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起重机的发展起源
公元前10年,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斯曾在其建筑手册里描述了一种起重机械。这种机械有一根桅杆,杆顶装有滑轮,由牵索固定桅杆的位置,用绞盘拉动通过滑轮的缆索,以吊起重物。有些超重机械可用两根桅杆,构成人字形,把吊起物横向移动,但幅度很小,操作也十分吃力。
到15世纪,意大利发明了转臂式起重机,才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起重机有根倾斜的悬臂,臂顶装有滑轮,既可升降又可旋转。但直到18世纪,人类所使用的各种起重机械还都是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在起重量、使用范围和工作效率上很有限。
18世纪中后期,英国瓦特改进和发明蒸汽机之后,为起重机械提供了动力条件。1805年,格兰工程师伦尼为伦敦船坞建造了第一批蒸汽起重机。1846年,英国的阿姆斯特朗把新堡船坞的一台蒸汽起重机改为水力起重机。
20世纪初期,欧洲开始使用塔式起重机,
起重机主要包括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和金属结构等。起升机构是起重机的基本工作机构,大多是由吊挂系统和绞车组成,也有通过液压系统升降重物的。运行机构用以纵向水平运移重物或调整起重机的工作位置,一般是由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和车轮组成。变幅机构只配备在臂架型起重机上,臂架仰起时幅度减小,俯下时幅度增大,分平衡变幅和非平衡变幅两种。回转机构用以使臂架回转,是由驱动装置和回转支承装置组成。金属结构是起重机的骨架,主要承载件如桥架、臂架和门架可为箱形结构或桁架结构,也可为腹板结构,有的可用型钢作为支承梁。 2011年10月份,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整体销量低迷趋势不改。其中,挖掘机销量同比下滑29.92%;推土机销量同比下滑21.34%。2011年,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信贷紧缩政策导致部分在建工程项目进度放缓、原计划开工的部分项目推迟开工;同时消费者受信贷紧缩政策的影响,购机费用减少导致工程机械需求降低。尽管当前工程机械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仍强劲,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履带起重机行业前景看好。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明确指出,400吨级及以上履带起重机作为新兴产业被选为“鼓励类”产品,履带起重机前景看好。
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重型卡车行业共销售71.20万辆。重型卡车市场发展正在步入下行期:
一是在行业政策日趋严紧,国家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出台很多的法规,同时在执行环节有更严格的趋势。这些法规的制定及执行力的加大,将会导致重卡行业产品技术要求提高,同时产品成本都会进一步提高。
二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卡车市场已经面临全球化竞争格局,虽然目前我国重型卡车行业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大比例,但这并不代表未来格局会一直保持,产品技术提高、本地化制造成本降低等因素,都在使未来的重卡行业竞争环境发生变化。
随着起重机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起重机行业中来。高满指出,工程机械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供求风险和经济波动风险等。当前工程机械部分产品的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总体设计和技术集成方面,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满足市场的要求,产品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由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大举进入我国市场。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我国企业在产品种类、研发实力、技术水平、资本规模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此外,世界经济的波动也或将给该行业带来一定的不可控风险。工程机械行业作为基础建设项目投资拉动型行业,如果未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 起重机主要性能参数指标:
起重机主要参数是表征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的参数,是起重机设计的依据,也是重机安全技术要求的重要依据。 起重机自重G 自重是指在标准配置下,整机的质量,单位为t或kg。 起重量Q 起重量指被起升重物的质量,单位为kg或t。可分为额定起重量、最大起重量、总起重量、有效起重量等。
1.额定起重量Qn
额定起重量为起重机能吊起的物料连同可分吊具或属具(如抓斗、电磁吸盘、平衡梁等质量的总和。
2.总起重量Qz
总起重量为起重机能吊起的物料连同可分吊具和长期固定在起重机上的吊具和剧(包括吊钩、滑轮组、起重钢丝绳以及在起重小车以下的其他起吊物)的质量总和。
3.有效起重量Qp
有效起重量为起重机能吊起的物料的净质量。
该参数需要说明如下:
第一,起重机标牌上标定的起重量,通常都是指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应醒目表示在起重机结构的明显位置上。
第二,对于臂架类型起重机来说,其额定起重量是随幅度而变化的,其起重特性指标是用起重力矩来表征的。标牌上标定的值是最大起重量。
第三,带可分吊具(如抓斗、电磁吸盘、平衡梁等)的起重机,其吊具和物料质量的总服额定起重量,允许起升物料的质量是有效起重量。 起升高度 H 起升高度是指起重机运行轨道顶面(或地面)到取物装置上极限位置的垂直距离,单位为m。通常用吊钩时,算到吊钩钩环中心;用抓斗及其他容器时,算到容器底部。
1.下降深度h
当取物装置可以放到地面或轨道顶面以下时,其下放距离称为下降深度。即吊具最低工作位置与起重机水平支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起升范围D
起升范围为起升高度和下降深度之和,即吊具最高和最低工作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 跨度 S 跨度指桥式类型起重机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m。
桥式类型起重机的小车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小车的轨距。
地面有轨运行的臂架式起重机的运行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该起重机的轨距。 幅度L 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幅度是指旋转中心线与取物装置铅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 m。非旋转类型的臂架起重机的幅度是指吊具中心线至臂架后轴或其他典型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当臂架倾角最小或小车位置与起重机回转中心距离最大时的幅度为最大幅度;反之为最小幅度。 工作速度V 工作速度是指起重机工作机构在额定载荷下稳定运行的速度。
1.起升速度Vq
起升速度是指起重机在稳定运行状态下,额定载荷的垂直位移速度,单位为m/min。
2.大车运行速度Vk
大车运行速度是指起重机在水平路面或轨道上带额定载荷的运行速度,单位为m/min。
3.小车运行速度Vt
小车运行速度是指稳定运动状态下,小车在水平轨道上带额定载荷的运行速度,单位为m/min。
4.变幅速度V1
变幅速度是指稳定运动状态下,在变幅平面内吊挂最小额定载荷,从最大幅度至最小幅度的水平位移平均线速度,单位为m/min。
5.行走速度V。
行走速度是指在道路行驶状态下,流动式起重机吊挂额定载荷的平稳运行速度,单位为km/h。
6.旋转速度ω
旋转速度是指稳定运动状态下,起重机绕其旋转中心的旋转速度,单位为r/min。
『贰』 谁发明了起重机
起重机定位通常使用APON无线定位测距仪、刻度标尺精确定位系统进行精确位置检测和自动控制,实现天车智能车间库区管理等功能。
『叁』 起重机的发明
古希腊人阿基米德在2200年以前,就已经制造了起重机,用来吊起战船。公元前10年,版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权维斯曾在其建筑手册里描述了一种起重机械。这种机械有一根桅杆,杆顶装有滑轮,由牵索固定桅杆的位置,用绞盘拉动通过滑轮的缆索,以吊起重物。有些超重机械可用两根桅杆,构成人字形,把吊起物横向移动,但幅度很小,操作也十分吃力。到15世纪,意大利发明了转臂式超重机,才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超重机有根倾斜的悬臂,臂顶装有滑轮,既可升降又可旋转。
18世纪中后期,英国瓦特改进和发明蒸汽机之后,为超重机械提供了动力条件。1805年,格兰工程师伦尼为伦敦船坞建造了第一批蒸汽超重机。1846年,英国的阿姆斯特朗把新堡船坞的一台蒸汽超重机改为水力超重机。20世纪初期,欧洲开始使用塔式超重机。到1933年,有些超重机已装上了活动式超重臂。正是有了超重机,才能产生现代的建筑结构和大规模装卸货物。
『肆』 第一台起重机是在什么时候、哪个国家发明的
中国古代灌溉农田用的桔是臂架型起重机的雏形。14世纪,西欧出现了内人力和畜力容驱动的转动臂架型起重机。19世纪前期,出现了桥式起重机;起重机的重要磨损件如轴、齿轮和吊具等开始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并开始采用水力驱动。19世纪后期,蒸汽驱动的起重机逐渐取代了水力驱动的起重机。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电气工业和内燃机工业迅速发展,以电动机或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各种起重机基本形成。
『伍』 由蚂蚁搬家而发明起重机的作文
大家是否注意过蚂蚁?是否看到过蚂蚁搬家?你也许从没注意过这不起眼的“小黑点”,可是它们的精神是值得人们佩服的。 去年暑假,我到外婆家玩时,看到了一条黑色的链子,像一只长长的蠕动着的黑色香肠,我蹑手蹑脚的走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正在搬家的小蚂蚁。只见有的蚂蚁衔着卵;有的蚂蚁抬着食物;有的蚂蚁抬着幼虫。还有一只比较大的蚂蚁,是整个队的头目,瞧那神气的样子,好像它不是搬运队的头目,而是一个军队的将军。 这时,一只淘气的小蚂蚁跑出了搬运队,这时,头目跑了过去用触角碰了碰小蚂蚁的触角,它好像知道自己的错,又回到了队中。看来它们的纪律很不错嘛。这时爬来了一只大青虫,蚂蚁们派出几只身强体壮的大蚂蚁,它们用钳子在青虫身上夹出了几个伤口,疼得虫子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压死了几只蚂蚁,它们不气馁,又派出十几只蚂蚁,爬到大青虫身上向伤口里钻。虽然它们死了不少,可是它们依然不屈不饶,因为它们团结,所以最终战胜了大青虫,高高兴兴的把它抬回了家。 这时我想起了一首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是啊,团结就是力量,它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蚂蚁的精神是多么值得人们学习。我喜欢蚂蚁,更喜欢蚂蚁的精神!
蚂蚁通常把巢筑在土层里、石块下、树洞内或一些植物的根部。夏季,当天气发生变化,暴雨即将来临之前,蚂蚁往往会准确地预感到灾难的到来,它们成群结队地来个大迁移,每只蚂蚁都奋力地扛着比自己大几倍的东西,把家从低洼的地方搬向高处。蚂蚁搬家是一道非常动人的风景线,在路旁,在操场、在空地,弯弯曲曲的一个长长队伍,成几路纵队行进,近看,众多蚂蚁走得密密麻麻,并不整齐,但远望却也并不散乱,一条粗细均匀的黑线从这一点连到那一点,带有一种滚滚向前的动感,让你不由地就觉得那里面蕴涵着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们成群结队地来个大迁移,每只蚂蚁都奋力地扛着比自己大几倍的东西,把家从低洼的地方搬向高处。蚂蚁搬家是一道非常动人的风景线,在路旁,在操场、在空地,弯弯曲曲的一个长长队伍,成几路纵队行进,近看,众多蚂蚁走得密密麻麻,并不整齐,但远望却也并不散乱,一条粗细均匀的黑线从这一点连到那一点.
玩“老鹰捉小鸡”时,扮作“老鹰”的同学,眼睛紧紧盯着"鸡妈妈"后面的"小鸡",而“鸡妈妈”则张开双手,努力保护“小鸡”,忽然,“老鹰”瞅准了有一个“小鸡”不小心掉队了,便用力扑上去,那“小鸡”灵敏的一跃,躲开了“老鹰”的抓捕,“老鹰”不甘心,来了一个马后炮,向后一跃,“鸡妈妈”一下乱了手脚,后面的“小鸡”也慌了起来,全都散开了,“老鹰”看准时机,飞身一扑,终于抓住了还在挣扎的“小鸡”!
『陆』 人类发明现代起重机的故事
公元前10年,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斯曾在其建筑手册里描述了一种起重机械。这种机械有一根桅杆,杆顶装有滑轮,由牵索固定桅杆的位置,用绞盘拉动通过滑轮的缆索,以吊起重物。有些超重机械可用两根桅杆,构成人字形,把吊起物横向移动,但幅度很小,操作也十分吃力。
到15世纪,意大利发明了转臂式起重机,才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起重机有根倾斜的悬臂,臂顶装有滑轮,既可升降又可旋转。但直到18世纪,人类所使用的各种起重机械还都是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在起重量、使用范围和工作效率上很有限。
18世纪中后期,英国瓦特改进和发明蒸汽机之后,为起重机械提供了动力条件。1805年,格兰工程师伦尼为伦敦船坞建造了第一批蒸汽超重机。1846年,英国的阿姆斯特朗把新堡船坞的一台蒸汽超重机改为水力起重机。
20世纪初期,欧洲开始使用塔式起重机,
起重机主要包括起升机构、运行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和金属结构等。起升机构是起重机的基本工作机构,大多是由吊挂系统和绞车组成,也有通过液压系统升降重物的。运行机构用以纵向水平运移重物或调整起重机的工作位置,一般是由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和车轮组成。变幅机构只配备在臂架型起重机上,臂架仰起时幅度减小,俯下时幅度增大,分平衡变幅和非平衡变幅两种。回转机构用以使臂架回转,是由驱动装置和回转支承装置组成。金属结构是起重机的骨架,主要承载件如桥架、臂架和门架可为箱形结构或桁架结构,也可为腹板结构,有的可用型钢作为支承梁。[1]
『柒』 谁能提供我爱发明20120808中起重机超起装置简易模型。。。。。
自己做一个
『捌』 人们通过什么动物发明了起重机
虽说起重机的发明不是来源于仿生,但现代起重机的挂钩却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玖』 人们模仿什么发明了起重机
看第九点仿生学举15个例子: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拾』 科学小发明制作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