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1804年,由英国的抄矿山技师袭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5至6公里。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礠里维西克所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驶的火车。
2、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
随着火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骑马(或以其他牲畜为主要动力)的出行方式。中国早期的火车车厢是绿色的,因此叫绿皮车。
2007年,动车组第一次开进了北京站、兴城站。
2. 火车怎么发明的故事和演变过程
火车在1804年由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5至6公里。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火车”,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发展历史
在1781年,火车先驱乔治.斯蒂芬孙出生在一个英国矿工家庭,直到18岁,他还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他不顾别人的嘲笑,和七八岁的孩子一起坐在课堂里学习。1810年,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
1817年,当斯蒂芬孙决定他主持修建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从此火车开始奔腾在人类的历史舞台。
180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是一台单一汽缸蒸汽机,能牵引5节车厢,它的时速为5至6公里,而真正的蒸汽机车即火车是由史蒂芬孙(又译乔治·斯蒂芬森)发明的。这种车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 “火车” ,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动力的燃煤蒸汽机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必须在铁路沿线设置加煤、水的设施,还要在运营中耗费大量时间为机车添加煤和水。这些都很不经济。在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转向研究电力和燃油机车。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轨上行驶的蒸汽火车是由康瓦耳的工程师查理礠里维西克所设计的。 它的火车有四个动力轮,1840年2月22日试车,空车时,时速20公里,载重时,每小时8公里(相当于人快步行走的速度)。 不幸,火车的重量压垮了铁轨。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重约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贸易展览会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门子与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第一台实用电力机车投入使用。
燃油机车1894年,德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内燃机车。并将它应用于铁路运输,开创了内燃机车的新纪元。但这种机车烧汽油,耗费太高,不易推广。
1924年,德、美、法等国成功研制了柴油内燃机车,并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使用。
1941年,瑞士研制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轮机车,以柴油为燃料。且结构简单、震动小、运行性能好,因而,在工业国家普遍采用。21世纪10年代以来,各国都大力发展高速列车,例如法国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车,时速到达300公里;日本东京至盛冈的高速列车时这也达到250公里以上。人们对这样的高速列车仍不满足。法国、德国等国率先开发了磁悬浮列车。中国也在上海修建了世界第一条商用磁悬浮列车线,由地铁龙阳路站到浦东机场这条线年年亏损数亿人民币。这种列车悬浮于轨道之上,最高时速可达400-500公里但耗能和辐射巨大。
3. 火车中的"动车组"是什么意思
动车组 Train Set With Power Car (国人发明的名词强行翻译为英文)
固定编组列车 Train Set
单元化复合列车 MU (Multiple Units)
电力单元化复合列车 EMU (Electric Multiple Units)
柴油动力单元化复合列车 DMU (Diesel Multiple Units)
约定:
[编辑本段]
“动车组”是国人发明的名词,在这个词流行之前的“列车组”、“机车组”与其含义类似。
与“动车组”最接近的外文是“单元化复合列车”。严格意义上的“动车组”指“单元化复合列车”。但国人所指的“动车组”为扩展化意义,所辖范围比“单元化复合列车”广,不仅包含符合“单元化复合列车”定义的列车,还包含一些整列线形流畅、外观整体性很高、动力车与非动力车编在一起、编组相对固定的列车。
为了不混淆,本文档中“动车组”指代经扩展意义上的动车组,“单元化复合列车”指代严格意义上的动车组。
来历:
[编辑本段]
本条目处于编辑中。
============================================================================================================================
高速列车一般都是动车组,但大多数动车组不是高速列车,而是地铁、轻轨等公交通类列车。
/* 保留的原有解释
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
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组。动车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一般情况下,我们乘坐的普通列车是依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并不具有动力,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而采用了“动车组”的列车,车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
作为一种适合铁路中短途旅客运输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动车组的分类有多种: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电动车组和内燃动车组;按照动力形式,可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按照传动方式,又可划分为电传动和液力传动两种类型。
由于动车组可以根据某条线路的客流量变化进行灵活编组,可以实现高密度小编组发车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运量大、往返不需掉转车头、污染小、节能、自带动力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被誉为21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宠儿”。内燃动车组通常两端是动力车,部分带客室。国内常见的动车组都是这一类的,如神州号,四方厂、唐山、戚厂、长客的动车。电力动车组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分散型,两年前的DDJ1和蓝箭就是动力集中型。而春城号和中原之星是动力分散型。通常的电力动车组都要由客车厂家、使用单位和株厂或株所联合研制。
*/
【动车组的分类】
[编辑本段]
按照动力排布:动力集中,动力分散;
按照用途:客运,货运(比如日本M250,法国TGV行邮),特殊用途(轨道检测等);
按照性能:高性能,低性能。
【牵引方式】
[编辑本段]
动车组有两种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一种叫动力分散,一种叫动力集中。
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优点是,动力装置分布在列车不同的位置上,能够实现较大的牵引力,编组灵活。由于采用动力制动的轮对多,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制动减速度大,适合用于限速区段较多的线路。另外,列车中一节动车的牵引动力发生故障对全列车的牵引指标影响不大。动力分散的电动车组的缺点是:牵引力设备的数量多,总重量大。动力集中的电动车组也有其优点,动力装置集中安装在2~3节车上,检查维修比较方便,电气设备的总重量小于动力分散的电动车组。动力集中布置的缺点是动车的轴重较大,对线路不利。
动车的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功率、速度和舒适性的提高、单位功率重量的降低以及电子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动车组今后还将不断发展,特别是世界各国正在发展市郊铁路与地下铁道过轨互通,构成城市高速铁路网,动车组在其中将会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动车组的优点】
[编辑本段]
跟用机车拖动普通车卡相比,动车组的优点是:
1.动车组在两端都有驾驶室,列车掉头时无需先把机车在一端脱钩后再移到另一端挂钩,大为加快运转的速度。同时亦减少车务人员的工作及提高安全。(机车亦可以用推拉操作达到一样的效果)
2.动车组可以容易组合成长短不同的列车。有些地方的动车组会先整成一列,到中途的车站分开成数截,分别开向不同的目的地。
当中动力分散的动车组以下的优点特别明显:
1.动力效率较高;特别是在斜坡上。动车组车卡的重量放置在各个带动力的车轮上,而不会成为拖在机车后面无用的负重。
2.因为同样的原因,动车组上的动力轴对路轨黏著力的要求较低,每轴的载重亦较少。因此选用动车组的高速铁路路线,对路线的土木工程及路轨的要求都较为低。
3.电力动车组因为有较多的电动机,所以再生制动能力良好。对於停站较多的近郊通勤铁路、地下铁路,这优点特别明显。
4. 因为动车组运转快、占地小,行走市郊的通勤铁路很多都是动车组。轻便铁路、地下铁路使用的亦几乎全是动车组
【动车组的历史进程和发展】
[编辑本段]
使用动车的比重以日本为最大,占87%;荷兰、英国次之,分别占83%和61%;法国、德国又次之,分别占22%和12%。动车组称得上是铁路旅客运输的生力军。
德国是最早制造和运用动车的国家,制造技术一直领先。1903年7月8日,首先运行了由钢轨供电的动车组,由4节动车和2节拖车编成。同年8月14日,又运行了由接触网供电的动车组,这是世界上第一列由接触网供电的单相交流电动车组。同年10月28日,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三相交流电动车进行了高速试验,首创时速210.2公里的历史性记录。
常见的动车组有日本新干线,德国ICE,法国TGV,欧洲之星,瑞典X2000,美国ACELA,中国的蓝箭,中原之星,中华之星,新曙光,香港KTT……
从1998年我国第一列商用动车组在南昌铁路局运营以来,目前已有几十列动车组奔驰在全国万里铁道线上,成为铁路运输一道亮丽的风景。正如一位铁路资深老专家所说,动车组的运营,不仅为我国中短途客运增加了一种新型的铁路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为铁路运输带来了新的活力。动车组虽然在我国真正投入商业运营的时间并不长,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已被国内外普遍看好。国外经验表明,除了中长途运输外,在中短途运输、大城市近郊、大城市与卫星城市之间,铁路客运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数量不仅要增加,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未来城际间的客运市场潜力巨大。在城市交通体系中,轨道交通以其用地省、运能大、速度快、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运行经济、安全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专家预测,未来的城市轨道运输由“地铁+轻轨+市郊动车组”的模式组成,构成一个由内向外、层层分流的立体交通网络。即在市区采用地铁运输,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采用轻轨,在城市周围和市郊采用动车组。这种组合的优点是:地铁运量大,可将密集地区的人流迅速分散出去;轻轨车运行时间机动,可灵活应对不确定的客流;市郊出行距离加大,更快速的动车组可大大缩短旅途时间。
【我国动车组的技术】
[编辑本段]
一. 我们已经掌握了世界先进成熟的铁路机车车辆制造技术。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美国GE、EMD等公司,都是世界著名的铁路技术装备制造企业,他们拥有当今世界一流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设计制造技术。经过艰苦努力,我们成功实现了这些技术的转让引进,使我国铁路装备技术一下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二. 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核心技术已为我所有。高速动车组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牵引变压、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大功率电力机车的总成、车体、转向架、主变压器、网络控制、主变流器、驱动装置、牵引电机、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大功率内燃机车的柴油机、主辅发电机、交流传动控制等核心技术,以及大量的配套技术,我们已经掌握。运用这些技术生产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的国产化率可达到70%以上。
三. 实现了低成本引进。我们引进的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技术,价格比其他国家低得多,动车组比西班牙低14%、比韩国低20%,6轴大功率机车比欧洲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低44%。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高的性价比,主要是我们充分利用了中国铁路巨大的市场优势,以及在铁道部主导下国内各企业的组合优势,再加上采取了灵活的谈判策略,实现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四. 加快了我国机车车辆制造工业现代化步伐。在这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中,国内共有十多家机车车辆重点制造企业和几百家外围企业直接从中受益,实现了机车车辆制造水平的跨越,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相关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在这些重点制造企业中,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受让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已经制造生产出了CRH5型动车组;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受让日本川崎重工的技术,制造生产CRH2型动车组;青岛BSP公司受让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1型动车组;唐山机车车辆厂受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制造生产CRH3型动车组;大连机车车辆公司受让日本东芝公司和美国EMD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3型大功率电力机车与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大同电力机车公司受让阿尔斯通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2D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受让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2Z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受让美国GE公司的技术,生产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永济电机厂、株洲机车车辆研究所和铁道科学研究院等企业,也受让了先进的牵引电机、牵引和辅助变流器、牵引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形成了我国铁路新的机车车辆制造产业群。
五.是再创新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动车组方面,正在全力推进大编组动车组、卧铺动车组等自主创新工作,同时在时速200公里的技术平台上,自主创新研制的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即将下线,将在京津、武广、京沪等客运专线上投用,成为未来我国高速客运的主力车型。大功率机车方面,在6轴总功率7200千瓦的技术平台上,正在组织实施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车体、转向架以及整车集成技术的自主创新,机车总功率可提高到9600千瓦,成为未来牵引货物列车的主力机型。
【我国动车组的管理】
[编辑本段]
按照中华人民国和国铁道部颁布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07年4月1日起实施的版本)第146-149条之规定,解释如下:
动车组按牵引动力方式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按动力配置方式分为动力集中方式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式动车组。
动车组应有识别标记:路徽、配属局段简称、车型、车号、定员、最高运行速度制造厂名及日期。电器化区段运行的动车组,应有“电气化区段严禁攀登”的标识。
动车组实行以走行公里为主的定期检修,检修周期及技术标准按铁道部检修规程执行。
动车组应有专门检修、运用基地,根据需要设备检修库、临修库、供动车组停放的库线、应又相应设备对转向架、车下设备、车上及车顶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清洗作业。
动车组日常运用的整备、清洁、和排污作业在运用基地完成。
【铁路的第六次提速】
[编辑本段]
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于4月18日零点起正式付诸实施。这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无论是广泛性还是先进性,都是以往历次提速调图所不可比拟的。在前5次提速调图铁路运输能力逐步提升的基础上,这次提速调图客货运输能力将分别再增加18%和12%以上,特别是在主要干线开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大面积开行5000吨级货物列车和一大批先进技术装备投入运用,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推进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和谐号动车组】
[编辑本段]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上线运行的动车组名称为“和谐号”。原名CRH系列,CRH 是China Railway High-speed(中国铁路高速)的缩写,目前有CRH1~CRH5几种型号。这些型号分别从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及国产化,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产品系列。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说,在思考名称的时候主要考虑了几个因素: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动车组是一个节能的、环保的,对环境影响非常小的这样一种高技术的机车。再一个,它本身是一种技术上的协调,现在,这个产业链大约是12个省的120多各企业直接参与,所以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的产物、和谐的结晶,技术上的结晶。最后,它也是我们铁路人一种美好的寄托。
新的动车组列车乘务工作模式也有很大变化。列车上只配一长(列车长)、一员(列车员)、两名配餐员和两名保洁员,乘务工作要求更高效有序。和谐号”列车于18日开行。新型列车的首次高速运行,不仅对乘坐“和谐号”列车的乘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乘坐普通列车的旅客提出了以下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乘坐“和谐号”列车,有专门的售票窗口、候车室、通道和站台。因此无论是购买“和谐号”列车车票还是乘坐“和谐号”列车,都应到专门的窗口或是其他专门地点进行,切莫因此错过乘车。
第二,上下车应早做准备。“和谐号”列车为高速运行车组,在中间途经车站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省会城市停车2分钟,在其他城市停车1分钟。上下车乘客应尽早做好准备,及时上下车。不过,上车乘客也不必担心身体尚未全部进入车厢,列车即已高速开行。因为只有乘客完全进入车厢、列车自动门完全关闭后,列车才会开行。
第三,抽烟被禁止。出于健康与安全的考虑,尽管部分列车在生产时设计有专门的吸烟车厢,但目前包括济南铁路局、上海铁路局等在内的多数铁路局都禁止乘客在“和谐号”列车上吸烟。考虑到列车中途停靠站点时间太短,铁路部门提醒乘客不要中途到站台上抽烟,以免误车。
第四,设备使用早知道。“和谐号”列车每节车厢四角各设置1个破窗锤和逃生窗,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可以打开破窗锤上的粘盖和胶皮扣,用力向上向外拉动,利用锤子砸破紧靠破窗锤的第一个车窗逃生。此外,位于七号车厢的多功能室仅供乘客生病等特殊情况下应急使用,其余时间不得进入或者改作他用。
第五,向车窗外抛掷杂物危险大。由于“和谐号”列车为全封闭车厢,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其他列车乘客而言。尽管“和谐号”列车车窗采用特殊材质制成,一般不容易被击碎;即便遭遇飞鸟、碎石等近地面物体的“袭击”后被打碎,一般也不会划伤乘客的手脚。但一旦“和谐号”与普通列车会车时被普通列车内扔出的啤酒瓶、铁条等重物击中,有可能对两列列车乘客均造成伤害。乘客应主动将垃圾和废弃杂物放至垃圾桶内或交给乘务员,切莫向窗外抛掷杂物。
第六,新车开行,部分旧车停运。随着“和谐号”列车的开行以及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部分旧的列车要么由于提速更改了站点停靠时间或地点,要么由于有了新的替代列车或因缺乏竞争力而停运。因此,乘客在18日后乘坐火车出行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列车新的开行时间、停靠站点等相关事项。
补充事项:
购票地点不同,持站台票不能上车,车上不补票。买动车组当日车票,到动车组专用服务区购买;如果提前购买动车组车票,则需到火车站售票大厅购买。同时,动车组列车严禁超载,票与座都是一对一,列车上不售火车票,也不能持站台票上车。这意味着,以往先买站台票上车、到车上再补票的乘坐方式,在动车组行不通。
动车组车票有效期,只限当日当次。由于速度快、乘车时间短,动车组列车的车票有效期与其它列车车票不同。动车组列车车票当日当次有效,而其他火车票有效期则从指定乘车日起至有效期最后一日的24时止计算。此外,动车组列车对行李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旅客携带品长、宽、高相加不超过130厘米,而其它列车则不超过160厘米。
高速动车组票价的具体制订由各铁路局自己确定,铁道部只规定票价打折的下限,如不得低于已公布票价的6折。动车组开行的第一天,上海至北京、哈尔滨至北京等D字头动车组列车的票价,已经是相当于公布票价的7.3折销售。
动车组对特殊群体优惠幅度不同,学生只售二等车车票。对于学生票,动车组列车只发售二等座车,票价为全价的75%。此外,伤残军人凭革命伤残军人证、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凭人民警察伤残抚恤证乘坐动车组列车享受50%优惠。儿童与其他列车的规定一样,1.1至1.4米之间的儿童享受半价,每一名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超过1.1米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的人数应购买儿童票。
现在公布的票价,是铁道部按照原国家计委在1997年制定的相关票价政策。中长途区间二等车,一般按新空调旅客列车硬卧下铺票价执行,一等车可在此基础上加25%。已公布的各动车组票价,实际上是最高上限。执行中,各铁路局可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段、不同时间,视市场情况执行打折票价。
动车组车票可办理改签,推迟乘车的时间应当在车站售票的预售期内。持直通票的旅客在中转站要求换乘动车组列车时,需要补交该区间的动车组列车票价与原票票价差额。
【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将于年底问世 】
[编辑本段]
我国已经在时速200公里的技术平台上自主创新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今年年底,国内首列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将问世。这些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国产化率将达到80%以上,未来将在京津、武广、京沪等客运专线上投用,成为我国高速客运的主力车型。我国还将开发时速250公里的摆式动车组,时速250公里的长编组卧铺动车组和特种动车组,并且研制出时速350公里的超高速动车组。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与澳大利亚EDIRail公司签署EDI双层轨道客车项目,合同总金额为3.1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机车车辆行业最大的出口项目,也标志着我国的机车车辆将首次进入发达国家。
据预测,2010年我国动车组列车将达700组。
4. 火车怎么发明和演变
18世纪末 蒸汽火车发明
1960年 以柴油引擎为动力的火车
1960以后 在比较进步的都市,火车早已电气化
20世纪初 电气化火车重量轻、速度快、污染少、噪音小,最主要的火车
1828年,期蒂芬逊和他的儿子共同制造了“火箭号”蒸汽机车,并参加了一次比赛。当时有3台机车参加比赛,其中一台在比赛开始不久,锅炉接缝的地方便破裂了;另一台走了40多千米因汽缸破损而停驶;只有“火箭号”机车以每小时22千米的平均速度,牵引着10多吨的货物,跑完了112.6千米的路程,顺利地到达终点,获得了冠军。此后,火车便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世界各国相继发展起来。
火车刚出世不久,跑得比较慢,本来就对火车冷眼相待的一些马车主,更加傲气起来,经常要跟火车比个高低,以显示他的马车跑得快。然而,马车有时的确会扬扬得意地跑在火车的前头,这就进一步促使人们对火车进行不断改进。
早期的蒸汽机车,外形各种各样:有的像个压路机,有的与四轮马车相似 (如英国“一号蒸汽机车”),有的和原始的汽车类同……这些机车的运载能力都还不大,跑得比马车快不了多少。由于它们都是用煤炭或木材做燃料,行驶时锅炉里的火焰熊熊,烟气冲天,所以人们习惯上把它称做“火车”。它虽然“吃”的是“粗粮”——煤,但力气很大,而且煤的成本又较低,来源丰富,因而蒸汽机一直延用了很长时间。
作为工业生产发展产物的蒸汽机车,自然就要受到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重视。它们纷纷修铁路,造火车,很快便使蒸汽机车风靡全世界。到19世纪中叶,这股筑路造车风掀起了热潮,英、美、日、德等国除了自己制造蒸汽机车外,感到修筑铁路有利可图,便向世界各地宣传推销,承揽修路造车工程,从而使火车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5. 火车是如何发明的
19世纪前后,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诞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分别名叫汽车和火车?是蒸汽发动机这个"母亲"把它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火车区别于汽车的重要的一点在于,火车是在铁轨上运行,而汽车则是行驶在公路上?因此,要介绍火车,还得先从铁轨谈起?
铁轨的雏形是一种辙道,就是在石头上凿的槽道,因此,叫"石轨"或许会更准确些?据说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曾利用这种辙道运送重达2吨半的大石头?至少在16世纪,出现了一种"木轨",是专为马拉的矿车修筑的?真正的"铁轨",是18世纪以后出现的事:1767年,英国的钢铁大跌价,有一家铁厂的老板怕赔了本,就把库存的生铁都浇铸成板条,铺在工厂的道路上?这样,一来可以当路走,二来在铁价回升时即可马上上市?这时人们偶然发现,车辆走在这种铺着铁条的道路上,非常省力?受其启发,铁轨被发明出来了,且从此取代了旧式的木轨,在矿井中得到推广?但是这时走在铁路上的车辆,不是火车,而是马车?只是到了1804年,火车才慢慢腾腾地在铁路上迈开它"生命的第一步"?
1804年,一位叫特勒维雪克的英国工程师,制成了一辆蒸汽火车?这辆火车有五节车厢,上面载着几十个人,还装了9吨重的铁材,半天内行驶了14千米?因此,它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由于火车常常使铁轨断裂,还由于速度太慢,牵引力也不大,因此,当时的矿主不愿接受这一"铁马",而继续沿用马匹?特勒维雪克也因此放弃了进一步的研究?
然而也有对火车的未来充满信心的人,他们就是乔治?斯蒂芬逊和罗伯特?斯蒂芬逊父子俩?"蒸汽机车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我决定为它奋斗到底?它是值得为之奋斗的?"这是父子俩共同恪守的誓言?经过努力,蒸汽火车在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一台火车,等于50匹马?行驶起来又块又安全?"
1825年,英国政府在达林顿和斯特克顿间铺设了一条铁路,这原是为马车运输而修筑的,经过史蒂芬逊的争取,英国政府终于同意在这条铁路上试车?典礼在同年9月27日举行?
这一天,盛况空前,铁路沿线人山人海?他们亲自驾驶"旅行号"蒸汽火车?火车头拉着38节车厢,车厢内载着450个乘客以及煤等货物?火车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经过近3小时的行驶,安全抵达终点?此刻,终点站的4万观众,雷鸣般地欢呼起来;7尊礼炮齐鸣,铜管乐队吹起了激昂的乐曲;教堂也敲响了钟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蒸汽机车的诞生?
蒸汽机车
6. 火车是如何发明的
19世纪前后,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诞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分别名叫汽车和火车。是蒸气发动机这个“母亲”把它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火车区别于汽车的重要的一点在于,火车是在铁轨上运行,而汽车则是行驶在公路上。因此,要介绍火车,还得先从铁轨谈起。
铁轨的雏形是一种辙道,就是在石头上凿的槽道,因此,叫“石轨”或许会更准确些。据说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曾利用这种辙道运送重达2500千克的大石头。至少在16世纪,出现了一种“木轨”,是专为马拉的矿车修筑的。真正的“铁轨”,是18世纪以后出现的事:1767年,英国的钢铁大跌价,有一家铁厂的老板怕蚀了本,就把库存的生铁都浇铸成板条,铺在工厂的道路上。这样,一来可以当路走,二来在铁价上升时即可马上上市。这时人们偶然发现,车辆走在这种铺着铁条的道路上,非常省力。受其启发,铁轨被发明出来了,且从此取代了旧式的木轨,在矿井中得到推广。但是这时走在铁路上的车辆,不是火车,而是马车。只是到了1804年,火车才慢慢腾腾地在铁路上迈开它“生命的第一步”。
1804年,一位叫特勒维雪克的英国工程师,制成了一辆蒸汽火车。这辆火车有五节车厢,上面载着几十个人,还装了9000千克重的铁材,半天内行驶了14千米。因此,它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由于火车常常使铁轨断裂,还由于速度太慢,牵引力也不大,因此,当时的矿主不愿接受这一“铁马”,而继续沿用马匹。特勒维雪克也因此放弃了进一步的研究。
然而也有对火车的未来充满信心的人,他们就是乔治·斯蒂芬逊和罗伯特·斯蒂芬逊父子俩。“蒸汽机车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我决定为它奋斗到底。它是值得为之奋斗的。”这是父子俩共同恪守的誓言。经过努力,蒸气火车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一台火车,等于50匹马!行驶起来又快又安全。”
1825年,英国政府在达林顿和斯特克顿间铺设了一条铁路,这原是为马车运输而修筑的,经过史蒂芬逊的争取,英国政府终于同意在这条铁路上试车。典礼在同年9月27日举行。
这一天,盛况空前,铁路沿线人山人海。他们亲自驾驶“旅行号”蒸汽火车。火车头拉着38节车厢,车厢内载着450个乘客以及煤等货物。火车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经过近3小时的行驶,安全抵达终点。此刻,终点站的4万观众,雷鸣般地欢呼起来;7尊礼炮齐鸣,铜管乐队吹起了激昂的乐曲;教堂也敲响了钟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蒸汽机车的诞生。
19世纪前后,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诞生了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分别名叫汽车和火车。是蒸气发动机这个“母亲”把它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
火车区别于汽车的重要的一点在于,火车是在铁轨上运行,而汽车则是行驶在公路上。因此,要介绍火车,还得先从铁轨谈起。
铁轨的雏形是一种辙道,就是在石头上凿的槽道,因此,叫“石轨”或许会更准确些。据说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曾利用这种辙道运送重达2500千克的大石头。至少在16世纪,出现了一种“木轨”,是专为马拉的矿车修筑的。真正的“铁轨”,是18世纪以后出现的事:1767年,英国的钢铁大跌价,有一家铁厂的老板怕蚀了本,就把库存的生铁都浇铸成板条,铺在工厂的道路上。这样,一来可以当路走,二来在铁价上升时即可马上上市。这时人们偶然发现,车辆走在这种铺着铁条的道路上,非常省力。受其启发,铁轨被发明出来了,且从此取代了旧式的木轨,在矿井中得到推广。但是这时走在铁路上的车辆,不是火车,而是马车。只是到了1804年,火车才慢慢腾腾地在铁路上迈开它“生命的第一步”。
1804年,一位叫特勒维雪克的英国工程师,制成了一辆蒸汽火车。这辆火车有五节车厢,上面载着几十个人,还装了9000千克重的铁材,半天内行驶了14千米。因此,它成了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由于火车常常使铁轨断裂,还由于速度太慢,牵引力也不大,因此,当时的矿主不愿接受这一“铁马”,而继续沿用马匹。特勒维雪克也因此放弃了进一步的研究。
然而也有对火车的未来充满信心的人,他们就是乔治·斯蒂芬逊和罗伯特·斯蒂芬逊父子俩。“蒸汽机车是不会轻易放弃的,我决定为它奋斗到底。它是值得为之奋斗的。”这是父子俩共同恪守的誓言。经过努力,蒸气火车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一台火车,等于50匹马!行驶起来又快又安全。”
1825年,英国政府在达林顿和斯特克顿间铺设了一条铁路,这原是为马车运输而修筑的,经过史蒂芬逊的争取,英国政府终于同意在这条铁路上试车。典礼在同年9月27日举行。
这一天,盛况空前,铁路沿线人山人海。他们亲自驾驶“旅行号”蒸汽火车。火车头拉着38节车厢,车厢内载着450个乘客以及煤等货物。火车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经过近3小时的行驶,安全抵达终点。此刻,终点站的4万观众,雷鸣般地欢呼起来;7尊礼炮齐鸣,铜管乐队吹起了激昂的乐曲;教堂也敲响了钟声,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蒸汽机车的诞生。
7. 火车是怎么脱钩和挂钩的原理是什么
火车两节之间勾在一起的,脱钩就是钩子掉了(自动分离),会发生事故
8. 火车是如何被发明的
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工场首工业逐渐被机器大生产所取代。由于机器大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量,这就需要将生产出的产品送往世界各地,同时机器大生产的本身也需要大量的燃料和原料,依靠水上船舶运输显然给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一种新型现代运输工具的发明呼之欲出。
在火车被制造出来之前便已经诞生了铁路,不过行走在铁路上的大部分是用马拉动的车。1783年,在瓦特的学生默多克的刻苦钻研下诞生了一台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车,但效果不好,没人用。1807年又诞生了一台用蒸汽机推动的车子,可是因为它太笨重的体型而难以在普通的道路上行走,所以不久也就弃之不用了。这一系列的发明活动给了放牛娃出生的斯蒂芬森很大的启发,他认真总结他们失败的教训,开始研制蒸汽机车,他将产生蒸汽的立式锅炉改成卧式锅炉,并作出了一个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决断——把蒸汽机车放在轨道上行驶。为了防止火车出轨,他在车轮的边上加了轮缘,又在承重的两条路轨间加装了一条有齿的轨道;为了防止蒸汽机车在轨道上发生车轮打滑,他在机车上装上棘轮,让它在有齿的第三轨上滚动而带动机车向前行驶。斯蒂芬森的这次发明并不十分完美,有许多诸如震动太大、速度不快的缺点。因此,斯蒂芬森经过对这些缺点进行认真研究,他重新设计了一辆新的更先进的蒸汽机车,并将它命名为“旅行号”。
1825年9月27日是一个值得世界人们永远牢记的日子,斯蒂芬森开始了他的试车行动。4万余名观众挤在英国的斯托克顿附,铜管乐队也整齐地站在铁轨边,人们充满期盼的望着那卧榻碗蜒而去的铁路。忽然一声激昂的汽笛声从远处传来,随之一台拖着12节煤车和20节车厢的火车疾驶而来。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在斯蒂芬森的亲自驾驶下渐渐近了,就这么一个铁家伙竟有这么大的力气,观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火车停稳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七门礼炮伴随这铜管乐队奏出的激昂乐曲同时发放,从此,世界上第一辆时速达24公里的火车诞生了,铁路运输事业从这天开始。自从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辆火车后,火车在世界各地很快发展起来。直到今天,火车仍然是世界上重要的运输工具,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