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出自哪里
出自《圣经》旧约·创世纪篇。内容为:
原始太初,上帝创造了天地。地面一片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只有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把光和暗分开,把光称为白昼,把暗称为黑夜。夜晚过去后,清晨接着来临,这是第一天。
上帝说:“诸水之间要有穹苍,将水分为上下。”于是创造了穹苍,把水上下分开。他称穹苍为“天空”。夜晚过去,清晨接着来临,这是第二天。
(1)圣经创世纪中最先创造的是扩展阅读:
1、《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民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圣经》故事所涉及的内容,从《旧约·创世记》第一章“开天辟地,万物的起源”,到《新约·启示录》最后一章“世界的末了”和“新天新地的来临”,时间上包含和超过整个人类的历史。据圣经学者的研究,全部《圣经》著成和编成的年代,约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四世纪,前后不超过一千年。
3、《旧约·创世记》是基督教经典《圣经》第一卷书,开篇之作,属于旧约摩西五经(天主教译作梅瑟五经)。介绍了宇宙的起源(起初神创造天地),人类的起源(神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和犹太民族的起源,以及犹太民族祖先生活足迹。
② 创世纪是假的吗,为什么 请举例说明/ 我要详细的经文。
我知道圣经是真的,包括《创世纪》
③ 上帝的七日创世的说法中,七日分别造的是什么
上帝七日分别创造了光、空气、陆、星斗、动物、人、作息。
1、第一天,上帝对无边的黑暗十分不满,就轻轻一挥手,说:“要有光”,于是世间就有了光。上帝称“光”为“昼”,称“黑暗”为“夜”。亮光隐去,黑暗重临,从此,世间就有了昼与夜的交替。
2、第二天,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 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
3、第三天,上帝看到陆地上混沌不分,心中不悦,就说:“水应聚集在一起,使旱地显露。”于是,水便汇聚起来,旱地显露出来。上帝称旱地为“陆”,称聚水的地方为“海洋”。
上帝又说:“陆地上要生出草木和各种蔬菜。”于是大地生出了草木,出现了各种瓜果蔬菜,籽实累累,整个大地上一片生机盎然。
4、第四天,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管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普照全地。”于是上帝造就了两个光体,给它们分工,让大的那个管理昼,小的那个管理夜。上帝又造就了无数的星斗。把它们嵌列在天幕之中。
5、第五天,上帝说:“水中要有众多的鱼,天空中要有无数的鸟。”于是,世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鱼和飞鸟。鱼自由自在地畅游在水中,鸟自由地翱翔在天空。上帝又说:“地上要有各种动物。”于是,大地上出现了各种野兽和昆虫,野兽在地上奔跑自如,昆虫飞舞在花草中。
6、第六天,上帝看到阳光明媚,大地辽阔,世间一片姹紫嫣红,兽跳虫跃,鱼游鸟鸣,十分满意,于是说:“我要照我样式造人,让他管理地上的万物和走兽。”上帝用泥捏成一个泥人,朝泥人吹了一口仙气,于是,人便在上帝的手里诞生了。
7、上帝用五天的时间造出天地万物,又在第六天按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人。上帝看到天地万物井然有序、生生不息,他造的人英俊健壮,很高兴,便决定把第七天作为休息的日子。
(3)圣经创世纪中最先创造的是扩展阅读
上帝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令风令雨,支配自然界。卜辞中的"上帝" ,神力很大,日、月、星、风、雨、雷、电等诸神,俱听其指挥。云雷雨都是上帝的意志,因此帝决定着农业收成的有无。帝能令雨水调勾,获得好年成前如此等等。
上帝可以控制人类社会,为害或福佑人间。殷王毎有军事行动,必先贞问上帝授佑与否,因为上帝主宰着对外征伐的胜败;而且上帝能保佑与作祟于殷王,掌握着殷王的吉凶福祸;上帝可以发号施令,指挥人间的一切,还可以传呼命令,干涉人间的一切。
天子是上帝之子、是受天命,即奉天命治理天下。人间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方上帝轮流所感应而生的,因此也称为“感生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创世说
④ 创世纪的概述
这部著名的清唱剧作品,用只有孩子和艺术家才能懂得的奇妙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世界之创造及其创造物。由于某些原因和海顿两次访问英国,使得英国人完全了解了这种艺术形式,使这部清唱剧在英国极受欢迎。海顿在返回维也纳之后创作了这部《创世纪》(1797—1798),此时他已六十五岁左右了。
脚本以《圣经,创世纪》和弥尔顿的《失乐园》为基础。但海顿并不是直接为弥尔顿的这首宏伟诗篇谱曲的,而为之谱曲的是他的脚本作家,冯·斯维腾男爵准备的德文译本,后来又按他所写的音乐再将德文翻译成了英文。也因此,弥尔顿诗篇中的崇高之处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它的地位由《创世纪》中选出的最好句子取代了,但还有许多地方不能令人满意。最近,新的译本开始取代原先的版本。绝大部分唱片都是用德文演唱的。
为三位天使长——加百利(女高音)、优利尔(男高音)和拉斐尔(男低音)以及第三部分中的亚当和夏娃设计了宣叙调、独唱和重唱。天使长的声音不论是单独出现还是一起出现,都与代表天使们的合唱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较早的歌剧和清唱剧中,Recitativo Secco(干唱宣叙调)是一种音乐性朗诵的形式,它按照语言的音调进行,由拨弦古钢琴伴奏。作为对比,由乐队来伴奏的Recitativo Aceompagnato(伴奏式宣叙调) 有更多的旋律特点,使得它更具有表现力。
⑤ 在圣经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故事我们能学到什么
亚伯拉罕——信心的典范
“怀具信心的人,亚伯拉罕就成了他们的父亲。”——罗马书4:11。
他是一个重要民族的祖宗,也是先知、商人、领袖。可是,他最为现代基督徒津津乐道的,却是无可动摇的信心。由于他的信心这么坚定,耶和华上帝把他看做朋友。(以赛亚书41:8;雅各书2:23)他名叫亚伯拉罕。圣经说他是所有怀具信心的人的父亲。——罗马书4:11。
2 在亚伯拉罕之前,亚伯、以诺、挪亚等古人不是也很有信心吗?不错,但由于亚伯拉罕的约,万国才能得福。(创世记22:18)因此,谁对上帝应许的苗裔有信心,亚伯拉罕就仿佛成了这些人的父亲。(加拉太书3:8,9)另一方面,亚伯拉罕的信心是我们的典范,所以也可说是我们的父亲。他的一生体现了信心,经历过许多考验和试炼。上帝吩咐亚伯拉罕献上爱子以撒,可说是亚伯拉罕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不过在这件事以前,他已经克服了很多障碍。(创世记22:1,2) 现在我们看看较早的时候,有什么困难考验亚伯拉罕的信心,并且看看今天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事。
奉命离开吾珥城
3 圣经在创世记11:26,头一次提到亚伯兰(后来称为亚伯拉罕),说:“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亚伯兰的祖先是敬畏上帝的闪。(创世记11:10-24)据创世记11:31说,亚伯兰和家人住在幼发拉底河东岸一座繁荣的城,叫做“迦勒底的吾珥”。 因此,他本来不是住在帐幕的游牧民族,而是自小在城里长大,过着舒适的生活。吾珥的集市有外地运来的货物,街道两旁是整齐的房子。当地的深宅大院有14个房间,还有粉墙和室内水管。
4 虽然吾珥城繁荣富庶,但城里的人要事奉真神并不容易,因为这个城充斥着偶像崇拜和迷信。吾珥最触目的建筑物是一座高耸的金字塔,供奉着月神南那。 很多人自然想迫使亚伯兰参加这类卑下的崇拜,也许连他的亲戚也给他不少压力。根据犹太人一些传统看法,亚伯兰的父亲他拉是造偶像为生的。(约书亚记24:2,14,15) 不管他拉是不是造偶像的,亚伯兰都没有参加堕落、谬误的崇拜。当时他年迈的祖先闪仍然在世,一定教导亚伯兰认识真神。结果亚伯兰信从耶和华,并没有信奉南那。——加拉太书3:6。
信心经历考验
5 亚伯兰的信心经历考验了。上帝向他显现,吩咐他,说:“你要离开家乡、亲属、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我要让你成为大国,赐福给你。我必使你的名为大,你必使众人得福。祝福你的,我必赐福给他;咒诅你的,我要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必因你而赢得福分。”——创世记12:1-3;使徒行传7:2,3。
6 亚伯兰已届暮年,膝下犹虚,怎能“成为大国”呢?上帝吩咐他去的地方在哪里呢?上帝没有告诉亚伯兰。因此,亚伯兰离开吾珥,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的确要很有信心。《家族·亲情·圣经》论述古代社会说:“家族里要是有人犯了大罪,最重的惩罚就是把他赶走,不认他是家族的一分子。……所以,亚伯拉罕响应上帝的呼召,不但离开本国,还离开族人,实在对上帝绝对服从,非常信任。”
7 现代的基督徒可能遇到类似的考验。我们可能像亚伯兰一样受到很大压力,要我们追求功利,把事奉上帝当做次要的事。(约翰一书2:16)不信的家人、被开除的亲戚也许反对我们的信仰,引诱我们参加一些有害的活动。(马太福音10:34-36;哥林多前书5:11-13;15:33)亚伯兰为我们立下好榜样。在他看来,跟耶和华的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甚至家庭关系也不及上帝的友谊。他虽然不清楚上帝实现应许的方法、时间、地点,却全心信赖上帝的应许,甘愿把一生托付给上帝。他的榜样的确激励我们把王国视为一生首务!——马太福音6:33。
8 亚伯兰的直系亲属又怎样呢?亚伯兰的信心显然对他们有重大影响。他的妻子撒莱、丧父的侄儿罗得都受他感动,响应上帝的呼召,离开吾珥。后来,亚伯兰的兄弟拿鹤和拿鹤的一些子孙也离开吾珥,住在哈兰,崇拜耶和华。(创世记24:1-4,10,31;27:43;29:4,5)连亚伯兰的父亲他拉也同意跟儿子一起离乡背井!既然他拉是一家之主,所以圣经说他带领家人到迦南去。(创世记11:31) 我们要是机巧、体贴地向亲人作见证,会不会也得着一些成果呢?
9 起程之前,亚伯兰有很多事要办。他要变卖产业,买帐幕、骆驼、食物和旅途上需要的用品。亚伯兰匆匆办理这些事,可能要损失金钱,但他乐于服从耶和华。一切预备妥当,亚伯兰的骆驼队终于在吾珥的城墙外集合,准备出发!那一天实在影响深远!骆驼队沿着幼发拉底河弯弯曲曲的河道,往西北前进。几个星期后,骆驼队走了1000公里路程,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一座城,叫做哈兰。哈兰是商旅中途歇息的重镇。
10 看来亚伯兰由于父亲他拉年迈,于是在哈兰住下来。(利未记19:32)今天许多基督徒也要照顾年老有病的父母,有些弟兄姊妹因此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要是基督徒为了负起儿女的责任,不得不放弃一些事,他们出于爱心的牺牲“在上帝眼中是可悦纳的”。——提摩太前书5:4。
11 时光飞逝。“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年。他拉死在哈兰。”亚伯兰痛失父亲,自然伤心,但哀悼的时候一过,他就马上起程。“亚伯兰离开哈兰的时候,七十五岁。亚伯兰带着妻子撒莱、侄儿罗得,以及他们在哈兰积聚的一切财物和他们所得的人口,出发到迦南地去。”——创世记11:32;12:4,5。
12 在哈兰,亚伯兰积聚了不少财物。这一点很值得注意。亚伯兰离开吾珥,虽然牺牲了不少资财,他离开哈兰的时候却很富有。这显然由于上帝赐福给他。(传道书5:19)今天,上帝没有承诺赐财富给他的所有仆人,但谁为王国“撇下了房屋、兄弟、姊妹”,上帝都应许照顾他们,决不食言。(马可福音10:29,30)亚伯兰也得了“人口”,意思是他得了一大群仆人。《耶路撒冷塔古姆译本》和《迦勒底意译本》说亚伯兰使他们“归信”。(创世记18:19)你的信心促使你向邻居、同事、同学作见证吗?亚伯兰没有就此永久定居,忘记上帝的吩咐,反而善用在哈兰的时间。现在时候到了,“亚伯兰就照耶和华吩咐他的去了”。——创世记12:4。
横渡幼发拉底河
13 亚伯兰又要上路了。他的骆驼队离开哈兰后,往西走了差不多90公里。亚伯兰也许在幼发拉底河岸边停下来,从古代的贸易中心迦基米施渡河。迦基米施是骆驼队渡河的主要地点。 亚伯兰的骆驼队在哪一天渡河呢?根据圣经,以色列人在公元前1513年犹太历尼散月14日离开埃及,在此之前430年就是亚伯兰渡河的日期。出埃及记12:41说:“四百三十年结束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大军都从埃及地出来了。”公元前1943年犹太历尼散月14日,亚伯兰遵照上帝的吩咐渡河,亚伯拉罕的约看来就在那个时候生效了。
14 亚伯兰离开了繁荣的吾珥城,但现在他能预见一座“有稳确根基的城”,就是上帝用来统治人类的正义政府。(希伯来书11:10)亚伯兰虽然所知甚少,但已能看出上帝旨意的端倪,知道上帝要救赎不免一死的人类。今天,我们有福深入了解上帝的旨意,远比亚伯兰所知道的多。(箴言4:18)亚伯兰所指望的“城”已经实现,王国政府已经在1914年于天上建立。既然这样,我们不是更应该信赖耶和华,并且用行动表明我们的信心吗?
开始在应许之地寄居
15 创世记12:5,6说:“最后他们到了迦南地。亚伯兰穿越那地方,到了示剑地,靠近摩利的大树区。”示剑位于耶路撒冷以北50公里一个山谷之中。曾有人说,这个肥沃的山谷是“圣地中的乐园”。那里虽然丰饶,但“当时迦南人还住在那个地方”。迦南人道德沦亡,亚伯兰自然要小心保护家人,免得他们沾染堕落的风气。——出埃及记34:11-16。
16 耶和华第二次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块土地赐给你的苗裔。”这句话使亚伯兰多么兴奋!虽然亚伯兰看不见应许实现,只有后世的子孙才能承受福分,他还是十分高兴,可见他对上帝很有信心。他听见了上帝的应许,“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创世记12:7)一位圣经学者说:“亚伯兰在当地筑坛,其实是接收土地的仪式,表明他由于对上帝有信心,稳稳当当地得着土地的拥有权。”亚伯兰要筑这么一座坛,必须很有勇气,因为坛显然跟后来律法规定的一样,用未凿过的石头筑成。(出埃及记20:24,25)这种坛跟迦南人的祭坛有显著分别。因此,亚伯兰无畏地宣示他崇拜真神耶和华,不怕迦南人仇视他,伤害他。今天我们又怎样呢?我们不敢让身边的人知道我们崇拜耶和华吗?年轻人,你让邻居或同学知道你的身份吗?但愿我们都效法亚伯兰的勇敢榜样,以身为耶和华的仆人自豪!
17 亚伯兰不管到哪里去,总以崇拜上帝为首务。“后来他从那里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区,搭盖帐幕,西朝伯特利城,东望艾城。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呼求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2:8)在希伯来语,“呼求”也有“宣扬”或“传讲”的意思。亚伯兰显然向四邻的迦南人勇敢地宣扬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4:22-24)我们看见他的榜样,不禁想到自己也有责任竭尽全力宣扬上帝的名。——希伯来书13:15;罗马书10:10。
18 亚伯兰不管住在哪里,都没有久留。“亚伯兰又拔营,渐渐迁到南地去。”(创世记12:9)南地就是犹大山区以南的干旱地带。亚伯兰带着家人不断迁移,并且向各处的邻居表明自己崇拜耶和华,“声明自己在当地是外来的,是寄居的”。(希伯来书11:13)他们从不会跟异教的邻居过度亲密。 现代的基督徒也必须“不属于世界”。(约翰福音17:16)我们虽然对邻居和同事仁慈有礼,却要提防习染不良的行为,免得反映世界的精神,好像远离上帝的世人一样。——以弗所书2:2,3。
19 我们不该忘记,不管是亚伯兰还是撒莱,适应艰苦的游牧生活绝不容易。他们只能吃牲畜的肉,喝牲畜的奶,不能在吾珥的集市上购买种类繁多的食物。他们只能住帐幕,不能住华丽的房子。(希伯来书11:9)亚伯兰有许多事要办,忙于管理牛羊仆婢。撒莱也要做传统中东妇女的家务,例如揉面、烘饼、纺纱、缝衣。(创世记18:6,7;列王纪下23:7;箴言31:19;以西结书13:18) 可是,新的考验快要出现了。不久,亚伯兰和家人都性命堪虞!亚伯兰能应付考验吗?
⑥ 旧约圣经创世纪里提到的从伊甸里流出的四道河是如今的哪四条河
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
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
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
第三道河名叫底格里斯,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幼发拉底河。
⑦ 创世纪中上帝第5天创造了什么
第五天,上帝说:“水中要有生物游弋,空中要有雀鸟飞翔!”于专是上帝创造了形形属色色不同类别的水生生物和各类飞鸟。上帝看到这些生物那么美好,便为他们祝福:“水生生物要多多繁殖,遍布海洋,飞鸟在地上生生不息。”这是我在《圣经故事》(凤凰出版社插图本)旧约篇上面摘录下来的,希望可以帮到你~~
⑧ 圣经创世纪和中国创世纪的异同有什么
创世神的地位不同。
《圣经》中由始至终、由头到尾都只有唯一的一位男性神——上帝。但除了他之外还有众多的小天使,他们只是上帝意志的执行者,不能称为神。在《圣经》中上帝是一位有着超自然能力的神,主宰着一切,是宇宙及人间的统治者,其地位之高无人能及,无人撼动。他动辄就惩戒、愤怒,一念之差便可毁灭成千上万的人的幸福,给一族一方带来灭顶之灾,时时处处显示着他对宇宙和人类的绝对主宰权和绝对威力和地位。
相反,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占主导地位的创世神则多为女性神。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中,创世神多为女性神。如我们所熟知的苗族的女娲、蒙古族的麦德尔、基诺族的阿嫫腰白、瑶族的密洛陀等。这些女神都是身位巨大,本领超群,能造天造地,赋予万物以生命的圣洁、光辉的女性神的形象。古书《说文解字》中曾记载道:“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由此可见女性神在中国神话中地位之高。
创世神的形象及性格不同。
《圣经》中的上帝具有认得形状、人的性格和人的情感。上帝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品性有正值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就如夏娃和亚当偷吃了伊甸园的果子后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体现了上帝的怒。《创世纪》中写道:“上帝对女人宣判到:‘我要大大增加你怀孕和分娩的痛苦。你将依赖你的丈夫,并且受到他的管制。’”再如后来上帝认为人类世界太过混乱无序,太残忍,就只留下了挪亚一家及一些动物后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水毁掉了其余的人类。这何不体现了其残忍冷酷的一面。所以说《圣经》中的上帝如人类一样都拥有普通的情感,但却拥有着崇高的地位和无限的力量。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神则具有人兽同体的特征,其诸神大多是神人同体的形象③。我们熟悉的造人的女性女娲即是一个人头蛇神的神。《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楚辞·天问》中也有记载:“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有人曾统计《山海经》中所出现的四百五十多个神中,人形神与非人形神约为一比四,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神话中神的形象多为半人半兽。与《圣经》中上帝的品性不同的是,中国创世神话中神都拥有着高尚的品德,不像上帝那样情绪不定,易爆易怒,稍有不顺即会惩罚人类甚至毁灭人类。想创世神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这些故事就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品性,简直就是凡人的楷模。他们和人类一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来的保护神,甚至还有为了人类而献身的。这边是另一处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体现。
创世的方式不同。
在创世方式上,中国神话与《圣经》中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在《圣经·创世纪》中记载:“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上帝说:诸水之间要有苍穹,将水分为上下。于是创造了苍穹,把水上下分开……上帝说:水要多多滋养有生命的物,天上要有鸟飞翔。于是就有了鱼、鸟等动物。”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上帝创世造物是何其简单轻松,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说”的结果,想要什么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动动嘴皮子,所以的一切即会马上出现。物质成了神意识的产物。
相比之下,中国的创世神的创世活动则有着许许多多的艰辛和悲壮。从大家熟知的苗族创世神盘古开天辟地来看,《广博物志》卷九行《五运历年纪》记载:“盘古之君,人兽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⑨ 创世纪第一章的创造次序违反科学吗
创世记第一章整章记载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
第一日,地球上不再混沌黑暗而有了光,光和暗分开了;
“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创1:1-5)
神说要有“光”, 起初的地球空虚混沌,是因为当时地球上各种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就像现在的火星或土星一样。就是现在有时浓雾或沙尘暴的天气也有近似这种感觉。 神使混沌的气体变得稀薄一点,让阳光可以从太空照到水面上来,并且可以将地球分开晚上与早晨。请记住,只有“渊面”是黑暗,宇宙别的地方并没有黑暗,因为太空早已有太阳与众星存在。
有的科学家则认为,地球初形成时,地壳非常园,被水圈均匀包围着,地面全部处在深达一千多米的水下,所以有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那时地球温度很高,海水在沸腾,所产生的水蒸气,形成浓厚的云雾包围着地球,使太阳光无法透过,到处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第二日,诸水之间要有空气: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创1:6-7)
神说:“水要分为上下,诸水之间要有空气”,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随着地球温度进一步冷却,大部分云层化雨下降(这就是穹苍下的水)。小部分云层留在天空(这就是穹苍上的水,因为云是极细的水珠构成)。在云层和地面水之间,出现相对清净的半球形空间——穹苍,被称为“天”。
第三日,水聚到一处(造地运动),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和树木发生了。
“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神看是好的。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于是地发生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看着是好的。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创1:9-13)
神吩咐旱地露出来,说:“水要聚在一处,地要发生青草与各样结果子的树木。”请留意,这一点进一步证实了神在第一日所造的“光”已经是太阳光了,因为若没有太阳光,第三日是不可能有植物生存,就连空气也会冷得结成冰!所以,使水聚集一处必定要进行造地运动,地壳初形成时,是很圆的,随着地球温度进一步下降,地壳收缩变形,产生地壳运动,部分地壳上升露出水面,成为陆地高山,部分地壳下沉成为海洋。这个地壳运动,科学家到最近二三百年才知道,圣经《创世纪》却在3500多年前就记载这个地壳运动。这时,阳光可以照进来,地球变成像温室的状态,最适让植物生长;这样藏在坭土里的种籽,也可以长起来,成为各样的草青树木。
第四日,地球上可以观察到星辰日头,并且开始有季节;
“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 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昼夜,分别明暗。神看着是好的。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创1:14-19-)
第四阶段才造太阳、月亮、星星。表面看来似乎很荒唐,要记取,神在这一天还不是用“创造”(create)这个字,而是用“make”这个字,意思是,“从地面的立场来说”神在这天“促使”太阳与月亮出现,神在这一天使笼罩在天空中的水蒸气即云层分裂,天气变得非常清朗,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以后地球完全冷却,高空云层全部化雨下降,出现晴朗天空,在地面可以直接看见太阳、月亮、星星,宛如初造。人人都知道,地球上的光,来自太阳、月亮、星星。但《创世纪》却把光与这些天体分开,说神第一阶段造光,实际恰恰与现代科学完全符合:由于极浓厚的云层的阻隔,在地面上是先见光,后出现太阳、月亮、星星。
关键在于“云层变化”与“从地面立场来看”,不然,我们就不能理解其真实过程了。所以经文说:两个大光与众星排列在天空,“可以管昼”,分别“暗”, 现代人知道月亮并不是真正的发光体,但是从地球上看真是太奇妙了,这个不发光的很小的地球卫星,却把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从地球的角度看月亮的亮度仅次于太阳,并为人类提供了夜间照明。现在人都知道由于地球的轴心和太阳有一个倾斜角,因此地球就有了季节,又可以“作记号,分节令,日子,年岁”,这样的形容“分”是从地面的立场来看,绝对不可能从太空的立场来看。
第五日,海洋生物、禽类开始滋生;
“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神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神就赐福给这一切,说,滋生繁多,充满海中的水。雀鸟也要多生在地上。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创1:20-23)
从现代生物的分类,我们知道大多海洋生物鱼类,和空中的生物禽类都是比陆地生物的等级低。
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 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
第六日,陆地生物昆虫、牲畜野兽各从其类形成。最后神照着他们的形象,造男造女。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神说,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 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将青草赐给它们作食物。事就这样成了。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创1:24-31)
至于第五日与第六日创造的鱼、天空的飞鸟、地上的走兽与人,圣经就真真正正用“创造”这个字来形容神的作为。
如果以上帝的视野来看待创世记,不要说,古人听不明白,连具有现代天文科学知识的人也难以明白创世的奥妙。 圣经的记载正是从地球人的角度来观察创世的景象的。以地球为观察点,来看天地万物的产生经过,就会惊奇的发现《创世纪》与现代科学完全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