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有关跳高的发明

有关跳高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13 09:57:15

㈠ 二、阐述跳高的发展史;各种跳高姿势的技术特点

回顾100余年的跳高历史,跳高姿势的改变经历了5次重大的技术革命。
跳高首先作为游戏,进而作为挑选和训练士兵手段的高度跳跃,早在我国春秋时代就有记载。最早的跳高比赛出现在18世纪初。
第1种正式载入田径史册的跳高姿势是跨越式,它出现在1864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田径对抗赛上。是年,英国运动员罗伯特*柯奇以跨越式创造了1.70m的第1个世界纪录。1895年,美国人斯维尼改进了跨越式,其特点是运动员在杆上时,身体急速侧向转体,两腿交叉如剪刀,他创造了1.97m的新纪录。
1912年,美国运动员霍林在美国西部的斯坦福大学采用左侧斜向横杆助跑,在杆上以身体左侧滚过横杆,首次越过2m的高度。之后,20多年内世界纪录多次被刷新。1923年,苏联运动员B*伏洛佐夫率先采用俯卧式。1936年,美国运动员以2.07m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纪录,俯卧式得到人们的青睐,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均采用这种技术。1970年,中国运动员倪志钦以2.29m的优异成绩将俯卧式推向了高峰。
然而,在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福斯贝里创造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背越式,随之风糜全球,以致在1983年的第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70余名各国好手全部采用了背越式。
-----------------以上参考资料,下面是我自己写的—————————————————————
其实,跳高不仅有背越式和跨越式这两种姿势,还有俯卧式等各种姿势。
跳得最高的是背越式跳高,背越式是所有姿势中技术含量最高,也是最难的姿势,起跳角度要比跨越式大。从右边弧线跑到杆前,左腿起跳,右腿摆起,大腿和小腿的夹角大于九十度,但不能太大,背对横杆,仰头、送髋,身体呈弧形,等身体越过横杆,在把腿往后摆,即可完成。
跨越式跳高较为简单,起跳角度大约是三十至六十度,跑到杆旁,右腿尽量直,跨过横杆,另外一条腿跟着踩过去,完成跳跃。
其他姿势不建议使用,我对其他姿势的了解也不多,所以就不解释了。
我就是练跳高的,我采用的是背越式跳高,练了3年了,成绩还可以,以后有什么关于跳高的问题都可以跟我讨论哦,希望我能帮上你,谢谢。

㈡ 背越式跳高是怎样发明

福斯贝里11岁时,在一所名叫波特兰的学校读书。有一次,体育老师叫学生们练习跳高,他让学生们先排好队,等着轮到自己从横杆上越过。不过在运动的过程中,同学们慢慢就忘了守规矩,队形散成了一团。正在这时,老师点名叫到了福斯贝里的名字,而他呢正在做白日梦,精神不集中的他在慌乱之中应了老师后,已经靠近横杆。来不及转身助跑的他,只得面向老师,背对横杆,一急之下,他把老师教的跳高要领全部忘得精光,怎么也想不起来。看着老师严肃的面孔和同学们注视的目光,福斯贝里心中可没了底。他向四周看了看,正好看见有准备看热闹的同学背朝高高的台阶纵身一跃,稳稳当当地坐上台阶这一动作。福斯贝里受到启发,索性就地腾起,竟真的奇迹般地越过了背后的横杆, 理查德·福斯贝里四角朝天倒在沙坑里。这个滑稽动作使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可是这位体育老师不但不责怪福斯贝里,反而被他那与众不同的姿势吸引住了,马上为他丈量高度,成绩为1.15米。 福斯贝里在进入大学后,又得到了伯尔尼·华格勒教练的指导,从而用这种“背越式”进行系统的训练。

1968年第19届奥运会美国选拔赛上他以2.21米获第一名,入选美国奥林匹克田径队。1968年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他以2.24米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并获金牌。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被他舒展而优美的姿势征服了,使人们惋惜的是,福斯贝里走下奥运会领奖台时,他便宣布从此退出比赛。国际田联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这种背越式跳高命名为“福斯贝里式”。

现在,几乎所有的跳高选手都采用这种姿势啦!福斯贝里是第一个采用背越式过杆技术并获得重大成就的运动员。这是跳高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背越式技术的优点在于动作简单、自然、容易掌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自从福斯贝里以背越式技术获得奥运会冠军后,世界上许多优秀选手都采用了这一技术,并获得了巨大成功。进入80年代后,风行一时的俯卧式技术几乎完全被背越式技术所取代。1987年国际田联庆祝成立75周年时,将福斯贝里在1968年用全新的背越式跳高技术获得奥运会金牌的时刻,评选为世界田坛75年来“100个金色时刻”之一。

背越式跳高是急行跳高姿式之一。现代奥运会被称为"福斯贝里式"的跳高技术后来改称为背越式跳高技术。这项技术的首创者是美国人理查德·福斯贝里。

㈢ 背越式跳高是第几年发明的谁发明的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在俯卧式跳高姿势还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美国运动员理查德·福斯伯凭借自己创造的背越式姿势一举越过了2.24米的高度。这个“新型武器”为千万名观众带来了新的刺激,他们开始惊呼,开始赞叹。在一片激动的欢叫声中,环形看台上彩旗飞舞,星条旗和各种帽子、手绢,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一起飞向空中。福斯伯获得了这枚他梦寐以求的金牌。从此,福斯伯和他所创造的新技术——背越式跳高便传遍了全世界,并取代了风行一时的俯卧式跳高,创造了跳高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在福斯伯创造“背越式”跳高姿式前,跳高运动员都是采用剪式和俯卧式两种姿势。他11岁时,在波特兰学校读书。有一次,体育老师让学生进行跳高练习。轮到福斯伯时,注意力并未集中,慌乱答应后向横杆冲去,但却忘了老师教的姿势。情急之中,他便面对老师,背对横杆,顺势就地腾起,纵身一跳,奇迹般地跃过了横杆,四脚朝天倒在沙坑里。他的滑稽动作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但慧眼识英才的老师不仅没有责备福斯伯,反而为他量了高度:1.15米。这大概就是背越式跳高姿势的雏形。

上了高中后,福斯伯非常崇拜当时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布鲁梅尔。但爱动脑子的他没有盲目模仿布鲁梅尔的每个动作。闲着无事时,他喜欢琢磨跳高姿势。他发现,跳桌上时,背朝桌子纵身一跃,稳稳当当地就能坐在桌上。这一动作使他受到启发,又联想到11岁时那场经历,他把这种方法搬到了横杆上,下决心开始用这个姿势练习跳高。进入大学后,在伯尔尼华格勒教练指导下,福斯伯坚持用这种“背越式”进行系统训练,并且终于得以在奥运会上向全世界人民显示了他的新技术。

㈣ 背跃式跳高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很难说谁发明的,起源跳高运动的起源供参考 :很早,曾广泛出现于世界许多国家的各个时期;现代跳高运动始于英国,1800年举办的苏格兰运动会上,跳高即被列为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后开始在欧洲和美洲普及;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男子跳高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女子跳高也被列入;此后,跳高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波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新技术,使运动成绩得以飞速提高。

㈤ 跳高的历史由来

跳高是田赛项目之一。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
19世纪末,美国东部州运动员创造并采用了这一跳高姿势,故曾被称为“东方式”;又因跳时身体各部分成波浪形状依次越过横竿,因此也有“波浪式”之称。滚式跳高亦源于美国。20世纪初,美国西部州运动员创造并采用滚式跳高,因跳时运动员形似滚过横竿而得名。又因美国运动员霍拉英首用此式创造2.01米世界纪录,因而又称“霍拉英式”。俯卧式跳高起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时已被普遍采用。最流行的是背越式跳高,而其他几种跳高方式在大赛中已几乎绝迹。
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1800年,跳高已列为苏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以后跳高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普及,运动员的成绩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成绩,运动员不仅发展速度力量素质,同时还改进过竿技术动作。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前30年提高成绩主要靠改进起跳技术,后30年当采用跨越式姿势跳高的成绩达到1.93米以后,跳高的发展主要靠改进过竿技术。19世纪末,美国高等学校的跳高运动员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比较省力的姿势。美国东部各州的运动员用“波浪式”,在较长时间内它也被称为“东方式”。这种姿势的特点是运动员助跑时与横竿成很大角度,迅速起跳后向助跑开始的方向转体,躯干最大限度地向下倒,摆动腿在竿后压腿,由于躯干和摆动腿下压,臀部在这一瞬间升得高于横竿,而在竿上的身体部分好像处在最高的波峰上,因此人们把这种跳法叫做“波浪式”(有的国家称作“剪式”)。美国西部各州的大学生中流行的是另一种跳高技术。

㈥ 跳高有哪五次技术革命

第一种正式载入田径史册的跳高姿势是跨越式,它出现在1864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田径对抗赛上。当年,英国运动员罗伯特·柯奇以“跨越式”创造了1.70米的第1个跳高世界纪录。

1895年,美国人斯维尼改进了跨越式,其特点是运动员在过杆时,身体急速侧向转体,两腿交叉如剪刀,这就是“剪式”,这种技术在当时创造了1.97米的新纪录。

1912年,美国运动员霍林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田径赛上采用左侧斜向助跑,过杆时以身体左侧滚过横杆的技术赢得冠军,霍林把这种技术命名为“滚式”,也正是这种技术使人类首次越过了2米的高度。

1923年,苏联运动员伏洛佐夫又创造出“俯卧式”跳高技术,这种新型技术动作很快就被田径选手们所接受。

在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39名跳高运动员中有38人采用这种技术,使“俯卧式”技术的应用达到了巅峰。然而也是在这届奥运会上,一种新的过杆动作开始崭露头角。

在19届奥运会上,美国21岁的福斯贝里过杆动作与众不同,他越过横杆时,不是面朝下,而是面朝上、背朝下地“飞”过横杆,这个动作被命名为“背越式”过杆技术。在这一届奥运会上,福斯贝里以2.24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背越式”跳高也随之风靡全球。此后十余年间,俯卧式跳高和背越式跳高究竟哪个技术更先进,田径界一直没有定论。直至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上,联邦德国运动员韦希格以背越式跳高技术一举征服2.36米的高度,战胜了所有采用俯卧式跳高的运动员后,背越式跳高才逐渐开始占据跳高技术的统治地位,俯卧式跳高技术也从此逐渐被冷落。

㈦ 背跃式跳高的发明人是哪国人

背跃式跳高的发明人是哪国人
?
:
美国人

㈧ 背越式跳高是谁最先发明的

背越式跳高又称“福斯贝里式跳高”,急行跳高姿式之一。是美国运动员福斯内贝里最先发明的。容
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在第19届奥运会上,以独特的弧线助跑。背向横竿的过竿方法,以2.24米摘取了男子跳高桂冠。当时人们称为“福斯贝里式”,后称为“背越式”。从此,背越式跳高技术开始盛行,并逐步被大部分跳高运动员采用。

㈨ 跳高是如何兴起的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也有人称跳高是一失败者的运动,因为每次比赛,运动员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

跨越式、剪式(亦称“东跳高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1]。19世纪末,美国东部州运动员创造并采用了这一跳高姿势,故曾被称为“东方式”;又因跳时身体各部分成波浪形状依次越过横竿,因此也有“波浪式”之称。滚式跳高亦源于美国。

自19世纪60年代在欧美开始普及,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助跑使人体产生向前的速度,增加起跳时的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动作。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自然。其他姿势一般都采用直线助跑,距离短,速度较慢,身体重心低。起跳是人体在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背越式、跨越式、剪式跳高起跳时,起跳腿是在远离横杆一侧起跳。

起跳腿是在近于横杆一侧起跳。背越式为屈腿摆动,其他姿势一般为直腿摆动。背越式过杆时,身体由侧对横杆转向背对横杆,然后以手臂、头、肩顺序过杆;髋部在杆上充分伸展成背卧和反弓姿势。身体过杆后,收腹举腿,用背部落在海绵包上。俯卧式过杆时,摆动腿先摆过杆,身体在杆上沿纵轴翻转成俯卧姿势,随即转头潜肩,起跳腿后伸外翻,最后落地。过杆动作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背越式、俯卧式姿势因过杆时人体重心离杆较低,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较优越的过杆方式。而背越式又较俯卧式易于掌握。跳高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跳高是田赛项目之一。过竿技术有跨越式、剪式(亦称“东方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跳高运动最初起源于英国,是从体操项目中派生出来的。1864年,英国首先将跳高列入田赛比赛项目,英国人柯奈用跨越式(最原始、最简单的跳高姿势)跳过了1.70米的高度。男子跳高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跳高于1928年开始正式列入奥运会项目。剪式跳高起源于美国。

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国家。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Adam Wilson)屈膝团身跳越1.575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男、女跳高分别于1896年、192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跳高作为一种游戏活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跳高运动在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都曾广为流传。在古代日耳曼人中曾盛行过跳越横排马匹的比赛,有人最多跳越过横排着的6匹马。非洲的图西人还曾有过利用厚木头的跳板或石头踏跳进行的跳高比赛。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男女跳高运动员普遍采用“俯卧式”。当时美国的J.托马斯和苏联的..布鲁梅尔之间争夺很厉害。托马斯首先征服和超过2.20米。布鲁梅尔18岁时就创造了世界纪录,以后连续几年提高成绩,到1963年将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提高到2.28米。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男子跳高运动员R.福斯伯里又采用了一种新的跳高姿势,人们称之为背越式(不少国家称作福斯伯里式)。福斯伯里以2.24米的成绩获得了金牌。此后,这种姿势在世界各国很快流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6岁女跳高运动员U.迈法特用背越式跳过了1.92米,成为历届奥运会最年轻的女跳高冠军。从此,各国运动员采用背越式跳高的人越来越多。

在19届奥运会上,美国21岁的福斯贝里过杆动作与众不同,他越过横杆时,不是面朝下,而是面朝上、背朝下地“飞”过横杆,这个动作被命名为“背越式”过杆技术。在这一届奥运会上,福斯贝里以2.24米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背越式”跳高也随之风靡全球。

此后十余年间,俯卧式跳高和背越式跳高究竟哪个技术更先进,田径界一直没有定论。直至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上,联邦德国运动员韦希格以背越式跳高技术一举征服2.36米的高度,战胜了所有采用俯卧式跳高的运动员后,背越式跳高才逐渐开始占据跳高技术的统治地位,俯卧式跳高技术也从此逐渐被冷落。

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1800年,跳高已列为苏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以后跳高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普及,运动员的成绩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成绩,运动员不仅发展速度力量素质,同时还改进过杆技术动作。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前30年提高成绩主要靠改进起跳技术,后30年当采用跨越式姿势跳高的成绩达到1.93米以后,跳高的发展主要靠改进过杆技术。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男女跳高运动员普遍采用“俯卧式”。当时美国的J.托马斯和苏联的..布鲁梅尔之间争夺很厉害。托马斯首先征服和超过2.20米。布鲁梅尔18岁时就创造了世界纪录,以后连续几年提高成绩,到1963年将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提高到2.28米。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男子跳高运动员R.福斯伯里又采用了一种新的跳高姿势,人们称之为背越式(不少国家称作福斯伯里式)。福斯伯里以2.24米的成绩获得了金牌。此后,这种姿势在世界各国很快流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6岁女跳高运动员U.迈法特用背越式跳过了1.92米,成为历届奥运会最年轻的女跳高冠军。从此,各国运动员采用背越式跳高的人越来越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跳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得这么快,是由于努力学习与研究外国先进经验,密切结合中国运动实践,在身体训练、技术训练、运动量安排与全年训练安排等方面,逐步创建了中国的训练方法和适合中国跳高运动员特点的各种练习。在大胆摸索,走自己道路的思想指导下,郑凤荣1956年初贯彻了大运动量训练原则,1957年在继续贯彻这一原则的同时又加大了强度,采用对她最合适并经过改进的剪式技术,成绩提高非常快。1955?1956年提高16厘米,1957年又提高16厘米,从而打破了世界纪录。倪志钦在跳高训练时研究了苏联运动员布鲁梅尔的特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形成了独特的技术风格,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㈩ 背跃式跳高发明者福斯伯利是哪国人

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弧线助跑,背向横杆的背越式技术,以2.24米成绩一举夺得男子跳高桂冠

阅读全文

与有关跳高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