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发明的特种作战
特种部队起源
人们一般认为特种部队最早源于英国。二战期间,1940年6月6日,为反击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立即对整个德国占领区发动积极而又连续的反攻击”。于是,英国组建了一支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精锐部队组成的特种部队,头戴绿色贝雷帽,取名为“哥曼德”。世界上第一支独立执行特种作战任务的新型部队应运而生。
❷ 抗日战争的运动战是谁发明的
不管那种战法都是实践中总结的。没有谁发明的问题。
❸ 世界“脑洞大开”的军事发明有哪些
说到军事发明,会让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当中,就发明研制出了很多的新型武器。在二战当中有三大发明,它们分别是青霉素、原子弹、雷达。这些发明都是比较伟大的发明,但这个世界上其实也并不缺乏“脑洞大开”的军事发明,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几款。
第一种发明是螺旋推进车,这种推进车最让人无奈的就是它居然真的就只是用两根庞大的螺旋组成。当然还有其它的装置,这种螺旋推进车一旦进入到战场上,就基本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它的脚步。而且不管是在雪地还是在沼泽地,甚至是在山丘上它都能够如履平地一样的走过。
因为该战车连石头、树干都能够碾碎,更不要说其他了。可正是因为这种螺旋推进车的体型实在是太大了,耗油量也更加多,速度又慢,因此就被苏联给淘汰了。
其实这些“脑洞大开”的武器,都是因为人类想要进一步的探索更先进的武器而打造的,初衷点也还是非常的好。但是有一些军发明研究出来的武器装备简直也是让人觉得哭笑不得,比如说德国的古斯塔夫巨炮,就是一种很“鸡肋”的武器,因为每次发射完48颗炮弹之后,这个炮管都会完全损坏。
❹ 抗日战役人民发明的奇特的抗日斗争法
抗日战役人民发明的奇特抗日斗争法有很多。比如: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等。
各种斗争法大致介绍如下:
游是走,击是打,字面理解为游动攻击。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叫做游击战。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民国30年12月28日。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涌现出县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
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使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地段。
地道战曾在北京也有发现,说明这个战术,对保护广大的战区群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❺ 战争发明创造的作文
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来发明创造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术之中,用以发明、创造新技术。该学科的问世,为... 简介- 产生背景- 历史沿革- 仿生学例子- 仿生学现象简表 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来发明创造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术之中,用以发明、创造新技术。该学科的问世,为... 简介- 产生背景- 历史沿革- 仿生学例子- 仿生学现象简表 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来发明创造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术之中,用以发明、创造新技术。该学科的问世,为... 简介- 产生背景- 历史沿革- 仿生学例子- 仿生学现象简表 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来发明创造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术之中,用以发明、创造新技术。该学科的问世,为... 简介- 产生背景- 历史沿革- 仿生学例子- 仿生学现象简表 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来发明创造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术之中,用以发明、创造新技术。该学科的问世,为... 简介- 产生背景- 历史沿革- 仿生学例子- 仿生学现象简表 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来发明创造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研究对象是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人造工程技术之中,用以发明、创造新技术。该学科的问世,为... 简介- 产生背景- 历史沿革- 仿生学例子- 仿生学现象简表
❻ 下面哪一位发明了神风特工作战
1944年10月17日,刚刚就任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司令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匆匆赶到菲律宾,企图挽救日本帝国日薄西山的命运。大西是日本“铁杆”军国主义分子山本五十六的心腹,也是策划偷袭珍珠港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日本海军航空界素有“瑰宝”之称。然而此时的第五基地航空部队可投入战斗的飞机还不到100架,而且这些飞机的性能极差,飞行员技术低劣,面对日本全线崩溃的危局,大西认为最大效率地使用我们的微薄力量的唯一办法就是组织由零式战斗机编成的敢死攻击部队,每架带上250千克炸药,俯冲撞击敌航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阻止住美军以挽救危局。
❼ 球球大作战是谁发明的
《球之战》是一个巨型网络超级棒棒糖工作室自己开发的免费(不含道具)手机在线游戏。2015年5月27日中国大陆。
❽ 战争是谁发明的
肯定是那群猴子吗!在树上呆不住了想去地下看看,没想过见到了这么多强者,咋办,打呀!打不赢,只好发明一些武器了呗,最后就开始有了什么首领,大王,孙悟空………呀最后本来打赢了。呀!谁发明了农业,不打了,可在种田时,又为了一丈一庙土地打,后来就…………
❾ 在抗日战争中军民发明了那些什么战
麻雀战:麻雀战,是中国民兵常用的以弱胜强的游击战法。由民兵组成战斗小组,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主动灵活。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地道战:地道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从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使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地段。
地雷战: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据历史遗物显示 地雷战战术形成并汇集成册是在民国30年12月28日 作者署名刘丁 书名叫《地雷课本》全书共分十课 第一课《总说地雷》概述了太南地区的地雷战概况 由此书可知 地雷战最初是在太南地区诞生 至1941年 已经形成战术 汇编成册后流通至其他地区。
破袭战:破袭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采取的一种战法。顾名思义,以破坏敌战略意图、破坏敌战略物资、袭击敌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占领为目的。这是八路军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既日军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而采取一种针锋相对的战术策略。
❿ 在历史战争中,有哪些不起眼的发明改变了战争形态
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战争,有几千次甚至上万次。之前有人曾说过“其实世界上的战争从某一方面来看,还是加快了全世界科技进步的角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战争中所出现毫不引人注意的小发明,却能改变这场战争的结局,那么从古至今的世界战争有哪些丝毫不起眼的小发明呢?
许多看似没有什么用的小发明,往往在一些关键时刻能够派上用场,是金子再小也会发光,我们也要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日子里好好努力,为了有一天能够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