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哈拉帕文明创造者

哈拉帕文明创造者

发布时间:2021-06-16 07:07:19

㈠ 南亚文明的源头是发现与什么流域的哈拉帕文明

哈拉帕,创造者是土著居民达罗毗茶人

㈡ 哈拉帕遗迹怎么进入啊

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也称“哈拉帕文明”。这一文明顾名思义,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但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文明的起源是同源的。1925年,考古学家宣布,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巨大的城市遗址,其文化大约兴起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00年代中后期进入繁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这里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家。考古发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布局整齐,主要街道宽达10米,分别向东西和南北整齐排列,房间一般用砖砌成,既有简陋的小屋,也有设计精美的宫殿,这些情况反映了明显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实际上,这一文明虽以哈拉帕命名,但保存最为完整的还是摩亨佐·达罗。此城占地约85万平方米,人口约为3.5万~4万,其规模在当时是少见的。哈拉帕文明或印度河文明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那城堡内外巨大的谷仓有力地述说着这一文明产生的背景和性质。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当地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人。从生产力来看,这些文明的创造者还处于铜石并用时代,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发现了发达的青铜冶金业,发现有青铜或铜制的斧、镰、锯、凿、剑、刀、矛、箭,以及少量的金、银制品。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石制的刀、罐、秤锤等。从生产关系来看,显然已有了私有制的存在和贫富的分化。在摩亨佐·达罗的下城,即位于东部的居民区,富裕之家往往楼房数层,下层作厨房和盥洗间,上层用作寝室;而普通居民,一般只有一间陋室,更无上下水道的设施。从哈拉帕那些成排的工棚来推测,奴隶的使用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个文明的创造者,不仅生产小麦、大麦、瓜果、椰枣、棉花等,而且还饲养狗、马、猪、牛及大象和骆驼,在制陶、编织和造船、雕刻等方面也拥有很高的技艺。
哈拉帕文化的发现表明古代印度河流域已经有相当高度发达的文化,它为后来印度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拉尔卡纳县,靠近印度河右岸。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巴基斯坦所在地区最早的文明,是在肥沃的印度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到约公元前2500年时,这里已出现规模较大的城市,其中之一就是摩亨佐·达罗。
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街道布局整齐,纵横相交,房屋一般用砖建造,有的包括许多大厅和房间,还有两层建筑,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而一些小房则根本没有排水设备。这些情况说明,社会上已有财产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对立,已经存在依靠剥削养尊处优的统治者。印度河文明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它们主要存留于各种石器、陶器、象牙制的印章上,这些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亦有用方。圆等几何图案组成的,一般认为属于达罗毗茶语族,至今尚未成功释读。正因如此,关于印度河文明来源问题,也一直成为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斯芬克斯之谜。到底是土著文明呢?还是外来文明呢?
综上,这两个文明无本质不同,都是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证明在亚利安人催毁这一切之前,印度次大陆已出现较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目前考古学家对这两个遗址的解读是这样.

㈢ 为什么“印度人的历史是中国人,阿拉伯人写的”

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古文明之一,至迟在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就有古代印度人创造的哈拉帕文明,这个时间比中国的夏朝要早,中国的夏朝是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
(印度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哈拉帕文化的分布区域)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哈拉帕文明突然衰落,哈拉帕文明为什么会突然之间消失?历史学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自然灾害导致的,有人认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北方来了一批印欧语系人种,哈拉帕文明遭到破坏。这些印欧语系人种就是早期的雅利安人,而哈拉帕文明的创造者就是今天的达罗毗荼人。
(图为今天的印度明星爱斯维雅·莱,看今天印度的人长相似乎是北方的白种人雅利安人与南方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儿)
(今天印度明星戴安娜·海登)
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文明都有文字,并且这些文字还被破译了,唯独哈拉帕文明的文字无法破译,因为哈拉帕的印章文字不与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任何民族的语言相关,是典型的孤立语,无法破译。
(哈拉帕文化的文字)
这样一来,印度的在公元前1500以前的历史,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只能依靠考古学。
公元前1500年以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创造了吠陀文明,佛教就是诞生在这一历史时期,但是呢,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样没有文献资料,而是依靠传说材料,传说材料倒是挺丰富的。
(吠陀文化时期的印度)
佛教产生以前,印度的历史主要依靠四部吠陀——梨俱吠陀(Rig Veda)、娑摩吠陀(Sama Veda)、夜柔吠陀(Yajui Veda)、阿闼婆吠陀(Atharva Veda),加上梵书(Brahmana)和奥义书(Upanishad),一共就6本书,而且这6本书是哲学加文学著作,不是历史学著作。因为印度没有史料,所以这些传说材料就变成了史料。所以有很多中国人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们《史记》里记载的三皇五帝、尧、舜、禹,甚至是夏朝的历史,国际学术界不承认,而印度吠陀文明的研究却完全依靠传说材料,因为印度没有历史材料,只有传说材料。
佛教产生以后,大量的佛教经典成为研究公元前6世纪前后印度历史的重要材料,佛教经典同样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史料。
印度人为什么不喜欢写历史书?因为印度人深受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影响,宗教观念十分的强,只有空间观念,没有时间观念,对世界的认知不是线性的,而是有很深的轮回观念。认为反正历史是不断毁灭的,为什么要记录呢?
(佛陀在两棵娑罗树间入涅盘)
在古代印度,掌握文化的是雅利安人,他们认为文字是记录神的事情的,而人类的历史根本不值得一提。婆罗门教和佛教对历史记录非常的不感兴趣,对探讨高深的哲学问题则非常的感兴趣,印度的佛教很少对宗教人物和英雄人物的事迹进行记载。
那么有人会问,中世纪的基督教也喜欢探讨宗教问题,但是为什么也喜欢记录历史呢?因为中东、两河流域的宗教与印度的宗教不一样,基督教有末日审判,有时间观念,而印度的宗教是轮回,轮回就是循环,对世界的感知不是线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世界喜欢记录历史,而印度的印度教、佛教世界则不喜欢记录历史。
直到公元前7世纪,印度的历史还是处于朦胧状态,没有确切的年代记录,也没有比较系统而切实的政治史资料,后来为什么渐渐清晰了呢?因为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开始与两河流域和中国的文明开始发生系统的接触。所以说公元7世纪以后,印度的历史都是希腊人、波斯人、中国人写的。
(希腊人、波斯人与印度发生系统性接触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亚历山大东征)
当然中国人写印度的历史主要是从西汉开始的,这个时间点在张骞通使西域以后,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只关心与中国相关的印度历史,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魏晋南北朝,中国人开始了解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并且设法去印度取经,中国文人喜欢写历史,每到印度的一个地方,就把当地的政治制度、风土人情记录下来。于是这些材料,成为研究中世纪印度史的重要资料。
例如印度笈多王朝(320年—540年)时期的历史,主要依靠法显的《佛国记》,中国东晋名僧法显于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印度,法显把历经15年30余国的印度见闻写出《佛国记》,成为今天研究印度笈多王朝超日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佛国记》又名《法显传》)
还有就是后来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印度戒日帝国时期的重要资料,而且是研究这一时期,中亚和印度的第一手资料。
(戒日王朝时期的印度,图中很多地名都有中文名字,中国人也比较熟悉,如曲女城、那烂陀)
正因为印度的历史有很多是汉文写的,所以中国人不懂梵语、波斯文、阿拉伯文,也可以研究印度的历史,这就是为什么晚清民国时期很多著名学者都是研究印度史的专家,发表了印度史的论文。当然如果想变成重量级学者,得懂梵文、波斯文和阿拉伯文。

㈣ harappa 的历史及相关资料

哈拉帕文明
哈拉帕

哈拉帕(Harappa)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中心,位于沙西瓦尔(Sahiwal,距拉哈尔约250公里)西南35公里处,也是印度河流域古文明遗址中发现最早的。哈拉帕考古遗址发现于1920-1921年,规模比摩亨佐达罗考古遗迹要大,但是地上部分在修建拉哈尔和木尔坦之间的铁路时被破坏。幸免于难的一些公墓则向世人揭示了当时丰富多彩的文化。

哈拉帕发掘出的古物与摩亨佐达罗考古遗迹的很相似,像是公元前2000年至1700年时的摩亨佐达罗古城的姊妹城。这里以农业和贸易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这里是最早发现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但从规模和条件来说都比不上摩亨佐达罗。位于拉合尔西南186公里处的哈拉帕遗址,需要骑沙希华牛(Sahiwal)才能到达。哈拉帕位于Ravi河畔,于1920-1921年间发现。但之前这里一直被用作采石场,很多建筑很早被挖掘出来,因此现在处于很差的状态。

从哈拉帕发掘的陵墓中发现,许多墓主人都戴着指环、滑石珠链、脚镯和手镯。墓里面满是铜镜、锑棒、轻薄的汤勺、以及不同形状大小的容器与水壶。一些女性尸骨上还戴有小珠串成的脚镯和镶嵌着珍贵宝石的束腰。

在哈拉帕甚至出土了一些前哈拉帕文化的文物,它们与果德迪吉(Kot Diji)出土的文物就极为相似。在博物馆展出的出土文物包括:赤陶玩偶、竞技者、珠宝、动物雕像、铜器和铜雕。

四千年前创造哈拉帕文明的北印度土著民族现在还活着!!!!!!!!!!

布拉灰人 Brahuis

南亚和西亚的跨界民族。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少数分布在信德省。此外在阿富汗、伊朗以及土库曼斯坦也有分布。信仰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使用布拉灰语,属达罗毗荼语系西北语族。无文字。一般认为,他们是古代自古印度西北进入印度南部的原始达罗毗荼人的滞留部分。但由于长期处在邻近各族的包围之中,他们同化他族或被他族同化的过程较快,今布拉灰人已难以辨出原来的人种特征。他们至今保留着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组织。实行部落内婚,喜结堂、表亲。因居住地区自然条件不同 ,有的以务农为业,种植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有的以畜牧为业;少部分人当农业工人或从事运输。

哈拉帕文化
南亚次大陆的青铜时代文明。从公元前2350年或更早,到前1750年。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而得名。由于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又称哈拉帕文化。

遗址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是该文明的两座典型城址,都已具备较大规模。摩亨佐达罗城址位于巴基斯坦信德邦拉尔卡纳,哈拉帕城址位于印度旁遮普邦拉维河左岸。两城面积均约2.5平方千米,人口估计各为3~4万,可能是两个独立国家的都城或城邦联盟中心。摩亨佐达罗城市规划整齐,西部为统治者居住的卫城,东部为下城居民区。卫城有城墙和濠沟环绕,北半部中央建大浴池,并有良好的供水排水系统。浴池可能是祭祀前沐浴的宗教礼仪建筑。池西有规模宏大的谷仓,池东池北可能为最高统治者的宅第。卫城南部有会堂和寺庙建筑群。下城内街道整齐,房屋用烧砖砌成。哈拉帕城址也由西部的卫城和东部的下城组成,卫城北面有6座谷仓和若干冶炼炉,还有可容数百雇工的住房,卫城南部为墓地。

经济和文化
印度河文明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还从事渔猎和各种手工业。金属加工以红铜和青铜为主要原料,采用锻、錾、焊和失蜡法铸造等技术,制造斧、锛、镰、锯、鱼钩、矛剑等。也有铅制的小瓶、银容器和金饰物等。大量陶器施红衣黑彩,器物以高圈足的盘和通体带孔的圆筒深腹器最富特征。当时还出现了棉纺织业、造船业、象牙加工业、石料加工业等。对外贸易发达,通过陆路和海路与中亚、伊朗、两河流域和埃及等地进行交往。

当时已使用文字,所用符号约500个,这种文字所表达的语言一说属达罗毗荼语;一说属印欧语系。该文化青铜雕像制作颇精,有舞女、车子和动物形象等。常见陶塑女像,一般认为主要是神像。红铜、象牙、陶土制作的印章具有特色。

起源和衰落
有人认为该文化起源于西亚;有人认为主要从前哈拉帕文化发展而来,在发展中受到西亚的影响。后一种说法较为流行。其创造者,一般认为是达罗毗荼人。

印度河文明中心地区约从公元前1800年开始衰落。衰落的原因,较通行的说法是外族的大规模入侵。另一个较有力的说法,是由公元前1700年左右发生的地震和由地震引起的水灾所造成。

㈤ 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
南亚次大陆的青铜时代文明。从公元前2350年或更早,到前1750年。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而得名。由于主要城市遗址哈拉帕又称哈拉帕文化。
遗址 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是该文明的两座典型城址,都已具备较大规模。摩亨佐达罗城址位于巴基斯坦信德邦拉尔卡纳,哈拉帕城址位于印度旁遮普邦拉维河左岸。两城面积均约2.5平方千米,人口估计各为3~4万,可能是两个独立国家的都城或城邦联盟中心。摩亨佐达罗城市规划整齐,西部为统治者居住的卫城,东部为下城居民区。卫城有城墙和濠沟环绕,北半部中央建大浴池,并有良好的供水排水系统。浴池可能是祭祀前沐浴的宗教礼仪建筑。池西有规模宏大的谷仓,池东池北可能为最高统治者的宅第。卫城南部有会堂和寺庙建筑群。下城内街道整齐,房屋用烧砖砌成。哈拉帕城址也由西部的卫城和东部的下城组成,卫城北面有6座谷仓和若干冶炼炉,还有可容数百雇工的住房,卫城南部为墓地。
经济和文化 印度河文明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还从事渔猎和各种手工业。金属加工以红铜和青铜为主要原料,采用锻、錾、焊和失蜡法铸造等技术,制造斧、锛、镰、锯、鱼钩、矛剑等。也有铅制的小瓶、银容器和金饰物等。大量陶器施红衣黑彩,器物以高圈足的盘和通体带孔的圆筒深腹器最富特征。当时还出现了棉纺织业、造船业、象牙加工业、石料加工业等。对外贸易发达,通过陆路和海路与中亚、伊朗、两河流域和埃及等地进行交往。
当时已使用文字,所用符号约500个,这种文字所表达的语言一说属达罗毗荼语;一说属印欧语系。该文化青铜雕像制作颇精,有舞女、车子和动物形象等。常见陶塑女像,一般认为主要是神像。红铜、象牙、陶土制作的印章具有特色。
起源和衰落 有人认为该文化起源于西亚;有人认为主要从前哈拉帕文化发展而来,在发展中受到西亚的影响。后一种说法较为流行。其创造者,一般认为是达罗毗荼人。
印度河文明中心地区约从公元前1800年开始衰落。衰落的原因,较通行的说法是外族的大规模入侵。另一个较有力的说法,是由公元前1700年左右发生的地震和由地震引起的水灾所造成。

㈥ 何谓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在古代印度具有怎样的地位

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也称“哈拉帕文明”。这一文明顾名思义,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但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文明的起源是同源的。1925年,考古学家宣布,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巨大的城市遗址,其文化大约兴起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00年代中后期进入繁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这里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家。考古发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布局整齐,主要街道宽达10米,分别向东西和南北整齐排列,房间一般用砖砌成,既有简陋的小屋,也有设计精美的宫殿,这些情况反映了明显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实际上,这一文明虽以哈拉帕命名,但保存最为完整的还是摩亨佐·达罗。此城占地约85万平方米,人口约为3.5万~4万,其规模在当时是少见的。哈拉帕文明或印度河文明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那城堡内外巨大的谷仓有力地述说着这一文明产生的背景和性质。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当地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人。从生产力来看,这些文明的创造者还处于铜石并用时代,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发现了发达的青铜冶金业,发现有青铜或铜制的斧、镰、锯、凿、剑、刀、矛、箭,以及少量的金、银制品。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石制的刀、罐、秤锤等。从生产关系来看,显然已有了私有制的存在和贫富的分化。在摩亨佐·达罗的下城,即位于东部的居民区,富裕之家往往楼房数层,下层作厨房和盥洗间,上层用作寝室;而普通居民,一般只有一间陋室,更无上下水道的设施。从哈拉帕那些成排的工棚来推测,奴隶的使用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个文明的创造者,不仅生产小麦、大麦、瓜果、椰枣、棉花等,而且还饲养狗、马、猪、牛及大象和骆驼,在制陶、编织和造船、雕刻等方面也拥有很高的技艺。
哈拉帕文化的发现表明古代印度河流域已经有相当高度发达的文化,它为后来印度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㈦ 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创造者是什么人

“印度河文明”最开始的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前2300年~前1750年,其文明并不是本土居民产生的文明,而是外来者创造的文明。
哈拉巴文化之后,外来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欧罗巴人种)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在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到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此之后古波斯人、古希腊人(孔雀王朝)等相继进入印度,并建立国家,创造了各时代的文明。

㈧ 四大文明古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

古埃及:美尼斯
古巴比伦:阿摩利人阿姆纳努姆的部落首领苏姆阿布姆
古中国:禹
古印度:摩诃帕德摩•难陀

㈨ 哈拉伯与摩亨佐·达罗遗迹有什么异同如题 谢谢了

古代印度文明在历史上称为“印度河文明”,因这一文明最早发现于哈拉帕,也称“哈拉帕文明”。这一文明顾名思义,发源于印度河流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核心地区的西北边陲,所以很多文化遗址今天已不在印度境内,而在巴基斯坦境内。但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文明的起源是同源的。1925年,考古学家宣布,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巨大的城市遗址,其文化大约兴起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3000年代中后期进入繁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这里出现一些奴隶制小国家。考古发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布局整齐,主要街道宽达10米,分别向东西和南北整齐排列,房间一般用砖砌成,既有简陋的小屋,也有设计精美的宫殿,这些情况反映了明显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实际上,这一文明虽以哈拉帕命名,但保存最为完整的还是摩亨佐·达罗。此城占地约85万平方米,人口约为3.5万~4万,其规模在当时是少见的。哈拉帕文明或印度河文明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那城堡内外巨大的谷仓有力地述说着这一文明产生的背景和性质。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当地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人。从生产力来看,这些文明的创造者还处于铜石并用时代,在已发掘的遗址中发现了发达的青铜冶金业,发现有青铜或铜制的斧、镰、锯、凿、剑、刀、矛、箭,以及少量的金、银制品。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石制的刀、罐、秤锤等。从生产关系来看,显然已有了私有制的存在和贫富的分化。在摩亨佐·达罗的下城,即位于东部的居民区,富裕之家往往楼房数层,下层作厨房和盥洗间,上层用作寝室;而普通居民,一般只有一间陋室,更无上下水道的设施。从哈拉帕那些成排的工棚来推测,奴隶的使用已不是个别现象。这个文明的创造者,不仅生产小麦、大麦、瓜果、椰枣、棉花等,而且还饲养狗、马、猪、牛及大象和骆驼,在制陶、编织和造船、雕刻等方面也拥有很高的技艺。 哈拉帕文化的发现表明古代印度河流域已经有相当高度发达的文化,它为后来印度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拉尔卡纳县,靠近印度河右岸。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摩亨佐·达罗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巴基斯坦所在地区最早的文明,是在肥沃的印度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到约公元前2500年时,这里已出现规模较大的城市,其中之一就是摩亨佐·达罗。 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两处城市遗址,规模都相当大。街道布局整齐,纵横相交,房屋一般用砖建造,有的包括许多大厅和房间,还有两层建筑,并有良好的排水设备。而一些小房则根本没有排水设备。这些情况说明,社会上已有财产的不平等和阶级的对立,已经存在依靠剥削养尊处优的统治者。印度河文明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它们主要存留于各种石器、陶器、象牙制的印章上,这些文字符号有象形的、亦有用方。圆等几何图案组成的,一般认为属于达罗毗茶语族,至今尚未成功释读。正因如此,关于印度河文明来源问题,也一直成为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斯芬克斯之谜。到底是土著文明呢?还是外来文明呢? 综上,这两个文明无本质不同,都是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证明在亚利安人催毁这一切之前,印度次大陆已出现较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目前考古学家对这两个遗址的解读是这样.

阅读全文

与哈拉帕文明创造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