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冰块是谁发明的如题 谢谢了
自然形成的!
② 古代没有发明冰箱之前,人们是如何在夏天获取冰块的呢
冰盆内沉李浮瓜,凉亭上偎红倚翠。
清人兰陵笑笑生著作《金瓶梅》第二十七会记述:炎炎夏日,西门庆命令下人去准备酒食。不一会儿,下人便送来了冰镇在盆里的李子、西瓜。让人看的,好不快活。
最近几年气候变暖,夏天一年比一年热,有许多地方夏天最高温度恐怕都已经破了记录。好在现在有冰箱空调,炎炎夏日来一杯冰饮多么幸福。试问,古人的夏季生活中,是否也有冰块的身影呢?遍查古籍,有文字记载的储冰,最早出现在到周朝。在《周礼·天官·凌人》记录有“凌人”一职,是专门负责斩冰储冰的官员。如果夏日里,君王赐给臣下一杯冷饮,这臣子还不待高兴的飞起。
结语:
古代的人们,热爱生活、勤于思考。先是取冰于自然之中,而后借冰制冰,最后能够做到无中生有、人工制冰。足矣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至于制作冰饮,更是让人佩服。不知看官,您还知道古人哪些高超智慧呢?
③ 哪个朝代开始使用冰块,古人如何制冰
现在已经到了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常常使人闷的发晕。如果这个时候来两口冷饮也会觉得非常爽快。我们现在的科技可以让我们轻松的度过酷暑,有雪碧,雪糕,酸奶,但是没有这些先进科技的古代人是怎么获得冰块的呢,下面就来讲解一下。
但是上面说的这些冰块也只有贵族阶层才能够享受。到了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出现,有人发现硝石除了炼火药还有其他的特性,就是溶于水之后会吸收大量的热量,最终形成冰块。到了这个时候,夏天的市面上也出现了冰镇饮料,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冰糖水。
一直到了宋代,饮食文化极为繁荣,冷饮也成为了普通百姓可以享受的东西。这个时候市面上不但有果汁,还有用碎冰加入各种水果的甜品。
④ 棒冰是什么时期发明的 棒冰是谁发明的 为何而发明
一个美国人复Frank Epperson 1905年,一个十一岁制男孩Frank Epperson在冬天,把一杯果味汽水忘在走廊上,里面还插着一根搅拌用的棍子,后来饮料与棍子冻结在一起了,吃起来味道还真好!十八年后,即1923,Epperson申请了"冻在棍子上的冰" 的专利,起名为“ Epsicle ice pop”,他的孩子后来又给它改名叫“Popsicle”(棒冰的英文). 1925, Frank Epperson把棒冰专利卖给著名的纽约Joe Lowe 公司。现在是则由Good Humor公司拥有“Popsicle”棒冰的专利权
⑤ 在冰箱没有发明之前,古代老百姓是如何在夏天获得冰块的
古代的普通老百姓不可能用得起冰块,只有富贵人家在头年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来时,便从冰窖中取出冰块使用。
严格来说,这只能称之为“存冰”,不能叫“制冰”。
冬天即将到来时,首先得准备存冰地点。存冰地点就是挖地窖,官府有官府的存冰地窖,富贵人家有富贵人家的地窖。
首下围林暑未蒸, 九华初御转凉增。
南熏殿里笙歌起, 四月清和已进冰。
这首诗就是乾隆皇帝专为冰窖提的,因为一到夏季炎热时,皇宫大内都能取出冰块供皇室人员消暑纳凉。御膳房为了增加花样,还把冰块做成各种冰镇小食。
这其中就有一道乾隆特别喜欢的小食:冰镇小食。用葡萄干,枣干,各种水果切块,把冰块打碎,混合老酸奶冰镇,就成了一道清凉解暑的冰镇小食。
⑥ 中国古代夏天怎么制冰的哪个朝代发明的制冰术
制和造还不太一样,制是加工,造是凭空而来中国古代利用冰块储存食物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商朝就已经建造冰窖了,这玩意古称凌阴,据说起于四千年前。而冰箱这种器物也很早就出现了,七七年出土的曾侯乙墓中就有这种器物,叫做冰鉴。上古人推崇糊状食物,常见的有各种羹,糜,汤,酒等,显然,冰这种东西没理由不做羹来食用。因此来说,冰激凌极有可能是商朝人发明的。
虽然利用冰的历史很悠久,但是因为中国的四季分明,有很多种储冷方式,中国人又天生聪明,早就发明出腌/酿/腊/熏/干等很多食物保存方式,那相变制冷技术自然也不着急开发,说是唐人开发的,也讲的通,不过硝石制冰,恐怕成本很高,说是用来降温还有几分可靠性。至于说大量制造冰激凌,还商业化了,我看绝无可能。因为中国人最懂养生嘛,向来咱们就是吃热食熟食,为了一时之快,敢冒拉肚子风险的人还是少数。
⑦ 古人是如何制作冰块的呢
很遗憾的告诉你,古人并不是制作冰块,他们只是是储存冰块。
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很聪明的,他们在冬天的时候会收集一些冰块,然后放到冰窖里面,在夏天的时候就算天气炎热,但是冰窖里面也会凉冰冰的只要维持在一定的温度,冰块就不会融化。所以古人在夏天的时候才能够吃到源源不断的冰块。
综上所述,古人并不生产冰块,他们只是冰块的搬运工。我们现在可以靠冰箱或是大型冰厢来生产冰块,古代人只能用冰窖来存储它们。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现在是比较幸福的了,夏天的时候想吃就吃,而且价钱还比较便宜。就算是让我回到古代当皇帝,我都不愿意呢。
⑧ 冰棒是谁发明的
炎炎夏日,如何才能消暑呢?来跟冰棍降降温吧!随着夏天的来临,市民纷纷采购各式各样的防暑降温产品,而冰棒作为当之无愧的防暑利器为人们所青睐,经常是批发上几十支囤积在家里。
不像冰激凌那般含有大量奶油不仅增加摄入热量,还不利于健康,冰棒价格低廉,制作简单,果汁、牛奶甚至是白开水加点糖冻成冰块即可。
就是这简单的冰棒,是我们多少人“童年的回忆”?走街串巷的小贩骑着自行车,车后一个白色箱子,打开一层又一层的棉布,掀开泡沫箱子,一股凉凉的气息扑面而来,顿时清爽了不少,一样的包装,只是颜色不同,白色的是牛奶味,桔黄色的是橙子味......吃起来脆脆的透心凉,在夏季食用既解渴又解暑。
⑨ 创意实用小发明制透冰块
为让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所遵循,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我们向你介绍搞小发明常见的几种选题思路和创造技法。但愿你从中得到精神的鼓励、方法的启迪,产生研究与创作的灵感,会心地说一声:“我能行!”。
一、什
么是科学小发明
一提到"发明"二字,有些同学就害怕了,那有多难啊!其实创造发明并不神秘,有好多中小学生的发明,都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科学小发明,是指青少年在日常学习、生活、劳动中,对那些感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心、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花的经费也不多,所以称为"小发明"。
小发明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一件优秀的小发明应具备"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1.新颖性。新颖性是指你在完成这个小发明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同样内容或技术的产品。也就是说,你既在街上的商店里买不到同样的产品,也没有在书刊、广播电视中看或听到过介绍;同样的发明,既没有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于专利申请文件中,也没有由他人申报参加各级发明创造比赛。但是,如果你在别的发明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新的方法、新的用途,或是将原有的几件物品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个体,增加了新的功能,那也算具有新颖性。
好客鞋
一天,魏强同学跟爸爸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把他给难住了:主人家铺着地毯,不换鞋显得不礼貌。换鞋吧,脚又有臭味。回家后,魏强就想:如果有一种拖鞋,不用脱下脚上的鞋就能穿,那该多好!后来,他从旅游鞋上的尼龙搭扣得到启发:将拖鞋上的鞋袢装上尼龙搭扣,一按就搭上,一掀就拉开,要肥要瘦不就可以调节了吗?于是他找来一双旧拖鞋,剪开鞋袢,缝上尼龙搭扣,做成了"好客鞋"。这项小发明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其实,魏强的小发明只不过是将尼龙搭扣这项别人的发明移植到拖鞋上,但使拖鞋有了新的功能,尼龙搭扣也有了新用途,这项小发明也就具备了新颖性。
2.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小发明同原来的同类产品已有的技术相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方便肥皂盒
一般的肥皂盒装点水,肥皂就会发粘,不容易取出来,肥皂的寿命也很短。天津的范平同学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方便肥皂盒。打开肥皂盒,肥皂就会立起来。它和同类产品相比,技术上要先进一些,获得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产生积极的效果。小发明要能够做成实实在在的物品,不能只是想法或设计图纸,而且还要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防虫树裙
山西临县盛产枣子,但枣曲虫对枣子的危害很大。刘艳同学仔细观察枣曲虫的生长活动规律,发现雌虫要爬上树干与雄虫交配再残害树叶、树果。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树干的半腰围一圈硬塑料片,内层涂上除虫药膏,使雌虫上不了树。这种简单巧妙的防虫树裙,实用性强,受到了枣农的欢迎,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一等奖。
当然,完成一件小发明并不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么简单,它要经过选题、构思设计、制作、实践检验与改进、成功等步骤。
搞小发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发明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对青少年来说,应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学校、家庭及周围的生活圈中去寻找发明题材。如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时,你肯定会说:"要是有某某东西就好了。"这个你想的所要发明的东西就可作为发明对象。不过,同学们在选题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设计制作能力,不要空想办不到的发明。
体裁选好后,接着是构思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和经验,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构思时尽可能想出多套设计方案,再根据可行性与实用性精选出最佳结构方案。方案以取材简单、巧妙易行、缺点最少为好。
构思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制作了。制作时应尽可能利用现有条件,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前提下制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术上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有时还可以找一些有关厂家帮助制作部分部件。
小发明样品完成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改进。即将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时间,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向家长老师和同学广泛征求意见,看还有没有改进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小发明加以改进。几乎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
至此,你将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就可申报参加各级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申请专利或向报刊投稿了。参赛的申报文件主要包括组委会提供的申报表、项目说明和证明材料,其中,项目说明内容为:发明的选题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发明作品是怎样制作的?这项发明如何体现出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你的创造性贡献是什么?进一步完善该发明的建议和设想。附上外观图(最好还有黑白照片)、结构图、原理图和其它必要的图表资料。凡涉及医疗保健用品、动植物新品种和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的小发明项目,还必须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科学小发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项趣味无穷的实践活动。只要大家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二小发明选题思路
1、列举缺点找选题
学搞小发明首先就要学会选择发明课题。
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学习、生活中不顺当、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着手,列举缺点,多问"有什么缺点需要克服的?"再去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这种根据现有物品的缺点而提出改革设想的方法称缺点列举法,也是选择小发明题目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四用防触电插座
电源插座几乎家家都有,但它很容易触电,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危险,而且插上拔下很麻烦。上海的徐琛同学解剖了几种传统的电源插座,设计了一种"四用防触电插座",这种插座在普通插座的插孔中,加装了两道绝缘的活门,只有插头同时插入两个插孔时,才能接通电源。这样,当小孩不注意把小手或铁钉等插入任一插孔时,由于有两道门挡着,也就不会触电了。这项小发明荣获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
气压水瓶的改进
气压水瓶有缺点吗?有!由于它的出水管直插瓶内水底,所以每次压水时,底部的沉淀物往往使压出的水变浑浊。北京的张雪克同学针对这个缺点,对气压水瓶作了改进,他把吸水管口接了一截橡胶管,管口加一个塑料浮球,由于球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气压水瓶底部的沉淀物不会从吸管吸出。该发明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三等奖。
列举物品的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而创造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每发现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就找到了一个发明的题目。
那么,怎样研究和发现缺点呢?
首先,要随时留意自己日常使用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或不方便之处,并善于抓住一件物品深究细挖。伞,是大家常用的遮阳避雨的工具,似乎没有什么文章可做,可一些大小发明家却抓住它不放,花样日异翻新,如太阳伞、双人伞、折叠伞、母子伞、快干伞、天文伞……层出不穷。可见,一件事物有很多的发明题材可搞,而同一题材又可用各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构成不同的发明。再拿钢笔来说吧,它的缺点还很多,如笔帽容易脱落或丢失,笔尖容易堵塞,圆形笔杆容易从桌上滑落损坏笔尖,晚上停电或野外作业写字看不见……当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某一物品的诸多缺点后,再根据你的能力,选择某一缺点或部分缺点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小发明课题。
充气太阳灶太阳
能对人们极有吸引力,但目前的太阳灶造价高,工艺复杂,又笨重(50千克左右),调节也麻烦,野外工作和旅游时携带就不方便了。上海的连鑫等同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主攻方向:简化太阳灶的制作工艺,减轻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功率。他们首先把两片圆形塑料薄膜边缘粘结,充气后就膨胀成一个抛物面,再在反光面上贴上真空镀铝涤纶不干胶片。用打气筒向内打气,改变里面气体压强,随着打气的多少,上面一层透明膜向上凸起,反光面向下凹,可以达到自动会聚反射光线的目的。这种"无基板充气太阳灶"只有4千克重,拆装方便,便于携带,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
该发明实际上是多种移植的结果:他们把充气玩具的技术,日常商品商标的不干胶贴片,凸透镜似的抛物面结构,移植到新的太阳灶上来,他们把课本上的光学、流体力学的原理等知识,移植到太阳灶的设计上,从而成功地完成了小发明。
蜡烛灯
蜡烛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但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怎样改进这些缺点呢?湖北监利中学的柳国弘同学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他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他联想到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并借用到蜡烛灯上,安了个弹簧以使烛焰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
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他在润肤香脂金属盒上钻一个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剪成电扇片的形状,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两者的大孔要对齐)。
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他受煤气炉的空气阀的启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这个发明可说是一项2"移花接木"的综合体,灯罩是从煤油灯来的,固定方式是从卡口灯泡来的,散热片是从汽车来的。
由此可以看出,移植法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发明思路,同学们掌握得好,能搞出相当好的小发明。
运用移植法大关键是要扩大知识面,了解一些新技术、经常分析一些物品或其某一结构的原理、功能。这样,大脑里可供移植的信息多了,你搞小发明时就可信手拈来,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