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名安全管理人员怎么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保证企业的安全正常生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便是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❷ 安全经济效益的指标有哪些
1、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计算公式:
销售利润率=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入×100%
产品销售净收入:指扣除销售折让、 销售折扣和销售退回之后的销售净额。
2、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3、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计算公式: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
4、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计算公式: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
5、资产负债率: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6、流动比率: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是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7、应收帐款周转率:也称收帐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应收帐款周转快慢。计算公式:
应收帐款周转率=赊 销 净 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100%
赊销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由于企业赊销资料作为商业机密不对外公布,所以,应收帐款周转率一般用赊销和现销总额,即销售净收入。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2
8、存货周转率:用于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的效率的一种尺度。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成本×100%
平均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
9、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计算公式:
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即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净利润等。
10、社会积累率: 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交国家财政。计算公式:
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100%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 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等。
❸ 什么是安全效益
所谓安全效益是指系统中内部在施行安全工作中一定的投资所获取效果的综合价值反映.“捷径”心理。
❹ 安全效益具有哪些特点
1.间接性
安全活动不是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安全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来体现其价值的。这种客观后果一方面使社会、企业或个人遭受的无益的浪费(损失)得以减轻,实现了间接增值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保护了生产的人和生产的资源、生产的技术或工具,间接地促进了生产的增值。因此,安全的效益是从物质资料生产或非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间接地产生的。
安全生产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它以保护人为首要目标,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为主要手段。而在开展安全活动、安全技能培训、事故防范演练等方面投入的效益产出,不同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实现效益的简单形式,而是通过这些手段来防范事故发生,在保障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中间接地创造出经济效益。
2.后效性
安全对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的减损,不是在宣传教育、技能培训、隐患治理等安全措施运行之时就能很快地显现出来,而是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特别是在意外事故发生后更能体现其价值和作用。
安全投资的回收期较长,在安全技术或措施的寿命期内不一定就能使其投入完全能得到效益上的补偿,安全效益往往在安全技术或措施的作用消失之后还存在。
3. 长效性
安全措施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是长效的,不仅在措施的功能寿命期内有效,就是在措施失去功能之后,其效果还会持续或间接发挥作用。如采取的核污染的防治对策,起作用不仅是措施本身当时所产生的效益,而且具有造福人类子孙后代的长久效益;安全教育措施的功能,也不仅仅是当时当事的作用,安全教育者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意识经验,将会使教育者终身受益。
4.多效性
安全的多效性事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安全保障了技术功能的正常发挥,使生产能得以顺利进行,从而直接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安全保护了生产者,并使其健康和身心得以维护,从而提高了人员的劳动生产率,达到使经济增长的作用;安全的措施使人员伤亡
和财产的损失得以避免或减少,减负为正,直接起到为社会经济增值的目的;安全使人的心理及生理需要获得满足,产生安定、幸福乃至舒适的效果,从而使人们更加热爱社会、工作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调动了公民的劳动积极性,从而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5.潜在性
安全服务于生产,它所创造的效益大多不是从其本身的功能中体现出来,而更多的是隐含在因事故减少而提高了效率的生产经营行为和因事故减少获得了生命和健康的员工群体中。
安全效益的潜在性,使得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人们容易对安全工作产生错误的认识,以致经常出现这样的错位现象:事故越多越大,安全越重要,投入也就越多;事故越少越小,安全越次要,投入也就越少。从根本上讲,这种“短期行为”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安全具有的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是企业提高效益的一个有力增长点。
❺ 浅谈如何理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我们常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不错,“安全生产”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经济效益”比作水,稍有不慎经济效益就会流失的话,“安全生产”就是盛水的容器,事故就是桶底的漏洞,如果桶底有了漏洞,再好的效益也会点滴不剩。
首先,如果一个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做不好,它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一,职工思想不稳定,正常的生产无法进行。可以想象,一个单位天天有苦主又哭又闹,招来许多人围观,整日乱的象一锅粥,职工还能安心工作吗?正常的生产秩序还能维持吗?正常的生产都不能进行,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吗?其二,领导也不能安心工作。不管哪方面出了事故,领导都要出面解决,领导整日忙着处理事故,被苦主闹的焦头烂额,又那有时间管理生产呢?职工不能安心工作,领导又无暇顾及生产,单位是不可能创造出良好经济效益的。这就好比是用一个一升的容器去盛二升水一样,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一个道理。
其次,如果做不到安全生产,不仅仅是现在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能把以前的积累全部消耗掉。因为如果发生了事故,经济损失的可变因素非常多,我们很难准确的判断出它的最终耗费。众所周知,我们单位的积累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如果出了事故,可以说钱就会象流水一样往外淌,不花不行。甚至是一个无底洞,要想填满决非易事。本来单位就不宽余,如果再因为安全方面出了问题花费了很多,对单位来说好比是雪上加霜,更加难以维继。这就好比用来积累效益的水桶掉了底,不仅是现在的效益,就是以前的积累也会流失。
其实,在安全生产这方面我们有惨痛的教训,痛定思痛,我们更应该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不是说成立一个领导组、多开几次会、宣读几份文件就算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了,而是要我们全体职工对安全生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给予纠正;而是要我们发现不安全行为时能够不为情为脸,及时给予制止;而是要我们把主要精力用在认真“落实”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制度上,用在奖惩制度的兑现上,把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才有可能不断增加积累。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把容器做大,把方方面面的漏洞全部弥补严,我们的效益才不会流失,我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❻ 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如何创造效益
让环保工作创造效益
第一,环保工作能够压缩成本,也能够创造经济效益。
做好环保工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企业内部,每个员工都能够、也应该参与环保工作,做好环保工作,其实就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这里我们要强化两种意识,首先就是废物仅仅是摆错了地方的资源。我们已经有一些原来被认为是废物的资源得到了利用,如放空燃烧的沼气,生产车间排放的废酸碱水、循环水、冷凝水等等。在没有被利用之前,他们采用末端治理的方式,花费一定的成本进行处理和治理。现在,他们已经被作为资源得到再次利用,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冬天用废弃的循环水来稀释高浓度污水,然后进行生化,弥补了冬日生活污水的不足,直接节约了一次水的使用量。经统计,2012年一季度环保一次水的使用量同比去年节约44.7%,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其次就是环保工作不能简单等同于污染物治理。污染物治理工作仅仅是环保工作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我们的环保工作还包括:清洁生产、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发展循环经济,使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末端污染物治理„„
如何让环保工作创造经济效益,我们就需要用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废物”的产生:他们该不该产生?该不该流失?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废物”的产生,不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正常排污,还有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造成的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流失。如果我们精打细算,这些“废物”也许就不会产生。在我们生产过程中,其实有一些“废物”可以资源化利用,也有一些资源在没有利用的情况下,直接变成了废物,其结果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收率的下降,而且公司还要花代价处理这些“废物”。
第二,环保工作创造成的本效益意义对于公司未来发展越发凸显。
那么什么是成本效益呢?举个例子说,要投资一个发电站,发多少电价值是多少,这就是效益;同时也要计算成本是多少,看投资要多少钱;还有污染,用什么技术和设备等来解决污染,成本是多少。因此我就要拿出一部分成本来解决污染问题,防止因为污染问题而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这就是环保成本带来的效益。
显性效益。拿公司的废水上锁管理来说,增加了几十元的成本来购买锁,但是我们看到了废水管理翻天覆地的变化:车间打废水井然有序,废水产出量做到精确计量,考核更严谨公正。因此,成本的投入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往往是一种模式的升华,更能显现出管理的智慧和才能。
隐性效益。隐性效益是一种看不见的效益,与显性效益相对。 首先,公司注重环保治理可以赢取合作伙伴的信任,在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其次,公司有效成功的环保治理是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公司在行政监督、社会监督等体制下发展的利器,具有维护公司正常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环保治理的最终目的是处理人与生态的问题,切不可鼠目寸光,仅看眼前利益而忽视环保治理,做井底之蛙。环保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总之,废物减量、利用不缺乏途径和方法,缺的就是我们的关注。更多的时候,因为我们习以为常,所以没有思考。我们已经实施的现场“5S”管理、能耗考核、废水新鲜水考核等等,这些方法和措施已经让我们见到了成效。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这需要你我共同参与,不再把环保视为企业的负担,通过废物产生过程的控制实现废物的资源化等途径,环保工作也能产生经济效益,进而有效配合公司的稳定生产和快速发展。
❼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是什么
安全是效益的保证,效益是安全的目标,选择c。
安全生产中使用激励机制,是一种回管理方式,一项思想政治工作。当前,供电企业普遍采用了正负两种激励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及使用的效果不同,就存在着怎样恰当使用的问题。
应当承认,物质动力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但是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万能的,我们既要有物质激励,同时又要有必不可少的精神激励。
(7)安全创造效益扩展阅读:
正确把握安全管理的方法和形式的支撑点。安答全生产既是企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又是党、政、工、团各个分系统的奋斗目标, 因此,党政工团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齐抓共管,从各个角度,共同围绕安全生产搭台唱戏。
过去开展的“党员身边无违章,团员自身不违章活动”、“贤内助助安全活动”和万次安全操作、万里安全行车、万次安全调度等劳动竞赛,激发了广大员工立足本职、争创佳绩的积极性,促进了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❽ 浅谈怎样正确认识企业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内在关系
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就必须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各种事故就是最大最直接的风险,搞好安全生产是抵御或消除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企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体,只有抓好安全生产才能创造经济效益。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人是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要想做好安全,必须使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摆正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至关重要,要把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的道理铭记每个职工的心间。安全生产负责人要经常组织安全知识学习,在工作区、生活区设置安全标语,处处预防事故、时时注意安全,使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无处不在,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营造一个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要保证安全生产就要有投入,安全设施的投入也就势必形成生产成本的增加。所以,一些单位为了省几个钱而忽略安全生产的投入,把安全仅仅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使其潜在效益得不到发挥,不能更好的提高单位整体效益,促进单位的发展。其实安全生产本身就是经济效益,不过是潜在的效益,我们抓安全生产工作就要象抓经济效益一样,我们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在抓管理的同时,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在抓职工素质的同时,要抓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抓好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就能促进生产,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特征决定了它的任何时候都会把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使不少人对安全生产存在模糊认识。各单位也一再强调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工作无小事,但仍有个别领导只重视生产,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以提高经济创收来提高自己的政绩,认为只要生产效益上去,出点事故也是正常的,从思想上轻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有个别职工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在日常经济生产工作中,为了省时省事时常不按操做规程进行施工,安全意思不强,思想麻痹大意,导致出现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如“4·28”胶济铁路特大安全事故中涉嫌铁路运营安全事故发生列车脱线事故,事故共造成70余人死亡、247人受伤,给事故本人和家人带来了无限悲痛,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虽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了处罚,给轻视安全生产的人敲响警钟。但是人民的生命、国家的损失却已经无法挽回,这就说明了没有安全生产,就谈不上任何经济效益。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是每个单位必备的生存条件,但安全生产本身也是一种效益。我们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忽视经济效益的中心地位。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使之对立。忽视安全单纯追求其所谓的效益,结果是生产受到很大影响,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单位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扭转思想认识的片面性,强化安全生产,动员和依靠广大职工,突出安全第一的思想,确实抓好安全生产,保证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前提保证,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才有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安全防范设施才有条件得以保障和改善。
可见安全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有安全搞好了单位经济才能够发展,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从点点滴滴做起,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关安全的每一个细结。在位置上突出起来,以安全促进度,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保证单位最大效益。
❾ 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什么
这个有很多相关的文章,还有学术论文,建议你可以上网去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