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制陶的发明

制陶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17 03:48:49

『壹』 陶器是由谁发明

没有谁发明一说,只能说人们在方便生活的使用中慢慢形成的,陶器历史悠久,版在新石器时代就权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贰』 中国陶瓷制陶起源于哪个时代

近几年来,考古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对出土古陶器进行科学测定,确定中国制陶工艺始于6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特别是黄河流域出现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口文化等。山东陶瓷起源于8500年前的“后李文化”,以黑陶工艺为显著特征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区,是一处独立发展的地域,它以山东境内北至潍坊,东至日照,西至曲阜和南至江苏淮河以北这一广大地区为轴心,呈四周扩散的态势。1980年4月,在临沂罗庄区湖西崖出土的黑陶高柄杯,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陶器。这一时期的陶瓷,其显著的特点是造型灵巧,胎质细腻,漆黑光竟,薄如蛋壳,故被命名为"蛋壳陶"。"蛋壳陶"已在沂蒙山区的10余处遗址出土,从发现的数量看,约占己发现的全国的文化遗址的半数以上。

『叁』 陶瓷是谁发明的

上古时代已有远古人类发明并开始使用陶器了,至于陶瓷于哪年被谁发明无从考证。

陶瓷发明及发展历程如下: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自度。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200.c以上高温烧制后,胎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细,胎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袭了唐代风格。

(3)制陶的发明扩展阅读:

陶瓷的保养

1、 日常清洁可用家用洗洁精。

2、 用肥皂加少许氨水或先用等量亚麻子与松节油的混合物,去污性更强,可将瓷砖擦的更有光泽。

3、 如将浓茶或墨水等染色性强的液体洒在砖上面,应立即擦洗干净。

4、 定期为抛光砖打蜡,取得持久保护作用,时间间隔2—3个月为宜。

5、 如砖面出现少许划痕,在划痕处涂牙膏,用柔软的干布用力擦拭可以把划痕擦干净。

『肆』 陶瓷是谁发明的

你我(汉族)的祖先。
——"china"本来就是“陶瓷”的意思。

『伍』 陶艺的起源

陶艺即陶瓷艺术,可追溯至石器时代。最早的陶器仅用于民生器皿,但随着技术和制造工具发达,制陶逐渐变成了一种艺术。

原始陶器通常用手工捏制、泥条盘筑法成型,多为细泥红陶,用篝火烧制,烧成温度低,烧结程度差。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常用泥条盘筑法成型,有黑色的几何图案作装饰,晚期出现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图案。

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彩陶使用了慢轮成型的工艺。陶轮的发明,为制陶技术带来了革命。龙山文化出土了黑陶、灰陶、红陶、白陶等多种陶器,其中黑陶使用快轮成型技术以及刻花、镂空等装饰手法。

商周时期,手工制陶脱离农业成为独立发展,产品多为灰陶,还有青铜器造型的白陶。西周陶器常用几何纹、弦纹、兽面纹和回纹装饰,并且开始运用灰釉,制作原始青瓷。

春秋时期的陶器多是印文硬陶,造型多样,表面采用磨光、暗花、划花、施漆衣和彩绘等技法,普遍使用云雷纹和兽面纹。

秦汉时期的陶器主要为硬陶,出现了陶砖、陶瓦和瓦当,制作工艺精美,故后人有“秦砖汉瓦”之说。汉代大量使用绿、黄、褐等低温色釉,同时彩绘陶也较普遍。唐代出现了三彩陶器。

宋代的瓷器艺术空前发展,有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及磁州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窑,其陶器的制作技巧、器型美感、釉色效果、装饰手法(粘贴、刻花、笔绘、化妆土)等都堪称完美。

辽金时期的陶瓷以鸡冠壶、马蹬壶为代表,体现了民族的生活特性。元代的代表瓷器是青花、釉里红、釉下彩瓷。明代的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业中心,青花瓷成为主流。

清代的陶瓷工艺发展到了顶峰,色釉达到了十几种,如古彩、粉彩、珐琅彩等。近代以来,中国陶瓷技术开始退化,渐渐落后于发达国家。

(5)制陶的发明扩展阅读:

在烧制期间,窑中的大气情况可以影响陶器成品的外观。透过容许空气进入窑中可以导致氧化性大气,令黏土及釉料氧化;而透过限制空气进入窑中可以导致还原性大气,令黏土及釉料表面的氧被夺走。

以上因素可以影响烧制陶器的外观,例如部分包含铁的釉料,在氧化环境中会变为棕色,而在还原环境中则会变为绿色。窑中的大气可以调整至做成釉料的复合反应。

当西方应用了传统日本乐陶器(Raku ware)的烧制方法时,陶器会在还热及被灰烬、纸或木屑闷住时由窑中移走,令陶器外观有一种独特的碳化(Carbonization)效果。此技巧亦会在马来西亚使用来制造传统的拉布沙用(labu sayong)。

『陆』 最早制陶是中国人发明的还是切罗基人发明的

中国在原始时期就已经开始有制陶工艺了,人面鱼尾纹盘是发现最早的陶制品。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

『柒』 制陶工艺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制陶是原始人类继掌握用火之后的又一重大发明。人们在长期用火的过程中发现:某些粘土经火烧后会改变性质,变得坚硬结实。于是萌生了用手捏制、用泥条盘筑的原始制陶工艺。

『捌』 陶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制陶的发明与人类知道用火有密切的关系,被火焙烧的土地或者粘土因落入火堆而变得坚硬定型,可能促使原始先民有意识地用泥土制作他们需要的器物。因此,就一般意义来说,制陶完全可能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发明,而不一定需要其他地方人群的传授与教导。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与磁山文化的陶器和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不论形制、器类、工艺与装饰都不一样,显然都是各自独立发生的。

第三种说法是虞舜发明了陶器。《史记》中就有虞舜在河滨制陶的记载,这种说法看来比较可信。

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指出,陶器并不是具体某人发明的,而是无数先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改进的产物。

『玖』 陶器是谁发明的

早先的人类并不会制造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他们用树枝编织容器来收集存放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篮子之类的容器轻巧便利,但又疏漏的毛病,细小的颗粒会漏出来。于是聪明的人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在容器里涂上一层水和稀的泥,等泥干后再放种子就不会漏掉了。有一回,树林里发生了大火,人们纷纷走避,来不及搬走的家杂用具,被无情的大火吞没了。大火熄灭之后,人们沮丧地回到原来的家园却惊奇的发现,那些编制的容器,外面的编织部分烧成了灰烬,而用泥土涂抹的里层却变得硬梆梆的。这样,人类发现了泥土与火的秘密,制陶就从这个遥远的时代开始,一直伴随人类发展到今天。 我国陶器的制造和使用大致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全新世初期。陶器的出现与农业、定居生活的出现成为石器时代人类文化新飞跃的重要标志,即人类文化从此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促进和丰富了原始人的经济生活,在制作中,人类的审美智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原始先民经过了百万年的狩猎与采集生活之后,在原始的农耕作业日劳年作的生产过程中,对于泥土的性质和状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居址的相对固定和生活资料的积累,使得人们有条件并且有必要制造大量加工和储存生活资料的用具器物,这种生存性质的功利目的促使农耕文化的主人们在石质品、骨质品以及其它自然物之外去寻找一种新材料,于是以水、火、泥的合成方式生产的陶器应运而生。流行的观点认为:原始先民可能因为偶尔在用竹、木、藤等有机物编成的盛器上涂上湿泥,在经过了火的烧烤之后成为可盛水浆的容器,于是由此受到启发而有意识地制造出土质容器,再经过焙烧用于盛装日常生活资料。这种推断说明,陶器的产生是作为日常生活必需的用具而出现的,其最初始的造型和工艺技术是受当时人们单纯的实用目的的驱使而出现的。 作为人工制品的一种新形式,陶器使人类能够“综合地利用水、火、土,不仅改变了对象的形状,也改变了对象的性质。陶器的早期制作过程有着比石、木、骨等材料更大的可塑性,为人们的创造活动(包括美的创造)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制陶工艺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人们能够利用不同类别的自然物,去制造具有任意高度、厚度、弧度和直径的三维空间新产品的技能,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由此进0% (

『拾』 是谁发明的陶器

早先的人类并不会制造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他们用树枝编织容器来收集存放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篮子之类的容器轻巧便利,但又疏漏的毛病,细小的颗粒会漏出来。于是聪明的人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在容器里涂上一层水和稀的泥,等泥干后再放种子就不会漏掉了。有一回,树林里发生了大火,人们纷纷走避,来不及搬走的家杂用具,被无情的大火吞没了。大火熄灭之后,人们沮丧地回到原来的家园却惊奇的发现,那些编制的容器,外面的编织部分烧成了灰烬,而用泥土涂抹的里层却变得硬梆梆的。这样,人类发现了泥土与火的秘密,制陶就从这个遥远的时代开始,一直伴随人类发展到今天。
我国陶器的制造和使用大致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全新世初期。陶器的出现与农业、定居生活的出现成为石器时代人类文化新飞跃的重要标志,即人类文化从此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促进和丰富了原始人的经济生活,在制作中,人类的审美智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
原始先民经过了百万年的狩猎与采集生活之后,在原始的农耕作业日劳年作的生产过程中,对于泥土的性质和状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居址的相对固定和生活资料的积累,使得人们有条件并且有必要制造大量加工和储存生活资料的用具器物,这种生存性质的功利目的促使农耕文化的主人们在石质品、骨质品以及其它自然物之外去寻找一种新材料,于是以水、火、泥的合成方式生产的陶器应运而生。流行的观点认为:原始先民可能因为偶尔在用竹、木、藤等有机物编成的盛器上涂上湿泥,在经过了火的烧烤之后成为可盛水浆的容器,于是由此受到启发而有意识地制造出土质容器,再经过焙烧用于盛装日常生活资料。这种推断说明,陶器的产生是作为日常生活必需的用具而出现的,其最初始的造型和工艺技术是受当时人们单纯的实用目的的驱使而出现的。
作为人工制品的一种新形式,陶器使人类能够“综合地利用水、火、土,不仅改变了对象的形状,也改变了对象的性质。陶器的早期制作过程有着比石、木、骨等材料更大的可塑性,为人们的创造活动(包括美的创造)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制陶工艺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人们能够利用不同类别的自然物,去制造具有任意高度、厚度、弧度和直径的三维空间新产品的技能,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由此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新时期。因此说,在石器时代原始艺术的发展史上,是制陶工艺把史前人们的造型能力、装饰能力以及审美水平都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阅读全文

与制陶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