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有:
一:鲁班造锯
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呢?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他还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条大蝗虫,两个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所以能很快地磨碎叶片。鲁班就从这两件事上得到了启发。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二:仿生学事例
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三:二十六个字母的畅想:
A:挺拔的大山,向上只有一个休息的小站。 B:人们啊,请不要满足于八分的收成。
C:永远圆不了,是因为每一次都半途而废。 D: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弦月常圆。
E:向上的台阶,登高才能望远。 F: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只送给钟情她的人。
G:运动员美的体形,来自于艰苦的锤打。 H:只有团结,你我才能并驾齐驱。
I:顶天立地,方显出有志者本色。 J:水里有铁制的鱼钩,人间何尝没有它。
K:交响乐的指挥,凝视着整个乐队。 L:一把不歇的锄头,开拓荒芜的土地。
M:低谷与险峰,构成多姿多彩的生活。 N:闪电,你成了预示雷雨的使者。
O:周而复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 P:不倒的旗帜。
Q:阿Q走了,儿子犹在,孙子也不绝。 R:到达成功的顶点,有曲线也有直线。
S:弯弯曲曲,人生之路。 T:力聚千钧,宁折不弯。
U:不是一张舒适的床,而是一个危险的坑。 V:是获胜的标志,还是逃兵投降的手。
W:波谷和波峰,都是人生的一种状态。 X:是四通八达的路标,还是禁止通行的封条。
Y:尽管是一株幼苗,也知道向上的重要。 Z:放慢速度转弯,是为了以后的疾驶。
㈡ 谁能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系统干预》的pdf电子书
是译本,要滴话,加一下本人
《创造性解决问题:全面系统干预》
作者:罗伯特·L·弗勒德
迈克尔·C·杰克逊著;杨建梅 庄东 陈安琪等译 页数:220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428-4459-0
㈢ 请你举一个生活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
2008年,奥林匹克的圣火在高雅华丽的“中国纸卷”中熊熊燃烧。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
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3)创造性解决问题全面系统干预扩展阅读
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
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地,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一个小主意,往往会赢得无尽的胜券。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长河里,人类利用创造性思维推进世界文明的例子举不胜举,牛顿在苹果树下的想象,爱因斯坦十六岁时的大胆想象导致相对论的产生,阿基米德在浴盆中凭直觉悟出浮力定律。
㈣ 创造性解决问题 全面系统干预怎么样
这本书非常适合咨询顾问或者项目/产品经理看,对于在企业内部利用项目来问题有着非常实战的教练效果,对于系统的认识和分类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系统采用不同类型项目方法做了案例解读。 把我自己以前工作的一个空白区作了有效的补充,当然,也会有人说,看36计或者读三国演义也能有类似的效果。当然,这是针对同一事件的2种不同文化方法论的解读,就如中医西医都能治病,但是能效有异,价值观核心也不同。 在大公司要做不成一件事情很容易,要做成一件很难。经理人需要逐步累积到强大的影响力(软性的威望或派系+硬性的流程或者资源权利),对于一个贸然进入陌生企业的咨询顾问而言,则更难,他们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建立这样的威望和说服力,同时产生明确的效果。 郭台铭说:所谓咨询顾问,就是你问他几点,他抬起你的手腕上的表,告诉你几点。虽然有点偏颇,但是多数企业的高层往往高到没法低头看到自己的手腕,所以需要花钱问顾问时间。 而顾问则需要对于不同文化,不同管理系统下的问题,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让客户感觉到全面的提升。当然,自己不应该有太强的ownership,否则对项目的可能隐含的政治性目的难以接受。
㈤ 六西格玛培训中triz理论创造性问题分析方法
TRIZ培训理论中的创造性问题分析方法
对问题本质有深入准确的认识是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前提。对于复杂的问题,只有屏除干扰因素,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才可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但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受到思维定势等因素的束缚,需要一些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问题情境。
著名的发明创造理论TRIZ(萃智)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科学而又富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发明问题分析方法,如多屏幕法,资源-时间-成本(RTC)算子法,小人法,金鱼法,等等。多屏幕法能够帮助我们从结构、时间,以及因果关系等多维度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即该方法不仅研究问题的现状,而且考虑与之相关的过去、未来和子系统、超系统等多方面的状态。资源-时间-成本(RTC)算子法则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改变物体在资源、时间和成本等方面的参数,帮助我们想象各种可能,大大扩展思维,突破思维定势。金鱼法能够引导我们从理想境界出发,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另外TRIZ(萃智)理论还包含了著名的物质-场分析法,它通过构建问题的物场模型,能够清晰地表达出产品的构成,其相互作用及作用的性质,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发现和确定要解决的问题,为后面有效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通过下面一个金鱼法的简单应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TRIZ(萃智)理论中创造性问题分析方法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埃及神话故事中会飞的魔毯曾经引起我们无数遐想,那么现在我们不妨一步步分析一下这个会飞的魔毯。
现实生活中虽然有毯子,但毯子都不会飞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引力,毯子具有重量,而毯子比空气重。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毯子可以飞翔? 我们可以施加向上的力,或者让毯子的重量小于空气的重量,或者希望来自地球的重力不存在。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毯子及其周围的环境,会发现这样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如空气中的中微子流、空气流、地球磁场、地球重力场、阳光等,而毯子本身也包括其纤维材料,形状、质量等。那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找到一些让毯子飞起来的办法,比如毯子的纤维与中微子相互作用可使毯子飞翔,在毯子上安装提供反向作用力的发动机,毯子在没有来自地球重力的宇宙空间,毯子由于下面的压力增加而悬在空中(气垫毯),利用磁悬浮原理,或者毯子比空气轻。这些办法有的比较现实,但有的仍然看似不可能,比如毯子即使很轻,但也比空气重,对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继续分析。比如毯子之所以重是因为其材料比空气重,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比空气轻的材料制作毯子,或者毯子象空中的尘埃微粒一样大小,等等。
通过上面一个简单分析过程,我们会发现,神话传说中会飞的毯子逐渐走向现实,从中或许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甚至十分有用的创意。这个简单的应用展示了金鱼法的创造性问题分析原理:即它首先从幻想式构想中分离出现实部分,对于不现实部分,通过引入其它资源,一些想法由不现实变为现实,然后继续对不现实部分进行分析,直到全部变为现实。因此通过这种反复迭代的办法,常常会给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带来一种现实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TRIZ(萃智)理论中的这些创造性思维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势,扩展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又提供了科学的问题分析方法,保证我们按照合理的途径寻求问题的创新性解决办法
㈥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TRIZ)课程培训适合哪些阶层人员学习呢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TRIZ)课程培训:
【课程背景】
TRIZ是当前所有科学与学习方法中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它曾经一直作为苏联的国家机密,被严格保密了50年,因为它对于支撑苏联的军事实力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直到苏联解体才随一些科学家被传播到国外,为世界所知,TRIZ很快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成为现代创新的代名词。
TRIZ是前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通过对20多万份高价值专利的研究,探索技巧,总结规律,所得出的一套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方法论,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学。在完整的理论体系基础上,TRIZ总结出了各类相对实用的方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而实用的发明创新的工具,已在前苏联、美国、欧洲、日本等许多国家的企业应用,解决了成千上万个新产品开发中的难题,所以被欧美一些国家称为“神奇点金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应用,现已经非常的系统和成熟。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研发、工艺、品质、设备、专利等部门骨干人员,负责改善及革新项目的骨干人员及对本课程有兴趣的人士。
【学习目标】
1、熟悉TRIZ方法的功能及应用
2、熟悉TRIZ系统方法,摆脱心理惯性,突破现有思维框架
3、熟练应用TRIZ方法,解决开发过程中技术矛盾问题,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和生产成本
4、理解专利布局的重要性,掌握专利布局技能,增加专利数量
【成果鉴定】
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学员将颁发权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TRIZ)培训证书》。
㈦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是符合活动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一)传统智力理论
传统智力理论有独立因素说、二因素说等。
1.独立因素说
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例如,抽象力、对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对机械问题的适应能力等。根据这种学说,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彼此是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
这种学说很快受到人们的批评。心理学家们很快发现,当人们完成不同的认知作业时,他们所得到的成绩具有明显的相关。这说明各种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2.二因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能量),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须的。由许多特殊因素与某种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作业时,都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活动中包含G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高;相反,包含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
(二)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七种智力分别为:
(1)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3)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等。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7)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三)成功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是对现实生活中真正能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亦称为“惰性化智力”。斯腾伯格认为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凝固不变的智力,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分析性智力涉及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强调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创造性智力涉及发现、创造、想像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涉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运用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用分析性智力发现好的解决办法,用创造性智力找对问题,用实践性智力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三个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一)问题及其问题解决
所谓问题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立即知道做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问题包含四个成分:(1)给定信息(问题初始状态);(2)目标(问题结果状态);(3)障碍;(4)方法,即个体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步骤。
问题分类:结构良好问题(具有明确的条件、目标和解答的问题);结构不良问题(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
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过的规则,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问题解决有以下特点:(1)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即第一次遇到的问题;(2)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3)问题解决是形成解决问题的原理或规则,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问题解决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形式。
(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对于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不同学者看法不一,目前主要有杜威的五阶段论、华莱士的四阶段论以及我国学者总结的四阶段说。
1.杜威的五阶段论
(1)开始意识到难题的存在;(2)识别出问题;(3)收集材料并对之分类整理,提出假设;(4)接受和拒绝试探性的假设;(5)形成和评价结论。
2.华莱士的四阶段论
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通过对名人传记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1)准备,即收集信息阶段;(2)沉思,即处于酝酿状态;(3)灵感或启迪,即问题解决方案的突然出现;(4)验证,即检验各种方法。
3.我国学者总结的四阶段说
我国学者(陈琦等人)综合各家理论模式和阶段论,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寻求解答的方案阶段、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阶段、对结果进行检验阶段。
4.问题分类解决
(1)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
建立问题表征;搜寻解法;手段—目的分析;想法检验;执行解决方法和评价。
(2)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监控;实施、监察解决方案;调整解决方案。
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一)有关的知识经验
有关的背景知识,能促进对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探索的技能在解决问题中不能替代实质性的知识。
(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智力水平的高低对问题解决有重要的作用: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分析能力等对问题解决有重要影响,认知特点即对问题的敏感性、灵活性、冲动性、反省性等特点,对问题解决也有一定影响。
动机也影响问题的解决:对问题持漠然的态度,既不能发现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但动机过于强烈,人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也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问题中的事件和物体将以某种特点呈现,如空间、位置、距离、时间顺序等。这些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影响人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某些呈现方式能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便于寻找解答的方向、途径和方法;某些呈现方式则可能掩蔽或干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增加解答的难度,甚至导入歧途。
(四)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反应定势有时也称定势,指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的倾向。思维定势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定势使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刻板化。
功能固着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提出的,它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人们通常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是由于他们很少考虑具有特定功能的物品的不平常的用途,这就是所谓的功能固着性。
(五)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原型启发:类似事物即称原型,它对人的创造活动所起的作用叫原型启发。原型所以能起启发作用,一是由于原型与所要创造的新事物之间具有共同之处或类似之处,二是由于人们可以从原型中发现某种原理,从而引起模仿。原型启发法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
酝酿效应: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这种现象称之为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知识和能力内在关系的规律揭示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受制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教师对学生知识基础状况的精确洞察与把握;另一个是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的知识准备。
(二)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
分析问题即了解“四成分”——已知、目标、障碍、方法。教学生分析问题的步骤是:①教师带着学生分析问题;②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③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
对问题解决规律的把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普遍规律和具体规律。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动性,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四)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
策略,指的是人在思维过程中,从大的角度来考虑思维方向的思想方法。好的问题解决策略,是人们长期问题解决的经验总结,它对于解决特定问题很有效。因此,教师要经常教给学生一些好的问题解决的策略。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总结自己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并灵活运用。
(五)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合理、科学的猜想是直觉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大胆地提出猜想,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异议”,启发学生进行多向猜测、多向思考。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实践验证。
五、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的基本概念
创造性是一种个性特质,具有这种个性特质的人具有创造力,即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讲,创造也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最终产生新颖的产品的活动过程,因此,可以将它看作是问题解决的最高形式。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流畅性: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①用词的流畅性;②联想的流畅性③表达的流畅性;④观念的流畅性。
(2)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摈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
(3)思维的独创性(独特性):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人们的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除此以外,创造性思维者还要对新颖独特的观念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精密性。
(二)创造性的基本结构
1.静态结构
(1)艾曼贝尔结构说
个体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三种成分:有关领域的技能,包括实际知识、专门技能和该领域的特殊天赋,它可以被看作是一套解决问题或从事某项特定工作的认知途径;有关创造性的技能,包括认知风格、有助于探索新的认知途径的知识和工作风格,这些决定了个体创造力发展的成果或反映能否超越该领域以前的水平;工作动机,包括工作态度和对自己所能接受工作的理解,它是个体创造力发展与展现的推动力量。
(2)吉尔福特结构说
创造力可以分解为以下六种主要成分:敏感性,即容易发现新事物,接受新问题;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特定的问题情境能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建议;灵活性,即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再定义,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洞察性,即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和特性。
2.动态结构
现代信息加工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认为,发明创造实质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创造力是在产生有价值的新信息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智力品质的总和。一般包括如下成分:发现问题的能力;明确问题的能力;阐述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以及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1.脑激励法
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最重要的一步,是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创造性会受到赞扬。“脑激励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产生想法和评价这种想法区分开来。
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用这种方法,一种想法可能启迪另一种想法。
2.吉尔福特的策略
吉尔福特在总结了大量的有关培养创造力的文献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前后有序的培养创造力的策略:
拓宽问题:例如,人们不应该问:“我们如何改进灭蚊器?”而是应该问:“我们怎样才能消灭蚊子?”这样就为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打开了大门。
分解问题:问题越具体、越明确,就越有可能为人们提供提取信息的线索,从而增加问题解决的机会。
常打问号: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特征是不断发出疑问,通过训练,人们可以形成提问的习惯,在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不同特征的问题。
快速联想与中止评判:这种策略一般是在群体思维或小组讨论时使用的,但个人也可采用。快速联想要与中止评判策略结合起来使用,若没用中止评判,很可能会产生抑制的效果。在这期间,要严格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批评。这就是说,要鼓励学生“自由放任”,想提什么观念就提什么。
延长努力:产生观念的努力不应过快地终止。一般说来,产生观念的速度是刚开始时最快,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慢。但观念的质量一般是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
列举属性:采用列举属性的策略,可以对事物重新分类,从而使它们更便于使用,更适用于不同寻常的场合。
形成联系:获得新奇观念的一种可能的途径,是迫使自己把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自己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如带橡皮的铅笔就是橡皮与铅笔的组合。
尝试灵感:对某一问题的实际工作停顿一会儿,但仍保持解决该问题的愿望,而得到的,往往是灵感,即在没有料想到的情况下,突然涌现出很好的想法。
3.分合法
本义是“把原本不相同、不相关的元素加以整合”,包括两种心理运作过程:“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和“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
主要是运用类比和隐喻的技术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形成不同观点。
4.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几条建议
(1)接受并鼓励发散思维;
(2)容纳异议;
(3)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判断;
(4)强调每个人都能以某种形式进行创造;
㈧ 系统隐喻是什么
全面系统干预(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简称TSI)
全面系统干预简介
全面系统干预是Flood和Jackson于1991年在《创造性问题求解—全面系统干预》一书中提出的。
1995年Flood又作了改进。全面系统干预的环状逻辑步骤由三个阶段:创造、选择和实施组成。创造阶段的工作是,根据系统隐喻,找出对组织混乱的问题情景有洞察力的系统隐喻及要处理的议题。选择阶段的工作是,挑选与系统隐喻匹配的主要系统方法论与辅助系统方法论。实施阶段的工作是,用选出的方法论干预问题情景,提出组织变革的建议。1995年改进的全面系统干预逻辑步骤,如图1所示:
开发出来的全面系统干预(TSI)元方法论以CST为哲学基础,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TSI以CST为指导思想,综合集成了各种系统方法论,并将它们应用到恰当的问题情景中去,所以TSI又被称为系统方法论的系统,是一种元方法论或元范式。
全面系统干预的内容
全面系统干预(TSI)包括三个阶段:创造,选择和实施。
1、在创造阶段,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组织或问题情景,尽可能全面地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帮助管理人员对组织或问题情景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这个阶段要用到一种很有用的工具——系统隐喻,来把握问题的本质,系统隐喻采用类比的方法,根据相同或类似的特征,将其它领域的概念应用于对组织的系统分析,从而获得看清问题的洞察力。不同的隐喻关注组织的不同方面,有的关注组织结构,有的关注人和政治。创造阶段的结果是发现一系列关键问题,这些关键问题的特征由主导隐喻来体现。隐喻也是随后选择适当干预方法论的基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主导隐喻在以后的阶段有可能发生变化。
2、找到关键问题之后,选择阶段的任务就是选择适当的干预方法论,这一阶段的工具是系统方法论的系统,系统隐喻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
3、实施阶段的任务是运用系统方法论,提出具体变革的建议,结果是获得协调一致的干预。
方法论是以一定的范式为基础的。所谓范式就是指基于研究对象的基本事实与假设的理论体系。任何一种理论都基于一定的假设,这种假设或者是研究者有意识地作出的(即显在的假设)或者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实 使用的假设(即隐含的假设)。不同的思想和行为会导致对世界理解的显著不同。这些附加了价值观、思想、信念的思考和观察构成了不同的基本范式,它们在理论上不是中立的。
根据Minger和Brocklesby的观点,在同一个调查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不止一种方法或方法论,它们基于不同的范式[1]。高度复杂和多维的问题需要这样的综合。他们归纳了五种情况:
方法论孤立主义者。决不使用多于一种方法论。
范式孤立主义者。在不同的调查研究中使用同一个范式的几种方法。
方法论综合。在同一调查研究中综合同一方法论的几种方法。
方法论增强。基于相同的范式,一种方法利用另一种方法的某些部分。
单一范式的多方法论。几种方法的某几个部分综合起来,创建一种新的方法论,但它们都属于同一范式。
Jackson称以下为真正的多元主义者[2]:
方法论选择。分析者选择一个整体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及其相关方法和模型能最好地表现出问题情景的要求,如系统方法论的系统。
整体方法论管理。在相同的调查中使用基于不同范式的整体方法论。
方法论增强。一种方法吸收基于不同范式的其它方法的某些部分。
多范式多方法论。在同一调查中,将基于不同范式的不同的方法综合在一起,作为一种新方法。
基于评论式系统思考的全面系统干预对于解决不同范式的问题是成功的,TSI本身是一种元范式,所以不存在不同范式的公度问题。TSI是选择方法论的方法论,为了将CST和TSI应用于战略研究方法论,首先,我们要对主要的战略学派的核心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其次,要根据不同维度对战略研究方法论进行分类,以适合不同的问题情景。
参考文献
[1]Brocklesby J.Becoming multimethodology literate:an assessment of the cognitive difficulties of working across paradigms[A].Mingers J,Gill A.Multimethodology: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bining Management Science Medmdologies[C].Wiley,Chlchester,UK,1997.189-216.
[2]Jackson M C.Towards Coherent Plumlim in Management Science[C].Lincoln School of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Lincolnshire & Humberside,Lincoln,UK,1997.16.
钟映红,杨建梅.基于CST的战略研究方法论.科学学研究,2003年1期
钟映竑,杨建梅.系统视角的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2期
http://www.hroot.com/wiki/article/2003-12-1/008121152527.htm
㈨ 公司想要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理论TRIZ培训,请问TRIZ培训哪家好呢谁能告诉我
创造性解决问题理论TRIZ培训:
【课程背景】
TRIZ是当前所有科学与学习方法中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它曾经一直作为苏联的国家机密,被严格保密了50年,因为它对于支撑苏联的军事实力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直到苏联解体才随一些科学家被传播到国外,为世界所知,TRIZ很快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成为现代创新的代名词。TRIZ培训哪家好,找天行健咨询。
TRIZ是前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通过对20多万份高价值专利的研究,探索技巧,总结规律,所得出的一套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方法论,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学。在完整的理论体系基础上,TRIZ总结出了各类相对实用的方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而实用的发明创新的工具,已在前苏联、美国、欧洲、日本等许多国家的企业应用,解决了成千上万个新产品开发中的难题,所以被欧美一些国家称为“神奇点金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应用,现已经非常的系统和成熟。
【培训模式】
培训过程中,我们摒弃单调枯燥的理论讲解,更加侧重于应用和实战。老师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案例研讨与分组讨论等多样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培训售后服务方案】
1、课程结束后,将有专人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跟进。
2、参训学员享受终身免费重听特权。
3、提供全面、贴身设计的培训课程、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及交流平台。不定期组织免 费研讨会,为客户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提供良机,达到多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