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鹰状星云创造之柱

鹰状星云创造之柱

发布时间:2021-06-10 14:24:38

① 多少钱的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到 仙女星系 老鹰星云 大麦哲伦星云 创生之柱什么的

对于不同的目标,使用的放大倍数不一样.行星的话一般是100倍以上,观测一些比较大的星云、星团、星系就得用低倍率.
放大倍数是最没意义的衡量天文望远镜的指标!

② 著名天文照片“创世神柱”是怎样形成的

揭开“创世神柱”之谜!
我们过去曾认为创世神柱来自新生恒星的激波,而事实上是濒死恒星的大爆发成就了鹰状星云这些著名的气体柱。更糟的是,它们说不准只是些魅影……

编译:张亦珂

如果要盘点一批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天文照片,哈勃空间望远镜于1995年拍摄的不朽之作“创世神柱”恐怕要拔得头筹。这幅作品将宇宙的美丽与神秘集于一身,令人叹为观止!尼古拉·弗拉杰(Nicolas Flagey)仍然清楚记得当年新闻界公布这幅后来闻名遐迩的照片时自己的切身感受,他回忆说:“正是这幅照片让我下定决心从事天文事业。”十年过去了,当天文学家们自认为对拥有巨大气柱的鹰状星云这一距离地球7000光年的太空区域几乎了如指掌的时候,这名年轻的博士生却有了意外的发现:创世神柱并非如大家过去认为的那样由新生恒星的激波塑造而成,而有可能来自行将死亡的恒星的大爆发,也就是说是超新星塑造了这些柱状烟云。因此,与其把它们称作“创世神柱”,倒不如说它们是“毁灭之柱”,反倒更确切些。

去年冬天,尼古拉·弗拉杰正在加利福尼亚的斯皮策(Spitzer)科学研究中心访问,那时他获准研究自己最喜欢的主题: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在红外波段拍摄的鹰状星云图片。令人惊讶的是,他从中找到了一片热云的痕迹,这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没有体现出来的。要知道,如果我们想从地球上观看一个宽达30多光年,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并呈现贝壳形的巨大热云,那么只有通过波长为24微米的十分精确的电磁波才能找到观察目标。尼古拉·弗拉杰把那些图片给自己的博士论文导师——奥塞空间天体物理学院的弗朗索瓦·布朗热(Fran?ois Boulanger)看,老师这样说道:“我立刻明白尼古拉有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发现,而它有待解释。确实是个惊喜,因为此前我以为他只是去明晰一个已经存在的图景而已。”

无效的理论解释

于是,弗朗索瓦·布朗热开始思考那个贝壳云的来历。根据这块热云发出的电磁波推测,它的温度(大约零下180°C)比那些气体与尘埃组成的巨柱的温度(零下210°C)要略高些,而且热云的存在丝毫不符合解释巨柱形成的理论。因为根据这样的理论,巨柱特殊形态的形成应该归功于它们附近年轻恒星的热“气流”,也就是说新恒星会推开自己周围的星云气体。除去巨柱产生的位置,因为它们比周围环境的密度要大。弗朗索瓦·布朗热解释道:“给这个理论打个比方,巨柱就好像沙漠中的小石子,风蚀作用在石子周围的沙地上划出道道沟壑。问题是,如果这一理论解释是正确的,那么不应该有其他东西比巨柱温度高,因为巨柱离年轻恒星最近。”

为此,这位天体物理学家足足有一个月深陷困惑之中。“忽然,一天早晨,在翻阅到一些有关麦哲伦云的科技文献时,我自言自语说:瞧,现在有办法解释了!”贝壳状的云团比周围温度高,这正是超新星遗迹的特点,超新星是质量很大的恒星,它爆发产生的热激波会延续千万年之久。第二天,弗朗索瓦·布朗热的计算结果证明了他的解释是可靠的。一颗超新星能够释放足够的能量去加热星云的尘埃,使它们达到观测到的温度。而且根据模型,那颗恒星应该是在1000到2000年前爆发的!换句话说,站在整个宇宙的视角上看来,爆发就像昨天才刚刚发生。因此根据时间推断,涉及到的恒星应该是屈指可数几个爆发超新星中的一个,要么是巨蟹超新星,要么是开普勒超新星,抑或是第谷超新星。弗朗索瓦·布朗热进一步说:“爆发的超新星应该在连续几个月内同金星一样明亮。找出爆发精确时间最好办法显然是去查找历史记载,看看当时是否有天文学家在天空的该片区域观察到了某些情况。”因此他与让-马克·博奈-比多(Jean-Marc Bonnet-Bidaud)取得了联系。后者是法国萨克莱(Saclay)核能委员会天体物理部的研究员,他专门研究古代文明记载的天体事件。工夫不负有心人,在记录了古代中国各王朝发生的所有政治与自然事件的编年史中,让-马克·博奈-比多发现有两处提到了“客星”,即中国人对超新星的一个称谓。它们都位于鹰状星云附近,可能符合弗朗索瓦·布朗热的条件。这两颗超新星,一颗出现在公元前48年,位于离鹰状星云18度的位置;另一颗发生于1011年,位于离该星云14度的位置。但是两颗的确切位置都不属鹰状星云。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难道是搞错了位置?“尽管误差超过10度,但这样的巧合基本具有说服力,因为古代中国人的天文系统较为准确,接近于我们今天的数据体系。”让-马克·博奈-比多如是分析道。反正邻近银河中部的鹰状星云区域被大量尘埃遮盖。“所以对于准确定位来说,条件确实不佳。甚至有可能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什么都没有看到,比如没有人发现仙后A超新星,它是在1670年左右爆发的。”那么巨柱就是从爆发中产生吗?在那颗超新星的闪光中它们的故事又是怎样被改写了呢?

……

选自:《新发现》 2007年 5月号

③ 星云的鹰状星云

在巨蛇座方向距离地球5500光年的发光星云M16。M16俗称“鹰状星云”图像向左上方伸出的那一块区域,被形象地描述为老鹰的“头”。在被视作老鹰身体部分的星云中央的那些亮点,就是新形成的恒星。我们能够看见发光星云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由于星际气体反射星光而被我们看见。第二个原因,则如这片鹰状星云,是许多新形成的恒星所发出的紫外线照射星云内部的气体,使之电离而发光。
在鹰状星云里可以看到一个向内伸出的柱状突出区域,哪里的气体非常浓密,以致于紫外线难以摄入。那里的气体受到周围恒星发出的恒星风的压缩,也是一个有可能形成新恒星的区域。

④ 是因为天鹰星云的出现,宇宙中才有创生之柱这种现象吗

宇宙的神秘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在1995年由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一张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天文图像——创生之柱,它是宇宙中最壮观的天鹰星云所形成的,一眼看天文图像觉得很漂亮耀眼,但是越看就越发觉得让人恐怖。这又是为什么呢?

创生之柱指的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在老鹰星云内圆柱形的星际气体和尘埃的一张影像。它是在1995年4月1日拍摄的,被Space网评定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佳前十名的照片之一 。负责处理这张影像的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杰夫赫斯特和Paul Scowen。

鹰星云被发现之后,科学家们观察到它里面有很多电离出来的氢的信号,所以认为它是形成活跃恒星的区域。根据估量,老鹰星云里由超过八千颗恒星构成,其中大部分的恒星都是新生的,所以会使老鹰星云呈现星云的形状。而这些新生的恒星发出大量的紫外线,能够将星云里中性气体给蒸发掉。

科学家们之所以为称之为“创生之柱”,是因为它产生新的恒星提供了动力和物质。根据图像显示,这些支柱位于老鹰星云中恒星活动最密集和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它们往往是新恒星产生的标志,但是新恒星的产生也会将它们毁灭。在新恒星形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天体会因为体积膨胀过大,大到超新星的程度就会发生灾难性的爆炸。燃烧的星球会将其周围的气体迅速排出去,导致其他恒星燃烧得更加地热。

创生之柱天文现象会永远存在吗?

那么创生之柱会永远存在着吗?答案是否定的。早前就有天文学家预测一旦超新星发出冲击波,创生之柱就会遭受毁灭。因为他们在老鹰星云里观察到大约有20颗恒星将要发生爆炸,而且斯皮策望远镜最近观察到三根主要的创生之柱缩小了,变得更加地透明了。科学家在其中最大的支柱内看到了一颗恒星正在形成。

天文学家们早就预言超新星的冲击波将意味着支柱的毁灭。该地区散落着20个左右的恒星将要爆炸,而爆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据斯皮策望远镜对老鹰星云的最新观测显示,三大“创生之柱”变得更小了,显得幽灵般透明。其中最大的一根支柱内可见一颗恒星正在形成。

天文学家认为,超新星的冲击波帮助所到之处的尘云形成新的恒星。支柱上面是巨大的热尘埃云,即图片中的红色,天文学家认为这是被超新星爆炸的冲击波烤焦了。斯皮策科学中心弗拉杰的顾问阿尔贝托·诺列加-克雷斯波博士说:“除了星光之外的别的物质正在加热尘埃。有了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波长较长的红外数据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⑤ 宇宙中的“创世之柱”到底是什么东西

创生之柱是1995年由哈勃天文望远镜对老鹰星云进行观察时,拍下的一系列影像,经过处理后得到图上的瑰丽照片。创生之柱是老鹰星云中恒星最密集和活跃的区域,内部不断有恒星产生,超新星爆炸这些宇宙最激烈的活动出现。

当超新星爆发时,恒星将释放十分强大的能量,将周围的物质向外推,将完全破坏创生之柱的面貌,不过死去的恒星和残留的星云,可能还会成为另一个形态的恒星孵化场。


⑥ 宇宙惊艳之美:银河系星流、星际之门,为什么是创造之柱呢

欣赏美图美文前问问大家,你知道到“创造之柱”吗?你知道它有多美吗?至于美可能难以形容,那么下面“博科园”就带大家领略这令人陶醉的宇宙之美——创造之柱(巨蛇座鹰状星云中形成恒星的区域)。

创造之柱顶部气体结构的细微变化显示出一种可能来自创造之柱内新生的大质量恒星流出,这与钱德拉测量的新恒星位置一致。图片: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随着恒星的外流和喷流渗透到气体中,新恒星显然正在诞生。

⑦ 家用天文望远镜能看到创生之柱吗

可以,但根本分辨不出,分辨率远远不够。创生之柱是M16鹰状星云的一部分,

这是M16,家用天文望远镜连这个效果都达不到,更何况是更小的创生之柱。用照相机拍摄倒是有一定成功几率

我们通常看见的创生之柱是NASA的那一张,是哈勃望远镜拍的

⑧ 天文景象"创造之柱"什么时候被初次拍摄到

1995年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观测到创造之柱,它距离地球7000光年。这一景象实际上是指巨蛇座鹰状星云中形成恒星的区域,非常壮观绚丽。
创造之柱的形成很可能与周边超大质量恒星光化电离现象有关。
当恒星释放强辐射激励中立气体云形成电离气体炽热外层的过程中,炽热外层喷射的热气体像爆炸物一样快速膨胀,向外释放冲击波进入所有的周边气态块状结构。

⑨ 创造之柱的介绍

1995年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首次观测到创造之柱,它距离地球7000光年。这一景象实际上是指巨蛇座鹰状星云中形成恒星的区域,它非常壮观绚丽。

阅读全文

与鹰状星云创造之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