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古代飞行器具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古代中国人民以聪明的智慧创造了许多飞行器具,这些器具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形。
据公元32-92年东汉班固著的《前汉书》记载,王莽时期,曾下令征集贤才抵御匈奴的侵犯。有人以能飞行窥探匈奴兵力部署而应征,王莽令他实验,此人用鸟羽做成两翅膀系于身上,并在头和身上装以羽毛,用两臂带动翅膀,飞行数百步落地。这是人类向往和模拟鸟类飞行的最早实验。
据古书记载,用竹子和纸做成方形大灯,底盘上燃以松脂,当灯内充满热气时大灯便会升空,此灯可用作传递信息、指挥作战,这就是松脂灯。这种灯在中国流传很广,它是热气球的前驱。风筝是由中国人发明的,直到中世纪才传到欧洲,它依靠空气动力升空,其飞行原理与现代飞机十分相似,各国普遍认为,风筝是现代飞机的祖先。
虽然古时候人们对飞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始终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Ⅱ 飞机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是怎么样的
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如果飞行器的密度小于空气,那它就是气球或飞艇。如果没有动力装置,只能在空中滑翔,则被称为滑翔机。飞行器的机翼如果不固定,靠机翼旋转产生升力,就是直升机或旋翼机 。固定翼飞机是最常见的航空器型态。动力的来源包含活塞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或火箭发动机等等。
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一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历史。
Ⅲ 中国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是谁,又是哪一年发明得
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版圆形山丘旁进行了权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
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1910年3月,美国莱特和亚屈在洛杉矶表演飞行。冯如为借鉴先进技术,专程前往参观,但表演者非常保守,限定观众必须远离三里。冯如虽然没有得到教益,却大长了奋发图强的志气。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的一场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Ⅳ 中国第一个飞机发明人是谁
你这个问题问得不太恰当。世界上最早发明飞机的是美国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而中国的第一位飞机设计师(不是发明人)是冯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广东恩平县人,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生。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他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于1907年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1909年9月21日,冯如于接近黄昏时在奥克兰附近一个圆形山丘旁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这是一个远离居民点的地方,在场的除记者外,就是他的三个助手。当飞机起飞后飞行了0.8公里,离地4.57米准备作一次转弯时,螺旋桨突然停转,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由于螺旋桨桨轴螺丝拧得太紧,致使桨根断裂。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辛亥革命后,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Ⅳ 飞机是根据什么鸟发明的
飞机的发明源于人类对飞行的向往和对鸟类的研究,古代的人由于不懂空气动力学回,只答是从样子上模仿鸟类,在各个文明的历史记载里都有类似的描写,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之子在和父亲逃出克里特时他飞的离太阳太近蜡和羽毛做的翅膀受热后融化坠海而死。近代由于空气动力学以及机械学的发展,人们渐渐懂得了鸟类飞行的原理,是由于鸟类的翅膀形状,气流流过翅膀上表面的速度比流过下表面的速度快,导致下翼面受到的向上的气流压力大于上翼面受到的向下的气流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升力,并由此制造了飞机(莱特兄弟的飞机是第一架能够比较成功的飞行的飞机,在此之前还有很多尝试,只是飞行效果不佳)。在一战期间,飞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那时的飞机大多数采用螺旋桨发动机,速度比较慢,而且多为木质的机身。二战之后,由于发动机的进步,出现了涡轮喷气,涡轮风扇等发动机,今天民用航空基本上被欧洲的空客和美国的波音公司所垄断。
Ⅵ 飞机是根据什么发明的
飞机是根据鸟类的飞行发明的。
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不仅努力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十分注意直接向活生生的飞行物——鸟类学习。莱特兄弟常常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一连几个小时仔细观察鹰在空中的飞行,研究和思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当年莱特兄弟提出的许多新颖想法,都在以后的航空工业中得到了应用。
1900年10月的一个傍晚,威尔伯·莱特趴在易碎的滑翔机骨架上,迎着海风飘了起来,他成功了。虽然这只是几秒钟的飞行,只有1米多高,但莱特兄弟的成就超过了试图靠移动身体重量操纵飞行的李林达尔。
第二年,兄弟俩在上次制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机。这年秋天,他们又来到基蒂霍克海边,一试验,飞行高度一下子达到180米之高。
奇迹发生在1903年12月17日,威尔伯在30千米的风速下,用59秒飞了260米。人们梦寐以求的载人空中持续动力飞行终于成功了!不幸的是,几分钟后,一阵突然刮来的狂风把“飞行者”1号掀翻了,飞机严重损坏,但它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人类动力航空史就此拉开了帷幕。
(6)古代飞机的发明扩展阅读:
飞机飞行原理:
飞机的机翼横截面一般前端圆钝、后端尖锐,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较平。当等质量空气同时通过机翼上表面和下表面时,会在机翼上下方形成不同流速。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时流速大,压强较小。
通过下表面时流速较小,压强大,因而此时飞机会有一个向上的合力,即向上的升力,由于升力的存在,使得飞机可以离开地面,在空中飞行。飞机飞行速度越快、机翼面积越大,所产生的升力就越大。
重力的方向与升力相反,它是受到地球引力影响而产生的一个向下的力,重力大小受飞机自身重量以及携带油料数量影响。拉力促使飞机在空中向前飞行,发动机功率大小决定拉力大小。
发动机输出功率越大,所产生的推力就越大,飞机飞行的速度就越快。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会受到空气中大气分子阻碍,这个阻碍就形成了和拉力方向相反的阻力,限制飞机的飞行速度。
Ⅶ 为什么古代中国有辉煌的飞行历史,但也什么美国先发明了飞机
那什么我国古代的飞行历史谈不上多辉煌,神话不能算,再说大部分是无动力飞行,和飞机可是两码事,实际上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其实不能算是原始发明,也是在其他人的基础上完善的,最早飞机技术源于欧洲,因为那是工业革命比较早的地方。
Ⅷ 中国古代的发明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造纸
Ⅸ 古代航天航空发展史
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制作木鸟,以此寄托人类渴望在空中飞行的梦想。从古人的许多著作中,会发现制作能飞木鸟的众多记载。古书中称木鸟为木鸢、鹊、鹄等名。《韩非子·外储说》记载着:墨子经三年制成的木鸢,飞行了一天就坏了;他的学生安慰他说,老师技术高超,木鸢虽然坏了,但毕竟飞成功了。在《墨子·鲁问》中也有公输班用竹木制成了能飞三天的飞鹊的记述。墨子是鲁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公输班就是传说中的能工巧匠鲁班。有关他们制作木鸟的历史,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00至400年期间。除他们二人外,还有如张衡、韩志和、高骈等木鸟制造家。其中汉朝张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者。《太平御览·文土传》中就有张衡制造木鸟的记载。所存史料确凿表明在公元前400年,中国人就已经使用竹木在尝试制作能飞的原始器械了。这一点,得到世界科学界的一致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