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创立自己的品牌讲的是什么故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取得道义的合法性,抢占有利的口号,夺得话语权,对于做大事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乱世,群雄并起,谁都想吃掉别人,独占天下。这时候,他们通常都宣称自己是正统,是天命所归,而别人都是贼。比如项梁拥立楚怀王的孙子,重新打起“楚”的旗号;再如曹操挟持汉献帝,自任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道义的合法性,创立自己的品牌。
曾国藩也是一个品牌策划大师。曾国藩因首创湘军,一举扑灭近代史可圈可点的太平天国运动而名声大振,位极人臣。曾公的军事思想和有关方略,被后来的政治家、军事家推崇备至,毛泽东主席曾有读近代史“独服曾文正”的感慨。
从策划和营销的角度来看,曾公成功地开发和运用“湘军”这一品牌,堪称是一代策划大师。
初创湘军时,曾公没有值钱的名分,要钱没有,初战大败,有过两次差一点“殉节”的经历,可谓三起三落,好在其“不懈的报国志向”和良好的心境及修为,硬是渡过了难关。综观其整个过程,对品牌的塑造有三个方面值得有关人士的借鉴:
一是善于抓住和利用机会。往往时势造英雄。在当时满清的整体军备衰败时(这就是机会),曾公在积极争斗中脱颖而出,已成必然。曾公获实际权力后,为其打胜仗的目的,置古训和陈规于不顾,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立即健全和强化造血功能,设局收税等,使队伍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与强大的太平军抗衡。
二是善用人才,量才适用。他虽用了大批文人(大多是不得志的,也只有靠军功来光耀门楣的落魄之人),对一介武夫也尽其所长,使得他帐下军事型的、谋划型的、经济型的人才应有尽有,对有功者尽可能请旨封赏。在湘军鼎盛时,在全国18个省中,有13个省的封疆大吏是其属下和门生,担任其他类似职务的,也不少于20人,其势如日中天,前无古人,登峰造极。
三是用文化来训练军队,使之成为有思想、有活力的“曾家军”。曾公编写了多种手册要求士兵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乱世须用重典”,“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衣冠禽兽”的经典语言,多被后人采纳,成为治兵行军语录。他第一次大规模对有功部下的奖赏竟是一把刻有他名字的匕首,这也是潜在的文化影响。从品牌的开发角度,他紧抓了文化内涵的影响和独具个性的塑造,使他的军队不同于其他的部队,最后走向成功。
开发是成功了,如何管理也成问题。曾公和他的湘军名满天下时,在朝野却毁誉参半。他一方面受到封侯拜相、满门得宠的皇恩浩荡,另一方面也体会出功高震主、必遭猜忌的天威凛冽。当时如有不慎,要么自成一统,要么身家性命毁于一旦。以其忠君报国思想,肯定不会犯上。为了功成名退,独善其身,他毅然裁撤湘军,同时把核心力量向他的分支淮军倾斜,保持相当的力量,较好地摆脱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曾国藩的这一套经验是很值得现代企业在搞策划、搞项目时所需借鉴的。
曾国藩很重视宣传。在讨伐太平军的檄文中,他善于争取民心,与太平军争夺思想阵地。
首先,他抓住“田则天王之田”一说,利用私有观念煽动群众反对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没收地主土地,平分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不分青红皂白地打击了自耕农以上的各个阶级和阶层,扩大了打击面。曾国藩抓住这个弱点极力挑拨,煽动中农以上中小土地私有者同地主阶级站在一起反对太平军,尽可能将太平军孤立起来。
他还利用封建伦理观念反对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太平天国宣布天下男子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军民上下皆以兄弟姊妹相称,极大冲击了封建礼教,引起了许多士人的反感。君臣、父子等封建人伦观念已存在了几千年,对人们影响很深。曾国藩利用人们这种思想基础,宣称太平天国不让人们称自己的父母为父母,而只能称为兄弟姊妹等等,更加深了人们对太平军的误解,达到了在政治上孤立太平军的目的。
利用尊孔思想争取封建士人。当时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都是儒教的信徒,即使有些人不满于清王朝的统治,但并不反对儒家思想。这部分人是知识阶层的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在社会结构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曾国藩抓住这个特点,竭力争取这部分人,吸引他们同自己一道维护清朝的统治。他指责太平天国反对孔孟,而自己则以卫道者自居,便很容易得到了这些人的好感。事实证明,曾国藩的湘军以及淮军集团骨干就是这些士人,由于争取了他们的鼎力支持,才促成了最后的成功。
利用传统的民间信仰反对太平天国的外来宗教。太平天国独尊上帝,在思想领域里反对孔孟,反对鬼神迷信,甚至连颇受民间尊敬的关羽、岳飞的塑像,他们也往往加以毁坏,这就不仅遭到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对,连普通的百姓也想不通。曾国藩抓住这个弱点大加攻击,引起一些人对太平天国的不满,达到孤立太平军的目的。
作为有实力者更应该重视名誉对自己长远利益的巨大帮助。千万不能因为蝇头小利干那些有损自己声誉的事。对那些人所共知的道义形象,应该是保护和利用,而绝不应该毁坏他。政治家们最善于树立道德形象,对那些血统高贵的遗老遗少、文化名人、道德楷模一定要加以尊重,以笼络人心、以德治天下。
在乱世中对待前朝皇帝最好的模式当属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维护了王朝的道统,获得了道义上的惟一合法性和权力上的威严性,在天下普通民众眼中,显得很具有道德形象。当然,对手和智者很会看穿这种手段,但是天下之大,有头脑又有话语权的人又有几个呢?
❷ 品牌故事的经典案例有哪些
1,雅诗兰黛的品牌故事。
雅诗兰黛夫人一直认为“每一个女人都可以永远拥有美丽和时尚”。由此,她将自己的生活品位和对时尚的敏感度融入雅诗兰黛品牌中,不但重塑了美国化妆品行业的面貌,更影响了全球的化妆品市场。
1946年,雅诗兰黛夫人凭借着想为每个女性带来美丽的渴望创立了雅诗兰黛公司。当1953年具有革命性意义的Youth Dew 香水被推出之时,雅诗兰黛品牌因其不断追求创新、精于科研开发、优良的品质而赢得广泛美誉。如今,雅诗兰黛的护肤、彩妆及香水产品系列已以领先的科技和卓越的功效闻名于世,在全球130多个国家有售。
雅诗兰黛从诞生至今有无数的革新和创造。例如,现在已经普遍被众多化妆品品牌采用的营销手段:产品试用、购物送礼、提倡女性为自己选购香水等都是雅诗兰黛最早创新提出的。
同时,品牌也在不断地推出专利的科技和成分,用更多更好的产品为每位女性带来美丽。 尽管业绩斐然,雅诗兰黛品牌始终坚持创造这个美丽事业时的初衷:为每个女性带来美丽。坚信科学研发的力量;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况;体验护肤品带来的改变;保持与人良好的交流,这些精神至今仍是品牌为女性带来的指引与启迪。
雅诗兰黛的品牌精神一直延续至今并成为未来发展的宝贵基础。其与时尚先驱的合作、在科学技术上寻求突破的追求和庞大忠实的消费群是雅诗兰黛成功的原因所在。而雅诗兰黛追求美的旅程也将永远地延续。
2,伊丽莎白雅顿品牌故事。
二十世纪初, 一位充满远见与梦想的女性,雅顿夫人,创建了伊丽莎白雅顿化妆品公司, 在将近100年后, 伊丽莎白雅顿成为享誉盛名,备受全球女性欢迎的化妆品牌。而雅顿夫人的独到见解以及推动化妆品工业大众化的成就, 亦获得了极高的赞赏与尊崇, 成就了非凡的传奇史页。
雅顿夫人的基本信条是:美容决不是虚饰靓妆, 而地融为一体,衬托出妇女的天生丽质。秉持着这样的信条,雅顿夫人始终走在美容业的最前沿,不断地给爱美的女性带来新产品与新理念。
雅顿夫人从率先研发胭脂、彩粉到率先研发采用旅行套装,从率先致力于产品包装与形象设计到率先引进“居家SPA 美容盒”并配有名为“美容之声”的护肤指导唱片以及提出革命性的化妆品应与服装而非头发颜色相配的时尚理念,不仅开创和领导着美国美容业,更是将伊丽莎白雅顿品牌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高端美容品牌,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化妆品工业。
早在几十年前,伊丽莎白雅顿便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对美的认识! 雅顿夫人以跨世代的创新想法将美与运动相结合,通过红门沙龙向消费者灌输健康美以及形体塑型的理念。
3,迪奥品牌故事
Dior 自从1954年推出同名彩妆品牌,就懂得与“时装”挂钩,宣传slogan 如“即使你未穿Dior 时装,Dior 唇膏亦能装饰你的笑容”,深深打动贪靓女郎。1955年,Christian Dior宣告:“我热爱红色,它是生命的颜色!”因而,创造了Rouge Dior 蓝金唇膏,至今是品牌的王牌产品,有业界最美最齐的玫瑰色系。
1970年首家推出四季变化的彩妆和妆容,分为春妆、夏妆、秋妆和圣诞妆Look 。 20世纪80年代,纸醉金迷,女性主义强势抬头。Dior 用Poison 毒药香水浓郁的香氛,演绎女人极致的放肆、强势和魅惑。同时,肌肤抗衰老的经典之作Capture 逆时空活肤驻颜系列诞生,成为世界上首家成功运用并推出liposome 质脂囊技术的产品,替Dior 护肤品奠定了专业口碑。
Chanel 的时尚敏锐度固然厉害,但她的创作动力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兴趣与巩固社交地位Chanel 品牌真正的经营高手,甚至说Chanel 化妆品与香水事业的推手,是幕后投资Chanel 的Wertheimer 家族。Chanel 于1921年与调香师Ernest Beaux调制出如今举世闻名的Chanel No5香水获得空前成功。1924年推出同名化妆品与香水。
Chanel 彩妆保留品牌时装屋的简约线条与贵气品质,以黑、白、金包装配双C 标记。其中Coco Chanel最爱口红,认为口红是适度与人交谈的第一步,她偏爱浓郁的大红色与深暗色的口红,让整体的妆容与衣服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Chanel 眼影也拥有瑰丽得如宝石般的颜色组合,造型独特。
❸ 求 自创品牌 的 创业故事
从你所问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你应该是个未雨绸缪的人,也是未来的商人,你想在家居加工这一块干一番,但是不知道品牌能否打起来,这才是你担心的。对吗
我给你的建议是,你是想做家居,你要从你所在的地方经济如何,适合做高端还是普通的。地理环境,你的目标客户群,最好是你自己亲自到家居卖场体会一下当顾客的想法等。
odm这一块要拿订单,加工厂才能活命。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拿到单回来做
❹ 谁能讲讲夏奈儿创造品牌的故事
品牌名称:CHANEL 中文名:香奈尔
创始人:Gabrielle Chanel
创始时间:1903年
创始地:法国
产品类型:化妆品、服饰等
所属公司:Chanel 香奈尔
官方网站:http://www.chanel.com
1883年8月19日,可可.香奈尔出生在法国罗亚尔河畔一个骑兵部队卫戍区的沙穆尔镇。其父出身贫苦,是个市场推销员,长期不在家,其母承担全部家务,但香奈尔12岁时,其母去世,香奈尔只好住进孤儿院,生活清苦。后转到修道院里学习社交礼仪、家计管理,而且大概是穷怕了,她对金钱特别注重。香奈尔在孤儿院里学到了一手扎实的缝纫技术。18岁时到镇上的服饰店当助理缝纫师。她的生活背景和艰辛的童年经历,深深地影响了香奈尔对流行的看法。她早期设计的服饰一反当时的时尚,看起来简单、利落、前卫,却不怪异。由于她工作勤奋,流行服饰不断涌现。香奈尔称自己活泼优雅的服饰风格来自朴实纯真的自然色调。1924年她设立了一家专门制作装饰品的作坊。1929年她创造的香奈尔5号香水成为当时世界销量最大的香水,现在还很有名气。“二战”后,1954年2月5日,香奈尔以盛大的服装发布会的形式向世人宣告:香奈尔回来了!从20年代到70年代,香奈尔服饰都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反映社会潮流,特别是日渐抬头的女性独立、自立意识。她抓住了大众的心理,另辟蹊径,开创了“香奈尔风格”,一直流行到今天。香奈尔1971年逝世。
(1)创始人:GabrielleChanel夏奈尔
(2)注册地:法国巴黎(1913年)
(3)设计师:
1913年-1971年,GabrielleChanel(加布里埃•夏奈尔)
1983年起,KarlLargerfeld(卡尔•拉格菲尔德)
(4)品牌线:CHANEL夏奈尔
(5)品类:1913年开设女帽及时装店制作服装;1921年起开发各式香水:如1921年的No.5香水和No.22香水,1924年的CuirdeRussie香水,1970年的No.19香水,1974年的Cristalle香水,1984年的COCO香水,1990年的Egoiste男用香水,1996年的Allure香水;另外还有各类饰品,化妆品,皮件,手表,珠宝,太阳眼镜和鞋各类配件。
(6)联系方式:29-31rueCambon,75001Paris,France
TEL:(33)0142862800
❺ 如何撰写品牌故事
在这里,不得不纠正大多数文案错误的思维模式。品牌故事首先大家在思维上要有一个变化,不要把它当做是一个文案工作,而是品牌工作。所以第一步工作一定不是一上来就开始编故事,而是去解读品牌和洞察消费者。
第一步工作一定不是一上来就开始编故事,而是去解读品牌和洞察消费者。
建议每位文案在动笔之前应该把调研的工作做扎实:先去跟客户聊,多问问创始人。一个品牌之所以能够活着,一定是有他独特的价值,去挖掘这个价值,然后去包装,这个很重要。
【品牌故事,是通过故事讲品牌理念】
你整个故事,不是为了给别人讲故事而已,而是通过故事,向目标人群传达你要表现的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就是建立品牌和消费者的连接,让消费者留下印象是,通过这个品牌,我可以拥有怎样我很向往的生活或者是状态。所以其实搞清楚这些,品牌故事是很容易写的。
【品牌故事像人物,有血有肉有态度】
品牌故事不一定是讲述一个很具象的故事,也可以是有点像品牌宣言那种,讲品牌的态度主张,像是把品牌当做一个人,一个消费者的朋友,这个朋友是个怎样的人,结实这个朋友你会有哪些改变。所以不要局限形式,优质的品牌故事贵在源于前端文案撰写人的品牌思维和核心洞察力。“洞察”的营销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进行锁定。现如今大多数企业都是企业对自己的主观赋意,在市场上并没有满足任何群体的需求,无法和任何群体产生互动。而“洞察”营销思维的意义,就是帮助我们理解各个群体的性格和需求,真正进行有效的沟通。
【品牌故事,本质上是:品牌占了80%,故事只占20%】
写品牌故事有哪些切入点呢?小编认为:其实切入点不难找,这里为大家举一些例子,比如:品牌历史、品类、独特文化、创始人励志故事、核心技术、品牌主张、品牌独特的logo或广告语、产品产地、产品独特功效、市场潜在需求等等不胜枚举。
❻ 求分享一些品牌创始人的故事
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王者家族创始人王莉,我对她印象挺不错的,因为她在祛斑的道路上经历了很多,走了很多弯路,所以为了让更多女性健康变美,就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了
❼ 寻找知名品牌背后的故事!!!
说到汉堡包,大部分的人都会想到汉堡包的领导品牌——麦当劳(McDonald’s)。麦当劳并不是第一个发明汉堡包的人,也不是第一家快餐厅,但由于其开创性的特许经营方式,加上成功的策略,让它成为快餐业的万人迷,在整个地球上都可以见得到它的踪迹。即使麦当劳自称是全世界快餐业界的龙头,拥有3万家店面,分布在118个国家,每天为4600万人服务,也不算夸张,而它每年营业收入总计达400亿美元,更可以验证它的成功。
EaOtKezCZyAnti Acquisition System
麦当劳推手——克罗克
07eCJ8225vAnti Acquisition System
要了解麦当劳成功的秘密,必须先追本溯源,看看它当初成立的背景。一直以来,总是有人争论,到底谁才是麦当劳真正的第一代掌门人(创始者)?是麦当劳兄弟(theMcDonaldBrothers),或是雷·克罗克(RayKroc)?一般公认的看法是,麦当劳兄弟,亦即理查德(Richard)与莫里斯(Maurice)是位于圣博纳迪诺(SanBernardino)的第一家麦当劳的创始人,而雷·克罗克则是将麦当劳快餐的概念加以发扬光大、将特许经营权售予经营者,并且让麦当劳从此变成一个金母鸡的人。或许,在雷·克罗克带有半自传色彩的《铁杵磨成针》(GrindingItOut)一书中,麦当劳兄弟被形容成安于现状而不具有事业心的人,但是在1940年代的加州,两兄弟就已经通过汽车餐厅的成功而快速获利,这一点充分展现其创业专才,而且,现在,此点也已经放在麦当劳的“精神教育”(espritdecorps)项目中。后来,由于担心女服务员的负面形象有损生意,麦当劳兄弟将快餐的概念加以革新。他们大幅精简,菜单上供应的餐点种类到只剩下9种,以便用类似装配线的方式制作餐点。每一个汉堡包只卖15美分,这样的低价战略吸引了不少人潮。虽然汉堡包是以一整批的方式快速制作而成,但是品质却是那个地区最好的;在圣博纳迪诺,没有一家餐厅的薯条炸得比麦当劳来得更香脆可口。
eYUsYEJczWAnti Acquisition System
1954年,麦当劳餐厅在圣博纳迪诺的轰动,吸引了一个搅拌机推销员雷·克罗克的注意。麦当劳向他采购了大批的搅拌机来制作奶昔,这件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当他开车到圣博纳迪诺这个位于荒漠中的城市时,麦当劳餐厅给了他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如果把这样的快餐概念推广到美国的其他地区,也一样可以吸引消费者上门。但是,令雷·克罗克吃惊的是,麦当劳兄弟宁愿安于这个沙漠小镇,也不愿意考虑他所提议的合作计划。虽然如此,在创业精神的驱策之下,即使没有创始人的协助,克罗克还是在1955年创立了麦当劳公司,并将特许经营执照出租给那些有意愿开设麦当劳餐厅的人。克罗克自己是第一家特许经营的麦当劳餐厅的老板,餐厅开在伊利诺斯州的德斯普兰斯(DesPlaines),这家餐厅的成功,成为其他特许加盟店的榜样,而且也成为这种经营方式的最佳活广告。
7nBJwxGfknWiYYAnti Acquisition System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当克罗克决定加入快餐厅的营运行列时,他想的不是可以赚多少钱,而是如何让麦当劳成为全美家庭式餐厅的代名词。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看到麦当劳遍布美国的大城小镇。而且,做事全力以赴,不计代价,也是他的本性。为了达成这个高远的目标,他不得不对麦当劳兄弟“无情”,包括买下麦当劳名称的使用权,以及拒绝该兄弟在圣博纳迪诺的创始店使用自己的名称。从这点看来,克罗克可说是一个独裁者。
YLhZ6qDj6O9SPTlrF7Anti Acquisition System
麦当劳的组织文化
SwW65zjWxbcAnti Acquisition System
或许麦当劳早期的成功,也就是1955年开始到1959年左右,应该归功于克罗克这种一手掌控的独裁式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或许在当时是可行的,因为一开始时麦当劳还是一家小公司,除了克罗克之外,其余的员工只有克罗克的秘书——普林斯堡搅拌机公司的珍·马丁诺(JuneMartino),以及在德斯普兰斯店负责烧烤的员工。其时,克罗克还是领他原来在普林斯堡公司的薪水。1956年,克罗克聘用哈利·索恩本(HarrySonneborn)负责麦当劳公司的财务。虽然克罗克为麦当劳的每一个特许经营业者与员工都定下了规则,而且也规定必须丝毫不差地遵守,因此从这方面来看他是独断专行的;但是克罗克却让索恩本全权处理公司的财务,因为克罗克本人也认为,他对于管钱并不在行。除了靠克罗克的远见、野心与审慎的规划之外,也得力于索恩本的务实,才能让麦当劳在财务上游刃有余。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有时难免会产生冲突,而且克罗克自己也承认,常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跟索恩本起争执。在这种时候,就要靠珍·马丁诺来居中调解,她已经不只是克罗克的秘书,而是攸关公司发展的关键人物。此外,她也是公司的管理机制中,较能呈现人性的一面者。在克罗克的眼中,珍·马丁诺是糅合许多不同特质于一身的人,对于麦当劳则尽心尽力。后来,马丁诺小姐也俨然成为麦当劳公司的女家长。
xrDMWNwTyD2EubV2l9CAnti Acquisition System
到了1960年时,麦当劳的最高管理阶层已经演变成一个类似家庭结构的组织,克罗克则是担任父亲的角色。他是一家之长,负责规划任务,让员工与特许经营者,也就是他的“孩子”们,有所依循。作为公司的“父亲”,他非常具有领袖魅力,并激励员工勤奋不懈,而当麦当劳达成设定的目标时,他们也共享荣耀。当克罗克向想要加入的特许经营者提倡其麦当劳的理念时,他会详细说明计划,并诚实告知与麦当劳合作之后会有多少利润。克罗克认为,麦当劳不应该牺牲特许经营者的利益来创造自身利润,而是应该全力协助特许经营者成
h7f9Gxb1XXAjI9Qw4fAnti Acquisition System
功。这种全力的支援,表现在以优惠的价格,提供他们高品质的食物与设备,并提供完整的员工训练,不管是在柜台还是在厨房的工作,因为克罗克认为,优质的食物才能确保麦当劳的成功。只有让特许经营者在合作关系中有利可图,麦当劳才能从合作事业中获得成功。
nlTMmjAL0k3huJIqBoAnti Acquisition System
克罗克是个凡事一板一眼的人,对于麦当劳特许经营者所应遵循的标准程序与规则,容不得任何马虎与苟且。对于在麦当劳总部的员工,他也定下同样严格的要求与工作守则。然而,如果就此认定克罗克是一个独裁者,则是以偏概全的说法,因为他非常能够接受别人提出的建议,不管是来自麦当劳总部高层主管还是在麦当劳柜台的员工。这种开放的心胸是麦当劳之所以有今天的一个主要原因。
6DyjENwiRIJsi8xgAnti Acquisition System
在麦当劳的菜单上,最受欢迎的餐点很快就不再是15美分的汉堡包,而是一些新面孔,包括猪柳蛋堡、麦香鱼,以及巨无霸。如果克罗克坚持所有的特许加盟者只能卖15美分的汉堡包,而且不允许他们任意变更菜色,那么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方式就会垮掉。克罗克允许特许加盟者发挥创意,以符合他们自己的需要,而且这样也符合公司利益。在这样的政策下,一个在辛辛那提的特许加盟者楼·格罗恩(LouGroen)研发出麦香鱼,营业额也随之水涨船高;而赫伯·彼得森(HerbPeterson)研发出猪柳蛋堡,让其在圣芭芭拉(SantaBarbara)的麦当劳,可以在早上即开始营业,增加收入;而吉姆·德里吉提(JimDelligatti)则发明巨无霸,后来成为麦当劳菜单上不可或缺、最吸引人的餐点。为了打响麦当劳这个名号,克罗克也允许特许加盟者提出各种点子,例如在华盛顿特区的特许加盟者吉卜生(Gibson)与高德斯坦(Goldstein),就创造了麦当劳叔叔(RonaldMcDonald)这个角色,来推销麦当劳产品给小朋友,而且相当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zsdggDIHQ84JCnlAroAnti Acquisition System
克罗克认为员工应该对公司全力付出。事实上,克罗克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在麦当劳的芝加哥总部,常常可以看到克罗克工作到深夜,工作结束后匆忙赶到地铁站搭最后一班车的景象。这种以身作则的性格,让公司主管的忠诚度很高,并且不只是对克罗克本人,同时也是对麦当劳公司。这样的情况,在约翰·洛夫(JohnF.Love)撰写的《麦当劳:探索金拱门的奇迹》(McDonald’s:BehindtheArches)一书中,也有很清楚的描述。这本书曾提到,麦当劳的一位资深主管唐纳德·史密斯(DonaldSmith)在被拔擢至副总裁的职位之后,离开麦当劳,并转而担任竞争对手汉堡王(BurgerKing)的总裁。后来,史密斯又回到芝加哥,并在另外一家公司任职,那时,其他的麦当劳主管都“拒绝与其打交道”,因为他们不会忘记或原谅他的背叛。
6EQ4kICHvsgvmdfy6QxtAnti Acquisition System
跨出美国
cSuI1u2sHOAnti Acquisition System
早期在1950年代时,麦当劳标榜的是“纯美式餐点”,后来,美国文化与其“纯美式餐点”输出到世界其他地方。第一个国际性的扩张行动就在距离边境不远的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第一家特许加盟店于1967年开张。麦当劳国际部于1969年开始运转,它的第一家海外餐厅开设于荷兰。位于荷兰的特许加盟店,由于几乎全盘移植美国式的食物配方,而未考虑到当地的特性,因此几乎一败涂地。
ques4b3zxmSS7PAnti Acquisition System
麦当劳在美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餐厅设于正在发展中的郊区,那里正是所谓“核心家庭”——指只有父母与小孩的家庭——分布的主要地区。但是在荷兰,郊区的人口却非常稀疏,大部分人都住在都市。不过,麦当劳很容易从错误中吸取教训。1971年,麦当劳在亚洲开始了第一家特许加盟店,地点在日本。在这一个合作案中,麦当劳公司同意其日本的特许加盟业者藤田田(DenFujita)在菜单中加入日本口味的餐点。不过,藤田也了解,麦当劳永远无法与历史悠久、供应传统菜肴的日本寿司与家庭式餐厅一争短长,所以,他决定要改变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们先以小朋友作为广告促销的标的,然后小朋友要求他们的父母带他们去麦当劳。这种“美国化”的策略不仅在日本非常成功,在亚洲其他国家,如新加坡,也相当有效。在新加坡,几乎每一部广告都以全家——当然也包括小孩——到麦当劳用餐的温馨情节为主题。麦当劳国际部让麦当劳变成亚洲家庭在外用餐时的最佳选择。
6pVaVqfvyOHzAnti Acquisition System
美国化,不仅表现在家庭饮食习惯的“麦当劳化”,也表现在企业管理方式上。麦当劳在美国的成功,美国式的公司文化是一大功臣,亦即雇主与员工之间几乎没有距离,这种文化有助于想法与创意的沟通。有鉴于此,亚洲国家的企业组织很自然地也采取美国式的企业文化。亚洲式的企业文化,主管与下属之间的阶层划分明显,不利于创意发挥与意见交流。相形之下,美式的企业文化则有利于基层员工发挥创意,以防止资深主管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只要全世界的人还在吃汉堡包,而且想到汉堡包就会想到麦当劳,麦当劳的未来还是相当有可为的。虽然麦当劳公司是一个非常赚钱的企业,不过,麦当劳也投入相当多的心力,将自身营造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公司,而非一家邪恶的跨国企业,这一点,可从其推动“麦当劳叔叔之家”社区计划看出。麦当劳温暖而具有人性的这种企业特质,是它成功的关键。此外,麦当劳也成立汉堡包大学,提供员工训练进修的机会。因此,麦当劳的成功,不仅是来自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来自管理阶层努力让麦当劳成为家庭甚至社区的一分子。
❽ 谁给我讲讲优蕴品牌的创始故事
优蕴还真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牌创始人安吉洛-利贝兹先生从一个小镇上的一家普通的水果店起家的。。。一天闲来无事 就用橙子榨出了第一杯果汁
❾ 品牌创造要经历了哪些过程
品牌定位包含产品或服务的定位,产品或服务是品牌的载体,是品牌和客户之间接触的基础。一个好的产品或服务是一个好的品牌的坚实基础。金融企业的品牌定位过程也是一个创造品牌差异的过程。
2.品牌推广过程:金融企业的品牌推广主要是通过人员推广、广告、公共关系、公共宣传等方式及其组合来进行的。选择好的大众传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金融企业可以选择的媒体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二是交互式媒介,包括各种公关活动、商业赞助、俱乐部、展销会等;三是新媒体,如网络、微博、视频、APP、直播等新媒体。
3.品牌维护过程:品牌作为金融企业的重要资产,其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的价值来之不易。但是,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金融企业不断地对品牌进行维护。
金融企业品牌在竞争市场中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提升以及销售、市场占有率增加等都是品牌进行良好维护的结果。金融企业品牌的生命力取决于客户的需求。如果品牌能够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那么这个品牌就在竞争市场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品牌维护要求品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加大品牌的核心价值,进行理性的品牌延伸和品牌扩张。在竞争环境中,金融企业品牌的市场表现将直接影响金融企业品牌的价值。因此不断对品牌进行维护,能够使金融企业在竞争中不断保持竞争力。
❿ 香奈儿的创始故事
加布里埃·香奈儿一生都没有结婚,她创造伟大的时尚帝国,同时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本身就是女性自主最佳典范,也是最懂得感情乐趣的新时代女性。她和英国贵族ETIENNE BALSAN来往,对方资助她开第一家女帽店,而另一位ARTHUR CAPEL则出资开时尚店。
她与西敏公爵一同出游,启发设计出第一款斜纹软呢料套装。生命中每一个男性都激发创意的泉源,她不是单靠幸运,而是非常努力认真的工作!
甚至一直到70多岁的高龄她都还复出视事。香奈儿集团在1983年由Karl Lagerfeld出任时尚总监,但至今每一季新品仍以香奈儿精神为设计理念,香奈儿——永远的香奈儿。
(10)品牌创造故事扩展阅读:
香奈儿(Chanel)法国著名奢侈品牌,于1913年在法国巴黎由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创立。香奈儿的产品种类繁多,有服装、腕表、珠宝饰品及其配件、化妆品、护肤品、香水,每一种产品都闻名遐迩。
香奈儿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著名品牌,香奈儿时装永远有着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它善于突破传统,早20世纪40年代就成功地将“五花大绑”的女装推向简单、舒适。