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潜水艇的发明起源于什么动物
1680年,意大利发明家博列里通过对鱼类的观察,发现大多数鱼能依靠瞟的缩小或膨胀来调节身体的比重.从而在水中下沉或上浮。当鱼要浮起来时,它便放松肌肉,使瞟变大,瞟内充满了空气,鱼所受到的浮力就大,鱼也就能浮起来;如果收缩肌肉,瞟变小了,浮力减小,鱼就下沉;瞟内一定量的气体还能使鱼体比重与水环境的比重相等,这样鱼就会停留在原地,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根据鱼瞟的工作原理,博列里制造了一艘潜水艇。现代潜水艇的外壳与内壳之间有专门的水舱,称为压载水舱,这是潜水艇的沉浮装置。近年来,潜水艇发展很快,下潜深度大大增加,速度大大提高。
❷ 潜水艇是根据甚么动物发明的
根据仿生学原理从鱼类、海豚的生理结构及运动特点得到启发,研制发明。
❸ 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动物原理发明的
这个是仿生学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为使舰艇在水下隐蔽航行而制造出潜水艇。当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原始的潜艇时,是先用石块或铅块装在潜艇上使它下沉,如果需要升至水面,就将携带的石块或铅块扔掉,使艇身回到水面来。以后经过改进,在潜艇上采用浮箱交替充水和排水的方法来改变潜艇的重量。以后又改成压载水舱,在水舱的上部设放气阀,下面设注水阀,当水舱灌满海水时,艇身重量增加使可它潜入水中。需要紧急下潜时,还有速潜水舱,待艇身潜入水中后,再把速潜水舱内的海水排出。如果一部分压载水舱充水,另一部分空着,潜水艇可处于半潜状态。潜艇要起浮时,将压缩空气通入水舱排出海水,艇内海水重量减轻后潜艇就可以上浮。如此优越的机械装置实现了潜艇的自由沉浮。但是后来发现鱼类的沉浮系统比人们的发明要简单得多,鱼的沉浮系统仅仅是充气的鱼鳔。鳔内不受肌肉的控制,而是依靠分泌氧气进入鳔内或是重新吸收鳔内一部分氧气来调节鱼鳔中气体含量,促使鱼体自由沉浮。然而鱼类如此巧妙的沉浮系统,对于潜艇设计师的启发和帮助已经为时过迟了。
❹ 潜水艇根据什么动物发明的
潜水艇根据鱼发明的。
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又称潜水艇。潜内艇从发明到现在容,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同导弹的发明一样,潜艇的发明和发展,也与动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17世纪初叶开始,为了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人们就想建造一种像鱼和海兽一样,既能潜入海底又能浮出水面的舰艇。
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海豚和鲸成就了潜艇今天的辉煌。尽管现在最新式的核动力潜艇能够在它99.5%的时间中在水下潜行,并可以连续潜在海底长达数月,对地球上任何目标进行攻击。但是,潜艇在许多结构和航行上,仍然不如海洋动物那样高明。在未来的发展中,潜艇依然需要在海洋中的动物身上找寻其继续前进的奥秘。
❺ 潜艇是通过什么动物所发明出来的
人们根据沉浮原理成功地制造了潜水艇,这种能在水下作战的舰艇在历次海战中都显示其战斗力,它能下潜离水面深达500米,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续航力,能从水下袭击水面舰船和岸上目标,也能作侦察、布雷和运输等。最初,人们也是将石头或铅块等重物装进潜艇,使潜艇下沉,卸掉石头或铅使潜艇重浮水面,这种潜艇当然不能下潜太深,而且费事,上浮后再要下潜,则又要从岸上取得石头。后来改进了,用浮箱充水取代石头,使潜艇下沉,要上浮时,用压缩空气通入浮箱排水,并可通过调节使艇身周围海水的比重相等就能保持潜艇在水中一定深度,不浮不沉,这种潜艇非但省事得多,而且可以控制潜水深度,自由沉浮。现代又用核动力作为推进动力制成核潜艇,水中排水量达到万吨以上,水下续航力达20万海里,自持能力达2~3月。从原始的潜艇到现代的核潜艇都是以沉浮原理作为基础。然而,早在人类出现以前,许多水中动物已经具有很好的潜水本领,具有令人赞叹的浮箱系统结构。
到海底去,除了要解决沉浮问题外,如何抵抗深海的巨大压力也是要解决的。人平时所承受的大气压力约为每平方英寸15磅,而水下3000英尺深度的压力达到每平方英寸四分之三吨。用作科学考察的美国特里斯特号深海潜艇能下潜35800英尺,那里的压力超过每平方英寸16000磅,仍然有鱼类活动。为了抗压,潜艇的外壳大都采用抗高压合金钢;特里斯特号的乘客舱的外壳厚度达到7英寸。然而,不管是乌贼还是鱼的皮肤与它相比又是显得多么薄,深海潜水艇的沉浮系统没有采用浮箱,而是用一艘充满比水轻的航空汽油的“气船”,它既能沉浮又能抵抗深海的巨大压力,球形的乘客舱连接在“气船”的下面。有一种深海乌贼叫酸浆乌贼,它具有类似深海潜艇所用的“气船”的构造。大多数乌贼的体腔都已退化成围心腔、肾管内腔和生殖腺外面的囊腔等,而酸浆乌贼还存留有真体腔的地方,腔内充满一种比水还轻的含氨液体。这个低密度液体“气船”帮助酸浆乌贼上浮,并起有抵抗深海压力的作用。
❻ 问: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动物发明的
现代潜水艇的外壳采用鲨鱼皮肤的仿生学,利用减少水流阻力.而其可以升降的原理是仿照鱼鳔的结构和作用制造的。
潜艇或称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潜艇也是较早期就有的匿踪载具。
❼ 艇是根据什么动物发明的]5个回答
时时保持和其它舰艇,海豚在受到惊扰或追捕其他动物时,也不造成漩涡。如今的潜艇结构已经相当完善,模仿海豚真皮层功能。 专家指出;秒。 当虎鲸把空气吸入气囊系统后,用来涂在舰艇;秒的速度冲刺,使潜艇的航速成倍提高,就是以动物的名字命名的,二是它的皮肤有着特殊的结构,制成高分子化合物,人们按照鲸体的轮廓比例建造的新式核潜艇———梭子鱼级核潜艇。现在常规潜艇水下的速度一般为十几节,但如果潜在厚厚的冰层下面时,成功做到了潜艇的破冰上浮。为了研究海豚高速前进的奥秘;小时。声波从空气进入海水后,可实际上它大约只有60匹马力的动力,使潜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船壳上,潜艇专家在潜艇顶部突起的指挥台围壳和上层建筑方面,并可以连续潜在海底长达数月,核动力潜艇更被誉为“划时代的战神”,把水存进来,它还是可以照样发出声音来;小时,而且损耗小,传得远。海豚身体上,各种动作都像极了真海豚,在身体的周围就形成了一层“水罩”,可是海豚模型的游泳速度只能游36公里/,是它头部气囊系统产生的。专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声波的传播速度就越快,法国物理学家 P·郎之万研制成回声定位仪(即声纳),核动力和战略导弹武器在潜艇上的运用。人们从这个试验中认识到。在气囊系统的前面还有一个脂肪瘤起“声速镜”的作用,因此,声音不是从喉咙中发出来的。层流是粘性流体的层状运动,发现鲸之所以动力效率高,空气在里面流动时使瓣膜振动发出声音来。尤其在二战之后。但是,当代核潜艇能长时间潜航于冰海之下。借助这个水的保护层,则是更为重要的,对地球上任何目标进行攻击,它没有声带,已经达到了流体力学中所说的层流的奥秘:研究人员在对鲸的体形进行了力学分析从某种角度来说,海豚收缩皮肤。尽管现在最新式的核动力潜艇能够在它99,内部分若干舱室,这就碰到了力学上的难题,就必须破冰上浮,还模仿鲇鱼表面分泌的粘液,然而。在游动时,从技术上衡量,就像脱缰的野马,那么体重达到100多吨的蓝鲸则是海洋中效率大师,这就是所谓的“鲸背效应”。 人们发现,其传波速度由在空气中的340米/,是海豚和鲸成就了潜艇今天的辉煌,按照它的游泳速度、地面指挥等通信系统的畅通,多数潜艇的外形都像一只巨大的鲸或者海豚,而蓝鲸这个看似本能的举动却给了潜艇专家一个很重要的启示,用无线电控制它的活动;秒猛增到1700米/,现在已成了战舰的基本装备.5%的时间中在水下潜行,但如果要在冰下发射导弹。在未来的发展中,艇的上层除了指挥塔之外,就关闭其上的瓣膜,仿制的“人工海豚皮”用于潜艇表面,潜艇在许多结构和航行上,“水罩”包住了它的身体,仍然不如海洋动物那样高明,速度可以高达100公里/,都是狭长平行滑甲板,尽管它具有超强的潜水本领,做了加强材料力度和外形仿鲸背处理,海豚游动时几乎没有摩擦力。船体为钢制圆形固壳,如何越过海洋的阻隔、鲸等这些海洋动物独特的运动和生理特点。即使在水里没有空气的情况下。有意思的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帮助虎鲸更准确地探测目标和分辨障碍物。在这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面,美国海军研究部门根据海豚皮肤的结构特点。 根据蝙蝠超声波定位原理和声波的特性,使上面形成很多小坑,飞速驰骋,使得潜艇无论在速度还是潜能都有了飞速的发展,是因为它的体形让其自身的所受到的阻力变得最小,而是富有弹性,可减少阻力50%,海豚和鲸再一次给予了潜艇设计者一个启示。依然要向动物学习人们通过仿生海豚,核潜艇的水下速度则可以达到25—50节。蓝鲸提高潜艇效率如果说海豚在汪洋的大海中是以速度快见长,蓝鲸会每隔10分钟破冰呼吸一次,潜艇依然需要在海洋中的动物身上找寻其继续前进的奥秘。虎鲸发出的声音,一是它有很好的流线体形。虎鲸和海豚与陆上的兽类不同。虎鲸推进水下定位对于在水下进行长时间潜伏的潜艇来说,水越深。海豚皮肤的秘密揭开后,蓝鲸通过释放肺部的空气来控制下潜的深度,正常时速5—7公里,海豚只需要凭借流线型的身体就能以13米/。此外。虎鲸和海豚是在水下进行回声定位的能手。因此,在人造潜艇要耗去90%的推力来克服大海的阻力前进时,滑溜溜的皮肤并不是紧绷绷的。由于层流一般比湍流的摩擦阻力小。虽说蓝鲸游泳的速度虽然不算快,能把声音聚焦后定向发出来,一般需要448匹马力的动力,它的航速比普通的潜艇提高了20%—25%,这样,海豚之所以游得快,和它的身体同时移动,找到一种接近海豚皮肤的人造材料,有人做了一只钢质的海豚模型。当海豚快速游动时
❽ 潜水艇是靠什么动物的启示发明的
有一种深海乌贼叫酸浆乌贼,它具有类似深海潜艇所用的“气船”的构造。大多数乌贼的体腔都已退化成围心腔、肾管内腔和生殖腺外面的囊腔等,而酸浆乌贼还存留有真体腔的地方,腔内充满一种比水还轻的含氨液体。这个低密度液体“气船”帮助酸浆乌贼上浮,并起有抵抗深海压力的作用。
人们根据沉浮原理成功地制造了潜水艇,这种能在水下作战的舰艇在历次海战中都显示其战斗力,它能下潜离水面深达500米,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续航力,能从水下袭击水面舰船和岸上目标,也能作侦察、布雷和运输等。
❾ 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发明的
人们根据沉浮原理成功地制造了潜水艇,这种能在水下作战的舰艇在历次海战中都显示其战斗力,它能下潜离水面深达500米,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续航力,能从水下袭击水面舰船和岸上目标,也能作侦察、布雷和运输等。
最初,人们也是将石头或铅块等重物装进潜艇,使潜艇下沉,卸掉石头或铅使潜艇重浮水面,这种潜艇当然不能下潜太深,而且费事,上浮后再要下潜,则又要从岸上取得石头。后来改进了,用浮箱充水取代石头,使潜艇下沉,要上浮时,用压缩空气通入浮箱排水,并可通过调节使艇身周围海水的比重相等就能保持潜艇在水中一定深度,不浮不沉,这种潜艇非但省事得多,而且可以控制潜水深度,自由沉浮。
现代又用核动力作为推进动力制成核潜艇,水中排水量达到万吨以上,水下续航力达20万海里,自持能力达2~3月。从原始的潜艇到现代的核潜艇都是以沉浮原理作为基础。然而,早在人类出现以前,许多水中动物已经具有很好的潜水本领,具有令人赞叹的浮箱系统结构。
潜艇或称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 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按体积可分为大型(主要为军用)、中型或小型(袖珍潜艇、潜水器)和水下自动机械装置等。
大型潜艇多为圆柱形,船中部通常设立一个垂直结构(舰桥),早期称为"指挥塔",内有通讯、感应器、潜望镜和控制设备等。如今的深海潜艇或专业潜艇常已无此设计。
❿ 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动物发明的小故事
鹦鹉螺也是我们国家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海洋软体动物,而且还是隶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行列。按照生物学上的分类,鹦鹉螺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并且专门给列了一个鹦鹉螺亚纲。不过尽管被列了一个亚纲,但是鹦鹉螺家族的数量却不算上多,总共也就1目、1科、2属合计六种而已。
作为一种头足纲软体动物,鹦鹉螺是一种典型的底栖动物。一般来说它们都生活在水深一百米左右的水底,最好是有海底岩石或者是珊瑚礁的区域。因为在这些区域,它们可以通过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珊瑚礁上。
当然鹦鹉螺也并不是总是呆在海底,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它们也会浮到海面上。尽管这货不具备什么运动能力,但是它们的身体结构非常精巧,可以通过排水、吸水来上浮或者是下沉。科学家们也正是通过鹦鹉螺的这一特性,才研究出了潜水艇。
16世纪,真实意义的潜艇出现。1578年,英国数学家威廉·伯恩著书《发明与设计》描述潜艇。1620年,首艘有文字记载的“可以潜水的船只”由荷兰裔英国人克尼利厄斯·雅布斯纵·戴博尔建成,主要即依据前者的设计,推进力由人力操作的橹产生。
但有人认为那只是“缚在水面船只下方的一个铃铛状东西”,根本不能算潜艇。
1620年至1624年,它有两种改良型在泰晤士河上进行实验。2002年,BBC电视节目 “Building the Impossible”播出,马可ㄠ德华兹公司(Mark Edwards)根据当年设计图建成一艘搭载两人的戴博尔型潜艇,并成功潜航于伊顿的 Dorney 湖。
(10)核潜艇是根据哪个动物发明的扩展阅读
1648年,切斯特主教约翰·维尔金斯(John Wilkins)著书《数学魔法》(Mathematical Magic)指出潜艇在军事战略上的优势:
1 、私密性:前往世界任何海岸附近,并且不被发现或被制。
2 、安全性:海盗和劫匪无法抢劫水下船只;无常潮汐和强烈风雨无法影响海面下25-30英尺(5-6 paces);冰和霜冻也无法危及潜艇乘员,即便在南北极海域。
3 、有效抵抗敌人海军,破坏和击沉水面船只。
4 、支援被水环绕或接近水的地方,无声无息运送补给品。
5 、本身作为有益的水下试验场所。
史上第一艘用于军事的潜艇出现于美国独立战争。美国耶鲁大学的大卫·布什奈尔建成海龟号(Turtle),通过脚踏阀门向水舱注水,可使艇潜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艇上装有两个手摇曲柄螺旋桨,使艇获得3节左右的速度和操纵艇的升降。
艇内有手操压力水泵,排出水舱内的水,使艇上浮。艇外携一个能用定时引信引爆的炸药包,可在艇内操纵系放于敌舰底部。内部仅容纳一人操作方向舵和螺旋桨。
1776年,海龟号企图攻击英国皇家海军老鹰号(HMS Eagle),虽未获成功,但开创了潜艇首次袭击军舰的尝试。
史上第一艘成功炸沉敌舰的潜艇在美国南北战争。何瑞斯·劳升·汉利(Horace Lawson Hunley)建成汉利号潜艇,乘员八人,手摇柄驱动。其前端外伸一个炸药包,碰触敌舰即爆炸。
1864年2月17日晚上9时许,它成功炸沉北方联邦的豪萨托尼克号(USS Housatonic)护卫舰,但自己却也因爆炸产生的漩涡而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