛亮令巧匠蒲元造刀三千口,“以竹筒密纳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若剃水刍,称绝当世,因曰神刀”《诸葛亮集》卷四 五折刚铠 三国初的马铠,由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鞍蹬(《中国军事史》第一卷《兵器)第二章)构成,形制相当完备,除四足外,全身其余部分均在铠甲的防护之中。铠甲的坚硬度增强。受此影响刘宋时官造“诸葛亮筩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宋书殷孝祖传》)。此铠是否沿用诸葛亮“五折刚铠”(《诸葛亮集》卷二《作刚铠教》)的制法,已难知其详。但由此可知三国的铠甲制造已然达到炉火纯清的地步。 云梯,冲车 蜀军围陈仓,“起云梯冲车以临城,(郝)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注引《魏略》) 孔明锁 在没有钉子绳子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两千多年前的孔明就发明了一种方法,用一种咬合的方式把三组木条垂直相交固定,这种咬合在建筑上被广泛应用,在民间人们把孔明的这种发明制成了一种玩具--孔明锁.原创为木质结构,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动动脑筋可拆解,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解开孔明锁重现远古智慧,别让古人留给我们的财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失.孔明锁---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 诸葛鼓 《益部谈资》、《游梁杂记》、《蛮司志》、《戎州志》记载的诸葛鼓 馒头 《事物纪原》记载的诸葛馒头 《三国演义》中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记载诸葛亮制伏孟获班后师回朝时,前军至泸水,时值九月秋天,忽然阴云布合,狂风骤起;兵不能渡,回报孔明。孔明遂问孟获,获曰:“此水原有猖神作祸,往来者必须祭之。”孔明曰:“用何物祭享?”获曰:“旧时国中因猖神作祸,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风恬浪静,更兼连年丰稔。”孔明曰:“吾今事已平定,安可妄杀一人?”遂自到泸水岸边观看。果见阴风大起,波涛汹涌,人马皆惊。孔明甚疑,即寻土人问之。土人告说:“自丞相经过之后,夜夜只闻得水边鬼哭神号。自黄昏直至天晓,哭声不绝。瘴烟之内,阴鬼无数。因此作祸,无人敢渡。”孔明曰:“此乃我之罪愆也。前者马岱引蜀兵千余,皆死于水中;更兼杀死南人,尽弃此处。狂魂怨鬼,不能解释,以致如此。吾今晚当亲自往祭。”土人曰:“须依旧例,杀四十九颗人头为祭,则怨鬼自散也。”孔明曰:“本为人死而成怨鬼,岂可又杀生人耶?吾自有主意。”唤行厨宰杀牛马;和面为剂,塑成人头,内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馒头”。诸葛菜 《刘宾客嘉话录》记载的诸葛菜 诸葛木 《云南记》的诸葛木 诸葛筒袖铠、诸葛竹枪 《宋书》记载的诸葛筒袖铠、诸葛竹枪 铁蒺藜 《裨史类编》记载的铁蒺藜。 这里展出的马刺(铁蒺藜),不管怎么扔都是三尖着地,一尖竖起,是对付骑兵的有效武器,据说始于诸葛亮集卷四《制造》 九连环 诸葛环,就是现在的九连环玩具 都江堰测水位的标尺 都江堰用来测水位的标尺,直到80年代才按原样换成钢 评: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钢标尺替换。而武侯立下的维护法规,直到今天仍被原样执行。 诸葛锦 诸葛亮改善了制锦工艺,南征时,把织锦的方法传授给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所以苗族把自己织的五彩锦称为"武侯锦",而侗族妇女织的侗锦又称"诸葛锦"。古来传说,蜀锦历久不褪色。原因在于蜀地养蚕的方法与他处方法不同,"当其眠将起时,以桑灰喂之",还有人认为是锦江(今成都南)的水质特别好,用它染丝、濯锦,能使色泽分外鲜明。蜀汉时管理织锦的官就驻在此地。杜甫《蜀相》诗云:"锦官城外柏森森"。 彼时成都被称为锦官城,原因即在此。
『柒』 诸葛亮发明的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呢
相传为三国时诸葛亮的发明,是一种
运输工具
不用浪费任何东西就可以运算粮草。据说用这种工具运输效率非常高。在诸葛亮北伐中原,出祁山时,粮草就是由木牛流马提供的
木牛有四足,其实是轮子。在古代,没有专业的机械术语,所以有些零部件的表达,和现在的会不一样。
有猜测木牛是用脚走路的,可是这要用液压机构,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的。用手来摇,也不可能。因为这样用的机构太多,有些机构,在当时还没有发明。
关于扭转牛舌就不能行走,道理很简单,里面有防反转的棘轮机构。
『捌』 诸葛亮发明了哪些东西如题 谢谢了
1,连发弩 这是诸葛亮出山后发明的第一样作战兵器。以往的弩一次只能发一支箭,十分不便。诸葛亮发明的连发弩一次竟能发十支!!! 连发弩比一般的弩稍宽,射箭时平射,杀伤力极高。 2,八阵图(又名八卦阵) 这是诸葛亮出山后自己创造的兵阵,他称之为八卦兵阵。士兵排列为八卦形,八门入,八门出。此阵不易破解,善於迷惑敌人。诸葛亮后来又多次改造此阵,并由兵阵演化为石阵、马阵。 3,孔明棋 早在隆中时,诸葛亮就打算发明一种棋。公元228年,蜀国南方暴乱。诸葛亮作为一国之相,决定亲自率兵前往征讨。然而,情况并没那麼好:南方的气候令士兵难以适应。加之军中无趣,南王孟获久久不肯归服。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发明了孔明棋来活跃士兵烦闷的心。孔明棋规则简单,是一种智力游戏。 4,火兽 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遭一败仗:南王孟获以兽为兵,利用象、虎、野牛、狼等野兽大败赵云和魏延的兵马。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想到了野兽怕火。於是数日后,他发明了一种外型似兽,朱红色,能喷火的武器来对付孟获的兽兵。 5,搭桥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决定挥师北上,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通往北方的地形极其艰难,山多河多。爬山还好,关键是渡河:士兵们每次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搭桥。诸葛亮也为此苦恼。一日,他联想到古人如何造镰钩,从而发明出了搭桥枪。搭桥枪的枪杆和红缨枪一样长,枪头程螺状(有点像现在的螺丝刀)。 6,孔明灯 这是诸葛亮北伐被司马懿困于平阳时所发明的一种用来向救兵传递信息的空飘灯,也是热气球的起源。在科技不发达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热气球空飘这个原理的人,真是名副其实的卧龙! 7,木牛流马 这是诸葛亮五出祁山时为了方便运量而发明的一种运量工具。据史料记载,应该是五出祁山用流马,六出祁山用木牛。木牛流马善於上坡下坡,收粮等。其构造极其像牛、马。腿由粗木制成。内有一绳,绳头接舌,绳尾接腿。每行20里扭转舌头一次,方能再行。 8,馒头 诸葛亮南征前的祭祀品,人人都吃过,不做介绍了。
『玖』 诸葛亮发明的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
三国时代,诸葛亮的蜀军与曹军在祁山对峙,山区险峻,运输粮草不易,诸葛亮利用木牛流马,作为运输粮草的工具,解决运粮的困难。
是否有轮无轮,在下以为有轮!因在西汉末期,已有独轮车的出现,称之为“鹿车”。至三国时期,诸葛亮加以改进,便成了“木牛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