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发明权的具体细则
发明人依照法律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 的规定,可以取得发明权的技术成果应是一种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即发明。
这种新成就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
(1)前人没有的;
(2)先进的;
(3)通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的。
发明是由个人完成的,由发明人申报发明权;由集体完成的,则由发明人的所在单位申报发明权或者由共同发明人申报发明权。此外,旅居外国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士都可以向中国国家科委申报发明权。
在中国,发明权取得程序采取申报审查制和推荐审查制。发明人或发明人所在单位按照隶属关系逐级申报发明权,或者由有关单位推荐申报发明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和国务院各主管部门在收到申报后,将及时组织审查。其中认为符合条件的,审查单位将初审决定上报到国家科委。
国家科委设发明评选委员会,该委员会经审查后将公布报奖项目、征求异议。在3个月内异议期里,无人提出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由发明评选委员会将发明成果报国家科委,由国家科委核准授予发明权。
中国对发明的奖励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因此发明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方面的内容。
在人身权利方面,发明人有权获得发明证书和奖章。发明证书和奖章是对发明权的法律确认,体现了发明人的身分权和荣誉权。不能转让、不能继承。任何人不得剽窃和侵夺该项权利。
在财产权利方面,发明人有权领取奖金。奖金根据发明项目作用大小分为四等:一等奖为20000元,二等奖为10000元,三等奖为5000元;四等奖为2000元。特别重大的发明,由国家科委报国务院批准后,列为特别奖,另行奖励。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发明权受法律保护。凡剽窃、侵夺他人发明成果,打击、压制发明人或发明成果上弄虚作假,都是一种违法行为,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发明人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请求排除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
Ⅱ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 )的内容为准
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第六十二条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2)发明权法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Ⅲ 授予发明专利权的法定条件是什么
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为新颖回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答利权,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专利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排他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Ⅳ 我国法律对专利权归属是怎么规定的
我国法律对专利权归属是怎么规定的什么是专利权人 专利权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下文将给大家详细介绍有关我国法律对专利权归属是怎么规定的法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我国法律对专利权归属是怎么规定的我国法律对专利权归属是怎么规定的1、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2、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3、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4、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5、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6、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Ⅳ 新专利法对发明专利权转让有哪些具体规定
一、专利权转让
(一)专利权转让:专利转让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的所有权或将持有权移转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通过专利权转让合同取得专利权的当事人,即成为新的合法专利权人,同样也可以与他人订立专利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包括专利申请权转让。
(二)专利权转让的注意事项:
1、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2、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债务人转移义务的,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二、专利许可使用
(一)专利许可使用:是许可方(即专利权人)将自己的专利使用权允许被许可方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使用。
(二)专利许可的分类:
1、按照实施期限分,有在专利整个有效期间实施许可及在专利有效期间某一时间段实施许可;按照实施地区分,有在我国境内的实施许可和在特定地区实施许可;
2、按照实施范围分,有制造许可、使用许可、销售许可及制造、使用、销售全部许可;按照实施专利用途多少分,有一般实施许可和特定实施许可;
3、按照实施条件分,有普遍实施许可、排他实施许可、独占实施许可、分售实施许可和交叉实施许可合同。由于专利实施许可有多种类型,所以在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必须明确实施范围。专利权实施许可合同有专门格式,按规定认真填写。
专利权转让与许可使用,均需通过签订书面的方式予以认定。专利转让合同的成立,须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登记和公后才能生效。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专利权转让,必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中国单位和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Ⅵ 发明专利申请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发明是发明人运用自然规律而提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所以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指出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专利是最主要的一种。那么具体的关于发明专利申请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下文就此与大家分析。发明专利申请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对于发明专利申请的法律规定如下:第二十二条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第二十五条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动物和植物品种;(五)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六)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对前款第(四)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第二十六条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摘要应当简要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
Ⅶ 法律对发明权有哪些规定,构成侵权的要件怎样解决
你所说的发明权属于知识产权里的专利权。
发明专利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改进发明。
获得专利实质性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新颖性:指新的、前所未有的、未被公开的。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新"指:申请日前未在国内外出版物公开发表、未在国内公开使用。外观设计的"新"指:与申请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公开发表、在国内公开使用的设计不相同或不相似。
创造性:指比现有技术有明显进步。发明应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实用新型应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指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使用。
专利申请手续:向专利局提交申请文件: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
专利审批程序:①.初步审查:也称形式审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专利局应授予专利权,颁发专利证书并登记和公告。②.早期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审符合要求的,自申请日起18个月内公布。③.实质审查: 从技术上确定发明的专利性,自申请日起3年内提出。发明专利 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专利局应授予专利权,颁发证书并登记和公告。④.授权后的撤销程序和无效程序 授权日起6个月内,可请求撤销专利权;授权日6个月后,可请求宣告无效。
专利权的行使:⑴.专利实施方式:自行实施;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权转让他人实施;强制许可实施。⑵.专利实施许可种类: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普通许可、分许可。⑶.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转让。
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保护期限: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10年;外观设计10年。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技术的行为,就是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专利侵权三要件:具有侵害行为;是违法的侵害行为;侵害人必须有过错。
专利权保护范围:发明或实用新型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外观设计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行政保护、行政诉讼保护、民事诉讼保护、刑事诉讼保护。
具体的,你可以去一下的网站查看。
http://xiaoshan.gov.cn/oldinfo/ztzl/zhuanli
Ⅷ 与专利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专利分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专利类型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规定。在我国专利法中规定的种类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1.专利类型中的重要组成——发明专利
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是全新的创造,是专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首先,发明是一项新的技术方案。其次,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型。产品发明包括所有由人创造出来的物品,方法发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规律通过发明创造产生的方法。方法发明又可以分成制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两种类型。
2.专利类型中的改良成果——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与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实用新型只限于
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一种方法,也不能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产品;第二,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实用性较强。比如,产品的形状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确定的空间形状。对产品形状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是对产品的三维形态的空间外形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凸轮形状、刀具形状作出的改进;也可以是对产品的二维形态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型材的断面形状的改进。
3.专利类型中的外部工艺——外观设计专利
外观设计是指工业品的外观设计,也就是工业品的式样。它与发明或实用新型完全不同,即外观设计不是技术方案。我国《专利法》第二条中规定:“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可见,外观设计专利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是指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
(2)必须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
(3)必须富有美感;
(4)必须是适于工业上的应用。
Ⅸ 在发明人数大时,专利发明人的权利相同吗在专利法哪条上有说明我需要是专利法条文!谢谢!
发明专利如果有多个发明人时,每个发明人是共有权人,彼此的权利大小没有区别,当然也就没有明确的专利法条文,适用的是民法上的共有权的规定。当然,这里所说的发明人也就是专利申请人的情况,因为专利权是授予专利申请人的。专利权在此还延伸出了一个专利申请权,这个专利申请权可以在申请专利之前独立交易,和专利权一样也是很有价值的一种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