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升机是根据蜻蜓发明的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回发明提供了启示,答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我们祖先的奇特发明。有人认为,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这种叫竹蜻蜓的民间玩具,一直流传到如今。
现代直升机尽管比竹蜻蜓复杂千万倍,但其飞行原理却与竹蜻蜓有相似之处。现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发动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于是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道理与竹蜻蜓是相同的。
2. 科学家根据蜻蜓发明了什么新式飞机 说出名字
其实是改进了飞机-防止颤振;
蜻蜓有不少飞行绝技高招。飞行中它们常常轮流振版动着前翅和后翅,权突然又伸直双翼滑翔飞行。偶尔也只振动前面的双翼,而将后面的一对翅膀平静地伸展着。蜻蜓
不但能向前飞行,而且可作反向后退飞行。时而振动翅膀,静止地滞留空中,甚至在捕杀猎物时,它们还可以作短距离的垂直飞行。然而在振翅飞行时,它们也会遇
到有害的颤振现象。大自然赋予了它们消除这种有害现象的方法。人们不难发现,蜻蜓的每一片翅膀前缘的上方,都有一块加厚的深色角质层——翼眼,这就是它们
消除颤振隐患的特殊装置。蜻蜓倘若去掉翼眼虽说不会丧失飞行能力,却会影响翅膀振动的正确性,使它们的飞行变得像“醉汉”似地摇摇晃晃,飘来荡去。人们由
此得到启发,于是一项防止颤振的发明问世了。在飞机的机翼尽端的前缘部位设置一个加重装置(最简单不过的就是焊上一个铅重锤),有害的振动便消除了。
3. 科学家怎样从蜻蜓身上发明了直升机
蜻蜓通过翅膀振动可产生不同于周围大气的局部不稳定气流,并利用气流产生的涡流来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飞行,还能向后和左右两侧飞行,其向前飞行速度可达72公里/小时。科学家据此结构基础研制成功了直升飞机。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剧烈振动,甚至有时会折断机翼而引起飞机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飞行时安然无恙,于是人们效仿蜻蜓在飞机的两翼加上了平衡重锤,解决了因高速飞行而引起振动这个令人棘手的问题。
为了研究滑翔飞行和碰撞的空气动力学以及其飞行的效率,一个四叶驱动,用远程水平仪控制的机动机翼(翅膀)模型被研制,并第一次在风洞内测试了各项飞行参数。
第二个模型试图安装一个以更快频率飞行的翅膀,达到每秒18次震动的速度。有特色的是,这个模型采用了可变可调节前后两对机翼之间相差的装置。研究的中心和长远目标,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驱动的飞机表现,以及与传统的螺旋推动器驱动的飞机效率的比较等等。
4. 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蜻蜓制造出飞机的
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抗颤振结构)
蜻蜓的翅膀又薄又脆,但它快速飞行时为什么没有剧烈抖动、破碎的现象呢?科学家发现,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抗颤振结构)。科学家按这个方法改进了机翼,果然机翼就不再抖动了。以后,科学家还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昆虫的飞行方法及原理,造出了许多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在军事、科技、民用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人类找到并模仿蜻蜓翅膀的“法宝”,改造机翼,就是采用了模仿发明法。模仿发明法就是以某一对象为原形的样板,通过结合实际地学习与借鉴,从而导致创新设想的方法。
5. 人们根据蜻蜓发明了飞机
直升机的发明和来蜻蜓有关
蜻蜓与飞自机:在飞机高速飞行的时候,飞机的翅膀都会发生“颤振”的现象,也就是说,飞机的翅膀会不由自主地振动,这种有害的振动会造成翼折人亡的惨剧。当我们人类正在为这个难题所困扰的时候,自然界里的昆虫们早在千百万年前,就发明了对抗颤振的方法。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就是这方面的杰作。蜻蜓的翅膀边上有一块较重的褐色的厚片,可以保持飞行时的平稳。有人做过实验,如果把蜻蜓翅膀上的黑痣去掉,那么蜻蜓在飞起来的时候就会荡来荡去的。于是,人们根据蜻蜓翅痣的原理,在飞机翅膀上也设计了加厚的部分,这样就能消除颤振的危害。
6. 通过动物发明了什么例如飞机是通过蜻蜓发明的
飞机是通过蜻蜓发明的,火车是通过蜈蚣发明的。潜艇是通过鱼发明的。
7. 我通过了蜻蜓发明了飞机作文340字
直升机是从竹蜻蜓来的原理来的,就是源我们小时候玩的那个玩具,是个双野桨,用手一搓再一放就飞的那个东西.直升机发展经历了人类科学发展史上少有的曲折,相比固定翼飞机要艰难得多,究其原因是它的独特的旋翼飞行方式带来的技术拦路虎太多,需要多方面技术的进展才会带来直升机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未来直升机的发展趋势却正在向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功能合二为一的方向发展.
直升机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竹蜻蜓.据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在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扑子》一书中就描绘了通过旋转的竹蜻蜓垂直升空的情景和可以通过旋转的螺旋桨产生垂直的向上拉力,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对垂直起降直升机基本原理的描述.尽管这些记载都缺乏可靠的依据,但竹蜻蜓对世界航空发展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早在热气球发明之前,竹蜻蜓就作为玩具传到了欧洲,它的奇妙的垂直升空原理被欧洲人看作是一种航空器来进行研究.西方的许多航空先驱者都是从竹蜻蜓中悟出了一些重要航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