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丝帛是几时发明的

丝帛是几时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6-14 05:24:09

① 考古发现的丝帛、竹木、皮革、麻绳之类的古文物最早是哪个时期

我来回答皮革方面的:
古人类学家路易斯·李奇(S.B.Leakey)发现:人类加工兽皮的历史,可追溯到60万年前的非洲
我国北京周口店出土的骨针说明山顶洞人早在5~10万年前就开始使用兽皮了
甲骨文和金文都有“裘”字
商周时期戌革鼎上刻有“革”字
商周时期的工匠分为6种:土工、木工、草工、金工 、石工
和革工。
周朝设有“皮”官
战国时期的革履与革囊(湖南长沙)
公元前2000多年的埃及人已使用革制品
1893年丹尼斯发明一浴铬鞣法,制革工业才跨入现代工业行列

② 布帛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商周之前就已经有纺织业了吧

布帛大概是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期发明的,像河姆渡文明遗址就出土有原始的织布机、纺锤、骨针等用具,织布的材料主要是从麻、葛等植物中提取的纤维,还有就是蚕丝,成品有麻布葛布丝帛之类.五千年前祖先们进入父系社会后,手工业和农业分离而出现剩余商品交换,最早的纺织业也就产生了.

③ 请问中国丝绸的发明人也就是祖先是哪儿的人

嫘祖,一作“累祖”。传为西陵氏之女,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中的“颛顼帝”。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神话传说中把她说成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嫘祖的故乡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是我国丝绸的伟大发明家,和炎黄二帝同一时期,是有史籍记载的我们中华各族人民的伟大母亲。而千古传颂的黄帝元妃、妻子嫘祖,其故里何在呢?

考证解开千古之谜
四川省盐亭县,始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西魏时“以近盐井”而名盐亭。目前,不仅有大量的出土蚕桑文物、化石、嫘祖文化遗迹,唐代《嫘祖圣地》碑,而且还有许多关于嫘祖发现天虫、养蚕制丝的传说。经四川盐亭嫘祖文化研究会,证明四川省盐亭县为嫘祖出生地,解开了困扰史学界的千古之谜。

嫘祖生于盐亭青龙山
在盐亭县城南60公里,金鸡镇和高灯镇交界处有一山为嫘祖山,嫘祖山的嫘祖穴,相传是嫘祖出生地。传说嫘祖诞生于5000年前的古西陵国,故里即今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嫘祖穴。少年时的嫘祖便显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一天,嫘祖在摘桑葚时,偶然发现桑虫结的黄茧,便摘来含在口中玩耍,由于唾液浸泡加热溶解了胶质,嫘祖无意中顺手理出了茧中的丝线。用手一摸,还挺结实,不像蜘蛛丝那样容易断。聪明的嫘祖顿生编织蚕丝以代替兽皮树叶作衣服的欲望。后来,嫘祖将野桑茧变为家养,又发明了一些缫丝的工具,实现了她以丝绸作衣服的梦想。从此,开启了西陵部落衣着文明时代,结束了穿树叶、披兽皮的生活方式。此后,年轻的嫘祖以发明丝帛而称雄西陵,并受到黄帝的仰慕。便与黄帝联盟联姻,巡行天下,教民养蚕,普及蚕桑丝绸文化。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奠立国基,是以称她为母。如今,盐亭每个与丝织有关的地名都有一个嫘祖蚕桑织业的故事在流传,老百姓仍保留有每年祭祀嫘祖的民俗。

④ 帛书(在丝帛上写字)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帛书又名缯书,是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现存实物以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为最早。

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又称缯书。已出土楚帛书 和汉帛书 。楚帛书发现于长沙子弹库楚墓, 1942 年被盗出,今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保存完整的 1 件 ,墨书楚国文字,共900余字,奇诡难懂 ,附有神怪图形 ,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数术性质的佚书,与古代流行的历忌之书有关 。汉帛书主要发现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共12万余字(见马王堆帛书)。此外,1979年在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也发现一件长条形帛书,是裁制衣服时留下的剪边,墨写隶书30字,记边塞绢帛价格和来源。

⑤ umbrella的发明

雨伞的发明
雨伞是我国发明的。
据说,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的著名工匠鲁班,常在野外作业,常被雨雪淋湿。鲁班的妻子云氏,看到丈夫这样辛苦,就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很像“亭子”,而且收张自如,真是“收拢如棒,张开如盖”。这就形成了以后的伞。古时伞也写作馓,馓即伞也。
据《伞物纪原》云:“六韬曰:天雨不张盖幔,周初事也。通俗文曰:张帛避
雨,为之馓,盖即雨伞之用,三代已有也。”可见古代伞是用丝制的,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丝帛年用纸伞代替了,宋时制出了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对伞均有改进,如有纸伞、油伞、蝙式伞,形成了今日的琳琅满目的大众用品。
馓在古代被列为官方仪式之一,如罗伞在后魏时就有了。当时官阶的不同,罗伞的颜色、大小有严格的区别,这种习惯一直传到明朝。
1747年,我国的伞传入英国,成为英国第一把伞。当时有一个英国人到中国旅行,看到我国人民张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认为很适用方便,就买了一把使用,回国时便把它带回了英国,然后又造了一把形状似香菇的丝布伞用之,不久遍布了全英
国。今天雨伞已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了。
今天,雨伞是我国人民,尤其是南方人民必备之物,人们外出总要带着雨伞,既可遮雨又可遮阳光,一举两得。折叠伞更是携带方便。

传说鲁班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巧匠。《玉屑》上还记述,她是雨伞的发明者,第一把雨伞就是她送给丈夫出门给人家盖房屋时用的。"伞"字早有出现,她大概是造出了能撑合的伞. 是谁发明的雨伞?对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芸。有的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Egypt)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slave)为他们太阳伞(parasol)。罗马人用伞遮挡地中海地区的阳光。在中国,伞是公元前1000年由鲁班的妻子发明的,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 在英国,在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佰纳斯 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把伞竖起来,表示对爱情遥坚贞不渝;左手拿着撑开的伞,表示“我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把伞慢慢晃动,表示没有信心或不信任;把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见到你。 到了19世纪男人开始使用伞。 由于英国多雨伞是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传统的英国生活方式的象征,成为伦敦商人和官员必之物,英国人的象征——约翰牛就手中拿着雨伞。在文学作品、电影中也是不可缺少之物。英国于1969年建立伞博物馆。伞还有多种用途。伞有时被当作武器。1978年,一们被流放的保加利亚(Bulgaria)人在滑铁卢大桥上被刺客用伞尖刺伤,中毒身亡。有的伞柄可以喷洒胡椒粉,用来制止恶狗追咬。有的伞柄里有灯光可照明探路。

雨伞是我国发明的。
据说,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的著名工匠鲁班,常在野外作业,常被雨雪淋湿。鲁班的妻子云氏,看到丈夫这样辛苦,就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很像“亭子”,而且收张自如,真是“收拢如棒,张开如盖”。这就形成了以后的伞。古时伞也写作馓,馓即伞也。
据《伞物纪原》云:“六韬曰:天雨不张盖幔,周初事也。通俗文曰:张帛避
雨,为之馓,盖即雨伞之用,三代已有也。”可见古代伞是用丝制的,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后,丝帛年用纸伞代替了,宋时制出了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对伞均有改进,如有纸伞、油伞、蝙式伞,形成了今日的琳琅满目的大众用品。
馓在古代被列为官方仪式之一,如罗伞在后魏时就有了。当时官阶的不同,罗伞的颜色、大小有严格的区别,这种习惯一直传到明朝。
1747年,我国的伞传入英国,成为英国第一把伞。当时有一个英国人到中国旅行,看到我国人民张着油纸伞在雨中行走,认为很适用方便,就买了一把使用,回国时便把它带回了英国,然后又造了一把形状似香菇的丝布伞用之,不久遍布了全英国。今天雨伞已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了。
今天,雨伞是我国人民,尤其是南方人民必备之物,人们外出总要带着雨伞,既可遮雨又可遮阳光,一举两得。折叠伞更是携带方便。

⑥ 布帛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商周之前就已经有纺织业了吧

布帛大概是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期发明的,像河姆渡文明遗址就出土有原始的织布机、纺锤、骨针等用具,织布的材料主要是从麻、葛等植物中提取的纤维,还有就是蚕丝,成品有麻布葛布丝帛之类。五千年前祖先们进入父系社会后,手工业和农业分离而出现剩余商品交换,最早的纺织业也就产生了。

⑦ 根据甲骨文金文小篆丝帛等文说说这几项文字的发明在当时有何优点

甲骨文:商朝出现,可以记载事情了。
小篆:书写更方便
丝帛书:更方便。。~

⑧ 人类是如何发明丝绸的事

丝绸的发明者是嫘祖,一作“累祖”。传为西陵氏之女,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中的“颛顼帝”。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神话传说中把她说成养蚕治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嫘祖的故乡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是我国丝绸的伟大发明家,和炎黄二帝同一时期,是有史籍记载的我们中华各族人民的伟大母亲。而千古传颂的黄帝元妃、妻子嫘祖,其故里何在呢?

考证解开千古之谜
四川省盐亭县,始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西魏时“以近盐井”而名盐亭。目前,不仅有大量的出土蚕桑文物、化石、嫘祖文化遗迹,唐代《嫘祖圣地》碑,而且还有许多关于嫘祖发现天虫、养蚕制丝的传说。经四川盐亭嫘祖文化研究会,证明四川省盐亭县为嫘祖出生地,解开了困扰史学界的千古之谜。

嫘祖生于盐亭青龙山
在盐亭县城南60公里,金鸡镇和高灯镇交界处有一山为嫘祖山,嫘祖山的嫘祖穴,相传是嫘祖出生地。传说嫘祖诞生于5000年前的古西陵国,故里即今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嫘祖穴。少年时的嫘祖便显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一天,嫘祖在摘桑葚时,偶然发现桑虫结的黄茧,便摘来含在口中玩耍,由于唾液浸泡加热溶解了胶质,嫘祖无意中顺手理出了茧中的丝线。用手一摸,还挺结实,不像蜘蛛丝那样容易断。聪明的嫘祖顿生编织蚕丝以代替兽皮树叶作衣服的欲望。后来,嫘祖将野桑茧变为家养,又发明了一些缫丝的工具,实现了她以丝绸作衣服的梦想。从此,开启了西陵部落衣着文明时代,结束了穿树叶、披兽皮的生活方式。此后,年轻的嫘祖以发明丝帛而称雄西陵,并受到黄帝的仰慕。便与黄帝联盟联姻,巡行天下,教民养蚕,普及蚕桑丝绸文化。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奠立国基,是以称她为母。如今,盐亭每个与丝织有关的地名都有一个嫘祖蚕桑织业的故事在流传,老百姓仍保留有每年祭祀嫘祖的民俗。

⑨ 丝帛的历史,起源,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著名的手工品

战国时就有生丝织成的“帛”。单根生丝织物为“缯”,双根为“缣”,“绢”为更粗的生丝织成。
据考古资料,在殷周古墓中就发现丝帛的残迹,可见那个时候的丝织技术就相当发达。
当然,明确提及丝帛用于书画,还是在春秋时期(《墨子·天志中篇》如实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
然而,当时丝帛是为贵族书写及绘画之用,民间则仍用竹简。汉代虽发明了纸张,但是“贵缣帛,贱纸张”,用纸张的,大都是买不起缣帛,而一般宫廷贵族还是习惯于用缣帛。

著名的丝帛手工品:汉代的帛书周易;帛书老子

阅读全文

与丝帛是几时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