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谁发明的排针

谁发明的排针

发布时间:2021-06-11 21:09:16

1. 回形针是谁发明

挪威人约安·维拉(Johan Vaaler)
很早以前,人类就发明了种种书写材料,如古埃及的纸沙草,中国的纸,欧洲的羊皮纸等等,这些轻薄的东西记录了人类社会的点点滴滴,需要妥善保存。要保存,首先要解决固定问题,于是固定纸张的问题凸现出来。早先的解决方法是在纸张上钻洞或是切缝,然后用布条或丝带串起来,末端用蜡固定。这种方法至今仍在沿用,但是仍然十分麻烦。
另一种方法使用大头针进行固定。据说在公元前三千年闪族人已经用铁或铜制造大头针以固定衣物中世界以后,大头针的使用日渐广泛,但由于制造工艺的局限,造价十分昂贵,当时英国法律甚至规定必须在特定的日子销售这种稀世之宝。工业革命之后,大头针的生产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造价大幅度降低,最后出现了pin money这个词,可见大头针的便宜以及使用的广泛。
用大头针来固定纸张也有痕迹,但是比起用带子固定留下的割痕要好得多。但是,批量生产的大头针容易生锈,固定纸张的大头针生锈污染纸张很不好看,经常拿取纸张留下的针洞也不雅观。于是,人们开始设想一种新的固定纸张的小器具。
为了解决此问题,19世纪中出现了“纸夹”。最早的纸夹是一片带有两个小牙齿的金属板,纸张夹在金属板与小牙齿之间。这种纸夹同样会在纸张上留下印痕,但是不会像大头针一样刮伤纸张或手指。这种纸夹于1864年获得专利,从此文件纸张的页边再也不会因为大头针而变得破破烂烂了。
此后,各种各样的纸夹相继问世。最后,带有弹簧装置的纸夹出现,也就是类似于现今我们使用的那种夹子,但是当时的材料不能达到要求,因为钢丝在19世纪后半期还是新鲜事物。要选择一种满足胡克定律的材料并不容易。
在钢广泛应用之后,最早的回形针问世了。我们不知道回形针的设计是如何出现在挪威人约安·维拉(Johan Vaaler)的脑海里的。他1899年发明了这个小器具,但由于挪威当时没有专利制度,他改而申请了德国的发明。二战期间,挪威人把回形针别在衣服领口,抗议德国入侵。
维拉的这项发明在1901年获得了美国专利,见图1。专利描述如下:用具有弹性的质材,如铁丝,弯成长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铁丝的首尾两段最后平行。我们可以看出,他发明的回形针已经和现今的回形针非常类似,但是有个重要区别,比现行的回形针少绕了一个圈。这种回形针的缺点就是夹文件的时候不易扳开。多绕一圈并不复杂,但是发明家没有想到这点。
1896年,美国人马休·斯库勒(Mathew Schooley)也申请了这项专利,仍然少绕一圈,但铁丝首尾两段以重叠代替平行。
1900年康利思·伯若斯兰(Cornelius Brosnan)也申请了回形针专利,见图2。这种回形针已经比较好用,但是还是会破坏纸张或使纸张脱落。1935年,他又发明了新的回形针,改用有弹性的铁丝来制造。
但是,后来宝石回形针取代了这种回形针。后来几乎成了回形针的代名词。这种回形针的确切发明人不祥,但是深得使用者的喜爱。有人称颂,“当宝石”流传后世,相信以后的考古学家会给予极高的评价,在所有的发明中“ 宝石”是再完美不过的!只应用胡克定律,“宝石”如此称职地做好其工作。”人们认为回形针的发明之路已经到头了,任何改进都是笨拙无用的。
但还是有发明家驳斥这种说法。1934年亨利·兰克努(Henry Lankenau)认为自己的专利较“宝石”要好,他的改进是将回形针的异端做成方形,另一段是V字形,这样纸张比较容易夹入,V字型的两个回路部分相当靠近,夹力较强。
兰克努将自己的设计称之为“完美钻石”,事实上,图书馆管理员的确认为这种回形针不易刮伤书页。
1921年,一个叫卡拉弟的人申请了一项专利,他将回形针的回行路做得很紧密以夹紧纸张,针身做成了“节状”,能将纸张夹紧又不伤纸质。直到这时候,回形针才具备了如今的形状。
当设计定型的同时,弯曲铁丝的加工技术也日趋成熟。于是各种满足不同纸质和厚度的回形针出现了。人们开始追求外观的美观大方,于是这成为了回形针发明家们努力的新目标。如今的回形针的变化主要在于以下几点:1、在回形针外层加各种颜色的塑料皮。其实这样做使回形针的功能相对减弱,但是消费者已经不计较这些缺点了。这印证了风格和美学对器具演进的影响。
50年代出现了全塑料制作的回形针,当时属于一种标新立异,但很快它的用途体现出来。因为塑料回形针不具磁性,所以它不会破坏电脑资料,影印时也不伤影印机。

2. STM32 野火单片机开发板中板子左上端(在BOOT边)两排排针中的PC0可以作为模拟输入端口么怎么用

应该是可以的,引脚作为模拟输入端,可以调用库函数里的GPIO_Init,把GPIO的模式改为Analog,主要是配置GPIO_MODER相应的位,修改那个初始化用到的结构体的初始化值就行了。
不行可以再讨论。

3. 回形针是谁发明的

过去人们经常用针来把他们的纸页固定在一起。但针损害纸张,还会因刺破手指头而伤害使用者。一个叫做约翰·瓦勒的挪威发明家认为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1901年,他提出了金属丝纸夹的专利申请(由于挪威没有专利申请体制,所以,瓦勒在德国申请了专利权)。几乎与此同时,几个发明家也提出了类似的设计。
但是,所有这些早期纸夹都夹存在着一些问题。当推动夹子时,突出的金属丝末端会刺到纸里而戳破纸张,对纸张造成的损害甚至超过了针。做一部制造夹子的机器也很困难。显然,用手工生产纸夹的劳动成本会使产品价格过高。
美国康涅狄格州沃特堡的工程师威廉·米德尔布鲁克解决了机器制造这一问题。他在1899年发明了一部使金属丝纸夹弯曲的机器。米德尔布鲁克可能还提供了关于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法。由于他的机器所制成的纸夹有一个双重环圈,所以很像我们现在使用的回形针。这些纸夹以“宝石”牌回形针而出名。它们一般不会损坏纸张。现在回形针用涂上不同颜色的塑料制成。这不仅使回形针更有吸引力,而且使用者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回形针为纸页“编码”。似乎没有人提到过“宝石”牌回形针的专利,所以无法确定究竟谁是它的发明者。但自从本世纪初被采用以来,它就成了标准的设计。

4. 顶针是谁发明的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有明确的发明者,比如说衣服是谁发明的?(有人可能说是黄帝,那也只是传说,那外国人的衣服是谁发明的呢?)很多物品,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不足以导致社会变革的物品,都没有明确的发明人,也就是说,这些东西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慢慢的创造,改进而来的,发明这些东西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很有可能同一时期很多人都想到了同样的创意。

关于顶针,我有几点想法:1.发明的前提是金属冶炼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2.最早的顶针可能是戒指。3.射箭的时候,为了防止弓弦勒手,讲究的人手指会搭上一小段皮革,顶针的创意可能由此而来。

向科学和艺术致敬!

5. 最早的针是谁发明的

最早抄的针是骨针、木针、象牙针和铜针。我们发现的针,最早的是石器时代的遗物。

古埃及的废墟中发现过石针,罗马时代用的是铁针和铜针。我们现在所用的钢针,大家认为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传入欧洲时已是中古时代。欧洲第一所制造钢针的工厂,是14世纪在德国汉堡设立的。在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由一个名字叫格鲁斯的德国人把造针术带到了英国,从而使英国、法国成了世界上主要的产针国家。

6. 回形针是谁发明的

挪威发明家:约翰·瓦勒(1901年)

回形针似乎是所有发明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不过是一小段夹纸的弯曲金属丝。但回形针在制成我们如今所使用的形状以前却经过了多次反复的设计。过去人们经常用针来把他们的纸页固定在一起。但针损害纸张,还会因刺破手指头而伤害使用者。一个叫做约翰·瓦勒的挪威发明家认为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1901年,他提出了金属丝纸夹的专利申请。几乎与此同时,几个发明家也提出了类似的设计。格兰维勒回形针是在传统的双环圈设计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有着制造者们形容为“嘴唇”的部分,内圈稍微向上弯曲,有助于推动进顺畅一些。但是,所有这些早期纸夹都夹存在着一些问题。当推动夹子时,突出的金属丝末端会刺到纸里而戳破纸张,对纸张造成的损害甚至超过了针。做一部制造夹子的机器也很困难。显然,用手工生产纸夹的劳动成本会使产品价格过高。美国康涅狄格州沃特堡的工程师威廉·米德尔布鲁克解决了机器制造这一问题。他在1899年发明了一部使金属丝纸夹弯曲的机器。米德尔布鲁克可能还提供了关于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法。由于他的机器所制成的纸夹有一个双重环圈,所以很像我们现在使用的回形针。这些纸夹以“宝石”牌回形针而出名。它们一般不会损坏纸张。 现在回形针用涂上不同颜色的塑料制成。这不仅使回形针更有吸引力,而且使用者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回形针为纸页“编码”。似乎没有人提到过“宝石”牌回形针的专利,所以无法确定究竟谁是它的发明者。但自从本世纪初被采用以来,它就成了标准的设计。

7. 谁发明的

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富兰克林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线末端拴了一串铜钥匙。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出一串电火花。手上还有麻木感。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在成功地进行了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验,而风筝实验的成功反过来又证实了他的推测。他由此设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协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避雷针的发明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而避雷针在最初发明与推广应用时,教会曾把它视为不祥之物,说是装上了富兰克林的这种东西,不但不能避雷,反而会引起上帝的震怒而遭到雷击,但是,在费城等地,拒绝安置避雷针的一些高大教堂在大雷雨中相继遭受雷击。而比教堂更高的建筑物由于已装上避雷针,在大雷雨中却安然无恙。
由于避雷针已在费城等地初显神威,它立即传到北美各地,随后又传入欧洲。
避雷针传入法国后,法国皇家科学院院长诺雷等人开始反对使用避雷针,后来又认为圆头避雷针比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好。但法国人仍然选用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据说当时的法国人把富兰克林看作是苏格拉底的化身。富兰克林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他的肖像被人们珍藏在枕头下面,而仿照避雷针式样的尖顶帽成了1778年巴黎最摩登的帽子。
避雷针传入英国后,英国人也曾广泛采用了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富兰克林的尖头避雷针在英国人眼中似乎成了将要诞生的美国的象征。据说英国当时的国王乔治二世出于反对美国革命的盛怒,曾下令把英国全部后家建筑物上的避雷针的尖头统统换成圆头,以示与作为美国象征的尖头避雷针势不两立,这真是避雷针应用史上一件有趣的事情。

8. 织布机是谁发明的

织布机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发明的。

黄道婆由于推广纺织技术以及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清代时被尊为布业的始祖。元贞年间,她将在崖州(今海南岛)生活三十余年所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了一整套扦、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的纺纱效率。

在织造方面,她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有名的乌泥泾被,推动了松江一带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在当时一度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对当时植棉和纺织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8)谁发明的排针扩展阅读

我国是纺织业的发祥地,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古墓出土的200多件织工考究、色彩斑斓的丝麻织品,说明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掌握了相当先进的纺织技术。宋朝时纺织业在内地逐渐发达起来,海南岛在11世纪(北宋中期)为满足人们日用之需,已经开始大面积地植棉。

而海南岛一带生产的棉织物,品种繁多,织工精细,质量、色彩均居全国之首。黄道婆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到海南岛的。她与黎族人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与交往中,努力学习和掌握当地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黎族同胞的细心传授,黄道婆自己虚心刻苦的学习,使她了解并熟悉了各道棉和织布工序。在实践中黄道婆还融合吸收了家乡织布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有着精湛技术的纺织能手。

阅读全文

与谁发明的排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