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发明印鉴

发明印鉴

发布时间:2021-06-09 19:11:18

Ⅰ 什么是原子印章,什么是光敏印章两者有什么区别

光敏印章是新近从国外引进的印章新品种,此章具有印迹清晰、方便携带、不退色、不变形、防伪、耐用(一次注油可使用1万次,可连续使用十万次左右)、美观大气等特点.是易变形的原子印章的替代产品。

原子章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不能作为预留印鉴的。每个公司都必须在银行留有预留印鉴。转账时,必须在票据上加盖预留印鉴.因为原子章是软的,字迹容易变形或模糊,不具备防伪效果,使用这样的章,可能会给公司的资金带来风险。

原子印章和光敏印章的区别:

1、印章的加油。原子印章需要反复注油缺点,所以油墨容易挥发印迹扩散较明显。将印章倒置,将光敏印章专用油滴3-4滴(具体视印章大小及印油消耗程序来加)倒置十分钟以上,待其印油慢慢渗透进去,然后用纸巾细拭表面多余印油即可。

2、使用材料。原子印章价格低,质量一般,制作方法是将渗透印章垫放在激光雕刻机上进行雕刻。光敏印章采用进口光敏印章专用垫,印面呈黑色,与字面保持0.1-0.3MM的水平深度。光敏印章专用的光敏材料是一种超微泡材料,其表面的微孔孔径非常小,平均孔径小于30微米。本身具有储油渗油及光闪熔特性。

3、使用寿命。光敏印章一次注油可使用1万次,可连续使用十万次左右。原子印章的寿命长短直接取决于它的制作材料,好的原材料可以延长印章的使用寿命。而采用进口原材料制作的原子印章产品质量稳定,操作也简单,维修次数少,可以盖万余次,可以直接降低采购成本。

(1)发明印鉴扩展阅读:

原子印章亦称万次印章,属于现代高科技产品。由印柄和印面两部分组成。印柄是由手柄、弹簧、活动内芯、外框组成。原子印章印章面是利用具有微孔结构的海绵体特殊材料制成,浸印油后常浸润在印柄内芯,原子印章印面略低于外框。

原子印章的特点:字迹清晰,印油均匀鲜艳;原子印章防伪性强,原子印章印油混为一体,使用方便,盖印迅速快捷,故被列为我国推广使用新产品,原子印章是各机关、团体、工厂、企业广泛使用的印章产品。

与传统印章相比,光敏印章最大的特性,是除了中英文字外,可以把复杂的图案、人像甚至照片直接制作成印章,而且章面清晰,纤毫毕现。因此,光敏印章,又称被作时尚印章、卡通印章、人像印章、照片印章、写真印章等等。

光敏印章的面世可以说是印章行业的一次革命,完全颠覆了传统印章的凹凸成像原理。利用特殊感光材料制成。具有成像极其清晰,无需印泥,即印即干的特点。其印迹可与印刷品质媲美,是目前最好的、最先进的印章产品,美观耐用,无须印台。

作为目前国际上最新型的一种印章,它以制作简单快捷,印章清晰,使用寿命长,适用性强,在我国得以迅速推广,成为我国印章行业升级换代产品,随着公安部标准GA241.9―2000的颁布实施,光敏印章已被认定为符合标准的首选印章。

Ⅱ 王东临发明了电子印章技术吗

他发明的电子印章技术在国内首创,且已得到广泛应用,服务于数万家政府、金融和央企,创造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包括国务院办公厅、最高人民检察院、中纪委等所有国家部委,所有省级政府,所有百强企业都是书生的用户,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市场占有率90%以上;累计约数亿份政府公文采用SEP技术,书生用户平均每秒钟收发15份电子公文。

Ⅲ 请问印章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这两天去新房子“度假”了。 今天才上班,忙活了半天,原本想着下午交了报告,会很轻松得回家。可是事与愿违,这群##得领导们还得要盖上章。白跑一趟!通知上可是只字未提要求盖章一事,真让这帮人给伤了! 天气挺热的,明天还会热。还得上市里盖章,想想就发汗。中国人就是认公章,要不怎么街上那么多刻章办证的小广告啊?虽然我没有出过国,但是我猜想的外国不会有这样的小广告。这就是国情,不知道公章或者,看样子应该是。要不举行会奥运会,怎么也整个“中国印”出来呢? 说起来我的兴趣上来了。刚刚网络的一下:中国人就是印章的发明者。而且秦朝以前就已经通用了。难怪这么多年了,印章一直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写个报告要盖章,开个证明要盖章,结个婚要盖章,生个孩子还要盖章......从出生到死,在中国你就离不开它。 我觉得中国已经把老祖宗的盖章制度发挥的淋漓尽致,别的文化丢了,唯它尤在!说来说去还是政权作怪。 闲话到此,明天盖章去!

Ⅳ 最早的印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中国最早普遍使用印章的时代大约在东周战国时代(西元前403--221年),这是有许多战国古墓出土的玺印为证。不过根据古籍文献的记录,印章的使用则可推前至东周春秋时代(西元前771--403年)。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两方商朝古玺,学者根据印貌及印文的考证,推定应属於殷商晚期(西元前1050年以前)的印章实物,但此二印缺乏实际的考古记录,遂也有学者对此二印抱有存疑的态度。

Ⅳ 光敏印章和原子印章有什么区别

光敏印章是新近从国外引进的印章新品种,此章具有印迹清晰、方便携带、不退色、不变形、防伪、耐用(一次注油可使用1万次,可连续使用十万次左右)。

美观大气等特点。是易变形的原子印章的替代产品。它一投放市场即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方形等各种规格,有红、蓝、紫、黑等多种颜色供选择。

原子章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不能作为预留印鉴的。

每个公司都必须在银行留有预留印鉴,转账时,必须在票据上加盖预留印鉴。

因为原子章是软的,字迹容易变形或模糊,不具备防伪效果,使用这样的章,可能会给公司的资金带来风险。因此,原子章无法作为留银行的预留印鉴。

目前,在建行可以留做预留印鉴的只有木质章和牛角章。

拓展资料:

如果是原子的直接加在章面上,如是光敏的就需要把章的后盖打开注入就可以。

但是注意的是原子章只能注入原子印油,光敏章只能注入光敏印油。

两种印油不能混用,如用错可能会导致章孔堵塞,印字不清晰或者是完全印不上。

原子印章,可以用原子印油直接在章的表面滴加。如果是防伪的光敏印章,要把印章把拿下来,在上面的小孔里滴加

Ⅵ 公章是谁发明的

“印章”这个词汇起源于现代,它是对所谓玺、印、图章、图记、钤印、戳记等的总称谓。印章的起源历史悠久。据载,20世纪30年代就曾在殷墟发掘出三枚铜印。《左传·襄公》中记载有与“玺”有关的文字,证明最晚在春秋中期,印章已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过,现在所能看到的较早的出土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和汉印。

封建社会时期印章使用制度森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玺”是天子专用印的称谓,臣子庶民之印只能称之为“印”、“章”、“记”等。汉代规定诸侯之印也可以称“玺”,丞相、大将军之印称“章”,其余官吏、百姓之印皆称“印”。魏晋以后,历代大体沿用秦汉制度。

但是,印章制度在清代有所变化。据载,清朝规定帝王之印称“玺”或“宝”,亲王以上之印也可称“宝”,郡王及以下官员之印称“秩”,钦差大臣之印称“关防”,一般众吏之印则称“钤记”或“图记”,而百姓之印只能称“图章”、“私印”,等级明确,不可僭越。进入现代社会,印章只有公章、私章之分了。

Ⅶ 原子印章与光敏印章的区别

原子印章和光敏印章的区别:

1、印章的加油。原子印章需要反复注油缺点,所以油墨容易挥发印迹扩散较明显。将印章倒置,将光敏印章专用油滴3-4滴(具体视印章大小及印油消耗程序来加)倒置十分钟以上,待其印油慢慢渗透进去,然后用纸巾细拭表面多余印油即可。

2、使用材料。原子印章价格低,质量一般,制作方法是将渗透印章垫放在激光雕刻机上进行雕刻。光敏印章采用进口光敏印章专用垫,印面呈黑色,与字面保持0.1-0.3MM的水平深度。光敏印章专用的光敏材料是一种超微泡材料,其表面的微孔孔径非常小,平均孔径小于30微米。本身具有储油渗油及光闪熔特性。

3、使用寿命。光敏印章一次注油可使用1万次,可连续使用十万次左右。原子印章的寿命长短直接取决于它的制作材料,好的原材料可以延长印章的使用寿命。而采用进口原材料制作的原子印章产品质量稳定,操作也简单,维修次数少,可以盖万余次,可以直接降低采购成本。

(7)发明印鉴扩展阅读

1、原子印章字迹清晰,印油均匀、鲜艳;其防伪性强,不易为一般工具制做;原子印章是印章、印油混为一体,使用方便,盖印迅速快捷,故被列为我国推广使用新产品,许多省市政府都行文规定各机关、团体、工厂、企业必须统一使用原子印章。

原子印章亦称万次印章,属于现代高科技产品。由印柄和印面两部分组成。印柄是由手柄、弹簧、活动内芯、外框组成。原子印章印章面是利用具有微孔结构的海绵体特殊材料制成,浸印油后常浸润在印柄内芯,原子印章印面略低于外框。

2、光敏印章最大的特性,是除了中英文字外,可以把复杂的图案、人像甚至照片直接制作成印章,而且章面清晰,纤毫毕现。因此,光敏印章,又称被作时尚印章、卡通印章、人像印章、照片印章、写真印章等等。

其它特点:

①无需印台、印泥,可反复注油,连续盖印、印迹 清晰不变形;即盖即干,方便携带等特色。

②适当使用的情况下只要补充墨水就有1万次以上的使用寿命,印迹不褪色。

③可以在塑料、铜版纸、玻璃、衣服和金属上盖章。

④外型设计独特,区别于原子印。

⑤可以按照自己喜好的图片灵活设计独一无二的印章。

⑥设置了注(贮)油装置,方便多次重复注油。

Ⅷ 印章是什么年代发明的


“玺”是印章最早的名称。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不过这“玺”的写法或为[金尔]、或为[土尔],因材料为铜、土不同而名。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一系列等级制度,在少府中设置了专门掌管印章制度的“符节令丞”。当时规定皇帝独称“玺”(从这时[金尔]都写作“玺”),其材料用玉,臣民只称“印”,且不能用玉。汉代基本沿袭秦制,但制度已略放宽,也有诸候王、王太后称为“玺”的。

“印”最早见于秦官印中,不过都是一些地方官用印才称为“印”。《汉旧仪》中也规定:二百石至六百石的都“印”,而一般姓名印都称为“私印”,新莽私印又有称为“印信”或“信印”的。“印”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据《唐书.舆服志》记载,唐武则天因觉得“玺”“死”同音,在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改称为“宝”。后来唐中宗即位,又沿用旧制称玺。唐玄宗时也称宝。唐至明清各代,“玺”“宝”并用。

汉魏将军印一般称“章”。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间刻凿成的,称之为“急就章”。这类印是直接以刀在印面上刻凿而成,往往天趣横生,风格独特,对后世篆刻艺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官印中“太守”、“御史”也有称“章”的。

“记”一般见于唐宋官印中,也有“朱记”名称的印。
其他
南宋发行的一种纸币交子,在它的背面都用“合同”印。宋代还出现一种“押”印,到了元代非常盛行。印章的名称还有:“关防”、“图章”、“图书”、“符”、“契”、“戳子”等。

Ⅸ 印章是何时出现的

现代政府通过在护照上加盖官方印章来证明其真实有效,公证员也是通过将自己的印章附在某个人的签名之后来证明其有效性,这些做法都是大约7000年前始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一种习俗的延续。今天,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已成为最有吸引力的、通常也是最美丽的手工制品。

各式各样的巴比伦印章圆筒印章虽然尺寸不一,但通常都很小,是以凹雕的形式刻成的。这种印章在湿泥版上滚过时会留下一道连续的印迹。大约到公元前3000年时,美索不达米亚人开始在圆筒印章上钻一个直上直下的孔,以便主人可以将它钉在衣服上,或者用一根绳子串起来挂在脖颈或手腕上。

多数圆筒印章是用宝石和半宝石制成的,但木头、金属、玻璃、象牙、骨、烘干的黏土和其他材料也可用来制作印章。早期印章上的图案非常繁复,之后趋于简单,再后来印章雕刻的技术得到复兴,印章上的图案变得纷繁多姿,并且栩栩如生。雕刻这些图案时先在印章上钻下小孔,然后把这些小孔连接起来,成为所需要的形象。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我们只能使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方寸之间,古美索不达米亚人却能在这弹丸之地做出大文章。

Ⅹ 纸发明后人们受印章和备课的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对还是错

D项错,还有浮桥和吊桥

阅读全文

与发明印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艾丁顿发明了什么 浏览:651
希腊谁创造了人类 浏览:415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浏览:66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案 浏览:752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总结 浏览:490
郴州学府世家纠纷 浏览:197
马鞍山ok论坛怎么删除帖子 浏览:242
马鞍山恒生阳光集团 浏览:235
麻城工商局领导成员 浏览:52
乡级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浏览:310
乐聚投诉 浏览:523
轮子什么时候发明 浏览:151
马鞍山陶世宏 浏览:16
马鞍山茂 浏览:5
通辽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04
谁发明的糍粑 浏览:430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 浏览:646
pdf设置有效期 浏览:634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