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谁创造了伊斯兰教

谁创造了伊斯兰教

发布时间:2021-06-16 22:24:45

①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谁

在我国旧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是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一神教,与佛教、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曾经建立了倭马亚、阿拔斯、印度莫卧儿、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历史陈迹。但是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却始终没有陨落。起初,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尔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今天,在伊斯兰旗帜下,已经聚集着七亿穆斯林。尽管他们分布于世界各地,国籍,民族、肤色和语言各不相同,却共同恪守着那古老的真谛,即宇宙间只有一个主宰--“安拉”,并且依照各自的理解,遵循着《古兰经》的教义。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宗教!

② 伊斯兰教是谁发明

伊斯兰教是公元6世纪左右 穆罕穆德创立的

③ 伊斯兰教是谁创始的

“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伊斯兰教是由“先知”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创始的、信奉全能的真主安拉的“一神教”。穆罕默德生于麦加,以麦地那为传教的中心,《古兰经》(意为“诵读的经文”)是伊斯兰教的最高法典。斋戒、诵经、礼拜、朝圣等,都是他们的修炼形式。其寺院在中国称为“清真寺”(“清”为清净,“真”为唯一),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结晶。

④ 伊斯兰教是谁创的

伊斯兰教的复兴者穆罕默德生于麦加城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和伯父抚养。幼时根据阿拉伯人习俗母亲将他送到贝都因部落中抚养以学会坚忍的生活态度。据伊斯兰教史记载:他小时候即不会写字也不会识字。童年替人放牧,12岁时跟随伯父及商队,曾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地中海东岸一带经商,并广泛接触和目睹了阿拉伯半岛和叙利亚地区的社会状况,了解到半岛原始宗教、犹太教、基督教的情况。25岁时他同雇主麦加富孀赫蒂彻结婚,婚后生活富裕安定,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后他经常隐居潜修,思索和探求阿拉伯民族摆脱困境的出路。相传,公元610年穆罕默德40岁时的一天,当他在麦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派大天仙哲卜拉伊勒(又译吉卜利勒)向他传达“启示”使之“受命为圣”。此后,他宣称接受了安拉给予的“使命”

⑤ 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谁

公元7世纪时,在地中海东岸和南岸的广大地区,伊斯兰文明崛起,从而给这个地区统一的基督教体制带来了新的对抗因素。

“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伊斯兰教是由“先知”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创始的、信奉全能的真主安拉的“一神教”。穆罕默德生于麦加,以麦地那为传教的中心,《古兰经》(意为“诵读的经文”)是伊斯兰教的最高法典。斋戒、诵经、礼拜、朝圣等,都是他们的修炼形式。其寺院在中国称为“清真寺”(“清”为清净,“真”为唯一),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结晶。

伊斯兰教最初主要在贫困而缺乏文化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如贝都印人中间得到传播,反映了阿拉伯民族要求进一步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和形成集权国家的迫切愿望。穆罕默德在世之日,就致力于建立以伊斯兰教为最高信仰的统一的阿拉伯帝国。他的形象被描绘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持剑的英雄,意味着信仰与征服。在他死后的50年间,历届哈里发(阿拉伯政教合一的领袖,意为“继承人”)不断向外扩张,他们从拜占廷帝国夺取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把拜占廷式的基督教教堂改造成为清真寺,征服伊朗高原,击败波斯的萨珊朝(中国古籍称“安息国”),在乌玛雅德朝(公元661—750年)进一步扩张,向东深入中亚地区,占据阿富汗和印度北部,并一度威胁中国西部边境,唐史称之为“大食国”。向西进入非洲,沿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越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公元711年),从而踏上了欧洲的领土。

乌玛雅德王朝建都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在那里建造了宫殿和清真寺。后来,阿巴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迁都于今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在这里兴建的宫殿和寺院,明显地受到萨珊朝波斯艺术的影响。阿巴斯朝阿拉伯王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伊斯兰建筑和绘画艺术的黄金时代。

清真寺在建筑方面,伊斯兰世界突出的贡献是清真寺。它通常由长长的柱廊、举行净身仪式的水池和宽广的正厅组成。还有一个或几个尖塔,阿訇站在塔顶按时呼唤教徒们举行礼拜仪式。这样的设计是按照宗教仪式的要求产生的。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特有的建筑形式,其特征有两方面:第一是构造上的特征,即从建筑的角度讲,它具有简朴、轻便、合理的特点,它的有效空间很大,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马蹄形的尖头拱门是伊斯兰建筑特有的样子,它合理地分散了上部结构的压力,中央教堂的圆顶是向拜占廷建筑学来的,但清真寺的圆顶多以木构架做骨骼,以减轻顶部的重量。第二是艺术上的特征,即从艺术风格上讲,它也有自己的特色,清真寺内没有祭坛,没有圣像,更没有关于真主和先知的生平故事绘画。他们这种反对偶像崇拜的传统,曾经影响过拜占廷帝国的偶像破坏运动。由于这个原因,清真寺内的装饰多是变形的图案装饰,绝大部分是几何形和花草图案。色调大部分是冷色调,明朗清净,与炎热的沙漠景观形成强烈的对照。

早期的清真寺在小亚细亚一带是以罗马的巴雪利卡式教堂改建的,没有什么独立的特点。到乌玛雅德朝,在大马士革、麦地那、依尔撒拉姆、阿勒颇及富斯塔特(即今日之开罗),建造了不少清真寺,其中最壮丽的,是公元691年在耶路撒冷所建的有“石头圆顶”的奥玛尔哈清真寺。它的八角形正厅,是以拜占廷建筑为榜样建造的。另一个杰出的作品是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它建于公元705—711年,有一连三个主厅,拱门是半圆形的。

耶路撒冷的石头清真寺以色列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叙利亚大马士革阿巴斯朝是清真寺建筑的繁荣时代,从突尼斯的魁拉旺清真寺、开罗的苏哈桑清真寺(公元877—879年),到遥远的土耳其边境撒马拉城现已成为废墟的清真寺,均为阿巴斯朝所建。阿巴斯朝清真寺的特征,是尖顶圆拱的出现和螺旋形尖塔的采用,它们都是进一步解决承重问题的需要。

拜占廷帝国消亡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征服了君士坦丁堡,1453年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伊斯兰之城)。1609—1617年,遵照阿胡米特苏丹的旨意,在已经改为清真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旁边,修建了著名的“蓝色清真寺”。

苏丹哈桑清真寺埃及开罗16世纪时,萨瓦维德朝在波斯地区兴建了许多重要的清真寺。其中以伊斯法罕有绿色乌釉尖顶穹窿的大清真寺最为出色,被伊斯兰世界赞誉为“清真寺之王”。

在西班牙地区,最早的清真寺建于公元785年,它的高大正面布满西班牙风格的抽象装饰图案。正厅拥有10排列柱,开创了使用双重拱券式立柱的先例,在面向圣地麦加的壁龛上,雕刻着精致的抽象图案,可以看出明显地受到拜占廷镶嵌艺术的影响。同样的结构也应用于托勒多的有9个圆顶的清真寺,这个清真寺后来又改成了基督教堂。

西班牙南部地区12世纪时是阿拉伯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的辖地,在科尔多瓦、塞维利亚和格拉纳塔等地,兴建了许多水平很高的清真寺,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拱柱西班牙科尔多瓦如1171年建成的科尔多瓦大清真寺,通体布满弧形线条组成的连续图案,是伊斯兰艺术与西班牙摩尔人的艺术互相渗透的范例。在格拉纳塔,作为伊斯兰对抗基督教征服的最后一块领地,留下了纳尔兹朝(公元1232—1492年)的无数艺术品,最著名的是14世纪的阿尔亨布拉宫殿,它具有堪称尖端的伊斯兰装饰图案,在南国的阳光下放出耀眼的光辉。这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阿拉伯宫殿,被人们以克里特迷宫相称,分为“米诺牛之宫”与“狮子之宫”两个有柱廊环绕的宫殿。中间是“狮子喷泉”,三者处于一条轴线上。这两个宫室和塔楼,外观均纤细轻盈,内部装饰华丽而又明朗。此外还有“两姐妹之室”中的蜂房式天花板、“诸王之厅”中钟乳形饰板,都具有特殊的美,是阿拉伯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

阿尔亨布拉宫西班牙格拉纳达阿尔亨布拉宫的回廊西班牙格拉纳达西班牙的伊斯兰统治以1492年格拉纳塔为基督教徒所收复而告结束,但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和装饰风格,在西班牙仍影响很深。

装饰艺术伊斯兰教义不允许表现人物和动物,所以雕刻和绘画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结果,伊斯兰艺术家们在工艺美术领域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各种美妙的装饰图案。线条的疏密曲直、色彩的微妙变化,组成和谐优美的节奏,这是伊斯兰艺术家对世界艺术宝库的伟大贡献。

大马士革大清真寺嵌瓷壁画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工艺匠师们在图案创造中表现出他们无限的创造才能。从单独的几何纹样到复杂庞大的建筑装饰,有连续、间隔、穿插,自由发挥,挥洒自如。图案组织是那样严密,而运用起来又如此轻松。加上那回曲的阿拉伯文字穿插,直线和曲线的几何纹样、缠绵不断的蔓草花叶……,流畅、舒展,进止自如,充分说明阿拉伯艺术家使用线条的才能。

伊斯兰美术的装饰风格,在圣、俗诸方面均得到巧妙的应用。建筑上的彩釉砖面装饰、嵌瓷壁画、大理石或木雕细工、织毯、刺绣、首饰、服装……各方面都呈现这种风格。特别是那种垂幛式的装饰纹样,其构图如同倒挂的钟乳石一般,在欧洲的华丽宫廷里也得到了应用。

金银细工和陶瓷方面,匠师们创造了各种秀美造型的铜或银制的壶、罐、酒杯、盘子等等。陶瓷造型丰富,色釉质量高超,尤其是青花釉的发展,在以瓷器发源地著称的中国亦不逊色。织毯方面,阿拉伯工匠的产品,以“波斯地毯”的名声,远销世界各地。

细密画公元1258年,阿巴斯朝灭亡后,不准描绘人物动物的禁令有所放松。这时,出现了附属于伊斯兰传奇文学作品的细密画插图艺术。画面色彩丰富,形象和构图体现出写实与想象的巧妙结合。透视法则也是按照东方的习惯自由细密画抄本插图伦敦国会图书馆处理的。巴格达是出产细密画的中心。14世纪时,在波斯地区的大不里士,也出现了水平很高的作品,13世纪时成吉思汗率蒙古人西下,带来中国文明,阿拉伯细密画家们兴致勃勃地从中国绘画中学到了东方手法。例如风景中的山川和树木画法,往往都归纳为几种简练的笔法。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公元1290—1922年),是伊斯兰世界最后的光荣篇章。13世纪奥斯曼从土耳其南下的时候,埃及的阿拉伯马姆鲁克王朝尚在强盛中,他们在开罗建造了豪华的巴桑苏丹的清真寺。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拜占廷,再度统一阿拉伯世界,16世纪时,在伊斯坦布尔修建了阿胡米特一世的蓝色清真寺,在印度的莫卧儿帝国领袖们,则修建了著名的泰姬陵庙(1632—年)。这是伊斯兰艺术最后的光辉。

苏丹哈桑清真寺埃及开罗

⑥ 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

七世纪初 610年,穆罕默德40岁,决定到深山和沙漠中去修行。相传,当他在麦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时,安拉派天使向他传达“启示”使之“受命为圣”。此后,他宣称接受了真主给予的“使命”,便开始了历时23年的传播伊斯兰教的活动。
穆罕默德是在610年开始传教的,所以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应该在610年前,所以伊斯兰教是在七世纪初创立的 伊斯兰教信奉安拉为唯一之神,认为除了安拉再没有神,反对信多神、拜偶像,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本意“顺从”。顺从安拉旨意的人,即“顺从者”,阿拉伯语叫“穆斯林”,是伊斯兰教徒的通称。在中国,穆斯林也称安拉为“胡大”或“真主”。穆斯林都相信穆罕默德是“先知”,是“安拉的使者”,是奉安拉之命向人类传布伊斯兰教的。

⑦ 伊斯兰教的创建人是谁

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七世纪的阿拉伯地区,伊始人穆罕默德(Muhammad,约571-632)。 公元612年同,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传教。他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是独一无二的真神,劝导人们归顺敬畏安拉。公元622年7月16日,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这一天,就是伊斯兰教历的纪元。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一支一万多人的队伍,以“为安拉而战”的圣战为口号,麦加,占领了麦加城。631年,穆罕黑德统一阿拉伯各部,建立了以麦地那为中心的政教合一国家。632年,穆罕默德率十万穆斯林,到麦加作第一次“朝觐”。632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葬于麦地那清真寺旁。这时,伊斯兰教已经初步形成。
满意请采纳

⑧ 伊斯兰教是由谁创立的

伊斯兰教是由“先知”穆罕默德(公元570年~632年)创始的、信奉全能的真主安拉的“一神教”。穆罕默德生于麦加,以麦地那为传教的中心,《古兰经》(意为“诵读的经文”)是伊斯兰教的最高法典。斋戒、诵经、礼拜、朝圣等,都是他们的修炼形式。其寺院在中国称为“清真寺”(“清”为清净,“真”为惟一),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结晶。

⑨ 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

出身麦加城的没落贵族、饱经风霜的穆汉默德(约570~632年)在汲取犹太教、基督教教义和沿袭贝杜因人(原半岛以游牧为生的居民)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创建了伊斯兰(意为“顺从”)教,以安拉(即真主)为造物主,于610年开始在麦加传教。后又组建穆斯林公社,他一身三任(宗教领袖、行政首脑和军事统帅),630年占领麦加,建立了独尊一神的、政教合一的统一的国家——阿拉伯帝国。后在其继任者们的不断向西亚、北非扩张下,逐渐确立以土地国有制为主导地位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阿拉伯帝国。他对阿拉伯半岛的种种社会问题给以解答,逐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教义体系,后由他的信徒以《古兰经》的方式固定下来。《古兰经》既是伊斯兰教精神的神圣源泉,也是阿拉伯社会的政治、经济、司法、军事体制的理论基石。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的浮雕中的阿拉伯的军乐

阅读全文

与谁创造了伊斯兰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