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商业银行创造了什么意思

商业银行创造了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1-06-12 21:35:59

A. 商业银行是什么意思呢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缩写为CB,其网络通俗谐音是“存吧”,意为存储银行。商业银行的概念是区分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满意请采纳回答!

B. 商业银行是什么意思

银行特征

(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也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它与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为目标。

(2)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于经营对象的差异。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工商企业经营的条件。同一般工商企业的区别,使商业银行成为一种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

(3)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又有所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而专业银行只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和提供专门服务。随着西方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专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仍差距甚远;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上具有优势。

相关职能

商业银行的职能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主要有五个基本职能:调节经济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商业银行因其广泛的职能,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位居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2012年的商业银行已经凸现了职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了信用创造职能。

商业银行是能够吸收各种存款的银行,和用其所吸收的各种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帐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派生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最后在整个银行体系,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商业长期以来,商业银行是各种金融机构中唯一能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的机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转帐和支票流通。商业银行以通过自己的信贷活动创造和收缩活期存款,如果没有足够的贷款需求,存款贷不出去,就谈不上创造,因为有贷款才派生存款;相反,如果归还贷款,就会相应地收缩派生存款。

收缩程度与派生程度相一致。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吸收存款在其经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集中到银行里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是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与借入者的中介人或代表,来实现资本的融通、并从吸收资金的成本与发放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差额中,获取利益收入,形成银行利润。商业银行成为买卖“资本商品”的“大商人”。[5]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的职能实现资本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支付中介商业银行除了作为信用中介,融通货币资本以外,还执行着货币经营业的职能。通过存款在帐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形成经济过程中无始无终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金融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商企业的业务经营环境日益复杂 化,银行间的业务竞争也日益剧烈化,银行由于联系面广,信息比较灵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广泛应用,使其具备了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条件,咨询服务,对企业“决策支援”等服务应运而生,工商企业生产和流通专业化的发展,又要求把许多原来的属于企业自身的货币业务转交给银行代为办理,如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其他费用等。

个人消费也由原来的单纯钱物交易,发展为转帐结算。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5]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己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分类介绍

‍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其余还有138家城市商业银行和约302家农村商业银行(另有多家正在筹建,所有农村合作银行均要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外加邮政储蓄银行。另外,自2007年3月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以来,截至2013年10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超过1000家,已实现全国31个省份村镇银行的全覆盖,全国1880个县市的覆盖面超过50%,中西部地区组建620家,占比62%。

C. 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商业银行通过信贷关系创造货币。货币创造过程如下:

甲银行吸收存款提取部分比例准备金后向A客户发放贷款,形成客户在甲银行的贷款,A客户用所得贷款进行转帐支付,形成乙银行B客户的存款增加,乙银行继续前面过程。银行体系可以派生出数倍的存款货币。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注:货币创造又叫做货币扩张,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或个人)通过信贷关系共同作用,使得在银行体系内流通货币量扩大的金融行为。

(3)商业银行创造了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创造货币的三大基本条件:

1、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

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货币制造表现受法定准备金的影响,而实际是受客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2、部分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D.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功能

一个很简单的复例子制
一个往银行存了10000元
银行要上交中央银行10%的存款准备金
银行就有9000元是可以作为银行借贷出去
这9000元借出去后又被存入了银行
同样的道理
银行又要上交中央银行10%的存款准备金
这样银行又有8100元可以借出去
一直这样循环
这样就体现了
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功能
当然这里还要有留下一点现金给存款人提现的

E. 商业银行的定义

商业银行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邮政储蓄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在广义上都应该视为商业银行,但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邮政储蓄银行(老的)不能发放贷款只能吸收存款,农村信用社又承担了很多政策性业务(如在广大偏远乡村亏损支农,不能单纯追求盈利)等,所以他们是特殊的,而这些特殊的都有国家和政策的因素,因此在制定法律上要有所区别。大的趋势是都要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商业银行作为特殊银行,首先在经营性质和经营目标上,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不同。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讲求营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不受政府行政干预。其次商业银行与各类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功能齐全、综合性强,尤其是商业银行能够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它可以借助于支票及转账结算制度创造存款货币,使其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F. 简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过程

信用创造必须具备两大基本条件: ①部分准备金制度:准备金的版多少与派生存款量权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②非现金结算制度: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创造过程:甲银行吸收存款,提取部分比例准备金后向A客户发放贷款,形成客户在甲银行的存款。A客户用存款进行转帐支付给客户B,形成乙银行B客户的存款增加,乙银行继续前面过程银行体系可以派生出数倍的存款货币。

G. 商业银行创造活期存款

商业银行以经营工商业存款、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商业银行的资金来自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自己发行股票、债券等,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在贷放短期放款、中期放款和长期放款,而且还可以办理信托放款、租赁业务、有价证券投资等。

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金,只占货币M1的一部分。除现金之外的货币是怎样产生的?从银行体系的总体来看,它能够创造存款——派生存款,存款是货币,所以说,商业银行也可以创造货币。

要理解商业银行体系如何创造存款,我们通过一个虚拟的例子来说明:

假定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为10%。

首先,假设某储户A,把1000元现金存入某商业银行(简称为银行1),银行将存入银行1将100元作为准备金,而将其余900元用于贷款或购买各种债券。比如,它将这900元放贷给B,B把900元用于购买衣服,结果这900元到了衣服销售者C的手中,我们假设C把钱全部存入银行2;这样,银行2增加900元存款,然后,它留下10%的准备金,即90元,把其余的810元放贷给农户D,农户D用之购买肥料,结果这810流到了肥料销售商E的手中,E把它存入银行3,这样,银行3增加了810元的存款。银行3把81元留下,其余也放贷出去,···,这个过程一直可以持续下去。

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结果将是最初1000元新增现金的10倍,达到10000元。我们把10倍称为货币供给乘数。它是法定准备金的倒数。

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结果

商业银行可以创造货币——派生存款,但其能力受制于中央银行,原因是,准备金率中的很大一部分属于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就可以对商业银行的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施加重要影响。

当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自己的经营活动来改变超额准备金率,从而影响货币供给量。
重点分析:
1 .基础货币与原始存款的关系

基础货币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总和。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所以基础货币大于原始存款。

2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关系

将存款划分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是从理论上说明两种存款在银行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事实上,在银行的存款总额中是无法区分谁是原始存款谁是派生存款。派生存款并不是虚假存款,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也不是创造实际价值量的过程,而是创造价值符号的过程。

3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因为中央银行掌握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 — 基础货币的创造与提供;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币供给者,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存贷活动,从而能提供的货币数量,均建立在基础货币这个基础之上。

H.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过程和原理

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过程:

甲银行吸收存款提取部分比例准备金后向A客户发放贷款,形成客户在甲银行的贷款,A客户用所得贷款进行转帐支付,形成乙银行B客户的存款增加,乙银行继续前面过程。银行体系可以派生出数倍的存款货币。

二、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原理:

商业银行吸收到原始存款后,只按规定留一部分作现金准备应付提存,其余部分可用于放款和投资。在广泛使用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取得银行贷款或投资款项的客户并不(或不全)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其银行存款帐户。

这样就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笔新的存款。接受这笔新存款的商业银行,除保留一部分作准备金外,其余部分又可用于放款和投资,从而又派生出存款。

(8)商业银行创造了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条件:

1、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

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

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货币制造表现受法定准备金的影响,而实际是受客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2、部分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的多少与派生存款量直接相关。银行提取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作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越高,提取的准备金越多,银行可用的资金就越少,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减少;反之,存款准备金率越低,提取的准备金越少,银行可用资金就越多,派生存款量也相应增加。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银行向客户贷款是通过增加客户在银行存款帐户的余额进行的,客户则是通过签发支票来完成他的支付行为。因此,银行在增加贷款或投资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额,即创造出了派生存款。如果客户以提取现金方式向银行取得贷款,就不会形成派生存款。

I. 商业银行是怎么创造货币的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是利用货币创造乘数,把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

做一个简单的模型:假如全社会就一家银行,有存款100元,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法定存款准备金就要有20元,剩下的80元是超额准备金,这块是可以用来放贷款的,比如房贷。

假设,买房要贷款20元,首付10元,总价30元。这30元给开发商(开发商再分给谁先不要管),拿到这30元之后,再存进这家银行里。

那么,首先做第一笔处理:提现10元,然后贷款20元,开发商收到30元,但还没有存进银行。这个时候,存款就是100-10=90元,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90×20%=18元,超额存款准备金就是90-18-20 = 52元。

然后开发商再把这30元存进银行里:那么存款就变成90+30=120元,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120×20%=24元,或者18+30×20%=24元,超额准备金就是 52+ 30×80% = 76元,总计120元。

整个货币系统中就“多了”20元,这20元,实际上就是拿未来30元工资做抵押,创造出来的货币。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在贷款的过程中,M2增加了20元。

(9)商业银行创造了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1、四大因素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

2、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J. 简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过程

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发挥信用创造功能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创造存款货币等等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既可以节省现金使用,减少社会流通费用,又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需要。是商业银行体系通过放款或购入各种证券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大的一种金融现象。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条件1、银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流通工具的创造是信用量创造的前提。从银行券到支票及各种票据。 2、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是相对于全额准备金制度而言的。 3、非现金结算制度。
在商业银行体系比较健全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定数量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依次发放贷款,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派生存款来。假定甲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100万元,然后贷给自己的客户,客户用其购买乙银行客户的原材料后,乙银行客户将这笔款项存入乙银行,乙银行又将其贷给其他客户,客户又用其购买丙银行客户的产品而将100万元支付给丙银行,从而丙银行又可向其他客户贷出100 万元,使其转而支付给丁银行并存入丁银行。这样,100万元原始存款就创造出300万元派生存款来,比原始存款多了 3倍。如果这种派生存款是在不提现金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信用创造活动将一直进行下去,派生存款就不仅仅是 300万元。得到贷款的客户如未用完贷款,而将剩余部分存入另一家银行,同样会产生派生存款,增大信用总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程度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健全程度成正比,商业银行体系越发达,信用创造的现象就越普遍,所创造的信用总量也越大。

阅读全文

与商业银行创造了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