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社纪录片ed2k

创造社纪录片ed2k

发布时间:2021-06-10 00:16:47

㈠ 有哪些关于原始部落的冷知识

商文明信仰所展现出来的并不是零散的残片,而是完整的宇宙图景:天中有帝,先王等祖先在他左右,天空四方有四凤,在天上负责中与方的相合;天上另有龙负责降甘露,从天上通过吞吐实现上下之交;而地面之下水中有乌龟,能感受天意而参加上下之交;作为神灵雨的甘露自天降于地,而太阳从地下升于天,构成上下神明之交。

㈡ 十字街头的沈西苓

英年早逝的“工人导演”
与孙瑜等人一样,《十字街头》的导演沈西苓也是当年的“海归派”,只不过他不是电影科班出身,而是在日本学习美术和染织。1928年学成回国后他先是参加了著名的“创造社”,然后又考上了天一公司的美工师,担任布景工作,从此开始接触电影。
1933年,在左翼风潮下,沈西苓获得了导演《女性的呐喊》和《上海二十四小时》这两部左翼电影的机会,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表现工人生活的电影,沈西苓获得了影评界极高的赞誉。
1937年,沈西苓拍摄自己的代表作《十字街头》后不久,全面抗战即爆发,他转而奔赴前线拍摄纪录片,1939年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中华儿女》问世。1940年12月沈西苓因伤寒病逝于重庆,年仅36岁。

㈢ 求创造社纪录片视频

㈣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下载资源 导演: 迈克尔·艾普特

magnet:?xt=urn:btih:
刚好找到这个资源,跟你分享下~

㈤ 郭沫若资料

http://www.xtxjyj.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2686

㈥ 求纪录片《从当下出发》的下载地址,最好是DVD版本

去网站买一套,毕竟人家做片子需要投入的,支持正版一。

㈦ 记得以前在央视看到一部纪录片,纪录了一些企业总裁在基层扮演员工的经历,请问叫什么名字

2010年8月23日,央视联手金蝶软件打造的1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将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黄金时间隆重献映。《公司的力量》历时两年铸就,跨越欧、亚、美三大洲、八个国家,记录了50多家最具典型意义的公司,遍访了全球数十所高等学府、商学院和研究机构,逾百位来自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学等领域的各国资深学者,在企业界极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如联想柳传志、金蝶徐少春等亦积极加入了对公司话题的讨论。
中国第一步探讨公司制度的纪录片
《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了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脉络,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各国的现代化道路和市场经济的演进,从市场经济的视点,探寻实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的途径。
公司,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而股份有限公司则在公司的各种形态中占据统治地位,被公认为现代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它集合资源,分散商业风险;它跨越血缘、地缘,连接起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它凝聚个体生命,拥有任何个人无法比及的能量;它开启了人类经济生活乃至现代文明的新篇章。今天,由公司编织的全球经济网络,几乎笼罩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公司已无处不在;公司已化身为一种生存方式。
然而,就在公司扮演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制度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者的时候,公司也将一切明码标价,在强大商业利润的蛊惑下,变作千夫所指的祸首。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并且持续至今,而这次巨大的震荡却发端于某些公司的不良运作。好比有只蝴蝶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一场飓风便可能横扫千里。

㈧ 求纪录片《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的下载,谢谢

你好,《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的下载种子已发,
注意查收,望采纳

㈨ 求考研资料

我来告诉你

首先传播学初试的科目都一样

考试科目: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参考书目:
①《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②《传播学史》
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④《21世纪初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
⑤《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
参考书目:《文史要览》

复试考试分方向考
方向1 理论传播学
参考书目:
①《新闻媒介通论》
②《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
③《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④《传播政治经济学》

方向2 应用传播学
参考书目:
①《传媒经济导论》2003版
②《传媒经营与管理》
③《电视收视率解析》
④《受众分析》
⑤《媒介经营管理》
⑧《媒体创意概论》
⑨《媒体创意导论》

方向3 传播学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

方向4 电视文化传播
参考书目:
①《电视文化学》
②《电视纪录片比较研究——民众文化的电视记忆》

方向5 媒介与女性
参考书目: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②《媒介与性别》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方向6 国际传播
参考书目: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②《国际传播学》

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传播学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多学科分化整合的结果。自引入我国后,传播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传播学主要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演进;信息传播的形态、特点、过程、模式及规律;大众媒介与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等,为理解人类传播活动提供理论知识。随着信息传播活动的日益发展,传播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史、传播基本原理、传播者和传播体制研究、传播内容与文化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等。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媒介现实问题并对解决方案进行思考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一)传播学史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
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
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
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2、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3、定量研究方法
4、定性研究方法
5、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差异与结合

(三)传播
1、对传播的思考
2、传播的类型
3、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4、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四)信息、符号与讯息
1、信息及相关概念
2、三论
3、信息的特征
4、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
5、符号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6、有关符号的理论
7、讯息

(五)传播类型
1、内向传播的定义
2、人际传播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
3、群体传播的定义、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
4、组织传播的定义、形式与功能
5、大众传播的定义与特征

(六)传播的功能
1、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历程
2、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3、李普曼及拟态环境、刻板印象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精神说”

(七)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1、波洛的传播过程观
2、传播模式的类型
3、线性传播模式的主要缺陷
4、重要的传播模式

(八)传播者与传播体制
1、传播体制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
2、“报刊的四种理论”及其修正、发展与批评
3、把关的概念、基本过程及把关人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
4、媒介组织及其结构
5、媒介专业主义及其反思
6、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控制和社会顺从

(九)传播内容
1、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
2、信息娱乐
3、对西方大众传播内容的一般性结论
4、大众文化

(十)传播媒介
1、媒介的概念
2、施拉姆的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
3、报纸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
4、广播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
5、电视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
6、互联网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
7、媒介融合
8、选择媒介的或然率公式
9、英尼斯、麦克卢汉及多伦多学派的媒介观
10、公共媒介
11、跨国大型媒介集团

(十一)受众
1、受众的概念、特征、类型
2、受众观的变迁
3、受众的分化
4、受众商品论
5、受众的选择性行为与解读方式
6、受众的权利
7、关于受众的各种理论

(十二)传播效果(上)
1、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
2、早期重要的传播效果研究
3、传播效果的类型
4、认知理论与传播效果
5、态度劝服研究
6、宣传研究
7、两级传播论
8、创新扩散论、网络分析
9、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动力及社会认同研究
10、舆论研究与沉默的螺旋

(十三)传播效果(下)
1、议程设置、铺垫作用、议程建构
2、知识沟、数字沟
3、媒介对现实的建构
4、涵化理论
5、电视暴力研究
6、性别研究
7、媒介效果理论的新发展
8、对传播效果研究的批判

(十四)传播研究的新领域
1、新媒介研究
2、全球化与大众媒介、发展传播学、文化依附
3、国家形象与大众媒介
4、媒介事件
5、公共新闻学、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
6、健康传播学
7、媒介素养
8、消费主义与大众媒介
9、阶层、社会公平与大众媒介
10、其他传播研究的前沿课题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公共关系、传播心理学、传媒生态学、传媒教育、传媒政策与法规、传媒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旨在考核考生的文科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认识和表达能力。文史基础知识涵盖文科8门课程: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以世界近代史为主的世界史,文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以欧美近现代文学为主的外国文学,语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政论写作旨在考核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一)中国古代文学
1.古代文体
古代文体演变脉络
诗歌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散文
古代散文发展脉络
文笔
韵文
骈体文
语录体
古体诗
近体诗
律诗
绝句
乐府


词的发展脉络
散曲
杂剧
古代戏曲发展脉络
诸宫调
古代小说发展脉络
笔记
小品文

2.先秦文学
《诗经》
古谣谚
楚辞
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
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尚书》
《春秋》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论语》
《孟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先秦寓言

3.秦汉文学
《古诗十九首》
《孔雀东南飞》
枚乘与《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方朔
贾谊
晁错
司马迁及其《史记》
桓宽与《盐铁论》
王充与《论衡》
班固与《汉书》

4.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阮籍《大人先生传》
嵇康
李康《运命论》
陈寿《三国志》
杜预
鲁褒《钱神论》
陶渊明
范晔《后汉书》
郦道元《水经注》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木兰诗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贽虞《文章流别论》
葛洪《抱朴子》
刘勰《文心雕龙》
萧统《文选》
《搜神记》
《世说新语》

5.隋唐五代文学
李白
杜甫
刘禹锡与《竹枝词》
白居易与《新乐府》
温庭筠词
李煜词
魏徴二疏
初唐四杰文
李华《吊古战场文》
韩柳
孙樵《读开元杂报》
杜牧《阿房宫赋》
段成式《酉阳杂俎》
皮日休《皮子文薮》
罗隐《谗书》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唐代传奇
敦煌歌辞
敦煌变文

6.宋元文学
婉约派
豪放派
柳永词
李清照词
辛弃疾词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沈括《梦溪笔谈》
陈亮
宋代笔记文
宋元话本
白朴
关汉卿
王实甫
马致远
《三国志平话》

7.明清文学
前七子
后七子
唐宋派
公安派
八股文
刘基
王世贞
李贽与评点
张岱
《徐霞客游记》
章回小说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封神演义》
《金瓶梅》
拟话本
冯梦龙与“三言”
凌蒙初与“二拍”
汤显祖与《牡丹亭》
桐城派
阳湖派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
魏禧
全祖望
洪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李汝珍《镜花缘》
《东周列国志》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金圣叹
毛宗岗
李渔
王夫之
叶燮
王士祯
袁枚
章学诚

(二)中国近现代文学
龚自珍
魏源
黄遵宪
曾国藩和湘乡派
梁启超和新民体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五四”新文学运动
白话文学
乡土文学
左翼文学
文艺大众化
延安文艺座谈会
解放区文学
上海“孤岛”文学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语丝社
鸳鸯蝴蝶派
太阳社
新月社
鲁迅
叶圣陶
茅盾
朱自清
闻一多
冰心
郭沫若
老舍
沈从文
巴金
欧阳予倩
洪深
曹禺
《江格尔》
《格斯尔传》
《嘎达梅林》
《格萨尔王传》
阿凡提的故事
《阿诗玛》
《召树屯》

(三)外国文学
1.日本文学
物语文学
俳语
夏目漱石
井上靖
德永直

2.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
契诃夫
高尔基
法捷耶夫
肖洛霍夫

3.德国文学
歌德
海涅
格林兄弟
狂飙突进运动

4.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
笛福
司各特
狄更斯
萧伯纳
伏尼契

5.法国文学
莫里哀
卢梭
巴尔扎克
雨果
梅里美
乔治•桑
福楼拜
左拉
罗曼•罗兰

6.意大利文学
但丁
彼特拉克
薄迦丘

7.希腊文学
伊索寓言
荷马史诗
希腊神话
希腊悲剧

8.美国文学
霍桑
马克•吐温
杰克•伦敦
海明威

9.其他
泰戈尔
塞万提斯
安徒生童话
《一千零一夜》

(四)汉语基础知识
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汉语规范化
方言
汉语方言区
行话
口语与书面语
术语
缩略语
外来语
成语
谚语
汉语的词类
实词和虚词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句子和句子形式
修辞学
消极修辞
积极修辞
比喻及其类型
比拟
夸张
反语
语境
语用学
六书
本字
通假
声符和意符
元音和辅音
四声

(五)古代文献选读
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2.晏子不死君难(《左传》)
3.说难(韩非)
4.报任安书(司马迁)
5.论治安策(贾谊)
6.论贵粟疏(晁错)
7.上皇帝书(徐乐)
8.桃花园记(陶渊明)
9.论说(刘勰)
10.叙事(刘知几)
11.原毁(韩愈)
12.杂说四(韩愈)
13.捕蛇者说(柳宗元)
14.蝜蝂传(柳宗元)
15.阿房宫赋(杜牧)
16.书何易于(孙樵)
17.六国论(苏洵)
18.六国论(苏轼)
19.六国论(苏辙)
20.答谢民师书(苏轼)
21.伤仲永(王安石)
22.兴贤(王安石)
23.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24.卖柑者言(刘基)
25.“书不可尽信”说(方孝孺)
26.项脊轩记(归有光)
27.长兴县编审告示(归有光)
28.童心说(李贽)
29.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李贽)
30.论文(袁宗道)
31.《夜航船》序(张岱)
32.柳敬亭说书(张岱)
33.论 “文章三境”(金人瑞)
34.黄生借书记(袁枚)
35.病梅馆记(龚自珍)

(六)中国古代历史
1.史前史和历史分期
史前时期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大汶口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马家窑文化
北方农耕文化
南方农耕文化
传说时期
三皇五帝
三代:夏、商、周
西周
东周
春秋和春秋五霸
战国和战国七雄
统一的封建王朝
分裂的封建王朝
三国
十六国
南、北朝
五代十国
辽、金、西夏

2.政治史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三家分晋
初税亩
合纵连横
焚书坑儒
蒙恬监修长城
楚汉战争
文景之治
吴楚七国之乱
推恩令
盐铁之议
党锢事件
赤壁之战
八王之乱
肥水之战
魏孝文帝改制
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
安史之乱
永贞革新
藩镇割据
宋代的中央集权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元代四汗国
钦察汗国
察合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
伊利汗国
靖难之役
厂卫
张居正吏治改革
阉党
东林党
城市民变
明、清文字狱
三藩及三藩之乱
平定准葛尔
加强西藏管辖
金瓶掣签
收复台湾
统一台湾
改土归流
闭关政策
陈胜、吴广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黄巾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
唐末农民战争
王小波、李顺起义
方腊与钟相、杨么起义
元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赵匡胤
成吉思汗
明太祖朱元璋
清圣祖玄烨
萧何与曹参
赵充国
诸葛亮
魏徵
姚崇与宋璟
范仲淹
王安石
岳飞
文天祥
张居正
戚继光

3.社会经济
屯田
均田制
常平仓
盐法
茶法
漕运
驿传
户籍
井田制
铜铁器
耦耕
牛耕
钱布
白渠和灵渠
都江堰
市和市籍
秦汉田租
秦汉钱币:半两、五铢钱
曹魏屯田
占田课田制
户调
租庸调
两税法
隋唐钱币
榷场
交子、钱引、会子、关子

元代海运
鱼鳞图册
黄册制度
粮长制
徽商
一条鞭法
旗地
民田典卖
摊丁入地(亩)
银锭、制钱

4.典章制度
郡县制
分封制
爵制
三省六部
御史台
翰林院
太学、国子监
府州县学
书院
察举
征辟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秦汉烽燧
先秦刑法
云梦汉律
汉律
隋、唐律令格式
《大明律》
《大清律例》
八旗制度
汉军八旗
军机处
理藩院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5.民族





党项
吐蕃
匈奴
肃慎
渤海
女真
建州三卫
鲜卑
吐谷浑
乌桓
回鹘
乌孙
突厥
沙陀
色目人

西南夷
南诏
大理
三苗

壮族

6.中外关系
中外文化、经济交流
丝绸之路
市舶司
古代中国的佛教
景教
摩尼教
伊斯兰教
南海交通
西域诸国
大宛
康居
月氏
安息
大夏
身毒
大秦
张骞与班超
遣隋使
遣唐使
隋、唐与国
吐火罗
萨珊朝波斯
大食
昭武九姓
扶南
真腊
骠国
郑和下西洋
荷兰侵占台湾
耶稣会教士
倭寇
佛郎机
郑和
马可•波罗
利玛窦

7.文化
先秦学校
稷下学宫
孔子与儒家
先秦诸子
墨子与墨家
老子、庄子与道家
孟子
荀子
韩非
罢黜百家
玄学
理学
乾嘉学派
清今文经学
《九章算术》
祖冲之与圆周率
《汜胜之书》
《齐民要术》
《王祯农书》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神农本草经》
张仲景
华佗
“药王”孙思邈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张衡
李春和赵州桥
纸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
火药武器
指南针
沈括和《梦溪笔谈》
皇史宬
天一阁
汲古阁
二十四史
中国古代历史体裁
编年体
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纲目体
会要
断代史与通史
左丘明与《左传》
司马迁与《史记》
刘知几与《史通》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三通”
谈迁与《国榷》

(七)中国近现代历史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太平天国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中法新约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同盟会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省港大罢工
北伐战争
“四•一二”政变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
红军长征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七•七”事变
台湾光复
解放战争

(八)外国历史
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代中国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
古代希腊
古代罗马
地理大发现
非洲奴隶贸易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欧洲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殖民扩张
英国东印度公司
法国大革命
欧洲1848年革命
普法战争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1787年宪法
门罗主义
美国排华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东方会议
东京审判

(九)政论写作
政论写作要求考生写作一篇从思想、政治或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阐述有关问题的论说文。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 专业词语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包括古文阅读)和政论写作。
考试内容包括文史基础知识(100分)和政论写作(50分)两大部分。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阅读全文

与创造社纪录片ed2k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