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罗马发明

罗马发明

发布时间:2021-06-12 14:18:34

1. 罗马字母,拉丁字母是谁发明

罗马字母
也叫“拉丁字母”。拉丁文的字母。从希腊字母通过伊特拉斯坎(Etruscan)文字作媒介发展而成。最初只有二十个,后来增加到二十六个。由于形体简单清楚,便于认读书写,流传很广,成为世界上最通行的字母。中国汉语拼音方案已采用罗马字母,各少数民族创制或改革文字也以罗马字母为基础。

2. 古罗马人发明了什么

西古罗马帝国的没落已过去近1500年,但其在创造发明方面所留下的富饶的文化遗产依然鲜活如新。罗马人乃令世人惊讶的建设者,更是土木工程界的资深专家,其蓬勃发展的社会文明使古罗马帝国数个世纪以来在科技、文化、建筑等方面都保持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从修建大型输水道到创立报刊,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古罗马的10大创新之举。

10.战地外科

罗马人发明了许多外科手术工具,并率先进行了剖腹产手术,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医学上最有价值的贡献都是在战场上。在奥古斯塔斯的统领下,他们组建了一个军队医疗队,这是最早致力于专业领域的一支医疗队伍。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医务人员使用止血带止血,使用动脉手术钳抑制术中出血等,通过这些医疗创新手段在战乱中拯救了无数条濒临死亡的生命。罗马的战地医生还为新入伍的军人进行体检,并监管军营的卫生条件以遏制疾病的传播。他们甚至知道在使用医疗用具之前需要在热水中对其进行消毒,开创了抗菌手术的先例,尽管这种手术形式直到19世纪都没有完全被世人接受。罗马军事医学鲜明的证实了其在愈伤及保健方面技术的先进性,以至于士兵尽管饱受战争之苦,却依然比平民百姓的寿命要长。

9.十二铜表法及罗马民法大全

传票,人身保护权益,义务法律,证词,所有这些条款都出自罗马的法律制度,几个世纪以来,该制度在西方法律和政府管理中都占有重要的统治地位。最初的古罗马法律起源于十二铜表法,该法则为共和党时期制定的宪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十二铜表法于公元前450年首次通过,详述了财产、宗教和离婚方面的相关条例,并列出了从盗窃到巫术等所有罪行的刑罚措施。然而,同十二铜表法相比,罗马民法大全更具影响力,这是一部雄心勃勃试图融合整个罗马史法律的网络全书。民法大全由拜占庭国王查士丁尼(公元529-535)起草,涵盖了很多近代法律原理,比如“除非被告被证明有罪,否则就无罪释放”这样的概念。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其成为世界众多法律体系的基石。之后,英国普通法和伊斯兰教教法相继颁布,但古罗马法典仍发挥着其不容小觑的影响力,在一些欧洲国家以及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等地的民事法案上依然奏效。

8.罗马儒略历(公历)

现代的公历与2000多年前的罗马儒略历极为相似。而罗马早期的日历又极有可能是抄袭自古希腊月亮运行周期的模型。由于罗马人认为偶数是极不吉利的,于是他们改写日历,使每个月都变为奇数天。这一做法在儒略历出现前一直被延用,直到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与天文学家索西琴尼(Sosigenes)一起,创立了同阳历相符的儒略历。凯撒将当时的一年355天改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一年365天,并最终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儒略历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日历了,但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实际一年的时长是同365天相比存在11分钟的误差。于是人们最终采用了1582年设立的公历日历,该年历考虑到了由于闰年改变所存在的误差,使得日历更为精确。

7.罗马凯旋门

凯旋门从建立之初至今,已有将近4000年的历史了。古罗马是首个充分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建桥、建纪念碑、建房的国家。凯旋门的拱门设计极为巧妙,使得建筑的重量均匀分散在拱门上。正是因为有了这巧妙的设计,像罗马斗兽场这类的大型建筑才不至于被自身的重量压垮。古罗马的建筑师致力于改良拱门的设计,最终设计出了形状更为扁平的“平圆拱”,并将它运用到桥梁和渡槽的建造中。多个不同间距的平圆拱合在一起能构成更稳固的支承,可以加大桥梁和渡槽的跨度。于是,圆柱、圆屋顶和拱形天花板成为了古罗马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之一。。

6.马路和高速公路

在其鼎盛时期,罗马帝国包含近170万平方英里,甚至覆盖了欧洲南部的大多数地区。为确保这个庞大领域的管理高效有序,罗马人建造了古代世界最为复杂的道路系统。这些罗马公路至今仍被大量使用,它们由花岗岩或硬化火山熔岩形成的泥土、碎石和砖构造而成。在设计公路时,罗马工程师秉持严格的设计标准,创建笔直的道路,以便排水。到公元200年,罗马人已经建造超过50000英里的道路,主要是服务于军事征服。高速公路允许罗马军团每天步行25英里,一系列的网状驿站使得信息和其他情报以惊人的速度广为传播。这些道路通常以现代高速公路的模式被管理:石碑上的英里标记和标志告知旅客距离到达目的地的里程数,与此同时,被民众广为歌颂的士兵也成为了“公路巡警”。

5.纸质书

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期,文学作品都采用在笨拙的泥板和卷轴上创作的形式。罗马人通过创造法典(被认为是最早的书的原型),使这种形式得以简化。首部法典由蜡质的纸制成,随后就被动物的皮毛羊皮纸所取代,因而能更清晰的显示纸页。古历史学家指出,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创造了早期的莎草纸页形式的法典版本,但这种纸质法典直到公元一世纪左右才被推广。早起的基督教徒成了首批利用此项革新的民众,他们运用此技术大批量的印制圣经。

4.福利事业

现代政府的很多福利事业,其雏形都起源于古罗马,包括为救助贫困居民所制定的发放粮食补贴标准、教育经费以及其他费用补贴的发放标准。这些福利项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2年,当时的保民官盖约·格拉古(Gaius Gracchus)设立《粮食法》(lex frumentaria),要求国家政府实现罗马公民低价购进谷物的需求。罗马皇帝图拉真(Trajan)在位期间,保留了这些福利项目,还实行一项“供给”(alimenta)福利,用以养育贫苦无靠的孤儿,确保他们衣食无忧,还可以接受教育。同时,为了控制物价,颁发了一种“代币券”(tesserae),包括玉米,粮油,酒品,面包和猪肉在内的物品价格都得以控制。图拉真皇帝这些慷慨的行为深受罗马民众爱戴,但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正是他如此慷慨的行为才导致了罗马经济的衰落。

3.报刊雏形

古罗马会发布《罗马公报》(或称《每日纪闻》),里面会涉及到处理军事、法律和民事的问题,让民众通过文章了解这些事项的结果;这些内容,会写在金属或刻在石头上,放在诸如古罗马广场这样的闹市区,供民众浏览,这便是报纸雏形。据考证,《罗马公报》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31年,设及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罗马军事捷报、比赛事项、格斗回合场次、出生喜讯和讣告等,甚至还会写些民众喜欢的故事。此外还有《元老院记事录》,用来记录叫罗马元老院会议的讨论和决议,虽然也算报纸雏形,但其内容保密,禁止公诸于众。直到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尤列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在第一任期内实行民主改革,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这些内容才得以流传开来。

2. 混凝土

罗马混凝土的出现使得许多古罗马建筑,诸如万神庙、斗兽场、古罗马广场屹立至今。罗马人首次利用混凝土建造房屋大约源于2100年前,那时,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地中海地区所有的建筑中,包括引水渠、桥梁以及纪念碑等等。罗马混凝土在强度上远不如现代混凝土,但罗马混凝土独特的成分使其更加持久耐用。罗马混凝土是罗马人利用熟石灰和一种在维苏威火山地区发现的粉尘物(Pozzolana)与水混合制成的具有高粘性的糊状物。加入了火山凝灰岩的罗马混凝土具有超强的抗化学腐蚀性,而维苏威火山地区的粉尘物(Pozzolana)使得罗马混凝土即使在海水中也能够迅速凝结硬化,得益于此,罗马人精心建造了浴场、码头和港口。

1.引水渠

古罗马拥有大量的公共设施,诸如公厕、地下排污系统,喷泉和公共浴池等等,大大方便了罗马人的生活。但是如果没有罗马引水渠的发明,一切与水有关的创新设施都将无法实现。第一条引水渠建造于公元前312年,在重力作用下,以石管、铅管和陶管作为输水管道把水引入城区。引水渠解决了罗马城的用水问题,对城市公共健康和卫生设施的发展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引水渠出现之前,埃及、巴比伦和亚述人用原始运河引水灌溉,而罗马人则利用土木工程技术对运河进行改进,从而发明了引水渠。罗马帝国时期,数百条引水渠遍布整个帝国,其中一些水渠甚至长达60英里。水渠的伟大之处在于其历经千年岿然不动,时至今日,部分水渠仍在发挥作用,令人叹为观止。罗马著名的特莱维喷泉(Trevi Fountain)正是位于古罗马十一条大型水渠之一的维戈水渠(Aqua Virgo)的水源所在地。

3. 中文拼音是谁发明的罗马音呢

卢戆章(1854-1928)是我国第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增加声母后还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他认为,汉字“或者是当今天下之文字之至难者”,而切音新字“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这样一来,“省费十余载之光阴,将此光阴专攻于算学、格致、化学,以及种种之实学,何患国不富强也哉!”卢戆章并不要求废除汉字,他主张“切音字与汉字并列”。后来,他又编写了《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和《中国字母北京切音合订》,用切音字来拼写官话。
继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之后,开始了延续20年的切音字运动。几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新的切音字方案出现,如吴敬恒的《豆芽快字》,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谱》,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等。这些切音字方案多数是声韵双拼式的汉字笔画式字母方案的,大多数只在小范围内传习,没有广泛推行,只有王照的官话字母和劳乃宣的合声简字推行较广。
王照(1859-1933)曾参加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受日本假名的启发开始拟定汉语拼音字母,1900年秘密回国,以“芦中穷士”的笔名发表《官话合声字母》,采用汉字笔画作为字母基础,声韵双拼,并且主张以北京话为标准官话。他说:“京话推广最便,故曰官话;官者公也,公用之话,自宜择其占幅员人数多者”。他并不主张废除汉字,他说:“有力读书,有暇读书者,仍以十年读汉文为佳”,“汉文俗话并行,互相补助,为益更多”。1903年,王照在北京设立“官话字母义塾”,为了取得合法身份,他自首入狱,得到释放后全力推行他的官话字母,“十年之中,坚忍进行,传习至十三省境”,其精神令人钦佩。
劳乃宣(1842-1921)是音韵学家,他积极支持王照的方案,在官话字母的基础上补充方言字母,拟定了南京、苏州、福建、广东等访言的方案,统称“合声简字”。推广这种“合声简字”的成绩十分显著,“不识字之妇女村氓,一旦能阅读书报,能作函札,如盲者之忽而能视,其欣快几乎无可名状”。
切音字创制者的目的,虽然不想用它来代替汉字,但是他们希望切音字能够成为一种拼音文字,与汉字分工,并行使用。然而,他们的愿望没有实现。

4. 古罗马人是怎样发明混凝土的

聪明的古罗马人发明了现代化建筑的最基本材料混凝土。古罗马人在石灰和沙子的混合物里掺合进碎石子制造出混凝土。他们使用的沙子是称为“白榴火山灰”的火山土,产自意大利的玻佐里地区。

古罗马人将混凝土用在许多壮观的建筑物上。如古罗马最伟大的圆形露天竞技场,假如没有混凝土,建造起来就非常困难。

公元476年古罗马衰亡后,用白榴火山灰制作混凝土的技术在西方逐渐被人们遗忘了。

但1756年,英国工程师约翰·斯米顿重新发现了这一技术,那时他正在寻找一种用来建造德文郡的埃梯斯通灯塔地基的材料。工程师发现用沙子可以代替白榴火山灰,这样,在建筑物中使用混凝土再次流行起来。19世纪60年代,法国约瑟夫·莫里尔首次将混凝土用于摩天大楼等大型建筑物中。

5. 罗马数字是罗马人发明的吗﹖

罗马数字是一种现在应用较少的一种的数量表示方式。它的产生晚于中国甲骨文中的数码,更晚于埃及人的十进位数字。但是,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古代文明的进步。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二、三、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二、三、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这种习惯人类一直沿用到今天。人们在交谈中,往往就是运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数字的。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后来为了表示较大的数,罗马人用符号C表示一百。C是拉丁字“century”的头一个字母,century就是一百的意思。用符号M表示一千。M是拉丁字“mille”的头一个字母,mille就是一千的意思。取字母C的一半,成为符号L,表示五十。用字母D表示五百。若在数的上面画一横线,这个数就扩大一千倍。这样,罗马数字就有下面七个基本符号:Ⅰ(1)Ⅴ(5)Ⅹ(10)L(50)C(100)D(500)M(1000)

罗马数字与十进位数字的意义不同,它没有表示零的数字,与进位制无关。用罗马数字表示数的基本方法一般是把若干个罗马数字写成一列,它表示的数等于各个数字所表示的数相加的和。但是也有例外,当符号Ⅰ、Ⅹ或C位于大数的后面时就作为加数;位于大数的前面就作为减数。例如:Ⅲ=3,Ⅳ=4,Ⅵ=6,ⅩⅨ=19,ⅩⅩ=20,ⅩLⅤ=45,MCMⅩⅩC=1980。罗马数字因书写繁难,所以,后人很少采用。现在有的钟表表面仍有用它表示时数的。此外,在书稿章节及科学分类时也有采用罗马数字的。

6. 罗马数字是由罗马人发明的,它一共由()个数字组成. A.5 B.6 C.7

罗马数字是由罗马人发明的,它一共由7个数字组成;
故选:C.

7. 罗马方阵是谁发明的

马其顿方阵的具体介绍马其顿方阵分工图正规常备兵:数量较多,携带马其顿长矛(长13~14英尺,双手操作,后期的超过18英尺。长矛末端有配重利于平衡,兼做长矛折断时之备用武器。),直径2英尺的圆盾。方阵中士兵们手中的盾牌在保护自身左侧的同时也掩护了相邻战友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轻装步兵:矛的长度短一些,盾的直径大一些(可以遮住跪着的士兵的全身),盔甲稍轻一些。机动性更好。骑兵:年轻贵族组成的重骑兵。手持一根马其顿长矛。等待作战时,往往将长矛搁在肩上,矛头稍向下。冲锋时,长矛向下方刺出。刺中第一个敌人后,往往让长矛留在他的身体里不再拔出,然后,再用刀剑继续进行战斗。等到战斗胜利结束后,再去找回那些长矛。辅助兵:装甲很轻甚至无甲,以标枪,弓箭和投石器为主要兵器。马其顿军队编制:马其顿方阵这种军事编制跟现代军队的编制极其相似。通常64名甲兵组成一个排,128人组成一个连,256人组成一个营,1024人组成一个团,4096人组成一个师(即初级方阵)。初级方阵跟现代的一个师相同,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在满编的情况下)2048名轻装盾兵,1024名辅助兵和一个1024人的骑兵团,总计8192人。每个联合方阵由四个初级方阵组成,相当于现代一个小型的军或野战军,约32,000人。这就是亚历山大典型的远征部队的编成情况。优点自身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能以完整的横队勇猛地冲向敌人,给尚未从骑兵袭击中恢复过来的敌人以更沉重的打击。相比重步兵方阵,马其顿方阵的防守能力略为逊色,但攻击则凌厉得多,战败的雅典人这样描述,攻到马其顿人面前的每个士兵都必须同时对付至少十个以上的长矛头。不难理解,为何雅典人会在马其顿人的攻击下迅速溃败,漫过底比斯人的阵地,仍然不能摆脱马其顿方阵的追击--披着重甲的士兵在战埸上移动的速度还比不上成阵的马其顿人。缺点但是,马其顿方阵也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只要设法不让它有个统一的战场,并且只攻其两翼或背面,而不攻其正面,就能置它于死地。一旦对方突破侧翼,矛阵中的长矛兵很难抵抗剑兵的进攻。对付密集箭阵的能力弱,无论是轻骑射兵,还是步射集团,只要能驱散轻步兵,列阵的长矛手几乎是任凭射杀。如公元前371年底比斯的战略家伊巴密农达在琉克特拉采用集中了纵深达16层的部队,从方阵的右侧打进去,结果就破了斯巴达的方阵。首先这种方阵不是全方位阵型,全方位阵型的全方位防御的话你想想该怎么排?大家围着一个中心面向四面站好……可是这样除了站在原地不动还能干吗?战场上根据形式要不断调正方向,进攻时只能面向一个方向,全方位的长矛方阵中世纪后期瑞典长矛兵也使用过,不过那时的战争与此时不同,而且瑞典人遇到十字弩的袭击都很自觉的撤退了,因为全方位防守只能站着不动。全方位的排列也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而且战斗一开始,谁会这么排兵布阵?罗马方阵闻名天下的罗马队列其基本单位为小队,每个小队构成一组。将它与希腊方阵混为一谈是种极为普遍的误解。每横列20人,纵6人。两人之间间隔1.8-2米。横列的各小队之间约为30米间隔。各小队交错排列。整个队列通常由三个横列组成。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成年并组成的第三横列。军团战术:采用三队列法。由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首先推进,当距离敌人20码时,将重标枪掷出。同时,军团开始疏散。往往在标枪掷出之后完成疏散,第一横队的士兵开始冲锋,前两列士兵与敌人用短剑进行格斗。后面6-7列士兵投掷标枪。数分钟后,由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替换,第一横列后撤休息。由少年兵组成的轻步兵负责掩护军团的两翼与背后,同时还要找回可使用的标枪,补充给撤回的第一横列。一场战役通常进行数轮替换。成年兵为军团的后备队。秦阵秦阵主要是以远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弓箭为主的,前三列为弓箭手,但他们还有短剑匕首之类的近身武器,后面接着的是手握长矛和长戟的士兵,再后面是骑兵,用于追击退敌和保护左右两翼的。对于这种阵,在你还没靠近它的时候你已经死了一大片了,但那时候中国打仗都这样的,先放箭再打架的三种阵型为不同时期的产物,首先罗马方阵是淘汰了马其顿方阵的其次前两方阵均未和秦阵有交战过的记录最后按文明的发展规律,后者比前者优秀;所以由于秦阵是最后出现的,故理论上它是这三个里面最好的了

8. 罗马数字是什么人发明的

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内为了表示一、二、三容、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二、三、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这种习惯人类一直沿用到今天。人们在交谈中,往往就是运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数字的。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9. 古罗马发明了什么

古罗马人发明了铜制算盘
古罗马人发明了铜制算盘
古罗马人发明了铜制算盘

阅读全文

与罗马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