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飞机导航发明

飞机导航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15 05:55:09

『壹』 飞机导弹战舰都需要导航制导,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导航制导的是哪个国家

是美国的Gps.包括中国的北斗出现之前,一直都是必须要用到美国的gps.

『贰』 航空导航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0世纪20~30年代,无线电测向是航海与航空仅有的一种导航手段,而且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后来它已成为一种辅助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线电导航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双曲线导航系统,雷达也开始在舰船和飞机上用作导航手段,如雷达信标、敌我识别器和询问应答式测距系统等。远程测向系统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飞机着陆开始使用雷达手段和仪表着陆系统。40年代后期,伏尔导航系统研制成功。

50年代出现塔康导航系统、地美依导航系统、多普勒导航雷达和罗兰C导航系统等。60年代出现了“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超远程奥米加导航系统。70年代微波着陆系统同步测距全球定位系统也都研制成功并陆续投入使用。80年代初期建成奥米加地面系统。同步测距全球定位系统也已投入了使用。

1992年,在瑞典的航空站试验了一种最新型的导航系统,借助从卫星来的信号,该系统能使飞机顺利地在跑道上着陆。美国参加了这一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些卫星归美国国防部管理,是收集和传输有关各种观测目标所在地点信息的全球卫星群的一部分。在瑞典的试验表明,该系统工作中的最大误差为3~4米。为了防止敌人捕获,从卫星来的信号以某种失真形式传输,这样,只有在离接收信号设施半径不超过100米的地方才能正常接收它们。新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每架飞机周围形成一个半径为150米的独特的“安全球”。只要“安全球”的边界遭破坏,自动警报信号装置即起动,“侵犯”立即清楚地显示在屏幕上。

『叁』 航空导航系统是怎么研制出来的

20世纪20~30年代,无线电测向是航海与航空仅有的一种导航手段,而且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后来它已成为一种辅助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线电导航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双曲线导航系统,雷达也开始在舰船和飞机上用做导航手段,如雷达信标、敌我识别器和询问应答式测距系统等。远程测向系统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飞机着陆开始使用雷达手段和仪表着陆系统。40年代后期,伏尔导航系统研制成功。

50年代出现塔康导航系统、地美依导航系统、多普勒导航雷达和罗兰C导航系统等。60年代出现了“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超远程奥米加导航系统。70年代微波着陆系统同步测距全球定位系统也都研制成功并陆续投入使用。80年代初期建成奥米加地面系统。同步测距全球定位系统也已投入了使用。

1992年,在瑞典的航空站试验了一种最新型的导航系统,借助从卫星来的信号,该系统能使飞机顺利地在跑道上着陆。美国参加了这一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些卫星归美国国防部管理,是收集和传输有关各种观测目标所在地点信息的全球卫星群的一部分。在瑞典的试验表明,该系统工作中的最大误差为3~4米。为了防止敌人捕获,从卫星来的信号以某种失真形式传输,这样,只有在离接收信号设施半径不超过100米的地方才能正常接收它们。新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每架飞机周围形成一个半径为150米的独特的“安全球”。只要“安全球”的边界遭破坏,自动警报信号装置即起动,“侵犯”立即清楚地显示在屏幕上。

『肆』 中国最早的飞机导弹的导航制导系统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中国最早的飞机一开始买的法国的,后来买的德国的,之后买的美国的。

『伍』 中国最早的军工导航定位系统用的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早期中国用的是美国的gps,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把卫星导航一关,我军导弹就变瞎子了,从比以后,中国下定决定搞北斗导航了,终于己是小成了,现在是努力要成为全球导航系统,相信很快会实现的。

『陆』 导航的发明有哪些作用

在自己熟悉的城市或乡村,外出要去一个地方,一般没有不知道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如果过去没有去过,向旁人问路也就可以了。但是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在广漠天空飞行的飞机,需要航行才能到达目的地,就成为大问题。这就是“引导航行方向到达终点的问题”,简称“导航”。

早期的飞机,飞行高度不高,常常根据地面的可见景物来导航,如沿着河流、铁道飞等,这就是“凭地标飞行”,但是常常可能因丢失“地标”而迷航。夜间飞行就更困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有一个驾驶员驾机夜间从一个城市,飞向另一个城市。他心里想:这很容易,只要沿着公路的路灯灯光飞就行了。但是起飞到一定高度后才发现,这一带最近发展变得繁荣了,村镇的灯光与公路的灯光交融在一起,到处灯光一片,根本分辨不出哪里是公路。他朝着大致的方向飞了很久,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个机场的灯光标志,连忙着陆。他对迎着飞机走来的第一个地面人员提出的问题是:“这是哪里?”还有夜间飞行找不到机场。飞过一座桥、看到桥上两排灯、误以为这是跑道灯、而把飞机降落在桥上的事情发生。

1927年美国林白首次从美国纽约飞越大西洋到达法国巴黎。他在茫茫海洋上空飞行33个小时多,只是大致靠罗盘向东飞。这种方法称为“罗盘导航”。在长期飞行过程中,外面海天一片,他实际上已经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是不是还应该保持原定的方向。终于,他在凌晨时分看到海面上有一条孤零零的渔船,猜测可能离海岸不远了。但是海岸在哪边,仍无把握。于是,他降低飞行高度,绕着渔船飞,把头伸出飞机对渔船大声喊叫:“法国在哪边?”海浪涛天,机声隆隆,渔夫根本不可能听见的他的喊声。在一无所获之后,他只好硬着头皮向他猜测的方向飞。要知道,他的油料有限,如果他不能很快找到陆地,就有坠落海面的危险。在这以前,已有好几个人横渡大西洋失败而葬身海底。幸好,不久他终于看到了希望——海岸线。飞到陆地后他才根据地标找到巴黎。

由此可见,导航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位置。海洋中的船舶,因受海浪、风向的影响,飞行中的飞机受气流的影响,在航行一段时间之后,要确定自身的位置是很难的。在船舶上,有一种办法是在晴朗的夜间,靠对星座的测量来确定自己的经纬度,称为“天文导航”。也有利用无线电波来导航的。这种办法是从目的地发出电波。船或飞机上装一种定向天线,能自动对准电波来的方向。用这种导航方式时,轮船或飞机就可以不管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只要对准电波来的方向航行,最终就能够到达目的地。对于飞机的长途航线,常常在中途设置若干个“导航点”,飞机先用无线电导航飞向第一个导航点,再转到第二点频率,被引导到第二点,这样一段一段接下去,最终到达目的地。

更加完备的导航方法,是在地面上分布若干地面站,发出电波。飞机根据接收到的各个站电波的方向,就可以用自动设备显示出自身所在的确切位置。要做到这点,需要在地面有计划地设置地面站,构成一个导航系统。对于经常有飞机来往的区域,这在目前已是常用的方法。

但是对未经开发的地区,或者在广阔的海洋上,尚未设置或很难设置地面站时,这种方法就很难使用。目前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已经建立起由几个定点人造卫星来导航的技术,称为“卫星导航”。人造卫星的电波覆盖面很大,可以实行全球导航。这样一来,装有卫星导航设备的飞机或船舶,就再也不会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也不需要像林白那样从飞机上伸出脑袋去吆喝问道于打渔人。

从这里可以看出,近几十年来导航技术的发展,是围绕着怎么便利于交通运输。它使人们在整个地球上的远行,变成像在家门口一样的“熟门熟路”了。

『柒』 飞机在gps发明之前,靠什么飞行

惯导和无线电导航都有。其中无线电导航包括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测距机DME、自动定向机ADF、GPS卫星导航等等。航路上主要使用VOR/DME地面信标台实行RNAV区域导航,一些小机场使用NDB台实行ADF导航。惯导和GPS可以提供飞机位置信息。惯导一般民航客机都是有的,GPS不一定都有。惯导现在一般不用陀螺仪平台式的了,都用捷联式激光陀螺。另外飞机进近时用ILS仪表着陆系统导航。其实飞机上的导航系统还不止这些呢,现在民航客机都是用FMS飞行管理系统,实行全自动导航。FMC接收各个导航系统的数据信息,结合导航数据库加以综合计算,利用自动驾驶和自动油门系统,操纵飞机以最佳的飞行路径、最佳的飞行剖面、最省燃油的方式从起飞机场飞到目的地机场。

『捌』 飞机着陆装置是如何发明的

使飞机能安全着陆的仪器

——1949年飞机自动着陆装置的发明1949年,在英格兰萨福克机场上着陆的一架英国皇家空军的运输机使用了自动而非手动的着陆装置,开创了飞行史上的记录。

研究“盲目”着陆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许多轰炸机的驾驶员和机组人员完成任务后,油箱几乎见底了,着陆时命运如何只能由天气决定。因此,英国的一批科学家着手研究解决的办法。他们研究出一种仪表着陆系统,使飞机驾驶员根据地面发出的无线电波束来调整下降的角度、对准跑道的位置。但是,这种系统要求驾驶员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在60米以下的低空无效。因此,科学家又研究出与自动驾驶仪相连的无线电测高计,使飞机能准确地降落在跑道上。

虽说自动着陆装置在1949年问世,但直到1962年人们才相信在飞机上使用它是完全和可以信赖的。

另一件杰出的无线电装置是台卡导航仪,它可以引导飞机在最拥挤的空域中飞行。这种导航仪同样是由于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美国芝加哥人奥布赖恩发明这种系统是为了安全准确地引导船舶通过危险的海域。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着手研究的,英国海军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定向的无线电导航信号能向驾驶员显示飞机是否偏航。但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无法向驾驶员表明飞机所处的准确位置。奥布赖恩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的思路是这样的:假定有三个人位于池塘的周围,第四个人在池中央不动,每个人都向池塘中投一块小石子。四道不断向外扩展的涟漪形成了有序的格子。任何一个在池子里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就能根据涟漪交叉的样式判定自己所处的准确位置。

同样道理,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三角形的中央,各设置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它们发出的电波也产生电波格。奥布赖恩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出台卡导航系统的。它利用测定两个连续波信号间的相位差来得出位置线,并由两对发射台的两条位置线的交点得出导航定位或位置。

奥布赖恩的研究引起了海军的兴趣。1942年的一次试验表明,正如奥布赖恩所说的那样,无线电波的用途十分广泛。1944年6月,英国海军在英国南部海岸建起了无线电发射台。由于使用了台卡导航系统,盟军在法国登陆时没有一艘船迷航。

如今,台卡导航系统已经覆盖了整个世界,接收器也有很大的进步。使用鞋盒一样大小的计算机能够同时接收并辨别4000个指令,并自动在地图上绘出飞机或轮船的位置。这对飞机来说,无疑得益不浅。使用其他的导航系统,由于缺乏准确性,飞机飞行时需要很大的空间。例如,在北大西洋上空飞行的飞机至少要相距175千米,主要机场的进场航迹至少要15千米宽。

对于准确度十分高的台卡导航系统来说,高山和建筑物再也不是飞行的障碍。使用这种系统的飞机,可以在不到40米宽的路道上着陆。两架飞机并排飞行时只需要隔开16千米的距离。这样,现存航线的容量就增加了一倍。12架装上台卡导航仪的飞机可以安全地在以前只允许一架飞机使用的空中通道上飞行。

『玖』 人们研制出了飞机导航仪器,这是模仿某种动物的本领研制出来的,这种动物是()A.蝴蝶B.蝙蝠C.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如科学工作者通过观察蝙蝠得到启示,研制出了雷达,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电磁波同声波一样,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因此,飞机导航仪器是人们通过研究蝙蝠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机理研制出了的.
故选:B.

『拾』 关于飞机的发明历程。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而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太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本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
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vml" />
莱特兄弟
初期的飞机都使用的是单台发动机,在飞行中,常常会出现发动机突然关车的故障。这对飞行安全始终是个威胁。1911年,英国的肖特兄弟申请了多台发动机设计的专利。他们的双发动机系统,能使每一个飞行员都不用担心因发动机停车而使飞机下降。这在航空安全方面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人们把按照肖特专利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称为“3·2”型飞机。这个名字告诉人们,这种飞机装有3副螺旋桨,2台发动机。这种飞机还装有两套飞行操纵机构,因此,两名驾驶员都能操纵飞机而不必换座位。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驾驶他们制造的飞行器员进行首次持续的、
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
1927年至1932年中,座舱仪表和领航设备的研制取得进展,陀螺技术应用到飞行仪表上。这个装在万向支架上的旋转飞轮能够在空间保持定向,于是成为引导驾驶员能在黑暗中、雨雪天中飞行的各种导航仪表的基础。这时飞机中就出现了人工地平仪,它能向飞行员指示飞机所处的飞行高度;陀螺磁罗盘指示器,在罗盘上刻有度数,可随时显示出航向的变化;地磁感应罗盘,它不受飞机上常常带有的大量铁质东西的影响,也不受振动和地球磁场的影响。这些仪表以灵敏度高、能测出离地30多米的高度表和显示飞机转弯角速度的转弯侧滑仪,此外还有指示空中航线的无线电波束,都是用来引导驾驶员通过模糊不清的大气层时的手段。
飞行仿真器又称飞行模拟器,它是一种可以在地面模仿飞机的飞行状态。1930年,美国人埃德温·林克发明了第一个飞行仿真器,并且以自己名字命名为“林克练习器”,尽管它存在着技术上的缺陷,但它已经体现了不使用真实飞机就能安全、经济地反复进行紧急状态动作训练的优点。如今现在的飞机模拟器已经由计算机、模拟驾驶舱、运动系统、操纵负载系统和视景系统等组成。是现代航空科研、教学、试验等不能缺少的技术设备。
1910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展览会上,有一架飞机在表演时坠毁。驾驶员被抛出燃烧的机舱。但是,这架飞机却引起人们很大关注。因为它使用的一台新型发动机。设计者就是飞机驾驶员本人,他是罗马尼亚人,名叫亨利·科安达,毕业于法国高等技术学校。他设计的发动机是用一台50马力的发动机使风扇向后推动空气,同时增设一个加力燃烧室,使燃气在尾喷管中充分膨胀,以此来增大反推力。这就是最早的喷气发动机。
本世纪30年代后期,活塞驱动的螺旋桨飞机的最大平飞时速已达到700公里,俯冲时已接近音速。音障的问题日益突出。前苏、英、美、德、意等国大力开展了喷气发动机的研究工作。德国设计师,奥安在新型发动机研制上最早取得成功。1934年奥安获得离心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专利。1939年8月27日奥安使用他的发动机制成He-178喷气式飞机。
喷气发动机研制出之后,科学家们就进一步让飞机进行突破音障的飞行,经过10多年之后这项工作终于被美国人完成了。
1947年10月14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桑格菲尔地区,贝尔公司试飞能冲破音障的飞机。上午10时一架巨大的B-29轰炸机,在机舱下悬挂着一驾造型奇特的小飞机起飞了。这架小飞机命名为X-1火箭飞机。X-1飞机装有4台火箭发动机,总推力2700公斤,使用的燃料是危险的液氢和酒精。当B-29轰炸机把它从空中放下的时候,它的4台火箭发动机相继点火,声如雷鸣。当飞机发动机启动1分28秒后,马赫数达到10,飞机达到了音速。这时X-1飞机的燃料几乎用尽,速度变得更快,达到马赫数106,这时的高度是13000米。尽管试飞成功,但由于X-1飞机不是靠自身的动力起飞升空,这个纪录没有被承认。
飞机的发明,使人们在普遍受益的情况下又产生了新的不满足。飞机起飞需要滑跑,需要修建相应的跑道和机场。这就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有人开始探索可以进行垂直起落的飞行器,通称直升机。
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诞生,它是美国工程师西科斯基研制成功的VS-300直升机。西科斯基原籍俄国,1930年移居美国,他制造的VS-300直升机,有1副主旋翼和3副尾桨,后来经过多次试飞,将3副尾桨变成1副,这架实用型直升机从而成为现代直升机的鼻祖。

世界上第一架使用型直升机
VS-300直升机诞生之后,影响巨大,尤其是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直升机的制造技术发展迅猛。50年代中期以前,直升机的动力装置处在活塞式发动机时期,此后就进入了喷气涡轮轴时期。旋翼材料结构技术也经历了几个阶段;40年代至50年代为金属木翼混合结构,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为金属结构,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玻璃纤维结构,7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成为新型复合材料结构。
本世纪20年代飞机开始载运乘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开始把大量的运输机改装成为客机。6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大型运输机和超音速运输机,逐渐推广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著名的有前苏联生产的安-22、伊尔-76;美国生产的C-141、C-5A、波音-747;法国的空中客车等。超音速运输机有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式和原苏联的图-144。然而,超音速客机的发展并不乐观。“协和”式飞机售价过高,影响效益,因而已于80年代停止生产。前苏联的图-144也因为同样的原因也在80年代停航。

第一架民航机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由于发明了飞机,人类环球旅行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行是16世纪完成的。当时,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一支船队从西班牙出发,足足用了 3年时间,才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环绕地球一周,回到西班牙。19世纪末,一个法国人乘火车环球旅行一周,也花费了43天的时间。飞机发明以后,人们在1949年又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一架B—50型轰炸机,经过4次漂亮的空中加油,仅仅用了94个小时,便绕地球一周,飞行 37700公里。强中更有强中手。超音速飞机问世以后,人们飞得更高更快。1979年,英国人普斯贝特只用14个小时零6分钟,就飞行36900公里,环绕地球一周。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就可以飞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这对于生活在20世纪以前的人类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人间奇迹吗?

A330-200空中客车
错综复杂的空中航线把世界各国连接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既方便又迅速的客运。早在本世纪20年代,航空运输就开设了定期航班,运送旅客和邮件。如今,空中航线更是四通八达,人们随时都会看见银色的飞机,如同一只大鸟,在蔚蓝的天空中一掠而过。对于现代人来说,早晨还在北京,下午已毫无倦意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这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事了。而在20世纪以前则是不可思议的。从此,险峻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大洋再不会让人望而生畏。一只只银燕把不同地区的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不断地交流,人们播种友谊,传达信息,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人类的文明。
飞机的发明也使航空运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许多为工业发展所需的种种原料拥有了新的来源和渠道,大大减轻了人们对当地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特别是超音速飞机诞生以后,空中运输更加兴旺。那些不宜长时间运输的牲畜和难以长期保存的美味食品,也可以乘坐飞机而跨越五湖四海,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赏共享。当年连贵妃娘娘都不易品尝的岭南荔枝,如今也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家中了。
在人类向地球深处进军时,飞机也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人们使用装备了照相机或者一种称为肖兰系统的电子设备的飞机,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对广大地区,包括险峻而难以到达的地方进行测绘。把空中拍摄的照片一张张拼接起来,就可以绘制极好的地形图。这比古老的测绘方式要简便易行得多。就连冰天雪地、人迹罕至,一度只是探险人员涉足的北极和南极,现在乘坐飞机也可以毫不困难地到达。

美国F/A攻击机
当然,飞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更为惊人。不仅可以用于侦察、轰炸,而且在预警、反潜、扫雷等方面也极为出色。在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中,飞机的巨大威力有目共睹。当然,飞机在军事上的应用给人类也带来了惨重灾维,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毁灭性破坏。但是和平利用飞机,才是人类发明飞机的初衷。

阅读全文

与飞机导航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