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本的姓氏
日本的各个姓氏的人数是有据可查的,日本第一大姓是佐藤,排行和人口如下:
1 佐藤 约1,928,000
2 铃木 约1,707,000
3 高桥 约1,416,000
4 田中 约1,336,000
5 渡辺 约1,135,000
6 伊藤 约1,080,000
7 山本 约1,077,000
8 中村 约1,058,000
9 小林 约1,019,000
10 斎藤 约980,000
日本的姓氏人数排名在9000位以下的姓氏和人口数如下:
9969 仲井间 约720
9970 长洲 约720
9971 镇西 约720
9975 日永田 约720
9976 八森 约720
9977 尾尻 约720
9980 武良 约720
9983 木和田 约720
9986 羽太 约720
9987 音成 约720
9988 下屋敷 约720
9991 久木原 约720
9993 厚东 约720
9994 広幡 约720
9995 黒葛原 约720
9996 三股 约720
9997 秋原 约720
9999 沼波
⑵ 归化日本是否可以自己创立姓氏
可以,例如“张本”,但是有些字是不能用作姓氏的,例如"源"
⑶ 日本人的姓氏是怎么取得
因为日本人姓氏的可变性很高(因开创新家业、家族集团分支或收养关系等原因都可以改姓,这也是日本姓氏数目众多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姓氏的来源十分复杂,众说纷纭。一般来说,日本的姓氏可以分为两类:自古就有的和从《苗字必称令》后创立的。
日本最大的姓氏是佐藤,其来源一说是来源于藤原秀乡,即藤原家中担任担任过左卫门尉的人的后裔。也有说可能是因为日本人普遍希望自己的家族兴旺,就像可以担任公家的藤原氏一样。
相类似的是其他众多带有“藤”这一字眼的姓氏,寄托了同样的期望。日本第二大的姓氏是铃木,和佐藤类似的,来源于古时候的武将的姓氏。
日本人的姓氏中经常出现诸如川、田、山、野之类的字眼,有人认为与他们民族向往自然不无关系。但主要是因为《苗字必称令》的关系,当时文化不高的平民只能采用他们熟悉的名称。
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鸟鱼虫;从职业、住所到自然现象等等皆可以为姓。比如渡边就是住在渡口附近的,而鹈饲则是饲养鱼鹰的渔夫。
在日本,各地的姓氏分布是不一样的,这和其民族构成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在冲绳“与那国”比较多,这是因为古时那里是琉球国的缘故。而北海道地方“金田一”并不少见,这是因为那里是阿伊努族聚居的地方。
日本的大姓大多是由日本战国各个贵族、名人、大名和其重臣发展来的。
1.他们的姓有自己起的,(比如羽柴,丰臣秀吉曾用羽柴秀吉,羽和柴分别取自当时织田信长重臣丹羽长秀与柴田胜家的姓。)
2.还有天皇或自己上级(一般是大名)赐的,丰臣就是。
3.虽然更多是源自之前的家族,但是平民是没有姓氏的。
(3)日本创造姓氏扩展阅读:
日本常见的姓氏:
1.佐藤2.铃木 3.高桥 4.田中 5.渡边 6.伊藤 7.山本 8.中村 9. 小林 10. 星野11.加藤 12. 吉田 13. 山田 14.佐木(佐佐木) 15.山口 16.松元(松本) 17.井上 18.木村 19. 林 20. 清水
21.山崎 22. 中岛 23.泽田 24.阿部 25. 桥本 26. 山下 27.森 28.石川 29.前田 30.小川 31.藤田 32.冈田 33.后藤 34.长谷川 35. 石井 36.村上 37.近藤 38.坂本 39.远藤 40.青木
41.藤井 42.西村 43. 福田 44.太田 45.三浦 46.藤原 47. 冈本 48.松田 49.中川50.中野 51.原田 52.小野 53. 田村 54. 竹内 55. 金子 56.和田 57.中山 58.石田 59.上田 60.森田
61.小岛 62.柴田 63.原64.宫崎 65.酒井 66. 工藤 67.横山68.宫本 69.内田 70.高木 71.安藤 72.岛田 73. 谷口 74.大野 75. 高田 76.丸山 77. 今井 78.河野 79.藤本
80.村田 81.武田 82.上野 83. 杉山 84.增田 85.小山 86.大冢 87.平野 88.菅原 89.大久保 90. 松井 91.千叶 92.岩崎 93. 樱井(桜井) 94.木下 95.野口 96.松尾 97.菊地 98.野村 99.新井 100.渡部 101.樱田
日本皇室:日本天皇,皇太子
宫家 大正天皇前设立的有伏见宫、桂宫、有栖川宫、闲院宫、山阶宫、久迩宫、贺阳宫、朝香宫、东久迩宫、小松宫、北白川宫、竹田宫、华顶宫、东伏见宫、梨本宫,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皇室典范》,以上十五宫家均已废除,其成员降为平民,以宫名去掉“宫”字为姓。
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中臣氏、物部氏、苏我氏、大江氏、菅原氏、清原氏、在原氏、日下部氏、惟宗氏、秦氏、安倍氏、阿部氏(德川谱代) 足利氏、伊达氏、福泽氏、华冈氏、北条氏、后北条氏、本多氏、板垣氏、木下氏(羽柴氏)
前田氏、松平氏、村井氏、永野氏、织田氏、大伴氏、真田氏、佐佐木氏、佐竹氏、岛津氏、盐月氏、立花氏、高冈氏、武田氏、尼子氏、朝仓氏、长宗我部氏、土师氏、池田氏、今川氏、忌部氏、毛利氏、九条氏
⑷ 日本姓氏可以自己造么
日本姓氏一般取自地区名,自己造应该可以。
⑸ 日本的姓氏大全
倒是没有大全,不过可以提供比较多的:
鹤田 香取 野泽 麻生 小田切 草翦 稻垣 木村 中居 濑户 山下 酒井 松本 石田 柴崎 藤原 福山
江口 唐泽 长泽 椎名 松岛 白石 铃木 堂本 仲间 织田 泷泽 妻夫木 药师丸 余贵 石黑 丰川 平宫
工藤 赤西 生田 高岛 松山 井之原 锦户 城田 竹野内 广末 二宫 石垣 小松 小栗 田中 滨崎 滨田
幸田 志田 香椎 山本 原田 永山 栗山 前田 冈部 忍成 寺岛 黑木 水野 伊势谷 野口 土屋 北乃
绫濑 泽尻 荣仓 加藤 宫崎 风间 户田 山口 井川 深田 米仓 佐藤 小池 上野 伊东 须藤 长濑
倍赏 岸谷 赤坂 中村 相叶 今井 黑川 伊藤 五十岚 冈田 野际 岛谷 堤 加濑 吉田 观月 深津
洼冢 役所 山田 吹石 吉冈 内田 阿部 吉泽 松田 长谷川 国仲 上川 北村 宝生 京野 天海 中山
中谷 香川 吉永 冈本 相武 向井 稻森 成海 市川 玉山 龟梨 松下 高桥 仲代 井上 吉川 手冢
友坂 宫泽 樱井 大野 多部未 上户 平冈 能濑 手越 宇多田 仓木 安室奈 美木 小野 中岛 竹中
中井 吉高 安藤 川岛 菊川 管野 安倍 市原 小泉 苍井 加藤 浅野 冢本 筱原 白川 村川 矢田
三浦 入江 管谷 小仓 水岛 大政 上原 蛯原 津川 阵内 内山 江角 柳叶 西田 常盘 树木 高冈
泽口 南野 田口 相田 相马 押尾 佐佐木 秋山 北川 松坂 高仓 三船 栗原 松雪 横山 武田 岩佐
丹波 行定 渡部 本木 桃井 储形 乙羽 大冢 泽村 中越 夏川 森田 三宅 坂本 华原 细川 小林
渥美 泽田 北野 黑川 小室 寺尾 今村 小津 深作 大岛 玉置 筱田 寺山 若松 黑泽 沟口 押井
岩井 谷村 宇津 西村 矢泽 稻山 吉武 八尾 古尾谷 贯地谷 不破 若月 高村 伊佐 牛岛 杉山
神木 松川 要 堺 本乡 水川 释由 石原 藤木 平山 笕利 饭田 饭岛 堀北 广濑 藤井 片濑
谷原 金子 江户川 福田 津岛 横沟 佐野 丸山 平井 柳井 有坂 水桥 铜谷 草野 内博 南泽
樱庭 新垣 末永 伊崎 森村 高木 川端 沟端 横光 芥川 矢井田 藤田 森山 持田 一青 松尾
尾崎 小川 大江 三岛 清少 夏目 清水 爱内 伴都 黑石 古谷 松浦 清浦 后藤 远藤 增田 小山
满 野间 村上 森 三枝 竹井 坂井 新居 石川 藤本 大仓 安部 池田 岸本 岩田 北原 宇德
上木 近江 水树 小出 冈崎 加护 玉木 奥井 中原 植田 植草 东山 梶浦 绀野 原田 原纱 金田
锦织 能登 牧野 堀江 石松 堀内 广桥 池泽 南里 千叶 小西 近藤 三木 折笠 河原木 神田 野中
野岛 川澄 种村 桑岛 宫小路 福井 丰崎 藤堂 西门 花泽 桧山 新谷 高泽见 大谷 久川 早见
纪野 茅原 中森 大原 神谷 藤村 户松 阪口 桑谷 小林 小野 上杉 源 饭冢 菊地 生天目
名冢 武内 新井 横手 越智 松谷 岭 樱内 齐藤 斋藤 太田 木下 福永 千野 鸠山 渡边
菊池 美部浓 末弘 平山 石桥 大久保 秋月 竹内 武见 松冈 岸 犬神 金田一 竹下 内藤
柏原 泉谷 大泉 森高 森下 牛尾 安西 正田 小和田 黑田 森嘉 松崎 森永 加纳 野田
荒船 近卫 细川护 千 江崎 叶山 濑名 龟山 杉尾 臼井 久保田 奥泽 小石川 冰室 朝仓
杉崎 星野 矢吹 真壁 生野 沟口 冲岛 町田 田村 西川 小泽 池内 大淹 梅田 山崎 北田
小岩井 片桐 内野 水原 纯名 黑崎 森口 吉本 井筒 筒井 井之上 长岭 浅见 野村 品川
生濑 黑谷 游川 八木 土井 难波 片山 北井 别所 五代 田渊 小椋 高丸 市村 长冢 秋吉
吹越 日向志 藏原 长井 杉村 奥贯 望月 井田 桥爪 神尾 道明寺 美作 三条 大河原 青池
日向 中岛 重村 堀口 楠田 周防 宅间 小牧 重冈 星谷 佐伯 江黑 坂上 笹峰 浅井
利根川 山野 宫下 赤井 家富 飞松 樱田 山室 水黑 彩田 大卫 栗卷 佐田 石野 富浦
加贺 坪井 三城 武藤 佐竹 织部 鹤见 水月 桥田 田岛 岩本 西浦 叶野 泷村 日比
野弥 小柳 北岛 宫林 胜亦 大森 美山 大杉 中江 平野 堂岛 大泽 田山
⑹ 日本人的姓和名是怎么产生的
日本人的姓名
一、姓的起源
古代日本人没有姓,只有名。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统治阶级中间首先出现了氏和姓。氏是日本古代国家中的一种政治组织。每个氏都有自己的名称,叫做“氏名”。氏名是根据该氏族在朝廷中担任的职务或该氏族居住、管辖的地方命名的。例如,在朝廷中主管祭把的部门叫忌部,管理忌部的氏族便称为忌部氏,而出云氏、近江氏则是统治出云、近江地方的氏族。日本古代的“姓”是赐与氏的称号,以表示该氏的社会政治地位。姓有几十种,它类似爵位,是世袭的。各姓之间等级分明。例如:臣、连、君、直等。除氏、性以外,公元九、十世纪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称号叫苗字。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苗字即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的新姓。要言之,古代日本人的姓有氏、姓、苗宇三个部分,分别表示一定的意义。一个古代贵族的姓名写出来往往很长,如“藤原朝臣九条兼实”。其中:藤原是氏名,朝臣是姓,九条是苗字,兼实是名。后来,新的苗字大量增加,氏、姓、苗字逐渐台为一体,统称为苗字:在今天的日文中,苗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姓的意思.
在既有氏、性又有苗字的贵族统治阶级当中,天皇是一个例外。历史上的日本天皇都没有姓,只有名。在古代,天皇被认为是天神的后代,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而也就没必要有性。不仅是天皇,就连皇后和天垒的子女也都没有姓(天皇的女儿长大出嫁以后,可以姓丈夫的姓)。
氏、姓和苗字是权势的象征,因此在名前面冠以这些称号是当时日本统治阶级的特权。而广大劳动人民一直没有姓,只有名。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日本废除了封建的等级别度,到明治三年(1870年),日本政府决定;所有的平民百姓都可以给自己取姓。但是由予长期形成的习惯,许多人还不敢结自己取胜。为此,日本政府于明治八年(1875年)再次规定:所有的国民都必须有姓。从这时起,日本家家户户才都有了姓,子承父性,妻随天性,世代相承,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姓的含义
日本人是世界上姓最多的民族。据统计,目前日本的姓约有十一万左右,其中最常见的有四百多个。
日本人的姓均有一定的含义。以地名为姓是一大特征。例如:有的人住在山脚下,便以“山下”或“山本”为姓;有的人住在水田边,便称“田边”。日本人的姓有许多是以“村”字结尾的,如:西村、冈村、森材、木村等,这些姓最初都是来源于地名或村名。此外,还有许多性是表示大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相思想意识的。上至日月星民下至花鸟鱼虫,从职业住所到宗教信仰,几乎都可作姓。例如:高崎,意为岛屿的突出部分,大庭,是宫殿前的广场,白鸟、小熊是动物;若松、高杉是植物;高桥、乌居表示建筑物;小野寺、西园寺表示宗教信仰;服部、秦则是古时从中国经由朝鲜到日本定居的归化人(即移民)的姓。
日本女子出嫁后要随夫姓(男子入赘则随妻姓)。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松崎君代结婚后随夫姓改为“栗本君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新的民法规定:夫妻双方可以根据婚前所定,或随夫姓,或随妻姓。但大多数日本女子婚后仍照日本的习惯随夫姓。
三、名的含义
日本人的名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含义。例如:人名中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表示伦理道德;良、吉、喜、嘉等表示吉庆;龟、鹤、松、千代等表示长寿;君代等表示远久,广、博、浩、洋等表示智慧。有些表示死亡、疾病、邪恶含义的字,如:瘦、饥、瘦、苦、怪、邪等是人们所忌讳的,一般不用作名。
有些名具有特定的含义,如:山本五十六, “五十六”是因出生时其父年五十六岁而得名。 日本男子的名多表示威武、英侵、忠信等内容。如:黑田俊雄、奥野高广、和田英松等。此外,以排行为名也是男子名的一个特征。如:羽仁五郎、城山三郎、新田次郎(即次子)。男名的用字很广,一般来说,目前以郎、雄、男、夫等字结尾的名较多,如:小林秀赖、三本武夫、岸俊男。明治维新以前,有许多男子叫“兵卫”或“左(右)卫门”。这类名起源于古代。公元八世纪时,天皇朝廷内设立了五个负责保卫天皇和宫廷的军事机构,即卫门府、左右兵卫府和左右卫士府,台称五卫府。那些最早叫“兵卫”或“左(右)卫门”的人多半是在各府中服役的军士,有的则是这些军士的直系亲属。不过,这些陈旧的名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日本女子的名别具一格,与男子有很大的不同。女子的名一般多用秀丽优雅、读音柔和的字词,如小百合、赤子、花子、佐和子。在日本历史上,有不少女子以丈夫、父亲等直系亲属的职称取名。例如著名的日本古典小说《沥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她的名“式部”就是取自其父的官职式部丞(古代朝廷中掌管礼仪等事务的式部省的官吏)。古代日本女子的名,除贵族地主等少数统治阶级的安女外.绝大部分是用日文假名(日文字母,分为片假名和平假名两种)来书写的,这一习俗至今还在一部分女子中保留着。例如,电影演员中野良子的名,日文写作“中野上乙子”。其中的“上乙”就是假名字母。以“子”字结尾是近代日本女名的一个特点。
现在许多女名后面邢带一个“子”字。例如当代著名歌唱家加藤登纪子、芹洋子的名就是如此。另外,以江、代、美、枝等字结尾的名也不少,如大关行江、字野干代、江上由美、太原富枝等。 日本天皇的名称作“御名”,或“讳”。御名是天皇出生后由上一代天皇(即他的父亲)授予的。从第五十四代天皇仁明天皇(公元810一850年在位)开始,御名一股是由两个佳字组成。所谓佳字.就是由文章博士等著名文人和宫廷大臣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吉祥字。例如堀河天皇的御名是“善仁”,仁明天皇的御名是“正良”。许多天皇御名的后一个字都是“仁”字,后来明治天皇把这一习惯作为一项宫廷制度规定下来,要求所有皇太子名的后一个字都必须用“仁”字,同时规定所有公主名的后一个字必须用“子”字。例如大正天皇的御名是嘉仁;而当今天皇的御名是裕仁。天皇除正式的御名外,还有宫号、雅号,都是天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名。例如明治、大正两天皇的宫号分别是“右宫”、 “明宫”。天皇逝世以后还有一个由后人迫蹭的称号。根据含义的不同,这称号又可分为两种:一种叫“谥号”,一种叫“追号”。前者有歌颂天皇生前功德的善美之意,后者则没有这些含义。例如:圣武、孝谦、称德,分别是这三个天皇的谥号;醍醐、村上、东山,分别是这三个天皇的追号。四、姓和名的组成与区分
日本人的姓有用一个汉字的,也有用几个汉字的。例如:森、松本、宇喜多、武者小路、勘解由小路。在古代甚至还有长达七个汉字的姓,如:大身狭屯仓田部。一般说来,现代日本人的姓以两个汉字的为最多,其次是三个汉字,再次是一个汉字,超过四个汉字的姓极少。
日本人的名是由一个汉字或教个汉字组成。如,[犬养]毅.[森下]洋子、[谷崎]润一郎.[酒井田]柿右卫门。现代日本人的名也是以两个汉字的为多,四五个汉字以上的名巳很罕见。
日本人姓和名的排列顺序同我国汉族人的姓名相同,都是姓在前,名在后。但是,由于日本人姓名字数的不统一,结分辨姓和名带来不少麻烦。其他国家的人往往分不清哪些字是名,哪些字是姓。例如,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太平正芳的太平是姓,正芳是名,然而像“八木下弘”这样的姓名就不易辨出“八木下”是姓, “弘”是名了。因为在日文中“八木”也是姓。为了方便起见,日本人在正式署名的场合,常常把姓和名按各种方式隔开。如森鸥外、并上清、二阶堂进分别写作‘森 鸥外”、“并上 清”、 “二阶堂 进”。这样,姓和名使一目了然。
五、姓名汉字的读音
日文中的汉字有汉音、吴音、唐音、古训、俗训等多种读法。这些读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为音读,一为训读。所谓音读就是模仿中国古代汉字的发音,训读则是按照日本固有的假名字母发音。日本人的姓名有用音读的,也有用训读的,还有音、训混读的。例如[田中]角荣是音读,[栗原]小卷是训读;[幸田]益次即是音训混读。有些姓名既可以音读,又可以训读,例如川端康成的“康成”,音读念作(阔奥赛依),训读念作(呀斯那哩)。本人到底采用哪种谈法,别人很难确定。一些常用的日文汉字往往会有几种及至几十种的读音。例如,“顺”字仅训读就有二十三种读音。以下三个名字小的“顺”字埃音就不相同:[宫治]顺美子(斯米括)、[大田]顾彦(米其比括)、[大井]顺一(托西卡资)。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形:两个人的姓露完全一样,但读法却不相同。如,同是叫“清水顺”,一个读作(克哟米资·欧萨媳),另一个朗读作(克哟米资·斯那欧)。这种同字异音现象的大量存在,给辨别日本人姓名的读法造成许多困难。 日本人的姓名不仅读法复杂,而且没有统一的规律,就连日本入有时也念不沧确。所以,就连日本人初次见面时,往往要互相向问姓名的读音与写法,书写姓名时也常要注明读音。
六、姓名汉字的翻译
日本人的姓名绝大部分是用汉字写的,国人不能不说是一大方便。中国人译日本人名时,一般是照用原来的日文汉字,而读音则是按汉语拼音发音。不过,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日本的“和字”。日本民族在借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自己又创造了一些方块字,这类字在日本被称作“和字”(或国字)。例如藤原咲平这个名字中的“咲”(注:音xiào,古同“笑”。)字就是和字,它既无汉语读音,也无法译为中文。目前在我国,究竟如何翻译这些和字,意见尚未统一。
其次是简化字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两国都在力图简化汉字,但两国的简化字多不相同。如“泽”字,中文简化为“泽”,日文简化为“尺”(左加三点水)。所以日本人名“尺(左加三点水)登俊雄”,中文应译为“泽登俊雄”。又如“滨”字,中文简化为“滨”,日文简化为“浜”。日本人名‘浜田幸一”,中文应译为“摈田幸一”。
中国人读日本人姓名是按现代汉语发音,但欧美等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却是按照日本的固有发音译音。也就是说,同一个日本人名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发音截然不同。如:田中(塔那卡)英译为Tanaka,如果不懂日文,就很难想到是田中。日文中的同音异字更增添了译名时的困难。例如,“政夫”、 “政雄”这两个名字在英译中都写作Masao。如果将英文的Masao译成日文或中文,就至少要在政夫、政雄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此外,日本人姓名的顺序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许多西方国家的姓名都是姓在后,名在前。如“田中角荣”,西方国家译为“KakueI.Tanaka”(卡库爱伊·塔那卡),即角荣田中。从英、法、德等拼音文字转译成中文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把姓名的位置须倒过来。
七、战后出现的新趋向
近几十年来日本人的姓名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语中大约有五万个汉字,人们取名时可以任意在这五万字中进行选择。战后,日本政府对日语中的汉字进行了改革和限制。1946年政府公布了一千八百五十个当用汉字,1951年又补充公布了九十二个人名用汉字。从此,给新生儿取名都只能在这近两干个汉字之内选择,否则政府不予注册户籍。通过这些限制,人名用字的数字已大大减少了。 战后出生的日本青年喜欢用新颖的名。一些过时的、落俗套的用字,如男子的“郎”字和女子的“子”字正在逐年减少。像“龟”、 “鹤”等表示旧思想意识的用字也已遭到人们的嫌弃,有人用其他一些同音异字来代替这些字。例如把“龟子”改成“香女子”或“佳名于”(三者的读音相同,都念,卡美括)。还有的人干脆向家庭裁判所提出申请,彻底改名。
明治维新盾,特别是二次大战以后,在与外国人结婚的人以及侨居欧美的第二代、第三代日本人当4’还出现了一些“洋名”。有些洋名是用日文汉字书写的,如[相川]拿破仑、[赤松]保罗(术一“)、[石川]文二(9M一5)。另外还有些人崇拜西方文化,甚至模仿西方人名的写法,把自己的姓和名的排列顺序颠倒过来。如“达子加藤”、 “德一浦岛”。加藤和浦岛都是姓,按日本人的习馁应当写在名的前面。 过去,只有妇女的名可以用假名字母书写,男子的名必须用汉字。可是二次人战后有些男子(主要是知识分子相艺术家)在署名时不用汉字,也用起假名采。有的是姓用汉字,名用假名,如:井上 靖;有的正相反,姓用假名,名用汉子,如:中西礼三:还有的入连名带姓都用起假名来,如,弥津正志、安藤惠秀。关于书写姓名是用汉字还是用假名字母的问题在日本早有争论,不过绝大多数日本人认为,要在短期内立刻取消所有姓名中的汉字,改用假名,是不可能的。
⑺ 日本姓氏的起源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的“幕府时期”,是武士阶层专政的时代。那时只有贵族、士大夫、富豪、巨贾和大地主才有姓氏。而一般的庶民在暴政的箝制下是有名而无姓的。直到明治八年(公元1875年), 日本天皇才下诏令全国的庶民都可以在名字上加冠姓氏,并凭姓氏向政府登记申请户籍。在此情形下, 除了“佐藤”、“铃木”、“丰臣”、“北条”、“源氏”等当时赫赫有名的的贵族外, 其它二千七百万的贩夫走卒、升斗小民, 大都是目不识丁。因此取姓氏大部分人只好就地取材了。例如住在田的中间, 取姓为“田中”, 住在田的旁边, 就取名为“田边”等。日本人也许对大自然有所偏爱, 除先前所提到的“田中”、“田边”外, 还有“田泽”、“本田”、“池田”、“武田”、“吉田”、“松田”等。知名人士如演艺界的“松田圣子”。居住在山上的平民就以山为姓。如“大山”、“秋山”、“山本”、“小谷”、“冈村”、“松冈”、“川崎”、“宫崎”、“五十岚”等。知名人士如画卡通动画很有名的宫崎峻。居住在沼泽地带的农民则以沼泽为姓。如“大泽”、“宫泽”、“五十泽”等。知名人士如政界名人“宫泽喜一”。以河川、水井、海洋为姓氏的如“河田”、 “川上”、“大井”、“小泉”等。知名人士如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于是,地名、田名、身世、家系、职业、住所、屋号、工具,乃至动植物名称都成了选作姓氏的依据。总括日本的姓氏,大体可分14类型:地名姓、国名姓、古姓、译音姓、氏姓、职业姓、特别称谓姓、略姓、信仰姓、佳称姓、复姓、间接称呼姓、外来姓及其他(器物、用具、建造、天体、屋号、商业、抽象用语等)。
日本同韩国一样,都是受中国的汉文化影响而以汉字取用姓名的国家。中国在夏商周时期,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然而,日本社会形式上受汉文化的影响,而实际上在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的成立(中国南宋中期)才开始产生姓氏。天智9年,即公元670年,开始编制最初的户籍。这就是日本史上的《庚午年籍》。自此,日本由“部民”制社会迈进了“公民”制社会。为了突击编户造籍,没有姓氏者可以任意取个代号,以作姓氏。因此,“一井、前后、火山、温泉、瓶子、布袋、我孙子、早乙女、一二三”等都成了百姓的姓氏,从而姓氏的数量急剧增长。直到明治时代,政府颁布了“平民姓氏使用认可令”后才制止了各种膨胀系数,固定了现存的姓氏。至此,我们对日本姓氏的起源也许能有个大致的了解。
日本人姓名绝大部分是用汉字表达的,它和中国汉族人的姓名很相似:姓在前,名在后,延续父姓,世代相传,但变化较多。日本人的姓名,往往都由四个汉字组成。1898年制定户籍法之后,不得任意更改;分家时仍用原姓,并以子从父姓,妻随夫姓,世代相传为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日本法律规定,女子结婚可以不随夫姓,但实际上仍然是妻随夫姓者为多。例如,著名的日本乒乓球选手松崎君代,结婚后就改姓名为栗本君代了。日本人命名多用排行。如:河野一郎、金子二郎、伊藤三郎、长野四郎等。名字多有一定含义:猪、雄、虎、熊等表示勇武;良、喜、吉、庆、嘉等表示吉庆;龟、鹤、松、千代等表示长寿。女子的名字则常加“子”字,如春子、芳子、千惠子、秀子等;非常巧合,2002年2月被罢免的外相田中真纪子和继任的外相川口顺子都是女的,这两位的名字也都带有“子”字;当然也有的用千代、房江、芙美江等,但以“子”作为最后一字者居多。
⑻ 日本人的姓氏是怎么来的
在一百二十年前,具体说是在日本明治八年(1875年)前,日本人不象现在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当时,除了贵族,武士,医师等特权阶级以外,农民,商人和普通的艺人都只有名没有姓,姓氏在当时是少数人的特权。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丰臣秀吉在没有当上武士也只有一个藤吉郎的名没有姓,在当上武士以后才有一个木下的姓。
明治八年,日本宣布了《苗字必称令》,要求每人都要有自己的姓,顿时日本举国上下兴起一股取姓的热潮,由于当时人口已经增长到相当多,而且每个人都希望有个与众不同的姓,所以日本的姓大量增加,种类繁多。
还有另外一个造成姓氏增多的原因,是日本人不像中国人和同样使用汉字的朝鲜人那样是祖祖辈辈都使用一个相同的父姓,在日本人中不用父姓的占有不小的比例,其结果当然是姓氏的数量不断增加。
据说,一千五百年前,日本有一个姓“藤原”的家族,这个家族在很长的时期都有极大的势利,因此很多家族就想像藤原家族一样长盛不衰。
到了明治八年,平生没有姓的百姓在取自己的姓的时候,也想沾点“藤”字的吉祥味道,于是“藤田”,“藤本”,“藤井”,“藤山”,“藤川”,“藤条”,“藤藤菜!(玩笑)”等等姓氏就诞生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日本人最初选择姓氏时的思维方式之一。
⑼ 我想给自己起日本名字,请问姓氏可不可以创造一个
可以啊,很多小说和电影的主角的姓就是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